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婆家住在上饶县朝阳乡一个两面皆山的夹皮沟里,我的童年,有3年是在外婆家里度过的。那时我最感兴趣的有两件事:一是过年时吃年夜饭,守岁,吃汤圆,放鞭炮;二是县里的电影队每到春秋时节都到外婆家的山村来放电影,什么《平原游击队》《南征北战》《地道战》。影片的故事我虽然说不上来,但山村露天放映的情趣却是那样使我记忆犹新,印象深深。
大约在1962年农历九月的一天,生产队长在外婆家门口敲了几声长长的铜锣:“晚上7点钟在‘山背小学’篮球场放映电影《南征北战》。各家各户自带凳子,屋里要有人守,提高警惕,防火防偷,还要防四类分子破坏!”没听他说完,我兴高采烈一溜烟跑到1里路远的二舅家里报信了。
太阳还未落山,我就搬了两条木凳来到“山背小学”篮球场上,只见县放映队一个40岁开外的高个子正在指挥大队干部挂银幕。幕布的一头紧拉在篮球架上,另一头挂在一根埋在4尺深大坑中的杉木杆上。
“山背小学”篮球场就坐落在村的西端,也是学校一块大操场,细沙垫的地面约有5亩地左右。四周是几个大教室,虽是瓦盖的平房,却很牢固、安全。
一弯新月从山坳升起,人们鱼贯地进入小学篮球场。一个放映员用高音喇叭不停地叫:“乡亲们,不要喧哗!”大队妇女主任在一旁解释说:“就是不要大声说话!”静场片刻,幻灯里映出:“人民公社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搞好秋收冬种”、“保护山林人人有责”、“尊老爱幼,高个子请主动坐在后面”等字样,接着是新闻简报。有毛主席接见外宾的场面,大家都一齐兴奋起来,有的妇女还鼓掌,不懂事的孩子还吹口哨!正式放映《南征北战》时,操场上鸦雀无声。因我那时年纪还小,看不懂电影的内容,只是东溜达、西瞧瞧,好奇心、热闹劲儿不用多说!嗬,这么大的一个“露天电影院”,黑压压挤满了人,有的年轻人还爬到了教室的瓦房顶上,银幕的背面也坐满了人。外公一边看得入神,一边吧嗒吧嗒吸着旱烟,旱烟杆儿在手上握得紧紧的;二舅一边啃着黄瓜,一边悠然地听电影里的人物对话。有两个中年妇女身前抱着熟睡的娃娃,他们不在意电影里的故事和情节,纯粹把这里当作是凑热闹或者休闲或者是放松的场所。最后,银幕上推出“剧终”二字,但我们这些淘气顽皮的孩子仍不愿离去,嘻笑着打闹着,一直到大人们不断地催喊,才各自陆续回家。
如今,时隔40多年,山村露天放映的魅力已渐渐远去。但山里人的淳朴和对杉木支起的那道瀑布银幕的真挚喜爱,却还是那么清晰地印在我的脑海里,使我思念深深、深深思念!
责编/木艮
大约在1962年农历九月的一天,生产队长在外婆家门口敲了几声长长的铜锣:“晚上7点钟在‘山背小学’篮球场放映电影《南征北战》。各家各户自带凳子,屋里要有人守,提高警惕,防火防偷,还要防四类分子破坏!”没听他说完,我兴高采烈一溜烟跑到1里路远的二舅家里报信了。
太阳还未落山,我就搬了两条木凳来到“山背小学”篮球场上,只见县放映队一个40岁开外的高个子正在指挥大队干部挂银幕。幕布的一头紧拉在篮球架上,另一头挂在一根埋在4尺深大坑中的杉木杆上。
“山背小学”篮球场就坐落在村的西端,也是学校一块大操场,细沙垫的地面约有5亩地左右。四周是几个大教室,虽是瓦盖的平房,却很牢固、安全。
一弯新月从山坳升起,人们鱼贯地进入小学篮球场。一个放映员用高音喇叭不停地叫:“乡亲们,不要喧哗!”大队妇女主任在一旁解释说:“就是不要大声说话!”静场片刻,幻灯里映出:“人民公社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搞好秋收冬种”、“保护山林人人有责”、“尊老爱幼,高个子请主动坐在后面”等字样,接着是新闻简报。有毛主席接见外宾的场面,大家都一齐兴奋起来,有的妇女还鼓掌,不懂事的孩子还吹口哨!正式放映《南征北战》时,操场上鸦雀无声。因我那时年纪还小,看不懂电影的内容,只是东溜达、西瞧瞧,好奇心、热闹劲儿不用多说!嗬,这么大的一个“露天电影院”,黑压压挤满了人,有的年轻人还爬到了教室的瓦房顶上,银幕的背面也坐满了人。外公一边看得入神,一边吧嗒吧嗒吸着旱烟,旱烟杆儿在手上握得紧紧的;二舅一边啃着黄瓜,一边悠然地听电影里的人物对话。有两个中年妇女身前抱着熟睡的娃娃,他们不在意电影里的故事和情节,纯粹把这里当作是凑热闹或者休闲或者是放松的场所。最后,银幕上推出“剧终”二字,但我们这些淘气顽皮的孩子仍不愿离去,嘻笑着打闹着,一直到大人们不断地催喊,才各自陆续回家。
如今,时隔40多年,山村露天放映的魅力已渐渐远去。但山里人的淳朴和对杉木支起的那道瀑布银幕的真挚喜爱,却还是那么清晰地印在我的脑海里,使我思念深深、深深思念!
责编/木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