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坤,男,1968年出生。现任中国青年报社常务副社长,博士学位,高级记者,团中央委员,中国青年报刊协会会长,首都青年编辑记者协会常务副主席等。先后获得包括5次中国新闻奖在内的多项全国性奖项。曾获“新闻出版领域领军人物”称号。先后出版《跳槽诱惑》、《新财富精神》等10余部专著。在省级以上新闻传播类期刊杂志发表新闻类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部分论文被《中国新闻年鉴》收编。
编者按:《中国青年报》是中国共青团中央机关报,是当代中国政治、社会生活中具有重大影响的一份全国性综合性日报,始终以“推动社会进步,服务青年成长”为己任,以中华民族未来的青年群体为主要服务对象,不断服务于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在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报始终涌动着改革创新的冲动和憧憬未来的决心,自创刊以来,总是站在时代的最前沿,以独特敏锐的视角、客观翔实的报道,反映社会的热点问题,倡导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思想、新观念,被誉为中国青年自己的报纸。本期前沿访谈栏目组特别邀请中国青年报社常务副社长张坤,请他为广大读者解读中国青年报发展的辉煌历程及成功之道,与广大年轻新闻人分享如何慧眼识新闻,相信本文一定会成为年轻新闻人的一场思想盛宴。
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者”):张社长,您好!欢迎您做客本栏目。请您简要介绍一下中国青年报近几年的基本情况和社会影响力。
张坤:《中国青年报》创刊于1951年4月27日,是当代中国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报纸之一。多年来,《中国青年报》始终把读者需求放在首位,以推动社会进步、促进青年发展为神圣职责,在读者中享有崇高的声誉。以中华民族未来的青年群体为主要服务对象,始终涌动着改革创新的冲动,始终热情地为新生事物鼓与呼,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追踪时代精英,紧扣时代脉搏。《中国青年报》一贯重视并善于发掘富有时代精神的典型人物,给予可信、可亲、可敬的报道,以感染、召唤、影响青年。《中国青年报》触角遍布全国各地,共设有35个记者站,并在美、日、俄、法、欧盟等国家和地区设有常驻记者。如今《中国青年报》已经走过60余载,这是几代青年报人探索、求真、奋斗的一甲子,更是与读者风雨同舟、心手相连、共同成长峥嵘岁月。
记者:您能否和我们年轻的新闻从业者谈谈如何“看”新闻?在新媒体大量积聚的时代,中国青年报依然有很强的影响力和公信力,这势必需要有一双独特敏锐的新闻之“眼”,请您简单谈一下,贵报社是如何做的呢?
张坤:影响感官的“眼耳鼻舌身意”六要素——排在第一位的是“眼”,我们常说记者是“瞭望哨”,首先就要具备一双敏锐的“新闻眼”。因为我近视,当有同事远远看到我点头,而我没有及时回应,给别人造成某种误解,但从内心深处,对每位同事我都诚心实意。
视力好的未必“活”下来。就从近视谈起吧,近视会造成误解,好在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信任更依赖心灵的交流,源于内心深处的沟通。近视在有些时候也可以转化,比如我和一位视力极好的人同时落水,可能都想逃不脱一劫了,这时候视力极好的人如果将远处的一段烂木头当成救命船,便开始拼命游,但游近一看发现不对,心里顿时一泄气,人就沉下去了。而像我这种近视的,心里不管那么多,只朝着“救命船”拼命游啊游,即使发现是烂木头,不是船,心里面可能会有些失落,但扶着这段烂木头漂着漂着就快靠岸了。这个比喻是想说明,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一双非常好的眼睛,能看到前方的目标,但最关键的是每个人的内心深处也都要有双明亮的眼睛,能够坚守内心深处的信念。近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放弃内心的信念和希望。心灵的近视才是最大的近视。
从这个例子我们再来反观媒体。在七、八年前,报纸的发展就面临着很多危机,也有种种传言。当时就听到有人说中青报就像一艘泰坦尼克号,在互联网时代即将沉没,看不到希望了。但这七、八年来中青报通过一些调整、坚持和坚守,特别是一些探索和创新,依然拥有较强的内容公信力、品牌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吸引着成批优秀的人才加盟到这条船上来。现在我们即便同样面临很多危机,但因为我们还在坚守信念和希望,拼命地向前游,我们就有信心到达理想的彼岸。
“看”新闻,是用眼睛来描述看待和观察新闻。我们说的眼睛,既是指视力极好能远观的眼睛,也是内心深处内视的、反省的、坚守信念的眼睛。网络信息化时代,信息太多,反而真正的信息淹没在里边,真正的意义我们却看不见。对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和以他们为受众,讲得过激一点,我们不知不觉间成了信息的贩夫走卒,拒绝做信息的贩夫走卒,就要去提炼信息的信息,观点的观点,新闻的新闻。我们常说“观中录、报中道”,我理解的“观”是客观的、冷静的、理性的、建设性的这样一种观察,同时也是内在的、有价值的、有标准的、有信念的这样一种观点,是观察和观点、远视和内观的一种结合。
记者:当今的媒体单位,如何正确报道新闻,才能提高观众或读者的受信力?如何体现新闻的价值?
张坤:不久前,中国青年报发表了一篇评论——《有一种新闻毒瘤叫黄色标题党》,就是在一堆太多的信息中,加入一种独特的观察和思考,给了受众(包括读者)一种独特的“看新闻”的视角。在这个缺乏耐心、浮躁轻率的浅阅读时代,在标题的误导下,很少有人再去细读报道原文,网民情绪轻易就被标题煽动起,具有很强的指向性。当反思某件群体性事件,反映政府重建公信努力的深度报道,在标题被网络编辑篡改后,沦为激起公众情绪、拉升点击率的工具。这正是网编所期待的效果,也出乎记者意料之外。评论发表后,同事打电话让相关网站的编辑改掉这一扭曲报道、刺激民愤的黄色标题,没想网编们一个比一个霸道、蛮横。中青报评论员尖锐地指出:这样的黄色标题,是当下新闻界的一颗毒瘤——它既制造着假新闻,误导着公众,以饮鸩止渴的方式损害着网络媒体的公信力,还破坏着网媒与纸媒、网络编辑与传统记者的合作关系,更以“惟恐新闻不刺激,惟恐冲突不激烈”的嗜血偏好,加剧着社会的冲突。
蔡元培先生讲:“新闻是一种知识,是最好的一种史料,记录真实的历史”。观中录,意味着选择即价值。选择什么样的视角、什么样的传播方式、什么样的载体、什么样的版面和标题,甚至选择什么样的采编交流方式,都决定了我们的价值取向。比如西方媒体所截取的中国正在发生的一些事件图片,表面上似乎是客观真实的,但它背后更多地体现着国家利益,也左右着他们的价值取向。 记者:目前,在新媒体的环境下,新闻报道形式越来越灵活,方式越来越多,您认为作为新时代的新闻人应报以什么样的“新闻观”去审视当今社会的新闻?
张坤:我们的新闻很多时候不被给予解释的机会。新闻有时候残酷,只给你一次机会,这实际上相对是客观的,但是不一定公正全面。从传播学来讲,可以给人三点启示。首先还是选择,即价值。第二,谣言止于公开。当然近几年中国的信息披露制度越来越开放,信息往往是越早公开越透明,越变被动为主动。第三个启示就是要有信心,要解放思想。
有时候,我们容易被既有形成的一些思想和认识所禁锢,产生一种偏见和偏执。比如采访报道时,经常有一些主题先行的判断,两方一打架,便先分了弱势强势,可能立刻就同情弱势。因此我们就需要客观冷静的分析,很多事件背后不简单地是一个公平不公平的问题,也有种种错综复杂的因素。在采访过程中,如果有了偏见或偏执,新闻充满了理直气壮的情绪流,而真正的这个弱者本身究竟是怎么回事,反而被大家忽略,新闻不能戴有色眼镜,弱者也不能将别人的宽容和信任当作一种达到目的的手段。
记者:中国青年报社目前在实行“校媒联盟”发展战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实现了传媒发展的一大创新。请您谈谈“校媒联盟”的优势以及这种发展模式对当今传媒发展的促进作用。
张坤:中国青年报4年前搭建起一个中国高校传媒联盟平台(简称“校媒联盟”),也可以说是一个报网融合探索的创新工程。紧紧围绕中青报“服务青年成长,推动社会进步”的办报宗旨,我们试图通过服务影响这些校园舆论领袖,继而影响更多的当代大学生。我们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使中国青年报和大学生保持密切联系,在高校,中国青年报无处不在,无处不影响。我们的报道可能不是通过纸报,也是通过他们的网站,通过一次次活动的延伸,通过一次次调查,大学生们切身地参与,形成一个校园全媒体传播平台。
我们当时为大运会就策划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和事件——中国的大学生来看深圳改革开放30年对中国的影响力。在活动结束后没几天我打开网络,当时就搜索到3000多条相关信息。这次活动由中国高校传媒联盟主导策划,代表全国大学生,本身就构成了一个新闻事件,引起当地各类媒体关注报道。从这一次小测试,可以体会到,这个内容是由传播者和被传播者所构成的,与我们传统的理解,即单向的点的灌输传播是完全不一样的。
关于这个传播者和被传播者,我请教了社科院一个专家,他在思考当代青年的一个现象:互联网时代的施者与被施者。他说这是80后、90后与我们60后、70后等年代的人是不一样的。他说的施者与被施者就是我所讲的传播者和被传播者。当代青年,特别是青年舆论领袖,就是更有话语权、有新传播方式和手段、有新思想理念的一群人,他们以施者形象更多地主动影响社会;而作为被施者,被传播者的当代青年依然存在着每代青年都会有的困惑,价值观的迷失等等,需要我们从更高更多更广层面引导和呵护。
记者:我知道,您比较关注传统媒体的市场营销实践,依您对纸媒的了解,能否给我们讲讲,在当前激烈竞争市场的状态下,一本传媒刊物应具备怎样的优势才能在市场中独树一帜?
张坤:日前看到两则趣闻,德国发行量最大的一家报纸推出手写体的报头和专栏,以示对过度目不转睛依赖各种电脑的年轻一代的警示,而另一家报纸则推出可以带回家拆开咖啡包装的“全新报纸”,以满足年轻人越来越依赖视听感官的需求.......面临这样的一个挑战,还有几个新闻人能离开电脑屏幕完成“手工艺”的文字工作?还有几个“读者”能离开视听感官的刺激去认真地了解和思考新闻?作为新时代的传媒刊物应顺应社会的发展,一是既要贴合本刊实际,又要不断改革和创新,给刊物进行正确定位,要办出自己特色;二是打造精品栏目、支柱栏目,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三是建立长期和读者进行互动机制,不断吸取读者意见,使刊物质量不断提升;四是发行数字版刊物,以满足不同的读者阅读需求,扩大读者群。五是提高杂志欣赏性、时代性和实用性,做有用性、可售性的杂志。
记者:在新媒体不断占据大量市场的环境下,您认为,新媒体发展的趋势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发展趋势对年轻的传媒人有何影响?
张坤:我不是新媒体专家,只是结合自己工作实践感觉到新媒体有以下三个网络化趋势:一是“社会网”趋势,这是李开复提出来的,从读写听,到搜索和社交,再到社会网,虚拟化与现实化、智能化、标准化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二是“公民网”趋势,更加平等参与、互利互惠、公民化的网络时代已经到来,譬如质疑青岛的种树工程,中国青年报推出报道《温和的言行更有力量》,报道最后一句令人印象深刻——潘琦昂起头,干脆地说:“理想是不能当饭吃,但没理想,我吃饭不香呀!”。三是生命网趋势,新媒体本质上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人体器官的延伸,是一种整合创新的思想方法,互联网时代正在从理性转向感性,从功能转向体验,从左脑转向右脑,互联网下一个10年的逻辑一定不是强硬的、冷冰冰的,在左脑支配的逻辑性沟通之外,右脑细腻而感性的东西需要被补充进未来产品的核心。
我相信善用新媒体的年轻人在这方面是我的老师,新媒体发展无疑对年轻新闻人有很多重要影响,这里我只想提供一点参考:那就是每个人内心深处都要有双明亮的眼睛,每个年轻新闻人既然选择了“新闻”这个行业,就不仅要把它当作一份职业,更要将它当作一份事业,不仅要勇于鞭挞假丑恶,更要弘扬真善美,不仅要做好一名专业精神的职业新闻工作者,更要做好一名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家庭人、单位人和社会人。
记者:2011年,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上,我国提出了文化体制改革。目前各传媒单位都在利用这个有利条件进行产业升级或转型,这样也给刚走上媒体岗位青年人提供了大量的发展机会和宽松的发展空间。对此,您是如何看待的呢?您对年轻新闻人在工作方面有什么建议呢?
张坤:近两年,国家不断开展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升级转型,“十二五”规划纲要期间,国家鼓励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十七届六中全会”又提出文化体制改革。这对纸媒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中国传媒界应该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加大改革的力度,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创新,全面地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刚入职的新闻人对年轻新闻人我想建议几点:首先对工作要培养兴趣,一旦对所从事的工作有浓厚的兴趣,就会有主动求知、钻研、实践的驱动力,从而体现自己的职业价值;其次要认准目标,对传媒行业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树立责任心,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再者,要对自己正确定位,要经常进行自我反思,认清自己的不足和弱点;最后,要踏实勤奋。要成就自己的事业,没有捷径,只有靠勤奋、刻苦,既不脱离实际又能大胆创新,并顺应时代的发展,让自己在学习中进步,在进步中提升。
编者按:《中国青年报》是中国共青团中央机关报,是当代中国政治、社会生活中具有重大影响的一份全国性综合性日报,始终以“推动社会进步,服务青年成长”为己任,以中华民族未来的青年群体为主要服务对象,不断服务于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在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报始终涌动着改革创新的冲动和憧憬未来的决心,自创刊以来,总是站在时代的最前沿,以独特敏锐的视角、客观翔实的报道,反映社会的热点问题,倡导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思想、新观念,被誉为中国青年自己的报纸。本期前沿访谈栏目组特别邀请中国青年报社常务副社长张坤,请他为广大读者解读中国青年报发展的辉煌历程及成功之道,与广大年轻新闻人分享如何慧眼识新闻,相信本文一定会成为年轻新闻人的一场思想盛宴。
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者”):张社长,您好!欢迎您做客本栏目。请您简要介绍一下中国青年报近几年的基本情况和社会影响力。
张坤:《中国青年报》创刊于1951年4月27日,是当代中国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报纸之一。多年来,《中国青年报》始终把读者需求放在首位,以推动社会进步、促进青年发展为神圣职责,在读者中享有崇高的声誉。以中华民族未来的青年群体为主要服务对象,始终涌动着改革创新的冲动,始终热情地为新生事物鼓与呼,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追踪时代精英,紧扣时代脉搏。《中国青年报》一贯重视并善于发掘富有时代精神的典型人物,给予可信、可亲、可敬的报道,以感染、召唤、影响青年。《中国青年报》触角遍布全国各地,共设有35个记者站,并在美、日、俄、法、欧盟等国家和地区设有常驻记者。如今《中国青年报》已经走过60余载,这是几代青年报人探索、求真、奋斗的一甲子,更是与读者风雨同舟、心手相连、共同成长峥嵘岁月。
记者:您能否和我们年轻的新闻从业者谈谈如何“看”新闻?在新媒体大量积聚的时代,中国青年报依然有很强的影响力和公信力,这势必需要有一双独特敏锐的新闻之“眼”,请您简单谈一下,贵报社是如何做的呢?
张坤:影响感官的“眼耳鼻舌身意”六要素——排在第一位的是“眼”,我们常说记者是“瞭望哨”,首先就要具备一双敏锐的“新闻眼”。因为我近视,当有同事远远看到我点头,而我没有及时回应,给别人造成某种误解,但从内心深处,对每位同事我都诚心实意。
视力好的未必“活”下来。就从近视谈起吧,近视会造成误解,好在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信任更依赖心灵的交流,源于内心深处的沟通。近视在有些时候也可以转化,比如我和一位视力极好的人同时落水,可能都想逃不脱一劫了,这时候视力极好的人如果将远处的一段烂木头当成救命船,便开始拼命游,但游近一看发现不对,心里顿时一泄气,人就沉下去了。而像我这种近视的,心里不管那么多,只朝着“救命船”拼命游啊游,即使发现是烂木头,不是船,心里面可能会有些失落,但扶着这段烂木头漂着漂着就快靠岸了。这个比喻是想说明,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一双非常好的眼睛,能看到前方的目标,但最关键的是每个人的内心深处也都要有双明亮的眼睛,能够坚守内心深处的信念。近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放弃内心的信念和希望。心灵的近视才是最大的近视。
从这个例子我们再来反观媒体。在七、八年前,报纸的发展就面临着很多危机,也有种种传言。当时就听到有人说中青报就像一艘泰坦尼克号,在互联网时代即将沉没,看不到希望了。但这七、八年来中青报通过一些调整、坚持和坚守,特别是一些探索和创新,依然拥有较强的内容公信力、品牌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吸引着成批优秀的人才加盟到这条船上来。现在我们即便同样面临很多危机,但因为我们还在坚守信念和希望,拼命地向前游,我们就有信心到达理想的彼岸。
“看”新闻,是用眼睛来描述看待和观察新闻。我们说的眼睛,既是指视力极好能远观的眼睛,也是内心深处内视的、反省的、坚守信念的眼睛。网络信息化时代,信息太多,反而真正的信息淹没在里边,真正的意义我们却看不见。对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和以他们为受众,讲得过激一点,我们不知不觉间成了信息的贩夫走卒,拒绝做信息的贩夫走卒,就要去提炼信息的信息,观点的观点,新闻的新闻。我们常说“观中录、报中道”,我理解的“观”是客观的、冷静的、理性的、建设性的这样一种观察,同时也是内在的、有价值的、有标准的、有信念的这样一种观点,是观察和观点、远视和内观的一种结合。
记者:当今的媒体单位,如何正确报道新闻,才能提高观众或读者的受信力?如何体现新闻的价值?
张坤:不久前,中国青年报发表了一篇评论——《有一种新闻毒瘤叫黄色标题党》,就是在一堆太多的信息中,加入一种独特的观察和思考,给了受众(包括读者)一种独特的“看新闻”的视角。在这个缺乏耐心、浮躁轻率的浅阅读时代,在标题的误导下,很少有人再去细读报道原文,网民情绪轻易就被标题煽动起,具有很强的指向性。当反思某件群体性事件,反映政府重建公信努力的深度报道,在标题被网络编辑篡改后,沦为激起公众情绪、拉升点击率的工具。这正是网编所期待的效果,也出乎记者意料之外。评论发表后,同事打电话让相关网站的编辑改掉这一扭曲报道、刺激民愤的黄色标题,没想网编们一个比一个霸道、蛮横。中青报评论员尖锐地指出:这样的黄色标题,是当下新闻界的一颗毒瘤——它既制造着假新闻,误导着公众,以饮鸩止渴的方式损害着网络媒体的公信力,还破坏着网媒与纸媒、网络编辑与传统记者的合作关系,更以“惟恐新闻不刺激,惟恐冲突不激烈”的嗜血偏好,加剧着社会的冲突。
蔡元培先生讲:“新闻是一种知识,是最好的一种史料,记录真实的历史”。观中录,意味着选择即价值。选择什么样的视角、什么样的传播方式、什么样的载体、什么样的版面和标题,甚至选择什么样的采编交流方式,都决定了我们的价值取向。比如西方媒体所截取的中国正在发生的一些事件图片,表面上似乎是客观真实的,但它背后更多地体现着国家利益,也左右着他们的价值取向。 记者:目前,在新媒体的环境下,新闻报道形式越来越灵活,方式越来越多,您认为作为新时代的新闻人应报以什么样的“新闻观”去审视当今社会的新闻?
张坤:我们的新闻很多时候不被给予解释的机会。新闻有时候残酷,只给你一次机会,这实际上相对是客观的,但是不一定公正全面。从传播学来讲,可以给人三点启示。首先还是选择,即价值。第二,谣言止于公开。当然近几年中国的信息披露制度越来越开放,信息往往是越早公开越透明,越变被动为主动。第三个启示就是要有信心,要解放思想。
有时候,我们容易被既有形成的一些思想和认识所禁锢,产生一种偏见和偏执。比如采访报道时,经常有一些主题先行的判断,两方一打架,便先分了弱势强势,可能立刻就同情弱势。因此我们就需要客观冷静的分析,很多事件背后不简单地是一个公平不公平的问题,也有种种错综复杂的因素。在采访过程中,如果有了偏见或偏执,新闻充满了理直气壮的情绪流,而真正的这个弱者本身究竟是怎么回事,反而被大家忽略,新闻不能戴有色眼镜,弱者也不能将别人的宽容和信任当作一种达到目的的手段。
记者:中国青年报社目前在实行“校媒联盟”发展战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实现了传媒发展的一大创新。请您谈谈“校媒联盟”的优势以及这种发展模式对当今传媒发展的促进作用。
张坤:中国青年报4年前搭建起一个中国高校传媒联盟平台(简称“校媒联盟”),也可以说是一个报网融合探索的创新工程。紧紧围绕中青报“服务青年成长,推动社会进步”的办报宗旨,我们试图通过服务影响这些校园舆论领袖,继而影响更多的当代大学生。我们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使中国青年报和大学生保持密切联系,在高校,中国青年报无处不在,无处不影响。我们的报道可能不是通过纸报,也是通过他们的网站,通过一次次活动的延伸,通过一次次调查,大学生们切身地参与,形成一个校园全媒体传播平台。
我们当时为大运会就策划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和事件——中国的大学生来看深圳改革开放30年对中国的影响力。在活动结束后没几天我打开网络,当时就搜索到3000多条相关信息。这次活动由中国高校传媒联盟主导策划,代表全国大学生,本身就构成了一个新闻事件,引起当地各类媒体关注报道。从这一次小测试,可以体会到,这个内容是由传播者和被传播者所构成的,与我们传统的理解,即单向的点的灌输传播是完全不一样的。
关于这个传播者和被传播者,我请教了社科院一个专家,他在思考当代青年的一个现象:互联网时代的施者与被施者。他说这是80后、90后与我们60后、70后等年代的人是不一样的。他说的施者与被施者就是我所讲的传播者和被传播者。当代青年,特别是青年舆论领袖,就是更有话语权、有新传播方式和手段、有新思想理念的一群人,他们以施者形象更多地主动影响社会;而作为被施者,被传播者的当代青年依然存在着每代青年都会有的困惑,价值观的迷失等等,需要我们从更高更多更广层面引导和呵护。
记者:我知道,您比较关注传统媒体的市场营销实践,依您对纸媒的了解,能否给我们讲讲,在当前激烈竞争市场的状态下,一本传媒刊物应具备怎样的优势才能在市场中独树一帜?
张坤:日前看到两则趣闻,德国发行量最大的一家报纸推出手写体的报头和专栏,以示对过度目不转睛依赖各种电脑的年轻一代的警示,而另一家报纸则推出可以带回家拆开咖啡包装的“全新报纸”,以满足年轻人越来越依赖视听感官的需求.......面临这样的一个挑战,还有几个新闻人能离开电脑屏幕完成“手工艺”的文字工作?还有几个“读者”能离开视听感官的刺激去认真地了解和思考新闻?作为新时代的传媒刊物应顺应社会的发展,一是既要贴合本刊实际,又要不断改革和创新,给刊物进行正确定位,要办出自己特色;二是打造精品栏目、支柱栏目,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三是建立长期和读者进行互动机制,不断吸取读者意见,使刊物质量不断提升;四是发行数字版刊物,以满足不同的读者阅读需求,扩大读者群。五是提高杂志欣赏性、时代性和实用性,做有用性、可售性的杂志。
记者:在新媒体不断占据大量市场的环境下,您认为,新媒体发展的趋势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发展趋势对年轻的传媒人有何影响?
张坤:我不是新媒体专家,只是结合自己工作实践感觉到新媒体有以下三个网络化趋势:一是“社会网”趋势,这是李开复提出来的,从读写听,到搜索和社交,再到社会网,虚拟化与现实化、智能化、标准化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二是“公民网”趋势,更加平等参与、互利互惠、公民化的网络时代已经到来,譬如质疑青岛的种树工程,中国青年报推出报道《温和的言行更有力量》,报道最后一句令人印象深刻——潘琦昂起头,干脆地说:“理想是不能当饭吃,但没理想,我吃饭不香呀!”。三是生命网趋势,新媒体本质上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人体器官的延伸,是一种整合创新的思想方法,互联网时代正在从理性转向感性,从功能转向体验,从左脑转向右脑,互联网下一个10年的逻辑一定不是强硬的、冷冰冰的,在左脑支配的逻辑性沟通之外,右脑细腻而感性的东西需要被补充进未来产品的核心。
我相信善用新媒体的年轻人在这方面是我的老师,新媒体发展无疑对年轻新闻人有很多重要影响,这里我只想提供一点参考:那就是每个人内心深处都要有双明亮的眼睛,每个年轻新闻人既然选择了“新闻”这个行业,就不仅要把它当作一份职业,更要将它当作一份事业,不仅要勇于鞭挞假丑恶,更要弘扬真善美,不仅要做好一名专业精神的职业新闻工作者,更要做好一名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家庭人、单位人和社会人。
记者:2011年,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上,我国提出了文化体制改革。目前各传媒单位都在利用这个有利条件进行产业升级或转型,这样也给刚走上媒体岗位青年人提供了大量的发展机会和宽松的发展空间。对此,您是如何看待的呢?您对年轻新闻人在工作方面有什么建议呢?
张坤:近两年,国家不断开展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升级转型,“十二五”规划纲要期间,国家鼓励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十七届六中全会”又提出文化体制改革。这对纸媒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中国传媒界应该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加大改革的力度,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创新,全面地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刚入职的新闻人对年轻新闻人我想建议几点:首先对工作要培养兴趣,一旦对所从事的工作有浓厚的兴趣,就会有主动求知、钻研、实践的驱动力,从而体现自己的职业价值;其次要认准目标,对传媒行业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树立责任心,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再者,要对自己正确定位,要经常进行自我反思,认清自己的不足和弱点;最后,要踏实勤奋。要成就自己的事业,没有捷径,只有靠勤奋、刻苦,既不脱离实际又能大胆创新,并顺应时代的发展,让自己在学习中进步,在进步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