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学具 实际操作 培养能力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caodou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必须借助于大量直观、形象而又生动的感知材料,才能收到比较理想的学习效果。如何才能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动手操作,摆弄学具呢?首先要明确操作的目的和任务,防止盲目性,并且依据儿童认知规律,精心设计操作指导。
  关键词:学 操作 能力
  
  儿童的思维发展,总是和各种具体的活动联系在一起的,他们是在活动中,感知外界事物,在头脑中产生表象,再对各种表象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等一系列的“内化”,并逐步过渡到抽象的逻辑思维。操作是小学生认知的起点,因此,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必须借助于大量直观、形象而又生动的感知材料,才能收到比较理想的学习效果。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学具的桥梁作用,指导学生摆弄学具,帮助学生弄清算理,寓复杂的数学知识于简单的游戏之中。
  如何才能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动手操作,摆弄学具呢?
  
  一、明确操作的目的和任务,防止盲目性
  
  操作的目的、任务的提出可分以下三种形式:
  1.首先明确形式,即教师在操作前向学生说明操作的目的和任务,并提出一些问题以引导学生在操作时注意观察和分析。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積计算公式”时,教师让学生利用学具动手操作时提出以下思考题:(1)利用学具剪剪、拼拼,看能否组成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2)新组合图形的长和宽与三角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3)怎样计算三角形的面积?为什么?在以上要求的具体指导下,让学生带着任务进行操作,通过学生操作、讨论,自己总结概括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这样老师既能把握操作方向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2.同时或交叉进行的形式,即教师指导学生操作再提出问题,如在教学2-6的乘法口诀时,先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然后提出问题,这样教师可随时指导学生操作的过程。
  3.最后提出的形式,即操作后,再提出任务。如教学“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时,首先让学生自己做以下三个实验:(1)量各种三角形的内角和,并做记录。(2)拿一个三角形,分别剪下三个角,然后把三个角拼在一起,看可拼成一个什么角,是多少度。(3)用老师准备的三角形把三角形沿虚线折过来,看可拼成什么角,是多少度。然后教师再提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呢?由于学生掌握了大量的感性材料,因此很快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结论。
  
  二、依据儿童认知规律,精心设计操作指导
  
  1.儿童认知一般是经过操作感知——建立表象——抽象概括,这样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过程的。如教学“分数的意义”时,可设计以下三个操作步骤:
  (1)操作感知:要求学生把1个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把3个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在操作过程中,学生发现把1张饼平均分给几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得到的饼不能用整数来表示。这显然需要一种新数来表示,这种新数就是分数,学生通过操作可对分数产生初步认识。
  (2)建立表象:①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份,每份就是它的1/3;②把一张纸对折,再对折,把这个长方形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1/4;③把一张纸平均分成5份、6份……通过以上操作,使学生对分数进一步感知,接着引导他们分析单位“1”同每一份之间的关系。这时学生头脑中留下印象已不是把“一个物体”、“一条线”、“一张纸”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用分数表示,而是把“一堆物体”、“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
  (3)抽象概括:首先要求学生指出4/5米, 4/7吨表示的意义,然后抽象概括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叫分数,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分数的意义。
  2.精心设计操作指导,从教学目的与效果看,学生对学具的实际操作,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1)引导性操作。就是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安排的操作活动,其目的在于通过实际操作而导入新课的讲解。例如,在讲“除法的初步认识”时,首先让学生建立平均分概念,就是让学生通过学具操作,逐步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练习性操作。就是巩固知识性阶段所进行的学具操作。例如:在教学5和6乘法口诀时,在巩固阶段,为了让学生加深对口诀的理解,又安排了学具操作,这样能使学生加深对口诀的记忆。
  (3)改错性操作。就是通过学具操作,明了自己出现的错误原因,进而纠正错误。例如,学生解答这样一道题:一块纸板,长25.5厘米,宽12.7厘米,用它剪成半径是3厘米的圆片可剪多少个?不少学生列出算式:25.5×12.7÷(3.14×32)≈11.4=11(个),表面上看,思路清楚,计算准确,但与实际情况相比,却有很大出入。题目中所求圆片直径是3×2=6(厘米),纸板的长是25.5厘米,为直径的4倍多一些,宽12.7厘米,为直径的2倍多一些,因此纸板最多能剪4×2=8(个),为了纠正这一解题错误,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照题意进行一番实际操作,实际剪一剪,结果自然十分明显。
  总之,小学生运用学具非常重要,只要我们在坚持指导学生操作时及时明确目的、任务,坚持依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理解知识,使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能动作用,通过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兴趣,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小学数学教师》
  [2] 《小学教学实践与研究》
  [3] 《河北教育》
其他文献
摘要:作文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它对学生学习知识、发展智力和陶冶情感具有重要意义。低年级是作文教学的初始阶段,直接为中高年级的作文教学打基础。低年级孩子的认知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刚入学的孩子,一方面积累的字词不多,生活经验贫乏;另一方面,却又渴望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因此,作为一名低年级的语文教师,要重视作文教学的起步阶段,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迈出写作的第一步,逐渐将学生引
期刊
新学年开始,一些同学进入了高中。经过半学期的学习后,高一学生的数学成绩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特别是个别初中数学成绩优良的学生数学成绩直线下降,致使有的学生丧失了学习信心,对高中阶段的学习带来不良的影响,这种两极分化现象如何产生的呢?本人通过多方面、多渠道的调查了解,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初高中教材在衔接上存在问题    初中数学教材每一问题的提出都较实际,教材文字简练,而且贴近生活的事例较多
期刊
几何教学,历来为广大数学教师所关注。它不仅关系到学生几何学科入门的问题,也关系到学生数学能力与技能的形成。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刻领悟到,几何教学应强调突出以下几点。    一、重视与小学教学衔接    初中数学与小学联系紧密。一方面初中的几何是小学数学的推广、扩展,许多内容直接源于小学,另一方面,初中几何的许多内容的引入、公理、定理、性质的导出多从小学数学相关知识的归纳类比、抽象概括而成,或以小
期刊
摘要: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怎样消除学生对写作的畏难情绪,让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学会书面表达呢?作文教学应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角度出发,贴近学生实际,寻找适合学生作文的途径。  关键词:兴趣 想象思维 写作素材 观察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的总目标作出这样的规定: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小学生,特别
期刊
新课程从未来人发展需要的角度倡导自主学习这种新型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在自主学习中教师将成为一个课堂教学程序的设计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帮助者,而决不是课堂学习之外的旁观者。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呢?    一、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确定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时
期刊
长期以来对于农村的语文教学来说,作文难一直困扰着许多教师。“作文难教,最费力却又最不见功效”是语文老师的共识,学生们更是谈“文”色变。怎样才能突破这个难点,让学生变“怕作文”为“乐习作”呢?结合我这些年的教学经验,主要从以下几点来谈一谈。    一、处处留心皆学问,做个生活有心人    一篇好文章绝对不是凭空编造出来的,只有来源于生活才具有真实感、可读性。所以要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平时多留心观察
期刊
提及学困生,一般是指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其它学生,因而不能达到预期学习目的的学生。当前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所以学困生的转化就成了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从教几年的亲身经历使我发现:初中的学困生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是基础差,缺乏自信,自卑感强,不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不善于和其他同学交流……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转化学困生呢?    一、要欣赏他们,帮助他们树立自信    每名学困生身上都有闪光点,
期刊
摘要:《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要实现《标准》的要求,读是必不可少的手段。一、读可以增强语言的美感;二、读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三、读可以充实语言,助于表达。  关键词:增强 美感 丰富 经验 充实 语言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得到社会各方的认可,并成为各科教学的首要目的所在。语文作为一个基础学科,当然首当其冲。于是乎
期刊
江泽民同志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实施素质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保障,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再好的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也得通过具体的、直接的课堂教学过程来落实,因此,实现素质教育,关键要在优化常规课堂教学上下工夫。  首先,优化课堂常规教学要优化教学目标,努力克服“教学目
期刊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数学是人类用于交流的语言,数学能赋予人创造性,数学是一种文化。”但许多学生不喜欢上数学课,原因往往是学習数学没意思,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因此,提高教学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成为每一个数学教师面临的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