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幼儿在诗歌学习中发挥创造思维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ZY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诗歌是以幼儿为欣赏对象的诗歌,它包括了儿歌、儿童诗、谜语等,内容浅显、语言凝练、富有儿童情绪,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幼儿朗读和记忆,是幼儿比较喜欢的一种文学形式。一个好的诗歌,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知识,发展语言和智力,而且可以使幼儿的心灵和情感受到良好的熏陶,培养幼儿对文学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可以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能力。陶行知先生说:“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因此,要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必须抓住任何可以促使幼儿创造力发展的机会,千万别漏了“诗歌”这个教学环节。因为课程上的诗歌的形式多种多样的,内容是从幼儿的生活中来的,有许多幼儿平时积累的经验,因此他们对于诗歌是很感兴趣的,所以教师应该注意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1 运用启发性的教学方法
   我们应该打破以前那种让幼儿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而是用启发的形式,带领幼儿去理解诗歌,让幼儿在想象和创造中发展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幼儿喜欢诗歌,学会自己去理解诗歌,并乐于进行想象和创造。如在《哗哗、嘎嘎、哈哈》教学中,我以下雨天、池塘里的鸭子、撑伞的小女孩等图片引导幼儿去创编一个发生在雨中的故事。幼儿编了一个很动听的故事,在此基础上,我朗诵了诗歌。因为这是幼儿自己创编的故事,当他们听到我把他们的故事编成了一首诗歌,瞬时他们的兴趣就上来了,跟着我边看图片边朗诵诗歌,没多久就学会了这首诗歌。这也让幼儿感觉上是他们自己很了不起,老师是根据他们创编的故事来朗诵出诗歌的,对他们的创造力有了很大的肯定。
  2 朗读是幼儿学习诗歌的再创造过程
   在朗诵诗歌的过程中,幼儿除了用不同情绪的声音来表达诗歌的情景外,还可以利用自己的小手、身子、眼神等来表达诗歌的情景,这里就可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因为幼儿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会想让自己更好的去表达对诗歌的理解,他们就会自己创编用不同的手势或眼神来表示自己对诗歌不同的理解。如在《摇篮》教学中,我班的幼儿在理解这个诗歌后,我发现有许多幼儿在朗诵的过程自己根据不同的诗歌情景做着不同的动作:蓝天是摇篮,摇着星宝宝,白云轻轻飘,星宝宝睡着了。他们就用双手在头顶上“飘”来“飘”去,表示蓝天。说到大海里的浪花轻轻翻,幼儿就用双手做小花不停的动……这些我都没有教他们去用动作表示,但他们在朗诵诗歌的过程中自己创编动作表示诗歌了。不过由于在朗诵诗歌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因此教师还要接受幼儿的差异性、独特性和创造性,给予他们肯定和鼓励,促使他们创编的积极性。
  3 精心设置问题情景,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
   俗话说,提问是创造的开始。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个问题,步步引导,层层深入,启发幼儿的发散性思维。教师所提问的问题具有可发散的余地,没有确定的答案,让幼儿充分的想象、充分的说,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提高创造力的培养。如在儿童诗《春天》教学中,我以“小朋友,你们知道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什么季节了吗?你喜欢春天吗?为什么?”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幼儿对春天的联想。在幼儿的回答中,幼儿说了很多有关春天的景象,根据幼儿的回答,我逐步引导幼儿去学习这首诗歌。在过程中,我继续以“春天除了是一本彩色的书,还是什么样的书?”问题让幼儿充分的想象、充分的说,幼儿非常的感兴趣,说出了许多自己的感想。
  4 将诗歌教学与其他领域的教学相结合
   现在我们在教学诗歌时,并不只限定在语言这一方面。我们可以将诗歌和其他领域的教学贯穿在一起。我们可以将诗歌与音乐、绘画、制作等联系在一起,让幼儿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说一说、唱一唱、画一画、跳一跳等,在学中玩、在玩中学,使幼儿加深对诗歌的兴趣,更好的理解诗歌,从而去进行创造。如《小雪花》教学完之后,正好第二次活动是音乐活动,而很巧的是这次音乐活动中所学的歌曲是《雪花和雨滴》,正好成了学习诗歌《小雪花》的一个延伸活动,让幼儿对诗歌有了一个巩固,并且学习了第二段歌词“雨滴”就是诗歌《小雪花》的创编。在这个音乐活动中,幼儿延续了诗歌活动的兴趣,并且是更富有活力地去学习的。
  5 注意多让幼儿进行创编
   现在我们在教学诗歌过程的最后,都会留有一段时间让幼儿进行诗歌创编。而这段时间让幼儿充分的去想象、充分的去说。因此我班幼儿都很喜欢这一部分内容,因为他们可以说自己所想到的东西,不管是怎样的东西,老师都会鼓励他继续去想象。因此幼儿也就越来越喜欢想象和创编了。如《家》的教学中,学习完诗歌之后,我给了幼儿一段时间去创编诗歌,以“蓝色的天空,除了是白云的家,还是谁的家?”问题引导幼儿去想象讲述,并以简笔画的形式帮助幼儿把他们的回答记录下来。在这个创编过程中,我发现幼儿的分散思维很棒,创编出了一首首很优美的诗歌。
   总之,充满儿童情绪和具有教育意义的诗歌是幼儿喜欢的精神食粮,教师应在诗歌中充分发掘幼儿的创造潜力,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借助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和简洁明快的语言,发展幼儿的创造思维能力。
其他文献
【摘 要】 世博会是展示人类文明生活、社会发展理念和科技进步趋势的盛会,为充分演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上海世博会各参展方比拼创意,将多媒体技术在世博会的展示方面发挥的淋漓尽致,作者亲身体验了上海世博多媒体技术的震撼再多媒体技术方面、影像新媒体方面进行阐述,多媒体技术理论和上海世博实际相结合,对数字多媒体技术发展提出相应的见解。世博会中多媒体技术的舞台展示为黑龙江大学剑桥学院艺术设计系中
期刊
【摘 要】 在新课程下,如何进行有效的物理作业布置,是有效教学过程的重要一环,也是有效教学的重要体现。我从课本知识的巩固和实践观察、合作等几方面来谈一谈物理作业的布置,归纳出几点心得体会。  【关键词】 物理作业 有效 巩固 能力培养 数量与质量     现在学校乃至全国都在倡导“有效教学”,也是新课程核心内容之一。而布置物理作业,这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
期刊
游戏不完全是娱乐,也不全等于语文研究性学习。这是我们首先要明确的两点。游戏的内涵要大于娱乐,大于语文研究性学习。游戏也不一定意味着不正经、不严肃,也有正经、严肃的游戏。让我们再来看看语文研究性学习。它是学生为了自身的发展而自觉自愿接受的,不论是在课题研究的任何阶段,学生都是心甘情愿地、以积极的态度、一板一眼地进行活动的。它不需要外在的压力,不需要老师的强迫。更不用说这样的研究和学习是在固定的时间和
期刊
【摘 要】 新课改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推开德育之门,走进学生的心灵,将“闪光卡”引入教育工作评价中,记录学生闪光的足迹和点滴的进步,注重过程性评价与激励性评价,通过真诚的评价,感化学生;打开德育评价之窗,点亮心灵之灯。教师努力培养自己的钝感力,并用之于客观、科学地评价我们的学生。“以人为本”,建立对学生公正、科学的评价观,践行科学发展观。  【关键词】 德育评价 闪光卡 钝感力
期刊
方程型综合题,主要以一元二次方程为背景,结合几何、三角或其他代数知识,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有关理论(如解方程、判别式,根与系数的关系,构造方程等)来解决问题。各地中考常把这类题作为压轴题。这类学科知识渗透题,是近几年中考试卷中涌现出来的又一颗新星,充分体现了数学作为工具学科的本质,现以2009年部分省市中考题为例分类解析点评如下,供复习时参考。  1 一元二次方程与几何相结合的综合题  例 1:如图1
期刊
评课,各位同仁众说纷纭,说法不一。无论哪种说法,自有其理。因为教师授课的过程,不是简单地重复教材内容,而是要将相关知识整理加工后,合理、有序、准确地传授给学生,它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其形式不拘一格。然而, “教学评价”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环节,而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更是教学活动中过程性评价的重要体现。因此,我结合多年组织学校教研工作的点滴经验,谈谈评课活动中的一些浅薄感受,仅供同行们
期刊
反意疑问句是中学英语重点语法之一,也是高考必考内容,所以中学教师必须让中学生掌握好此语法的应用,为了便于高考,本人将反意疑问句的用法归纳如下。   反意疑问句的结构通常是:陈述句+附加疑问句。前面的陈述句讲述事实,后面的附加疑问句提出问题,并要求对方证实前述事实。若认为事实是肯定的,则用yes回答;若认为是否定的,则用no回答。   附加疑问句的结构非常简单,其结构如下:Be/have/助动词/情
期刊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幼儿期是生活习惯形成的最初时期。幼儿园是幼儿跨入集体生活的一个转折点,也是进行常规教育的关键期。这样就存在着一个适应的阶段,因此尽快地让帮助幼儿适应新环境,是我们老师和家长义不容辞地责任。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不是一朝一夕便可办到的。要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常抓不懈,不断诱导,日久为功。有道是“不积小流无以为成江海”。所以,幼儿园有展开棋类活动的必要,产生的作用如下。  1
期刊
【摘 要】 教学是一种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师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就必须让学生成为成为课堂的主人,将学生的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学习,将“要我学习”变为“我要学习”,是学生把课堂看作是自己的乐园,把艰苦的学习看成快乐的享受。这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巧妙地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教师用自己的情感碰撞出学生的情感来。  【关键词】 语文课堂 学生 兴趣 思维
期刊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课外阅读,是指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学生自觉地在课外选择与课堂所学的语文知识相应、由课堂教学的诸多层面而延伸的相关读物,并根据个体实际情况、发挥个人主观能动、采取适应的形式,从中获取有益信息、形成自身知识积累阅读。   通过朗读可领会文章的主旨、神韵与风格。大量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