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改变了传统的知识传授模式,在教学中采取“教学做”一体化的模式,将理论与实践、教室与车间等融于一体,对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能力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实践技能 职业能力 技能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1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蓬勃发展,教学改革如火如荼。但从笔者长期以来的调研来看,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职业学校都还处于教改的探索期和试验期。怎样将职业教育改革与服务当地的经济发展相结合,将人才培养与区域产业岗位对接相结合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和难题。笔者通过对“教学做教学模式与当地实际相结合的长期实践研究中,提炼出“教学做”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和社会效应。
一、“教学做”教学思想内涵
“教学做”教育思想起源于中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他认为 “做”是核心,主张在“做中教、做中学”。在长期的职业教育改革中笔者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思想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教学做”的教学思想能够达到上述效果。
二、职业教育教学现状
目前,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不平衡,“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现象比较明显,对中等职业教育,社会重视不够。中等职业教育本身综合素质欠佳,从师资力量、办学条件、自身管理,还是从学生素质培养方面还都相对落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设置和岗位要求对接不紧密
大多数中职学校开设的课程和专业设置都不能与时俱进,缺乏吸引力,使学生产生学了也白学的思想。教材方面存在多数内容比较陈旧、理论深奥,缺乏及时更新,没有做到与时俱进。一些新出版的书只是换汤不换药,只是换了一件新衣服,与企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岗位要求标准的不断提高对接不上。
2.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脱节
目前,大多数职业学校还采用“三尺讲台一块板,一本教案一支笔,台上满堂讲台下不着边”的传统的学历教育模式和教学方式,这种“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讲授理论知识为中心”的知识传授模式在实际中已经远离了生产一线,最终造成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的严重脱节,教师没意思,学生没兴趣的局面。
3.实训设施不能满足教学需求
我国现行的职业教育教学在实践中许多还游离于企业之外,还没有形成与企业的良好互动,职业教育进行的场所大部分还是学校课堂或实训室,完成的地点也还是学校,而非工厂、企业真正的生产环境,实训设施不能满足职业岗位的教学需求,缺乏实践性和真实性。
三、“教学做”教学模式的具体实践
“教学做”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在教中做、学中做,师生双方边做边教,边做边学,变教师讲授知识为主为示范操作为主,变学生听讲为主为动手操作为主的教学新模式。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实践:
1.教室与车间融于一体
职教课堂能否成功实现教与学、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变革,最关键的就是如何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完成实践学习。
在电子专业教学实践中就克服了传统的模式,实现了“教室车间一体化”课堂;这就是给学生上课地方不在原来传统的教室里,而是把课堂移到了“一体化”教室。在“一体化”教室里主要设置了教学区、讨论区、演示区、模拟体验区和生产区;教学区配备了投影仪、教学拍板等;讨论区将工作台按四个人一组分成几个小区域,配以凳子,划分成几个小组;演示区主要将原来的实验设备装配齐全,待讲授了一部分知识点和讨论后进入演示区,给学生进行验证性演示;模拟体验区主要是将实践性的设备进行模拟真实的生产环境摆放,让学生在生产前进行体验模拟生产;生产区主要将真实的生产设备按照工厂的生产程序摆放,以便于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体验感受生产操作等规程。通过以上“教室车间一体化”课堂的教学,主要是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工”“学”场景。通过这样的“教室车间一体化”教室上课的实践,发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就感。
2.教师与师傅融于一体
笔者在调研和实践中发现要真正的让教师和师傅融于一体是非常不容易的,经过了多年的调研论证和实践发现,把握以下几个方面,实现职业学校教师与师傅融于一体就比较容易。第一,把握学校教师入口关;在学校引进教师过程中,以往主要是从大学毕业生中招聘,招聘来的教师理论基础都比较好,但是实践能力就比较弱。第二,把握教师实践能力提升关;第三,把握引进企业能工巧匠力度关。职业教育教学做好,不仅要求教师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也要具有较熟练的实践技能,更要有较强的过程组合能力。目前职业学校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培训,以“内部培养、生产实践、企业引进”等形式拓宽教师的发展空间。
3.学生与徒弟融于一体
要想让基础薄弱的中职学生真正的学习到技能,就要让学生与徒弟角色进行相融。只有让学生在课堂与实际生产岗位间进行转换,才能真正提高其职业能力。学生在学校教室里学习理论时就是学生,在实际生产车间的生产岗位上就是徒弟,两个角色的相互转换和相互补充才能真正意义上让学生做到半工半读,从理性到感性,再到实践动手。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到车间的管理、机器的操作、工件的生产等,通过这种直观、真实的场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学生通过真实岗位上的每个生产环节的体验才会真实感受到工作的责任和办事程序、生产流程。通过这种切身实践,让中职学生在校期间既能学到理论知识又能充分实践,从而打破传统的学生毕业后还要师傅带徒弟的情况。
4.作业与产品融于一体
在校内强力推进校内实训室建设,对传统教室进行改造,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教学上要基于产品制作为主,教师下发任务,学生查找资料,分组讨论,然后实际操作完成项目,学生最后将任务制作成实际产品。
实行作业与产品合一,引导学生不断提高专业技能,把学生在生产实习中按产品质量要求完成的作品推向市场,直接接受市场的检测,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
学生完成的作业不仅仅是写在作业本上的,而是生产出合格产品或是学生的创意作品。
总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法是一套重自主、重交流、重实践、重创新的教学模式,每一模块的教学,都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从教学效果上看,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积极性高,充分的挖掘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是学生能够顺利就业的保证,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实践技能 职业能力 技能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1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蓬勃发展,教学改革如火如荼。但从笔者长期以来的调研来看,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职业学校都还处于教改的探索期和试验期。怎样将职业教育改革与服务当地的经济发展相结合,将人才培养与区域产业岗位对接相结合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和难题。笔者通过对“教学做教学模式与当地实际相结合的长期实践研究中,提炼出“教学做”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和社会效应。
一、“教学做”教学思想内涵
“教学做”教育思想起源于中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他认为 “做”是核心,主张在“做中教、做中学”。在长期的职业教育改革中笔者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思想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教学做”的教学思想能够达到上述效果。
二、职业教育教学现状
目前,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不平衡,“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现象比较明显,对中等职业教育,社会重视不够。中等职业教育本身综合素质欠佳,从师资力量、办学条件、自身管理,还是从学生素质培养方面还都相对落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设置和岗位要求对接不紧密
大多数中职学校开设的课程和专业设置都不能与时俱进,缺乏吸引力,使学生产生学了也白学的思想。教材方面存在多数内容比较陈旧、理论深奥,缺乏及时更新,没有做到与时俱进。一些新出版的书只是换汤不换药,只是换了一件新衣服,与企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岗位要求标准的不断提高对接不上。
2.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脱节
目前,大多数职业学校还采用“三尺讲台一块板,一本教案一支笔,台上满堂讲台下不着边”的传统的学历教育模式和教学方式,这种“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讲授理论知识为中心”的知识传授模式在实际中已经远离了生产一线,最终造成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的严重脱节,教师没意思,学生没兴趣的局面。
3.实训设施不能满足教学需求
我国现行的职业教育教学在实践中许多还游离于企业之外,还没有形成与企业的良好互动,职业教育进行的场所大部分还是学校课堂或实训室,完成的地点也还是学校,而非工厂、企业真正的生产环境,实训设施不能满足职业岗位的教学需求,缺乏实践性和真实性。
三、“教学做”教学模式的具体实践
“教学做”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在教中做、学中做,师生双方边做边教,边做边学,变教师讲授知识为主为示范操作为主,变学生听讲为主为动手操作为主的教学新模式。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实践:
1.教室与车间融于一体
职教课堂能否成功实现教与学、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变革,最关键的就是如何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完成实践学习。
在电子专业教学实践中就克服了传统的模式,实现了“教室车间一体化”课堂;这就是给学生上课地方不在原来传统的教室里,而是把课堂移到了“一体化”教室。在“一体化”教室里主要设置了教学区、讨论区、演示区、模拟体验区和生产区;教学区配备了投影仪、教学拍板等;讨论区将工作台按四个人一组分成几个小区域,配以凳子,划分成几个小组;演示区主要将原来的实验设备装配齐全,待讲授了一部分知识点和讨论后进入演示区,给学生进行验证性演示;模拟体验区主要是将实践性的设备进行模拟真实的生产环境摆放,让学生在生产前进行体验模拟生产;生产区主要将真实的生产设备按照工厂的生产程序摆放,以便于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体验感受生产操作等规程。通过以上“教室车间一体化”课堂的教学,主要是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工”“学”场景。通过这样的“教室车间一体化”教室上课的实践,发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就感。
2.教师与师傅融于一体
笔者在调研和实践中发现要真正的让教师和师傅融于一体是非常不容易的,经过了多年的调研论证和实践发现,把握以下几个方面,实现职业学校教师与师傅融于一体就比较容易。第一,把握学校教师入口关;在学校引进教师过程中,以往主要是从大学毕业生中招聘,招聘来的教师理论基础都比较好,但是实践能力就比较弱。第二,把握教师实践能力提升关;第三,把握引进企业能工巧匠力度关。职业教育教学做好,不仅要求教师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也要具有较熟练的实践技能,更要有较强的过程组合能力。目前职业学校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培训,以“内部培养、生产实践、企业引进”等形式拓宽教师的发展空间。
3.学生与徒弟融于一体
要想让基础薄弱的中职学生真正的学习到技能,就要让学生与徒弟角色进行相融。只有让学生在课堂与实际生产岗位间进行转换,才能真正提高其职业能力。学生在学校教室里学习理论时就是学生,在实际生产车间的生产岗位上就是徒弟,两个角色的相互转换和相互补充才能真正意义上让学生做到半工半读,从理性到感性,再到实践动手。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到车间的管理、机器的操作、工件的生产等,通过这种直观、真实的场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学生通过真实岗位上的每个生产环节的体验才会真实感受到工作的责任和办事程序、生产流程。通过这种切身实践,让中职学生在校期间既能学到理论知识又能充分实践,从而打破传统的学生毕业后还要师傅带徒弟的情况。
4.作业与产品融于一体
在校内强力推进校内实训室建设,对传统教室进行改造,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教学上要基于产品制作为主,教师下发任务,学生查找资料,分组讨论,然后实际操作完成项目,学生最后将任务制作成实际产品。
实行作业与产品合一,引导学生不断提高专业技能,把学生在生产实习中按产品质量要求完成的作品推向市场,直接接受市场的检测,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
学生完成的作业不仅仅是写在作业本上的,而是生产出合格产品或是学生的创意作品。
总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法是一套重自主、重交流、重实践、重创新的教学模式,每一模块的教学,都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从教学效果上看,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积极性高,充分的挖掘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是学生能够顺利就业的保证,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