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这个时候,写过一篇文章《我们同欢乐——小组合作学习反思》。当时切身体会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那份快乐,老师把任务“推”给学生,学生在小组中热烈讨论,争抢着上台汇报表演,学生学得快乐,老师教得轻松,在快乐中度过每一节课。
随着合作学习模式的深入,又赶上学校今年的教学中心任务是抓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同时业余时间又读了很多关于合作学习方面的文章,再一次让我反思小组合作学习,与去年相比,我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合作学习有以下四个特征:(1)有明确的小组讨论,或需解决的语言任务;(2)小组内成员面对面互动;(3)小组内有相互合作帮助的互动气氛;(4)小组内人人参与,每人都有自己的职责。针对这四个特征,我感觉到我还有很多做得不好的地方。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模式刚开始时,学生都觉得讨论这种形式比较新鲜,于是每个人都会争先恐后地发言,以表明自己的观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基础好的学生慢慢地成了小组内的“权威”,基础差的学生受到了排挤,在课堂上就显得消沉,渐渐失去了发言的勇气,于是小组讨论就变成了某某某的发布会。“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是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现在课堂教学中我一直灌输着一句话“不放弃一个学生,师生共同成长”,在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时,要求小组长高度负责,人人有任务,人人接受检查,检查中发现本节课所学知识没掌握好,小组长或组里学会的学生手把手帮助。例如,在学多位数、分数、百分数、时间的读法时,小组讨论读的方法后,老师总结强调,最后小组里检测,要求组长或小组成员间相互任意出题,有学生不会的及时帮助,老师在小组检测完之后,再抽查,特别是针对英语这一学科弱的学生来抽查,暴露出问题,在小组中继续对其帮助,直到学会为止。又例如,在学对话或单词时,小组中把组员又细化到一帮一,一帮二的形式,校正发音,纠正错音。
前两天读了常作印老师在《教育时报》发表的文章《课改背景下“讲与不讲”的辩证思考》,让我又一次认识到了合作学习中老师的指导和评价是很重要的。老师对于小组内的每一个成员,分别承担什么任务,如何组织,如何汇报,如何补充等都应该给予指导,使学生逐步形成一种习惯。同时通过评价,有效地促进合作向正常轨道发展。常作印老师说:“在新课改背景下,我们虽反对‘以知识为中心’,反对没有交流,没有互动的‘满堂灌’,但不是反对所有形式的‘讲’。”在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当学生质疑时,当遇到学生答错和不会的问题时,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不出来,指点也不开窍时,经过讨论,学生仍不得要领时,为了让学生对某一问题有深入的认识,为了帮助学生突破某一思维障碍,对那些能开启学生心智,体现教学要求的重点、难点都要进行讲解。可见,新课改并不是不要教师的“讲”,而是对教师的“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讲在重点的关键处,讲在知识的概括处,讲在思维的提升处。所以,不是要求教師讲得“少”,而是要讲得“精”。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不是只追求表面上的热闹,以显示课堂上学习气氛的热烈,我们要深入去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例如,对新词的处理,采用小组合作学习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在这个学习活动中,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任务,有的学生负责查字典,有的学生负责解释词义,有的负责记录。每个成员不仅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和参与了本组的小组合作学习,还在交流的过程中分享了其他小组的学习成果。每次朗读和背诵竞赛活动都把课堂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学生进入到最佳的学习状态。学生在小组学习单词、对话时,小组中一定要确定一个听众,便于改正读得不好或读错的地方。每个小组中必有基础差的学生,这时就是他们模仿的好机会。
合作学习,不教给学生方法,小组学习就会在叽叽喳喳的热闹中耗掉宝贵的学习时间,学习行为和方式并没有得到实质的转变,到头来仍是几个优秀学生在发言,而其他学生并没有参与体验学习的过程。小组学习就失去了重全员参与,重情感体验,重人文关怀与合作的真正意义。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需要教师,需要小组组长、组员的共同努力。各小组展示合作成果,共同分享学习经验,在合作的过程中去思考、去创新,教师要积极探索合作学习更有效的操作方法,师生共同成长,体验收获的快乐。
(作者单位 济源市教师进修学校)
随着合作学习模式的深入,又赶上学校今年的教学中心任务是抓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同时业余时间又读了很多关于合作学习方面的文章,再一次让我反思小组合作学习,与去年相比,我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合作学习有以下四个特征:(1)有明确的小组讨论,或需解决的语言任务;(2)小组内成员面对面互动;(3)小组内有相互合作帮助的互动气氛;(4)小组内人人参与,每人都有自己的职责。针对这四个特征,我感觉到我还有很多做得不好的地方。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模式刚开始时,学生都觉得讨论这种形式比较新鲜,于是每个人都会争先恐后地发言,以表明自己的观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基础好的学生慢慢地成了小组内的“权威”,基础差的学生受到了排挤,在课堂上就显得消沉,渐渐失去了发言的勇气,于是小组讨论就变成了某某某的发布会。“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是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现在课堂教学中我一直灌输着一句话“不放弃一个学生,师生共同成长”,在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时,要求小组长高度负责,人人有任务,人人接受检查,检查中发现本节课所学知识没掌握好,小组长或组里学会的学生手把手帮助。例如,在学多位数、分数、百分数、时间的读法时,小组讨论读的方法后,老师总结强调,最后小组里检测,要求组长或小组成员间相互任意出题,有学生不会的及时帮助,老师在小组检测完之后,再抽查,特别是针对英语这一学科弱的学生来抽查,暴露出问题,在小组中继续对其帮助,直到学会为止。又例如,在学对话或单词时,小组中把组员又细化到一帮一,一帮二的形式,校正发音,纠正错音。
前两天读了常作印老师在《教育时报》发表的文章《课改背景下“讲与不讲”的辩证思考》,让我又一次认识到了合作学习中老师的指导和评价是很重要的。老师对于小组内的每一个成员,分别承担什么任务,如何组织,如何汇报,如何补充等都应该给予指导,使学生逐步形成一种习惯。同时通过评价,有效地促进合作向正常轨道发展。常作印老师说:“在新课改背景下,我们虽反对‘以知识为中心’,反对没有交流,没有互动的‘满堂灌’,但不是反对所有形式的‘讲’。”在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当学生质疑时,当遇到学生答错和不会的问题时,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不出来,指点也不开窍时,经过讨论,学生仍不得要领时,为了让学生对某一问题有深入的认识,为了帮助学生突破某一思维障碍,对那些能开启学生心智,体现教学要求的重点、难点都要进行讲解。可见,新课改并不是不要教师的“讲”,而是对教师的“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讲在重点的关键处,讲在知识的概括处,讲在思维的提升处。所以,不是要求教師讲得“少”,而是要讲得“精”。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不是只追求表面上的热闹,以显示课堂上学习气氛的热烈,我们要深入去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例如,对新词的处理,采用小组合作学习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在这个学习活动中,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任务,有的学生负责查字典,有的学生负责解释词义,有的负责记录。每个成员不仅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和参与了本组的小组合作学习,还在交流的过程中分享了其他小组的学习成果。每次朗读和背诵竞赛活动都把课堂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学生进入到最佳的学习状态。学生在小组学习单词、对话时,小组中一定要确定一个听众,便于改正读得不好或读错的地方。每个小组中必有基础差的学生,这时就是他们模仿的好机会。
合作学习,不教给学生方法,小组学习就会在叽叽喳喳的热闹中耗掉宝贵的学习时间,学习行为和方式并没有得到实质的转变,到头来仍是几个优秀学生在发言,而其他学生并没有参与体验学习的过程。小组学习就失去了重全员参与,重情感体验,重人文关怀与合作的真正意义。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需要教师,需要小组组长、组员的共同努力。各小组展示合作成果,共同分享学习经验,在合作的过程中去思考、去创新,教师要积极探索合作学习更有效的操作方法,师生共同成长,体验收获的快乐。
(作者单位 济源市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