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对百姓都有哪些称呼?

来源 :月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xmyuan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我们常把“黎民百姓”连在一起说,它是称呼普通民众最常用的词。但这两个词最初是一回事吗?
  先说说“黎民”的来历。“黎”字的本义就是“众多”。《尔雅》解释说:“黎,众也。”所谓“黎民”,其实就是众民的意思,如“黎民于变时雍”(《尚书·尧典》)“以能保我子孙黎民”(《礼记·大学》)中的“黎民”,古人都解释为“众也”。
  我们再来看看“百姓”的身世。“百姓”在战国以前的词义与“黎民”并不相同。“百姓”是指有姓之人,“姓”是标明家族,区别婚姻的标志,当时有姓的都是王公贵族,所以“百姓”自然而然地成了贵族的总称。《国语·楚语下》记载:“王公之子弟之质能言能听彻其官者,而物赐之姓,以监其官,是为百姓。”意思是说王公贵族子弟中那些本质好而能恪尽职守的,根据功劳职事赐给姓氏,让他们监守自己的官职,这就叫作百姓。由于那时的官员基本都由贵族充任,因此,那时也用“百姓”来指百官。如此看来,作为贵族、官员的“百姓”,和包括自由民、农奴、奴隶的“黎民”,在社会地位上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进入战国时代以后,传统的贵族势力没落,平民地位上升,姓氏制度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平民也有了姓。“百姓”的意义也随之变化,成为对民众的通称。自此之后,“百姓”和“黎民”也就成了一回事。
  中国古代关于百姓的称呼还有很多。与黎民近义的词有黎庶、黎氓、黎甿、黎苗、黎首、黎烝、黎元等,都具有众民之意。这些词语长期活跃于古代汉语中,如《韩诗外传》:“黎庶欢乐,衍盈方外。”《北齐书·颜之推传》:“何黎氓之匪昔,徙山川之犹曩。”钱起《入送李评事题漳州使幕》:“幕下由来贵无事,伫闻谈笑静黎甿。”《后汉书·邓皇后纪》:“菲薄衣食,躬率群下,捐膳解骖,以赡黎苗。”《千字文》:“爱育黎首,臣服戎羌。”《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正阳显见,觉寤黎烝。”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诗句:“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等等。
  战国时候,称老百姓多用“黔首”一词,也是当时的流行语,在《吕氏春秋》《战国策》《韩非子》等书中均曾出现。“黔”有“黑”的意思,古时老百姓因为地位低而不能戴冠,黑黑的脑袋露在外面,所以被称为“黔首”。秦始皇还特别下令,要求将老百姓固定称为“黔首”。贾谊的《过秦论》中就有“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这样的句子。
  中国古代社会等级森严,普通民众只能穿麻织的布,它相对于丝织的“帛”来说质粗而价低,所以“布衣”也就成了平民百姓的代称。又因为百姓通常没有官职,不能穿有华丽颜色的官服,所以也用“白衣”代指百姓。与此相近的词还有白士、白丁、白身等。如刘禹锡《陋室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又如高适《送桂阳孝廉》:“桂阳少年始入秦,数经甲科犹白身。”
  庶民也是对百姓的称呼,庶也有“众多”的意思,所以用“庶”“庶民”“庶人”泛指平民、众民。如:《左传·昭公三十二年》:“三后之姓,于今为庶。”《诗经·小雅·节南山》:“弗躬弗亲,庶民弗信。”苏轼《教战守策》:“庶人之在官者,教以行阵之节。”
  “氓”也是对百姓的称呼,多指失去土地外来迁移的居民。由此还衍生出群氓(古代统治阶级对百姓的蔑称)、氓黎(民众,百姓)、氓家(民家)、氓庶(百姓)、氓萌(民众)等词汇。
  此外,古代对百姓的称呼还有生民(《孟子·公孙丑》:“自有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小民(《教战守策》:“至于农夫小民,终岁勤劳而未尝有病。”)、民众(《公羊传·宣公六年》:“赵穿缘民众不悦,起弑灵公。”)、平人(《西游记》第二十七回:“你怎么步步行凶,打死这无故平人。”)、丁口(《聊斋志异·促织》:“里胥滑黠,假此科敛丁口。”)、野人(《孟子·滕文公》:“无君子莫治野人,無野人莫养君子。”)、 生灵(《梁书·张缵传》:“拯生灵于宇内。”)、苍生(《晋书·王衍传》:“然误天下苍生者,未必非此人者。”)。
其他文献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论语·学而》)  大意:对别人尊重恭敬,符合礼,才能远离耻辱。  题解:强调恭敬有礼的意义。  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佾》)  大意:就一般礼节仪式来说,与其过分奢侈,不如朴素节俭;就办丧事而言,与其在仪式上大操大办,不如内心真正悲哀。  题解:林放问“礼的根本是什么”,孔子做出了这样的回答。  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期刊
〔唐〕李商隐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涕②,王粲春来更远游③。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④。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⑤。  【注释】  ① 安定:郡名,即泾州(今甘肃泾川县北)。  ② 贾生:指西汉文学家贾谊。贾谊《治安策》:“时事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太息者六。”贾谊忧心国事,多次上书,但文帝并未重用他。后来他郁郁而亡,年仅33岁。  ③ 王
期刊
“六必居,呱呱叫,酱菜美味人人道;月盛斋,清真号,五香羊肉真地道;信远斋,酸梅汤,喝在嘴里心里笑。”这句顺口溜反映了中华饮食老字号在百姓心中的地位。老字号有着悠久的历史,崇高的名誉,其创建、发展、壮大的过程,积淀着深厚的传统文化。今选全聚德、东来顺、信远斋、稻香村、狗不理五个饮食界的老字号,谈谈它们背后的故事。  全聚德:挂炉烤鸭的龙头  提到北京烤鸭,很多人首先会想到“全聚德”。  全聚德烤鸭店
期刊
在中国古代社会,有一批贤臣良吏体恤民情,爱护百姓,以利民为本,终得名垂青史。明代著名的“弘治三君子”——王恕、马文升和刘大夏就属此例。  王恕注重民生。他任扬州知府时遇到饥荒。他救人心切,不等朝廷报准,就擅自将粮仓粟米发放以赈济饥民。后来,他升任江西布政使,又遇所辖各处发生水灾。他积极赈救,同时施行贷款,从而保全了灾区二百余万人的性命。  马文升关心民瘼。他做左副都御史期间曾救济巩昌、临洮饥民,并
期刊
我们试冷眼观察国内外有学问的人,有担任大事业魄力的人,和富有经验的人,富有修养的人,总有一个共同的德性,便是“静”。我们试细心体会,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学问、魄力、经验、修养等等的程度,往往和他们所有的“静”的程度成正比例。  静的精神之表现于外者,当然以态度言词最为显著。我们只要看见气盛而色浮,便见所得之浅;邃养之人,安详沉静,我们只要见他面色不浮,眼光不乱,便知道他胸中静定,非久养不能。  我们试
期刊
《资治通鉴·汉纪》  宪恃宫掖声势①,自王、主及阴、马诸家②,莫不畏惮。宪以贱直请夺沁水公主园田③,主逼畏不敢计。后帝出过园,指以问宪,宪阴喝不得对。后发觉,帝大怒,召宪切责曰:“深思前过夺主田园时,何用愈赵高指鹿为马!久念使人惊怖。昔永平中,常令阴党、阴博、邓叠三人更相纠察④,故诸豪戚莫敢犯法者。今贵主尚见枉夺,何况小民哉!国家弃宪,如孤雏、腐鼠耳!”宪大惧,皇后为毁服深谢⑤,良久乃得解,使以田
期刊
夕阳坠入地平线,西天燃烧着鲜红的霞光,一片宁静轻轻落在梵学书院娑罗树的枝梢上,晚风的吹拂也便迟缓起来。一种博大的美悄然充溢我的心头。对我来说,此时此刻,已失落其界限。今日的黄昏延伸着,延伸着,融入无数时代前的邈远的一个黄昏。在印度的历史上,那时确实存在隐士的修道院,每日喷薄而出的旭日,唤醒一座座净修林中的乌啼和《娑摩吠陀》的颂歌。白日流逝,晚霞鲜艳的恬静的黄昏,召唤终年为祭火提供酥油的牛群,从芳草
期刊
“宝塔诗”是利用方块汉字的特点创造的一种诗歌形式,是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的一朵奇葩。它一般从一字起句,逐句增加字数。除第一行外,每行两句,由一组对仗构成,结构整齐,声韵和谐,读来琅琅上口。第一字(也是第一句),通常就是题目,规定全诗描写的对象和范围。若将全诗横写,底宽上尖,呈等腰三角形,恰如一座宝塔,故称“宝塔诗”。  据说“宝塔诗”始见于隋朝。隋朝有个和尚,名叫释慧英,他写过一首《一三五七九言诗》:
期刊
谚云,不知为吏,视已成事。纵览古籍,从历史这面大镜子里,不仅可以照见历代王朝“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发展轨迹;同时亦可以看到几千年来,官对政治社会所发挥的建设性与破坏力、正能量与副作用之经验教训。《晏子春秋·内篇问上》云:“国有具官,然后其政可善。”谨从古籍中撷取十个句子,试述善政需具什么官。  一、欲影正者端其表  时至今日,许多基层单位的各类选举,仍习惯于用粉笔在黑板上画“正”字来计票。
期刊
古人登临高处,是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在与天最接近之处实现人与自然的合二为一。所以“登高”体现的是儒家的一种人格境界,高处连接的是过去与未来,也是现实和理想。  说起登高,人们首先想到重阳,然而登高并非重阳节的专利。中国人自古崇尚登高望远,古诗词里流传下千百代无数文人骚客登临的诗句,这些诗句贯穿一年四季的终始——时而夏日炎炎,时而雨雪霏霏,时而春花灼灼,时而落木萧萧。  登高处,可以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