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微博中的话语权滥用

来源 :今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il163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2009年,微博在我国迅速普及。众多名人也纷纷注册微博,吸引了大量粉丝关注。而眼下名人微博频频掀起骂战风波。本文通过分析名人微博骂战现象的特征,总结带来的负面影响如对话语权的滥用,占据公共视线,挥霍微博这一新型公共发声平台等,以此提出减少该现象的建议。
  关键词:微博;名人;话语权
  中图分类号:G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9-0059-02
  
  2012年1月,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国微博用户数达到2.5亿,较上一年底增长了296.0%,网民使用率为48.7%[1]。众多名人也纷纷注册微博,由于“名人效应”,他们拥有较高的影响力和关注度,网民及传统媒体都会聚焦名人微博动态。最近,名人微博频频掀起骂战之潮。从2011年7月周立波用“海派粗口”回应同济大学教授的批评,到演员李念与地产商任志强的隔空对话,再到今年的韩寒和方舟子之争等,名人微博骂战一度成为热点话题。本文着重分析名人微博骂战现象的特征和带来的影响,并针对如何减少这一现象提出建议。
  一、名人微博骂战现象的特征
  《中国青年报》4月19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搜狐网和民意中国网,对1612人进行的在线调查显示,66.7%的受访者坦言,眼下公众人物微博骂战现象严重。笔者认为,名人微博骂战是名人身为公众人物不负责任的行为,将这一现象的特征归纳如下:
  (一)从形式上看,宣泄情绪言辞欠妥
  基于种种原因发生的微博骂战,就其本身而言,其实是名人宣泄情绪的一种途径。骂战的内容,大多言辞欠妥、有伤大雅,更不乏恶语中伤他人的。名人不注重自己的言行,将不冷静、不理性的话发到微博上,易引起网友的关注评议。继而引发下一轮的争议,产生更大规模的骂战。例如周立波发表的“网络公厕论”就遭到网友的回攻。另外由于微博是一个公共透明的空间,粉丝可以关注任何感兴趣的人,通过网页、手机网络就可浏览别人的微博,发表评论。还可以@他人,使对方直接看到言论并能回复。而在骂战中,这种评论加@功能也为口水战推波助澜。人们在微博这一公共空间宣泄私人情绪,不应触及公序良俗的底线。微博有快速传播的特点,拥有众多粉丝的名人进行微博骂战就显得更不理性。总之,名人微博骂战是名人在不适当的场合宣泄情绪的行为。
  (二)从范围上看,涉及名人多,社会影响大
  名人微博骂战不仅波及“交战”几方的名人,还有不少看似不相干的名人主动或被动地牵扯进事件。他们发表对争议点的看法,评论转发微博,这种发声是正常的。但由于身份的特殊性,拥有较高的关注度、影响力甚至是公信力,在一些情况下还可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更多名人的参与也将本来就已进入媒体、公众视线的骂战推上舆论的尖端。以韩寒与方舟子“代笔门”之争为例,事情源起于方舟子质疑韩寒博客、出版的书有枪手代笔。战火烧开,越闹越大,出版人路金波、微博女王姚晨、作家宁财神、石康等人也纷纷在微博上对此事发表看法。微博公共知识分子纷纷参战,百万粉丝也紧跟着围观呐喊,“挺韩派”和“倒韩派”各执一词。而电视、报纸等媒体也竞相报道,吸引了更多公众视线。
  微博具有传播快、高参与、及时、互动性强等特性。名人的影响力加上在微博上的出位言论及媒体介入报道放大,微博骂战就会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也正因如此,名人每次在微博上的口舌之争,都伴随着大量网友的非理性声音甚至谩骂攻击。这不仅造成了公共表达空间的无秩序杂乱,还会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如“甄赵事件”中因发微博力挺甄子丹,演员舒淇陈年艳照被翻出,最终她删除了之前支持甄的微博并宣称以后再不上微博。在各种“混战”中,即使有为数不多的理性声音也被迅速湮没在各种情绪化表达之中。
  (三)从性质来看,多为个人恩怨争吵和隐私披露的失控言论
  不论是因为质疑有枪手代笔引发争执的韩寒和方舟子,还是由拍片纠纷开始骂战的甄子丹和赵文卓,这些事件最终都逐渐发展成为个人恩怨的争吵。如“方寒之争”,面对质疑,韩寒公布小说《三重门》的全部手稿并将其出版成书,后来韩寒及其父起诉方舟子,告其侵犯名誉权。近日,方舟子质疑韩寒的身高。事件至此,已无意义,而长期占据公共视线,使大众产生疲惫感。起因于某个争执点的微博骂战,由于其过程被炒得沸沸扬扬,最后的结果及真相反而离人们的注意视线越来越远。还有一些名人在微博上口无遮拦,多为其失控、不理智的微博言论,如演员郝蕾发微博大骂河南人,冯小刚在微博上炮轰金马奖,任志强披露演员李念隐私等。普通民众可借助微博来接近名人,他们关注了解其动态,满足了对名人的了解需求。不论起因为何,骂战多发展为无理取闹、哗众取宠、或仅仅是个人隐私生活的披露的失控言论。
  二、名人微博骂战的负面影响
  微博为言论表达自由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在这样一个公共平台上,名人微博骂战必然带来负面影响。分析如下:
  (一)造成话语权的滥用
  在传播学研究中,话语权更多强调的是表达权利本身。赵云泽等(2010)认为,话语权,即为了表达思想、进行言语交际而拥有说话机会的权利,各个社会阶层为了维护其利益在社会资源分配中争取主动权,也在通过自己的方式行使话语权。通俗地讲,话语权即人们自由发表言论的“权利”和借此影响他人乃至舆论的“权力”[2]。“世界总是被划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比重很小,但是影响力巨大,另一部分比重很大,但无关紧要。[3]”笔者认为,在传统媒体长期垄断话语权的情况下,微博促进了言论的自由化、多元化,借助微博,人们获得了平等发声和平衡话语权的新途径,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掌握了话语权。与普通微博用户相比,名人作为精英阶层,他们发微博往往能获得更多的关注。粉丝数、转发量和评论量与话语权呈正相关。而名人由于其社会经济地位和个人名望,拥有的话语权势必会大于普通人。享受到优势话语权的名人,应担起社会责任,积极推动社会进步。而一些名人不负责任地在微博上骂战,“霸占”话语权,做了一些意义不大甚至毫无意义的事,无益于良好道德风尚的塑造,实属对话语权的滥用。   (二)不利于网络文化的建设,易产生错误的示范效应
  微博本身就是一个众声喧哗的公共网络平台。名人微博骂战,或言语偏激、口无遮拦,或激化矛盾、混淆视听、使公众难辨真假。为原本就不尽成熟的网络文化增添了浮躁、焦虑的情绪性成分。即使有理性的声音,也会被迅速淹没在各种情绪化表达之中。例如“甄赵之战”中的狂热粉丝,以及方寒论战中的“挺韩派”与“倒韩派”之争,更添加了网络喧嚣的气氛。微博的交互性让受众可以及时自由地表达对媒介信息的反馈,直接发表批评或其他见解。而在群体情绪的裹挟下,人们容易偏离理性思考的轨道,发布微博发泄私人情绪,真相也就不能“越辨越明”了。名人微博骂战,会引起一些粉丝的效仿和追随,产生错误的示范效应,继而激起不理智的情绪化的言论遍布微博,恶化网络言论环境。这并非理性的讨论,而是不成熟网民的言论交锋和情绪化表达,为网络文化增添混乱、喧嚣和浮躁。
  (三)占据公共视线,挥霍公共发声平台
  名人微博骂战往往发展成为个人恩怨争吵等,事件本身并无大的社会意义。由于名人身份的特殊性,媒体也往往竞相报道事件。有些骂战持续时间长,长期占据公共视线,影响了同期的新闻事件或弱势群体的发声。例如与方韩之争同时期的“吴英案”等其他也应获得公众关注的事件,因为方韩之争的热度,反而削减了其他事件的被报道量和关注度。这与媒体的议程设置和普通公众的对名人信息的需求分不开。但作为社会意义不大的事件,一度占据公共视线甚至长期占据,显然是对微博和传统媒体这些公共发声平台的一种挥霍和浪费。微博门槛低,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日益成为承载民意表达和网络舆论的大平台。而名人在这个平台上骂战,或粉丝盲目地参与名人的口舌之争,显然未能好好利用这一公共平台及自身的表达权利。
  三、抑制微博骂的一些建议
  1.名人加强自律。在微博这一传播工具中,“把关人”的角色弱,很大程度依靠的是微博用户的自律。名人应加强自律和自身修养,注意自己的言语,避免口无遮拦、失控地宣泄私人情绪,应体现公众人物的责任感。微博一步步前进,规避了传统的新闻传播媒介“你传我受”的单向传播模式,又以其更加碎片化、便捷性的特色优胜于其他网络媒体,成为引导公共舆论的新阵地[4]。因此,开通了微博的名人,应加强自律,承担社会责任,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正确引导舆论并推动良好网络文化的构建。
  2.网民应提高自身素质。“从传播的角度讲,Web2.0 的最大意义是为互联网用户搭建话语平台,使互联网用户从信息接受转变为信息制造者和传播者,从受众转向信息传播主体。[5]”普通的微博用户,可以通过转发、评论与名人进行互动。普通公众应该冷静、理性地对待名人骂战,增强是非辨别能力,不被他人观点左右,也不因无价值的个人恩怨和隐私而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多关注关系国计民生的有社会意义的公共议题上,提高自身素质,做成熟、理性的网民、公民,合理利用自己的权利,更好地利用微博这一公共发声平台。
  3.完善技术,控制微博的发表内容。“把关人”理论认为,媒体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具有“过滤”的作用,它们会从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等各个方面对发布的信息进行筛选。对于不符合道德标准的信息它们有权终止传播,否则健康使用微博的“规矩”就无从谈起[6]。笔者认为,在保证网民言论自由和自主的同时,微博也建立管理员或关键词把关技术,利用技术手段直接删除或屏蔽不符合规定的微博内容。
  总之,名人微博骂战现象是微博出现后的一种乱象。人们理应自觉按照法律和道德约束自己的微博言论。名人作为公众人物要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对自己的言论负责任。社会大众也应理性看待名人微博骂战现象,充分利用微博这一新型的公共发声平台,推动网络文化和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OL].腾讯科技,http://tech.qq.com/zt2012/CNNIC29/.
  [2] 张国航.微博的话语权差异:扩大还是消弭?[EB/OL].人民网,http://media.people.com.cn/GB/22114/150608/150615/17215021.html.
  [3] (英)科克.80/20定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4] 叶红,宋倩倩.微博:影响舆论的新力量[J].青年记者,2012(3).
  [5] 黄桂萍,吴文虎.播客的社会文本意义解读[J].国际新闻界,2006(8).
  [6] 蒋熙.微博传播中的话语权使用界限[J].青年记者,2010(32).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依附于新媒体而出现的各种新形态逐渐渗透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淘宝网的出现,不仅掀起了网上购物的热潮,也为人们自主创业提供了一个平台。伴着淘宝网的逐渐成熟,上网逛淘宝已经成为了人们的一种习惯,淘宝网还为人们结交朋友提供了便利。可见,淘宝网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淘宝网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种未来购物趋势。  关键词:新媒体;淘宝网;
期刊
摘要:《广播新闻采制》通过实施基于项目的研究性教学模式改革,从知识结构、教学方法、评价机制等方面积极调整教学思路,以适应传媒科技发展和行业变革对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新闻实务;课程;研究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1)08-0133-02       一、“学”“术”并重的教学设计理念  新闻学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业务能力始终是新闻专业学生求
期刊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码产品也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将人们瞬间丰富的动作表情定格,将青春,将梦想记忆下来,摄影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将历史的瞬间定格于一幅幅图画当中。本文尝试从人物摄影的角度,以米脂婆姨的摄影作品为例来分析摄影作品中人物艺术魅力的表现。  关键词:米脂婆姨;摄影;艺术魅力  中图分类号:J40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1)08-0140-01 
期刊
周乃蔆,毕业于台湾大学政治系,后前往华盛顿大学攻读历史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并取得了纽约大学Stern商学院文凭。完成求学之路后,曾在高校教授东亚历史课程,此后在Knight Ridder Newspapers 报业集团和路透社任记者,并出任路透社上海特派记者,跟踪报道中国入世进程和国企改革;2000年8月加入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承担财经新闻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2002年任《南华早报》驻京记者
期刊
摘要:和谐是人类社会一直追求的理想。构建和谐社会,与马克思所设想的未来高级和谐社会的目标一致,与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所追求的和谐思想一脉相承。和谐社会是自由与秩序的统一体,自由与秩序是和谐社会的两大根基。本文从不同角度分别比较论述了中西方关于自由和秩序在不同阶段的表现及学说,得出自由和秩序的辩证统一的关系,提出和谐社会的理想模式应该是自由与秩序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和谐;和谐社会;自由;秩序  中
期刊
编者按: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于1945年成立,是全国最早创办的地方人民广播电台。经历了60多年风雨洗礼后,今天的黑龙江人民广播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目前,黑龙江电台已形成中波、调频、有线组成的广播网络,人口覆盖率已达90%以上。电台以丰富多彩的节目形式、个性十足的主持风格培养了一批家喻户晓的主持人,本期为大家介绍的是被人们亲切的称呼为“霞迷”的著名节目主持人。她把真诚奉献给了听众,所以才得
期刊
摘 要:随着WEB2.0概念的提出和新技术的推行,世界进入了一个“自媒体”时代。网络舆论作为互联网时代民意表达的一种方式,在各类公共事件的传播扩散和解决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监督作用。本文就吴英案为例,对整个事件中公众意见表达对舆论监督所产生的正负面影响进行了探讨,我们可以看到网络舆论的强大影响力同时也看到了其存在的隐患。  关键词:新媒体;公众意见;舆论监督;“吴英案”  中图分类号:G20
期刊
张坤,男,1968年出生。现任中国青年报社常务副社长,博士学位,高级记者,团中央委员,中国青年报刊协会会长,首都青年编辑记者协会常务副主席等。先后获得包括5次中国新闻奖在内的多项全国性奖项。曾获“新闻出版领域领军人物”称号。先后出版《跳槽诱惑》、《新财富精神》等10余部专著。在省级以上新闻传播类期刊杂志发表新闻类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部分论文被《中国新闻年鉴》收编。  编者按:《中国青年报》是中国
期刊
摘 要:当前,媒介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公众在享受自媒体、全媒体时代新闻自由的同时也无法避免的被低俗、媚俗、泛娱乐化、非主流价值思想所毒害,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不断被消解,社会道德滑坡拷问着每个人的良知。因此,作为社会主导价值观的提倡者和引导者,政府机构还需进一步进行引导和规范,严抓传统主流媒体的建设、完善自身的新闻发布职能和舆情监测能力,才能进一步巩固和弘扬社会主导价值观。  关键词:政府机构;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传播越来越多的呈现出自主化、多样化、活跃化的特点。而就在这样一个草根阶层崛起、网民群体意识增强的媒介格局之下,众多独具个性的“网络红人”形象应运而生。本文以“犀利哥事件”为研究对象,从传播学角度对“网络红人”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自身对于此现象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网络红人”;传播学;网络媒体;“犀利哥事件”  中图分类号:G206.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