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必须借助于大量直观、形象而又生动的感知材料,才能收到比较理想的学习效果。如何才能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动手操作,摆弄学具呢?首先要明确操作的目的和任务,防止盲目性,并且依据儿童认知规律,精心设计操作指导。
关键词:学 操作 能力
儿童的思维发展,总是和各种具体的活动联系在一起的,他们是在活动中,感知外界事物,在头脑中产生表象,再对各种表象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等一系列的“内化”,并逐步过渡到抽象的逻辑思维。操作是小学生认知的起点,因此,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必须借助于大量直观、形象而又生动的感知材料,才能收到比较理想的学习效果。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学具的桥梁作用,指导学生摆弄学具,帮助学生弄清算理,寓复杂的数学知识于简单的游戏之中。
如何才能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动手操作,摆弄学具呢?
一、明确操作的目的和任务,防止盲目性
操作的目的、任务的提出可分以下三种形式:
1.首先明确形式,即教师在操作前向学生说明操作的目的和任务,并提出一些问题以引导学生在操作时注意观察和分析。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積计算公式”时,教师让学生利用学具动手操作时提出以下思考题:(1)利用学具剪剪、拼拼,看能否组成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2)新组合图形的长和宽与三角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3)怎样计算三角形的面积?为什么?在以上要求的具体指导下,让学生带着任务进行操作,通过学生操作、讨论,自己总结概括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这样老师既能把握操作方向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2.同时或交叉进行的形式,即教师指导学生操作再提出问题,如在教学2-6的乘法口诀时,先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然后提出问题,这样教师可随时指导学生操作的过程。
3.最后提出的形式,即操作后,再提出任务。如教学“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时,首先让学生自己做以下三个实验:(1)量各种三角形的内角和,并做记录。(2)拿一个三角形,分别剪下三个角,然后把三个角拼在一起,看可拼成一个什么角,是多少度。(3)用老师准备的三角形把三角形沿虚线折过来,看可拼成什么角,是多少度。然后教师再提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呢?由于学生掌握了大量的感性材料,因此很快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结论。
二、依据儿童认知规律,精心设计操作指导
1.儿童认知一般是经过操作感知——建立表象——抽象概括,这样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过程的。如教学“分数的意义”时,可设计以下三个操作步骤:
(1)操作感知:要求学生把1个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把3个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在操作过程中,学生发现把1张饼平均分给几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得到的饼不能用整数来表示。这显然需要一种新数来表示,这种新数就是分数,学生通过操作可对分数产生初步认识。
(2)建立表象:①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份,每份就是它的1/3;②把一张纸对折,再对折,把这个长方形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1/4;③把一张纸平均分成5份、6份……通过以上操作,使学生对分数进一步感知,接着引导他们分析单位“1”同每一份之间的关系。这时学生头脑中留下印象已不是把“一个物体”、“一条线”、“一张纸”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用分数表示,而是把“一堆物体”、“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
(3)抽象概括:首先要求学生指出4/5米, 4/7吨表示的意义,然后抽象概括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叫分数,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分数的意义。
2.精心设计操作指导,从教学目的与效果看,学生对学具的实际操作,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1)引导性操作。就是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安排的操作活动,其目的在于通过实际操作而导入新课的讲解。例如,在讲“除法的初步认识”时,首先让学生建立平均分概念,就是让学生通过学具操作,逐步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练习性操作。就是巩固知识性阶段所进行的学具操作。例如:在教学5和6乘法口诀时,在巩固阶段,为了让学生加深对口诀的理解,又安排了学具操作,这样能使学生加深对口诀的记忆。
(3)改错性操作。就是通过学具操作,明了自己出现的错误原因,进而纠正错误。例如,学生解答这样一道题:一块纸板,长25.5厘米,宽12.7厘米,用它剪成半径是3厘米的圆片可剪多少个?不少学生列出算式:25.5×12.7÷(3.14×32)≈11.4=11(个),表面上看,思路清楚,计算准确,但与实际情况相比,却有很大出入。题目中所求圆片直径是3×2=6(厘米),纸板的长是25.5厘米,为直径的4倍多一些,宽12.7厘米,为直径的2倍多一些,因此纸板最多能剪4×2=8(个),为了纠正这一解题错误,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照题意进行一番实际操作,实际剪一剪,结果自然十分明显。
总之,小学生运用学具非常重要,只要我们在坚持指导学生操作时及时明确目的、任务,坚持依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理解知识,使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能动作用,通过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兴趣,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小学数学教师》
[2] 《小学教学实践与研究》
[3] 《河北教育》
关键词:学 操作 能力
儿童的思维发展,总是和各种具体的活动联系在一起的,他们是在活动中,感知外界事物,在头脑中产生表象,再对各种表象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等一系列的“内化”,并逐步过渡到抽象的逻辑思维。操作是小学生认知的起点,因此,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必须借助于大量直观、形象而又生动的感知材料,才能收到比较理想的学习效果。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学具的桥梁作用,指导学生摆弄学具,帮助学生弄清算理,寓复杂的数学知识于简单的游戏之中。
如何才能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动手操作,摆弄学具呢?
一、明确操作的目的和任务,防止盲目性
操作的目的、任务的提出可分以下三种形式:
1.首先明确形式,即教师在操作前向学生说明操作的目的和任务,并提出一些问题以引导学生在操作时注意观察和分析。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積计算公式”时,教师让学生利用学具动手操作时提出以下思考题:(1)利用学具剪剪、拼拼,看能否组成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2)新组合图形的长和宽与三角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3)怎样计算三角形的面积?为什么?在以上要求的具体指导下,让学生带着任务进行操作,通过学生操作、讨论,自己总结概括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这样老师既能把握操作方向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2.同时或交叉进行的形式,即教师指导学生操作再提出问题,如在教学2-6的乘法口诀时,先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然后提出问题,这样教师可随时指导学生操作的过程。
3.最后提出的形式,即操作后,再提出任务。如教学“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时,首先让学生自己做以下三个实验:(1)量各种三角形的内角和,并做记录。(2)拿一个三角形,分别剪下三个角,然后把三个角拼在一起,看可拼成一个什么角,是多少度。(3)用老师准备的三角形把三角形沿虚线折过来,看可拼成什么角,是多少度。然后教师再提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呢?由于学生掌握了大量的感性材料,因此很快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结论。
二、依据儿童认知规律,精心设计操作指导
1.儿童认知一般是经过操作感知——建立表象——抽象概括,这样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过程的。如教学“分数的意义”时,可设计以下三个操作步骤:
(1)操作感知:要求学生把1个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把3个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在操作过程中,学生发现把1张饼平均分给几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得到的饼不能用整数来表示。这显然需要一种新数来表示,这种新数就是分数,学生通过操作可对分数产生初步认识。
(2)建立表象:①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份,每份就是它的1/3;②把一张纸对折,再对折,把这个长方形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1/4;③把一张纸平均分成5份、6份……通过以上操作,使学生对分数进一步感知,接着引导他们分析单位“1”同每一份之间的关系。这时学生头脑中留下印象已不是把“一个物体”、“一条线”、“一张纸”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用分数表示,而是把“一堆物体”、“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
(3)抽象概括:首先要求学生指出4/5米, 4/7吨表示的意义,然后抽象概括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叫分数,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分数的意义。
2.精心设计操作指导,从教学目的与效果看,学生对学具的实际操作,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1)引导性操作。就是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安排的操作活动,其目的在于通过实际操作而导入新课的讲解。例如,在讲“除法的初步认识”时,首先让学生建立平均分概念,就是让学生通过学具操作,逐步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练习性操作。就是巩固知识性阶段所进行的学具操作。例如:在教学5和6乘法口诀时,在巩固阶段,为了让学生加深对口诀的理解,又安排了学具操作,这样能使学生加深对口诀的记忆。
(3)改错性操作。就是通过学具操作,明了自己出现的错误原因,进而纠正错误。例如,学生解答这样一道题:一块纸板,长25.5厘米,宽12.7厘米,用它剪成半径是3厘米的圆片可剪多少个?不少学生列出算式:25.5×12.7÷(3.14×32)≈11.4=11(个),表面上看,思路清楚,计算准确,但与实际情况相比,却有很大出入。题目中所求圆片直径是3×2=6(厘米),纸板的长是25.5厘米,为直径的4倍多一些,宽12.7厘米,为直径的2倍多一些,因此纸板最多能剪4×2=8(个),为了纠正这一解题错误,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照题意进行一番实际操作,实际剪一剪,结果自然十分明显。
总之,小学生运用学具非常重要,只要我们在坚持指导学生操作时及时明确目的、任务,坚持依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理解知识,使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能动作用,通过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兴趣,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小学数学教师》
[2] 《小学教学实践与研究》
[3] 《河北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