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陶行知大力提倡生活教育,提出生活即教育和教学走向生活。生活教育就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生活决定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走向“生活化”是新课程改革和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教育“回归生活”是对素质教育要求的理性回归,推动了整个学科“生活化”教学潮流的发展。
关键词:生活教育 新课程改革 价值取向 回归生活
《标准》提出:“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陶先生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可见,《标准》与“生活教育”理论精神也是一致的。因此,信息技术教学若能借鉴生活教育理论,才能更好完成《标准》所要求的体现时代性,关注学生生活,贴近社会,为学生适应社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用教育生活化思想指导教学
运用教育生活化思想指导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大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教学目标“生活化”。立足生活制定教学目标,实现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目标“生活化”,这是让高中信息技术课充满生活气息的前提,毕竟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育人价值和教育意义。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教师要把知识寓于社会生活主题之中,实现教学目标“生活化”,最终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实现“三维”目标的统一。例如,在《加工表达信息》单元的制作电子作品中,要求学生以2014年青奥为主题,制作相关的网页作品,在完成作品的同时,也开拓了自己的视野,增加对青奥的了解。
2.任务设计“生活化”。《纲要》中指出,知识及技能的教学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的内容应从完成提出的某一任务着手,通过讲解或操作实践使学生完成任务,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例如,在学习《网页表单制作》时,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就是针对日常生活中哪些需要我们注册信息,教师设计任务时需要考虑学生已有的信息技术技能和知识,从整体上把握、设计难度适度的任务,任务难度最好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
3.学习方式“生活化”。陶行知先生指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新课程倡导“自主学习”,其核心传承了陶先生教育思想的精华部分。因此,教师要运用恰当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从“被动地学”转化为“主动地学”。例如,在学习《走进数据库》时,结合学校的校本课程网上填报,学生选修相关课程,学生通过ASP填写相关信息,在线收集统计并显示各选修课情况,让学生体验数据库的魅力,提供专题学习网站,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学习。
二、教育生活化指导教学实践的思考
1.关注学生的生活和需要。陶行知先生指出:“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新课程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除了让学生掌握和巩固知识技能之外,还会有一种隐性的影响,那就是老师对学生情感需要的关注和对所教学科的热情,这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情感力量和教育。很多老师抱怨学生不重视信息技术课,课堂效果很差。其实老师应该多考虑如何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现今学生的信息量和信息渠道都很丰富,我们无法也没有必要完全做到知识的权威和垄断,但是我们能够做到的就是倾听学生的心声,关注学生的需要,带领学生学会用技术来丰富自己的生活,学会以技术与人文交汇的眼光来理解和参与世界。把教学的重点从知识传授转移到学法指导和能力培养上来,摆正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位置,转变自己的角色,真正确立“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做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
2.将课堂延伸至生活。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善于联结课堂内的生活与课堂外的生活,教学应从课堂生活拓展到学生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最大限度地、立体地整合各种教育资源。要让学生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并通过活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生活经验。如教学《获取信息的渠道 》一课,在课前调查中,学生发现学校周边环境存在污染,要获取具体现状,靠我们的学生是力所不能及的。为此,学校联合社区,开展了“绿色校园”行动。正是在这富含生活性的情境引导下,把学生与真实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有意识地把学生带回到真实生活中,使我们的教学能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体验回归生活、高于生活、引导生活的理念,实现教育的最终目的。
3.生活教育与终身教育。这与“生活教育”理论中的生活即教育密不可分。一个人有整个的生活,才可得整个的教育,教育纵及终生,与生俱来;教育横扩社会整体的一切方面, “教育最重要的成就在于使众人养成一种继续不断的共同求进的决心。我们对众人养成的态度是:活到老,做到老,学到老。”生活和教育,在社会里是须臾不可分离的。
教育的对象是人,这个“人”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生活在现实世界的人,这就决定了教育不能脱离现实生活。同时这个“人”是一个身心在不断成长变化的人。这种变化决定着他对世界的认知能力。所以教育必须建立在个体身心现有的发展水平基础上,并要不断的去促进其身心发展,否则教育的发展就不能对人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关键词:生活教育 新课程改革 价值取向 回归生活
《标准》提出:“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陶先生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可见,《标准》与“生活教育”理论精神也是一致的。因此,信息技术教学若能借鉴生活教育理论,才能更好完成《标准》所要求的体现时代性,关注学生生活,贴近社会,为学生适应社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用教育生活化思想指导教学
运用教育生活化思想指导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大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教学目标“生活化”。立足生活制定教学目标,实现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目标“生活化”,这是让高中信息技术课充满生活气息的前提,毕竟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育人价值和教育意义。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教师要把知识寓于社会生活主题之中,实现教学目标“生活化”,最终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实现“三维”目标的统一。例如,在《加工表达信息》单元的制作电子作品中,要求学生以2014年青奥为主题,制作相关的网页作品,在完成作品的同时,也开拓了自己的视野,增加对青奥的了解。
2.任务设计“生活化”。《纲要》中指出,知识及技能的教学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的内容应从完成提出的某一任务着手,通过讲解或操作实践使学生完成任务,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例如,在学习《网页表单制作》时,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就是针对日常生活中哪些需要我们注册信息,教师设计任务时需要考虑学生已有的信息技术技能和知识,从整体上把握、设计难度适度的任务,任务难度最好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
3.学习方式“生活化”。陶行知先生指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新课程倡导“自主学习”,其核心传承了陶先生教育思想的精华部分。因此,教师要运用恰当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从“被动地学”转化为“主动地学”。例如,在学习《走进数据库》时,结合学校的校本课程网上填报,学生选修相关课程,学生通过ASP填写相关信息,在线收集统计并显示各选修课情况,让学生体验数据库的魅力,提供专题学习网站,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学习。
二、教育生活化指导教学实践的思考
1.关注学生的生活和需要。陶行知先生指出:“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新课程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除了让学生掌握和巩固知识技能之外,还会有一种隐性的影响,那就是老师对学生情感需要的关注和对所教学科的热情,这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情感力量和教育。很多老师抱怨学生不重视信息技术课,课堂效果很差。其实老师应该多考虑如何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现今学生的信息量和信息渠道都很丰富,我们无法也没有必要完全做到知识的权威和垄断,但是我们能够做到的就是倾听学生的心声,关注学生的需要,带领学生学会用技术来丰富自己的生活,学会以技术与人文交汇的眼光来理解和参与世界。把教学的重点从知识传授转移到学法指导和能力培养上来,摆正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位置,转变自己的角色,真正确立“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做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
2.将课堂延伸至生活。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善于联结课堂内的生活与课堂外的生活,教学应从课堂生活拓展到学生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最大限度地、立体地整合各种教育资源。要让学生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并通过活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生活经验。如教学《获取信息的渠道 》一课,在课前调查中,学生发现学校周边环境存在污染,要获取具体现状,靠我们的学生是力所不能及的。为此,学校联合社区,开展了“绿色校园”行动。正是在这富含生活性的情境引导下,把学生与真实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有意识地把学生带回到真实生活中,使我们的教学能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体验回归生活、高于生活、引导生活的理念,实现教育的最终目的。
3.生活教育与终身教育。这与“生活教育”理论中的生活即教育密不可分。一个人有整个的生活,才可得整个的教育,教育纵及终生,与生俱来;教育横扩社会整体的一切方面, “教育最重要的成就在于使众人养成一种继续不断的共同求进的决心。我们对众人养成的态度是:活到老,做到老,学到老。”生活和教育,在社会里是须臾不可分离的。
教育的对象是人,这个“人”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生活在现实世界的人,这就决定了教育不能脱离现实生活。同时这个“人”是一个身心在不断成长变化的人。这种变化决定着他对世界的认知能力。所以教育必须建立在个体身心现有的发展水平基础上,并要不断的去促进其身心发展,否则教育的发展就不能对人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