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习近平再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要努力从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形成和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延续文化基因,萃取思想精华,展现精神魅力。如何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魅力,给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
现阶段青少年教育中那种重物质轻精神、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轻能力、重成才轻成仁的现象较为普遍,一些青少年在所谓的现代意识掩饰下,对传统文化表现出冷淡与漠视,对传统道德表现出叛逆与背弃,物质化、功利化倾向明显,个人行为失范、极端个人主义抬头的现象不容乐观。因此,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魅力,关键在教育,教育的重点在广大青少年,而传统文化经典中有很多古人睿智的德育思路,非常值得现代的教育工作者予以借鉴。
传统德育教育的思路有三个特点:第一,是循序渐进,由迩及远,推己及人,注重落实;第二,是注重显明人性本具的美德,从小培养自尊自重之心;第三,是将道德教育与启发智慧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德行的培养成为自觉的行为。读诵经典的德育教育方法,能够帮助教师在新时期的德育教学中很好地发扬这些特点。
一、弘扬孝道是事半功倍的德育之道
程子曰:“君子教人有序,先传以小者近者,而后教以大者远者。”在儒家经典中,由迩及远、推己及人的教导比比皆是,而其中最突出的例子就是孝道教育。孝道是中华民族道德观念的基石,古圣先贤不约而同地教导孝道,其原因不仅在于孝亲与每一个人都有关系,而且还是其他众多美德的源泉。《后汉书》有云:“夫孝,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孔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经》序言中说:“圣人知孝之可以教人也,故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这些都充分说明,孝悌之道虽然始于家庭,而孝的更广大的功用乃是以个人良好的德行培育淳厚的民风,进而建设和谐安定的社会。
在新时期的道德教育中,弘扬孝道仍然是移风易俗、改善社会风气的最好途径。孔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德育贵在实践,在中小学德育课中教导孝道,学生可以将所学的内容落实在日常生活之中,身体力行,养成习惯,同时也为培养学生的其他美德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孝敬父母的观念在中国有深厚的社会文化基础,弘扬孝道可以引起社会的广泛共鸣,得到家長的肯定和支持,形成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诗曰“永言孝思,孝思维则”,弘扬孝道自古以来都是事半功倍的德育之道。
二、培养学生自尊自重之心是德育的重要内容
古人云:“圣人之教亦多术,然其要使人不失其本心而已。”儒家育人注重显明人性本有的美好品德,以先入为主的方式,使儿童从小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进而培养起自尊自重之心。孟子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因此,蒙学经典《三字经》开篇就引用圣人之言“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其目的就是要先入为主地培养起儿童的自尊自重之心。因为人有了自尊自重之心才会严格要求自己,才会努力上进,才会培养出“浩然之气”。自尊自重的反面就是自暴自弃,孟子曰“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更进一步指出“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由此可见,从小培养学生自尊自重之心,是德育的重要内容。
三、将道德教育与启发智慧有机结合
将智育纳入德育是古圣先贤非常睿智的认识,因为只有启发智慧,才能够提升觉悟,从而使德行的培养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孔子曰“唯上智与下愚不移”,说明只有真正有智慧的人才能体悟到道德的重要意义,并接受圣贤的教导。在这一点上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与中国古圣先贤不谋而合,他说:“其实呀,一切美德只可以用一件东西来交易,这是一切交易的标准货币,这就是智慧。不论是勇敢,或节制,或公正,反正一切真正的美德都是由智慧得到的。”
在汉语中,道德一词是由两个概念组成的,一个是“道”,一个是“德”,因此道德教育同时包括“道”和“德”两种教育,而这两个因素的结合也是开启智慧的过程。“道”者路也,“德者得也”,孔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这些都生动说明道德是人人所必需的品格。
古文经典中对“道”与“德”之间关系的论述不胜枚举,《大学》有云:“康诰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正因为如此,所以孔子教导人们:“君子忧道不忧贫。”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谈论做人之道、为官之道、经商之道,良好的道德教育能给予人们正确的引导和启示。以儒家思想为主的古文经典,谆谆教诲人们的就是仁、义、礼、智之道,并以言近旨远的道理和故事说明,美好的德行才是事业成功、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
现阶段青少年教育中那种重物质轻精神、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轻能力、重成才轻成仁的现象较为普遍,一些青少年在所谓的现代意识掩饰下,对传统文化表现出冷淡与漠视,对传统道德表现出叛逆与背弃,物质化、功利化倾向明显,个人行为失范、极端个人主义抬头的现象不容乐观。因此,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魅力,关键在教育,教育的重点在广大青少年,而传统文化经典中有很多古人睿智的德育思路,非常值得现代的教育工作者予以借鉴。
传统德育教育的思路有三个特点:第一,是循序渐进,由迩及远,推己及人,注重落实;第二,是注重显明人性本具的美德,从小培养自尊自重之心;第三,是将道德教育与启发智慧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德行的培养成为自觉的行为。读诵经典的德育教育方法,能够帮助教师在新时期的德育教学中很好地发扬这些特点。
一、弘扬孝道是事半功倍的德育之道
程子曰:“君子教人有序,先传以小者近者,而后教以大者远者。”在儒家经典中,由迩及远、推己及人的教导比比皆是,而其中最突出的例子就是孝道教育。孝道是中华民族道德观念的基石,古圣先贤不约而同地教导孝道,其原因不仅在于孝亲与每一个人都有关系,而且还是其他众多美德的源泉。《后汉书》有云:“夫孝,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孔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经》序言中说:“圣人知孝之可以教人也,故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这些都充分说明,孝悌之道虽然始于家庭,而孝的更广大的功用乃是以个人良好的德行培育淳厚的民风,进而建设和谐安定的社会。
在新时期的道德教育中,弘扬孝道仍然是移风易俗、改善社会风气的最好途径。孔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德育贵在实践,在中小学德育课中教导孝道,学生可以将所学的内容落实在日常生活之中,身体力行,养成习惯,同时也为培养学生的其他美德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孝敬父母的观念在中国有深厚的社会文化基础,弘扬孝道可以引起社会的广泛共鸣,得到家長的肯定和支持,形成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诗曰“永言孝思,孝思维则”,弘扬孝道自古以来都是事半功倍的德育之道。
二、培养学生自尊自重之心是德育的重要内容
古人云:“圣人之教亦多术,然其要使人不失其本心而已。”儒家育人注重显明人性本有的美好品德,以先入为主的方式,使儿童从小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进而培养起自尊自重之心。孟子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因此,蒙学经典《三字经》开篇就引用圣人之言“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其目的就是要先入为主地培养起儿童的自尊自重之心。因为人有了自尊自重之心才会严格要求自己,才会努力上进,才会培养出“浩然之气”。自尊自重的反面就是自暴自弃,孟子曰“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更进一步指出“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由此可见,从小培养学生自尊自重之心,是德育的重要内容。
三、将道德教育与启发智慧有机结合
将智育纳入德育是古圣先贤非常睿智的认识,因为只有启发智慧,才能够提升觉悟,从而使德行的培养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孔子曰“唯上智与下愚不移”,说明只有真正有智慧的人才能体悟到道德的重要意义,并接受圣贤的教导。在这一点上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与中国古圣先贤不谋而合,他说:“其实呀,一切美德只可以用一件东西来交易,这是一切交易的标准货币,这就是智慧。不论是勇敢,或节制,或公正,反正一切真正的美德都是由智慧得到的。”
在汉语中,道德一词是由两个概念组成的,一个是“道”,一个是“德”,因此道德教育同时包括“道”和“德”两种教育,而这两个因素的结合也是开启智慧的过程。“道”者路也,“德者得也”,孔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这些都生动说明道德是人人所必需的品格。
古文经典中对“道”与“德”之间关系的论述不胜枚举,《大学》有云:“康诰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正因为如此,所以孔子教导人们:“君子忧道不忧贫。”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谈论做人之道、为官之道、经商之道,良好的道德教育能给予人们正确的引导和启示。以儒家思想为主的古文经典,谆谆教诲人们的就是仁、义、礼、智之道,并以言近旨远的道理和故事说明,美好的德行才是事业成功、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