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探索

来源 :知识力量·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zhengpeng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时期随着职业分工的细化,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化已势在必行, 建设一支职业化的辅导员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对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路径进行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高校 队伍 探索
  
  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素质的重要的途径,是构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的重大举措。因此,充分利用当前推进辅导员职业化的各种有利条件,同时针对各种制约因素寻求化解之策,是推进辅导员职业化的合理路径与策略选择。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所面临的问题
  1.社会对辅导员的认识不够,辅导员职业意识薄弱
  辅导员工作的核心是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这就要求辅导员必须是政治过硬、素质全面的政工人员,同时还要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的基本知识,并且要理论联系实际,为学生解惑释疑。只有把素质高、能力强的同志吸纳到辅导员队伍中来,才能保证这项各种高质量、高效率地展开。但在以教学和科研为主旋律的大学校园中,无论是人民的心理上还是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各种的总是被视为“副业”,甚至还有一些误解,例如“教不了课的教师可以去做辅导员”、“搞不了科研的教师可以去做辅导员”等等。久而久之,辅导员也就自然成了校园中的边缘人,工作强度大,收入低,工作缺乏成就感,对自身身份缺乏认同感,工作中也激发不起自身的潜意识和原动力,导致辅导员自身职业意识淡薄,对职业使命的认知出现偏差,职业角色定位不准确,职业意识薄弱。
  2.辅导员的职业化管理机制尚未形成
  在辅导员的任用方式上,各高校缺乏一整套的选拨评价标准,忽视了对辅导员能力、素养、业绩和性格等方面的要求。在对辅导员的激励制度上,缺乏有效的利益激励,一味要求他们发扬奉献精神,忽视了投入和利益的关系,降低了辅导员工作的效能,抑制了他们对工作的创造热情。在辅导员使用和培养上,尚着重使用,轻培养的问题。培训工作缺乏系统的长远规划和专业目标,存在重学历教育轻专业技能培训的现象。
  3.辅导员发展空间受到限制
  长期以来,辅导员在待遇、提升、培养等方面得不到发展空间,使大多数人只是将辅导员作为自己职业规划的短暂过渡。由于培训体制和终身学习学习机构方面存在的问题,知识上的耗尽感在辅导员重体现得更为明显。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1.提高社会对辅导员职业的认同度
  应当采取各种措施强化社会大众对辅导员职业的认同。辅导员工作不是单靠热情、意愿就能够胜任的,也不是任何人都可以从事辅导员工作的。辅导员从事着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指导、学生管理、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和研究。这就需要辅导员不但要政治过硬、素质全面,还要懂得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的基本知识,并且要理论联系实际,为能够为学生解疑释惑。
  2.明确职业定位,健全职业制度体系
  从国家政策上来讲,中央16号文件指出:“辅导员、班主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辅导员按照党委的部署有针对性地开张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班主任负有在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指导学生的职责。”2006年4月,教育部召开全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会议,明确了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工作定位和素质要求,明确了辅导员具有教师和行政管理干部的“双重身份”。
  从高校层面上来讲,学习借鉴国内外高校成功的学生工作经验,对辅导员工作岗位的特质进行明确的界定。同时,根据需要加快辅导员岗位的开发。此外,根据学生工作的需要,应当细化辅导员的岗位设置,明确岗位要求。如设立思想政治辅导员、心理咨询辅导员、就业指导辅导员、生活指导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员等具体的专业性岗位。
  为了稳步推进辅导员职业化,当前应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主导下,尽快建立健全辅导员职业制度体系。特备是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绩效考核制度、晋升制度、薪酬福利制度、培养培训制度、退出制度等的建立和完善。
  3.优化出路,拓宽发展机制
  “双肩挑”辅导员制度是锻炼辅导员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很好途径之一。辅导员工作更多是一种学生工作,更重要的是一种服务性的工作。她是一种宝贵的人生财富,让人一辈子享用不尽。这充分说明辅导员与同龄人相比在资历、能力、综合素质、敏锐性等方面都可能更胜一筹,在工作中他们更能担大任、更善担大任。因而,高校可以根据工作需要以及辅导员个人的能力、表现和意向,拓宽辅导员的发展空间。
  实现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辅导员的职业定位问题,有利于辅导员解决辅导员的后顾之忧,保证辅导员队伍的稳定。它也能激发辅导员积极上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促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更加专业化、科学化。
  [参考文献]
  [1]钱红亮,曾建容.《我国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推进策略》,《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2)。
  [2]郭红保.《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消费导刊》,2009(9)。
  [3]高燕.《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探索》,《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10)。
  (作者单位:南京审计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文本再构,顾名思义就是把文本的内容进行重新的整合,使得课堂教学的组织更适合学情、教情,更能体现教材编排的意图,以更加科学可行的教学步骤深入教学重点、难点。本文结合自己教学实际从单元整合、课堂重点准确切入、资料收集汇报三个方面举例说明了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文本再构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文本再构 单元整合 重点 资料收集    序言:教是为了不教,新课程理念更注重学生的学。怎样让学生好学,
期刊
[摘要]本文围绕我校材料物理专业的具体专业特点,探索了符合市场需求的材料物理专业专业实验教学体系,以进一步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同时也为相关理科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适应专业 市场需求 材料物理 专业实验体系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大学规模得到迅猛发展。特别是在就业市场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地方大学准确定位,根据市场需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本科教育方
期刊
[摘要]篮球运动是现代社会深受人们喜爱的一项运动,但由于身体接触多,对抗强度高,空中动作多,而使学生运动员在比赛训练中身体容易受到伤害,篮球运动损伤一直困扰着篮球运动员正常的比赛和训练,阻碍了运动水平的提高。因此如何防止篮球运动损伤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  [关键词]篮球 运动损伤 预防措施    前言  当今篮球运动发展的方向是“更高、更快、更强”,在运动中对抗更加激烈,身体接触更加频繁,由
期刊
[摘要]本文简介了Facing History and Ourselves课程方案和教育效果,探讨了它组织受培训老师真正参与课堂、进行培训的方式,探讨了Facing History and Ourselves对培训的有益启示,得出Facing history and ourselves的培训方式值得借鉴的结论。  [关键词]有效培训 课堂组织形式 参与课堂    To tell me, I for
期刊
[摘要]《机械技术基础》课程内容涉及面广,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使学生学习被动,常感到知识枯燥无用,学过的知识也不能很好地应用到实践中去,本文结合多届的教学经验,引入“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思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培养符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项目法教学 机械技术基础 项目实施 项目评价    一、课程简介  (一) 课程在教学中的位置:  《机械技术基础》是机械类专业
期刊
[摘要]从高校党内基层民主建设推动力表现主体视角出发,分析了影响高校党内基层民主推进动力的因素。只有以教育为依托,统一党内基层民主思想;健全党内基层民主制度,扩大基层民主渠道;以人为本,发展民主内动力,才能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党内民主 表现主体 建设动力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不断扩大党内民主既是时代的迫切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既定方针。十七大报告指出“推广基层党组织领
期刊
[摘要]毕业设计是成人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针对毕业设计,文章首先指出和分析了目前所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从选题、开题、开发、撰写、定稿和答辩等六个方面分别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建议,以期进一步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  [关键词]成人教育 计算机专业 毕业设计 论文指导    一、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设计的现状  近年来,成人高等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我校属于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学校非常重视成教工作。从数量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西方思潮文化的入侵,中国社会新形势下的剧烈变革,当代中国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弱化趋势,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如何认识评价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结合高校现行的学生评价标准,制定完善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评价表,为培养提高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责任感 评价    大学生是祖国的
期刊
[摘要]事实上,从小学到初中、高中,以至大学,现在都存在“学生干部”热,此“学生干部”已完全不同于10年前的“学生干部”。“学生干部”的变异,暴露出大中小学教育的如下问题。  [关键词]学生干部 平等 价值观    教育的最大功能之一是让每个公民有平等的意识,真正的教育家应当是我们这个社会中最没有等级意识的人,他的办学行为应以“为受教育者提供最好的教育”为唯一标准,但在当下的学校教育中,出现了很多
期刊
[摘要]高校要培养出既能满足社会需要又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高素质人才,离不开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模式的支持。本文以《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为研究对象,以培养具有科学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复合型规划人才为目标,紧密结合学科研究前沿与课程基础理论,主要探讨研究型教学模式的研究目标、内容及思路,以期为相关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框架 研究型教学 土地利用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