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2年可谓是CEO的多事之秋。3月15日,李金水辞去康柏(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职务;3月31日,著名职业经理人、原华帝集团总经理姚吉庆从华帝出走;8月16日,卓越网美女CEO王树彤的悄然离职;“逆风飞扬”且充满传奇故事的吴士宏也在2002年12月1日聘用期满后告别TCL。此外,高通全球策略发展部副总裁、中国芯片公司总经理张谦的离任以及铁通总经理彭朋突遭董事会解聘的消息,这些都无不使众人哗然。
当然,这只是冰山一角,据职业介绍公司ChallengerGray&Christmas的统计资料显示,在2002年5月全美离职的CEO共有80位,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两位CEO离职。同时,据博雅公司(Burson·Marsteller)的调查结果表明,在过去三年中,被调查的367家大型企业中已有57%更换了CEO。如此数据,令人唏嘘不已,CEO的大量离职一时引得众说纷纭,大家谈论更多的是隐于事后那些鲜为人知的原因——焦点对准了事件的本身。而此时,我们却要更多的关心人这个主体,以感性多于理性的角度去关注他们内心的感受及一些动态发展,因为人是最富有感情,是复杂的结合体,也是决定事件发展的根本。
姚吉庆:从打工者到“半个”老板
姚吉庆
先在广东乐百氏集团做企划,之后在某洁具企业任总经理,接下来在华帝燃具历任营销经理、总经理。现任威莱音响董事、总经理。
被中国媒体誉为“中国职业经理人第一人”的姚吉庆自3月离开华帝集团可是没有闲着,4月初,他便以威莱数码中山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CEO的身份频频活跃于舞台中心,再次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对于他加盟威莱的经过,姚吉庆说,一次偶然的机会与美加科技公司(美加科技是爱浪、三水、威莱三大品牌的控股公司)行政副总裁邂逅,两人就当前的音响行业作了一些探讨,而姚吉庆对此颇有见解,双方在探讨中达成相当共识,这位高层人士当场就向他发出了加盟邀请。而他在后来再次接触音响行业时,更深层次地发现音响行业所拥有的巨大市场发展空间,而恰好此时美加科技又与他联系,于是在三月底,他便正式作出了加盟的决定。
值得一提的是,据了解内情的人士私下透露,姚吉庆出资100多万元在公司中控股15%,他与美加科技联合出资成立了威莱数码中山有限公司和威莱国际(亚太地区)市场推广机构,姚吉庆出任威莱公司执行董事和CEO。对此变化,姚也承认自己是更为理性了,他表示:以后不会再从事单纯的职业经理人生涯。自此,他完成了从职业经理人向老板的转化。
或许这就是所谓的“吃一堑,长一智”吧,因为大家不会忘记,在2001年11月底,华帝宣布股份制改造成功后,原华帝集团几乎90%的员工被安排到了股份公司,而“两权分离”的标志性人物姚吉庆却仅出任了没有多少资产的华帝集团总经理一职,这多少有被架空的感觉,“英雄无用武之地”的他选择走也就成了必然。
然而他的话却是意味深长的,他说:“如果一个企业不能彻底解决治理结构和激励机制的话,职业经理人的生存空间始终有限,也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价值”。他的话无疑道出了职业经理人的无奈和辛酸,更是直指企业的痼疾,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如何建立职场信任,如何建立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既约束又激励的制衡关系,这似乎真是应该提到日程上的事了。
李金水:做一件自己心里有底的事
李金水
1976年进入IT行业,先后在NCR和Tandem公司中任职。1998年,Tandem公司与康柏合并,李金水在大中华区从事于金融行业,并组建了电子商务队伍。2000年5月,担任中国区第一副总裁,负责全部中国区的销售管理工作。2001年1月正式出任康柏(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全面负责康柏电脑公司在中国的所有业务。
李金水自1976年开始涉足IT业,便先后曾在利多富、ICL、NCR、天腾等公司担任多种职务。1997年随天腾公司被收购而加入康柏,如果再算上任天腾中国区总经理的时间,他实际上已经为康柏服务6年半了。6年半的时间,应该对康柏有着很高的忠诚度和强烈的归属感,同时作为位高权重的金领一族,在别人眼中的确是属于那种“万事如意”的人,但是,那种“高处不胜寒”的境地或许也是别人不能理解,感受不到的—这是李金水的苦衷。
李金水说:“我今年已经46岁了,这25年的IT工作经历,我可以用4个字来表达—‘混在IT’。从去年年底,我就一直在想,在IT行业干了25年,再看今天自己的年纪,如果继续在跨国IT公司打工,再干5年,干到退休,还能贡献什么、又能得到什么呢?”“尤其是位子越坐得高就会越害怕,就像在一楼看地下,一点也不害怕,二楼也不害怕,二十楼、三十楼呢?你能不害怕吗?你的安全网在哪?”他说,“尤其在跨国公司,你根本不知道上面管理者的意图,你辛勤工作的结果是什么,心里没底啊!”这也就不难理解李金水未雨绸缪的举措了。
李金水离开康柏后,很多猎头公司纷纷前来找他,但他一一回绝了。“如果还要继续做职业经理人的话,我没有必要离开康柏。”看来,他是决定自己单干了。
李金水的确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他独具慧眼地发现,中国在加入世贸后,受到冲击最大的就是信息产业。“我们主打的是硬件,但其实在这个领域中软件才是最核心的,中国有那么多软件人才,我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将中国的一些软件开发与我个人在国内外的各方面资源结合起来。”于是,李金水就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与优势,与他人合办创建了安雅咨询公司。“我的新公司已经开张,办公室分设在美国和北京,在过去的6周内,已经很幸运地接到了4个项目。”他悠然自得地说,“我开始有时间过自己想过的生活,为自己喜欢的客户服务,而不是在大公司里,过看不见底的日子。”
每个人都有其经济性的一面,但在其后顾之忧不能得到很好解决,却还要面对巨大的工作压力时,“心里没底啊!”这句最简短的话却将所有的无奈、惆怅、疲惫与失望得以淋漓尽致地表达。这或许也代表了所有职业经理人的心声,一种对自己未来发展及权益保障的思考与焦虑吧!
刘持金:从职业经理人到“传道授业解惑”者
刘持金
厦门大学毕业后获得美国物理学硕士和哈佛大学工商管理硕士,1997年加盟爱立信集团,创办爱立信中国学院,1999年10月出任诺基亚中国区副总裁,负责公司业务发展、政府关系和大客户管理工作,在企业人才方面颇有研究。同时,他是厦门大学兼职教授,《世界经理人文摘》杂志专栏作者。
刘持金自1999年10月从爱立信跳槽到诺基亚,便担任副总裁一职,主要负责公司业务发展、政府关系和大客户管理工作。而关于他的离职,业内人士有分析说,他一直是诺基亚中职位最高的本土脸孔,虽业绩不凡,但却始终未被扶正,这也是他当年离开爱立信的原因,是“内部权力斗争”的结果。
尽管刘在离任的前一天还笑容满面地在北京陪同诺基亚董事长兼CEO约玛·奥利拉出席星网工业园的启动仪式,所以很多人对他的突然离职颇感吃惊与疑惑。但细心人不难发现,他此前频频亮相于央视对话栏目,积极参与管理话题的讨论,其精彩发言常常博得满堂喝彩—这种单独活动在跨国公司的中国区领导人中是罕有的,当然也是诺基亚鲜有的先例。但若记得他在离任诺基亚后不久曾说过“2002年起要进入管理教育行业做创业者”的话,也就清楚他的动机所在了—他是在为他的管理教育行业铺路!
果然,在2002年7月的北京,刘为他的新公司—泛太平洋管理研究中心已经忙得不可开交了,他刚和美利坚大学寇德管理学院签下了合作协议。刘终于如愿以偿,投身了他所热爱的管理教育行业。记得他曾在离职声明中说,曾4次参加主持企业家培训的讲座,爱立信、诺基亚等大企业听过他课程的达3000人,并且在北京、广州、黑龙江、广东、广西、山西等地的讲座都反响不错,对于其前景也是信心十足。他说,当年回国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创立了爱立信中国学院,今后更会将跨国公司的管理经验引进中国,希望在管理教育事业上大有作为。
屈云波:从咨询再到咨询的螺旋上升
屈云波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营销硕士毕业。1994年组建北京派力营销咨询公司,曾为多家企业做营销管理咨询,并出版了在营销界产生广泛影响的《派力思想库》丛书一百多册;1999年为科龙空调做营销顾问;2000年3月任科龙电器副总裁,2002年2月辞职。
在科龙集团总裁王国端的再三力邀下,2000年3月,北京派力营销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屈云波“空降”科龙,担任副总裁一职,主管营销,从此他便步入了“硝烟弥漫”的市场实战。
尽管在当时,业内外对没有家电业实战背景的他能否驾驭科龙营销战车,曾表示怀疑,但一连串数字足以令屈云波释怀:2001年科龙中报数据显示,总资产为79.3亿多元人民币;净资产为41.37亿元人民币;总负债37.08亿元人民币,资产负债率46.7%左右;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35亿元人民币,上市公司税后利润为1975.1万元(A股)。事实胜于雄辩,面对着2000年科龙终报亏损,而2001年的中报盈利,屈云波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但就在科龙已扭亏为盈,并向一个好的方向发展的时候,屈却选择了退出,这无疑令人费解。
而面对着外界的种种猜测,屈云波却心平气和地说:“我也知道2002年科龙肯定是轻装上阵的。但我想人的发展永远无止境,在我的标准中被自己尊敬是最高境界,我被自己尊敬着。”但他的另一句话却更令人值得玩味,“为了科龙这个企业的健康化,我宁肯,也付出了自己的声誉。”委屈与愤懑之情溢于言表。
离开科龙之后,由于身体原因,他本想先做短暂休息,然后出国深造,但面对自己亲手搭建起来的北京派力营销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的现状,他仍选择了留下来进行派力的二次创业,“等到派力的专业地位恢复了,派力的团队建好了,有可以代替我的一批人了,我就出国去休息和进修。”屈云波充满希望地说。
王树彤:一个悬而未决的答案
王树彤
1991年毕业于北京电子工程学院,获学士学位。先后在微软公司任事业发展部总经理,思科公司任市场营销部经理,全权负责制定和实施Cisco在中国市场的投资战略、市场营销和盈利目标的管理等。2000年,加盟卓越网任首席执行官。
2002年8月16日,美女CEO王树彤的离职在业界的确掀起了不小的波浪,尽管她本人与卓越网方面对外界均保持沉默,但这并不能阻止人们的好奇与猜测。据消息灵通人士透露,她的出走主要是与董事会发生分歧,双方在公司发展方向上意见相左。更有好事者认为这是继王志东之后资本与经营者之间故事的再次上演,也有人认为这是精神领袖时代的终结。
而在随后的8月21日,王志东在某场合说的话更为此增添了神秘色彩,他说:“企业的经营者和董事会之间永远有矛盾。如果是一有‘客户为王’观念的经营者,那么他和董事会之间的矛盾可能更多。”不知他是在感叹自己还是在感叹别人!
而如今,“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留给人们更多的只是思考。毕竟,卓越网在2001年九月就对外宣布实现了当月持平,而在其最近一年,每月营业额都保持了30%以上的增长,同时,其拥有200多万的注册会员,每天访问的用户超过50万人,同时在线人数超过1.5万人。这是电子商务公司的骄人业绩,当然,王树彤是功不可没的。
但此时,又芳踪何觅呢?
编后语
职业经理人—这个曾经被无数光环笼罩的前呼后拥的重要人物,这个从未被人们怀疑过且一直被顶礼膜拜的企业“救世主”,如今却风光不再了。是人们的期望值太高,职业经理人不堪重负;是他们自身水平不高,没有“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本领;还是越来越成熟的企业及其体制在逐步完善和发展的过程中,要摒弃那些“华而不实”的成份。华尔街著名证券分析师Sohn的话无疑对此是最好的诠释,他说:“实际上,越来越多的公司的董事会开始决心清除那些昔日如电影明星般指手画脚、信誓旦旦的CEO了。大家取得共识,董事会的工作是监管整个公司,其中也包括监控CEO。”
的确,随着美女CEO王树彤的谢幕,充满传奇色彩的吴士宏的离去,以及更早的王志东、王峻涛等,他们的陨落让我们看到的是曾经风光如明星的CEO们,其光环正渐渐褪去,人们也不再偏爱于他们了。尽管在当时,他们更多的是企业的精神领袖,是一种符号,一种号召,一种标榜,但如今,灰飞烟灭,一切都是过眼云烟。
其实,这种今不如昔的变化也不为谁之过,我们不难从经济专家、上海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张军教授对IT业一语惊人的评价中窥其端倪,他说:“IT业并非春寒料峭,人才的流动恰恰说明这个产业在健康发展!”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我们将此评断引深到其它行业,实际上也是可以适用的。因为我们不能单纯地站在职业经理人或是公司所有者这种狭隘的立场上去评论,而需更多地站在企业或是整个行业乃至整个社会向更健康、更健全地发展轨迹上去说,这样才够全面,客观。英雄式、领袖式、传奇式CEO的塑造已成为过去,这种打着深深CEO烙印的“企业文化”,更多的是权力崇拜,是我行我素,是“信息不对称”的扩大,是短期效应,是绝大多数投资者和公司职员包括董事会成员都被排除于决策之外,企业经营风险被无限加大并承载于CEO一身,尽管他们往往并不具有这样的能力和心理准备。
“不破不立”,职业经理人的败落是一种旧格局的终结,或许也预示着一种新格局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