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正是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且他们生性活泼,思维较为直接具体。这个阶段,要以学生的生活认知为基础,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进行优化设计,确保内容、目标乃至训练与学生生活认知相契合,继而提高课堂实效,为他们正确的价值观与积极的人生态度的形成奠定基础。
一、情境生活化,激发学生参与兴趣
小学生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其思维更为直接具体。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来说,内容一般较为空洞抽象,只有将抽象的道理,与具体的生活情境相融合,才能真正焕发教育的魅力。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根据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创设情境,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给教学提供生活元素的同时,也能让学生更好地通过生活了解相关知识,继而内化思想行为,促进学生立足于生活认识理解知识。
例如,教学《家乡的名片》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更加深刻的感受,教师可以事先通过多媒体,借助画面、视频形式播放家乡周边景物、特产、风俗等。接着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讨论归纳家乡的特产,或者有名的风景、非遗文化等,每当学生回答一个,便通过多媒体进行呈现。当这些熟悉的画面呈现在学生眼前,就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营造一种生活化的学习氛围,推促学生主动理解与生动表达,在帮助学生孕育相关思想感情的同时,还能有效推促课堂效率的提升。
二、目标生活化,夯实学生学习实效
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具有明确的目的,具体到相应教材,需要更为细化的目标设计。对此,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的生活认知,对课堂教学目标进行分层设计,让所有学生都能得到最近区域发展。这就要求教学目标要围绕点进行深入,而单元目标、学期目标则需要围绕线进行串联,继而通过点线结合,有效夯实学生道德思想。
例如,教学《可爱的校园》一课时,教学目标可以这样设计:通过实地观察、小组讨论的方式,初步了解校园文化、校园规则,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校园设施作用以及校规、校训等内容,初步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的情感。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进行分组,按照一定的观察顺序,引导学生逐步了解校园环境,并通过参观、实践、思考等方式初步了解校园设施作用以及秩序规则,通过直观性学习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校园,激发他们结合自己的新发现,对校园进行深度探究,这样学生的兴趣必然高涨,对校园的认识也更为深刻,自然课堂教学目标也会顺利达成。
教学目标不仅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同样也是教学活動的出发点与最终目标地。案例中结合学生表达,从中发现,教师这一教学目标设计是适合学生的,是较为科学的,通过校园实地观察、小组讨论方式,不仅切合学生的生活认知,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推促课堂精彩生成。如果课堂教学目标虚无化、空洞化,或者严重脱离学生的实际,课堂教学必然会产生诸多问题,给学生带来不适,最终不仅会影响课堂教学成效,同样也会给学生个人思想乃至言行产生消极作用,结果可想而知。
三、内容生活化,唤醒学生生活体验
由于选择统一教材,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水土不服”。我国地大物博,各地人情风俗各有不同,如果直接照搬,学生可能会感觉“不适应”,继而产生抵触情绪,这不利于实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目标。对此教师要根据当地风土人情、学生生活经验,筛选并优化教学内容。可以结合学生生活,创设生活情境,唤醒他们的生活体验;可以选择学生周边案例,引发学生主动探索思考;也可以围绕生活实际设计问题,推促学生多元思考,继而通过同桌交流、小组讨论、师生对话等形式,为正确认知的形成创造条件。
例如,教学《我爱爸爸妈妈》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呈现学生较为熟悉的生活场景,即生活中的两幅图片:一幅是妈妈不给他买玩具,小孩在超市里哭闹;一幅是爸爸不准小女孩玩水,结果孩子在乱发脾气。这两幅图片中的两个场景,大多数学生都经历过,因而能够引发他们共鸣。可以先组织学生结合图片进行讨论,孩子的父母是否不爱孩子?接着引导学生进行换位思考,站在父母的角度,分析父母这种做法背后深层次的原因,从中可以看出父母其实是真的爱孩子。通过这样的引导,便于学生达成一种学习共识,在日常生活中再遇到这种情形,他们就会冷静对待。
教材理念、知识不仅要灌输给学生,还要帮助他们内化为自己的言行,这样,道德与法治课程才能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教学内容、教学案例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所以应充分整合学生生活资源,结合周边环境、人文等素材进行灵活设计,有效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推促他们结合自己的认知,主动思考生活中各种事情的对与错。通过师生互动,教师适时进行引导评判,有助于学生将来能够自主调整自己的言行,更主动积极地去体验,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四、实践生活化,推促学生内化巩固
为丰富学生训练实践,教师要注意精选训练内容,要创造性地选择训练视角。可以借助创新设计,在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同时,还要主动联系学生生活经验,选用他们日常所见的例子,通过多种形式,推促他们进行反思,以便巩固内化,提高学生的个人素养。针对题型,要考虑到低年级学生的表达局限,尽可能选择判断与选择题型,让学生实现最大化表达,便于巩固内化,提高自身素养,实现个人思想与品德的提升。
以教学《老师,您好》一课为例。从其内容来看,与学生生活实际较为贴近,可以采取多元实践方式,推进教学活动开展。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行组织。从其实践来看,有学生通过手机拍照的方式,展示教师工作情境,表达对教师的问候;有学生通过网络搜集赞美教师的诗词,为教师制作电子贺卡,表达学生的赞美之情;也有学生借助歌声表达……形式多样,但其目的都与教学主题吻合。通过这种方式,展开课堂教学,学生学习主动性大大提升,不仅便于构建师生和谐关系,同样也能让学生的思想得到洗礼。
实践是学生思想成长的最好途径。因而教师要善于组织学生,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结合相关内容,引导学生在实践与体验中获取更为深刻的感悟,这样不仅便于学生言行与思想的统一,而且还能巩固课堂所学,将其目标要求转化为自己的行动。陶行知曾经说过,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对于第一学段道德与法治课程来说,教师要主动打通课堂与课外的联系,尽量通过实践活动推促学生进行内化,让学生在课堂中学习,在实践中内化,真正为其个人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形成做好铺垫。
总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其教学目的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为了帮助学生孕育良好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世界观。因此,教学内容必须要契合学生生活实际,尽可能整合生活资源,以便增加学生对课程教学的亲近感,能够主动接受课程教学的内容理念,便于内化巩固,在提高课堂实效的同时,也为他们良好素养的形成创造条件。
一、情境生活化,激发学生参与兴趣
小学生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其思维更为直接具体。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来说,内容一般较为空洞抽象,只有将抽象的道理,与具体的生活情境相融合,才能真正焕发教育的魅力。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根据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创设情境,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给教学提供生活元素的同时,也能让学生更好地通过生活了解相关知识,继而内化思想行为,促进学生立足于生活认识理解知识。
例如,教学《家乡的名片》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更加深刻的感受,教师可以事先通过多媒体,借助画面、视频形式播放家乡周边景物、特产、风俗等。接着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讨论归纳家乡的特产,或者有名的风景、非遗文化等,每当学生回答一个,便通过多媒体进行呈现。当这些熟悉的画面呈现在学生眼前,就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营造一种生活化的学习氛围,推促学生主动理解与生动表达,在帮助学生孕育相关思想感情的同时,还能有效推促课堂效率的提升。
二、目标生活化,夯实学生学习实效
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具有明确的目的,具体到相应教材,需要更为细化的目标设计。对此,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的生活认知,对课堂教学目标进行分层设计,让所有学生都能得到最近区域发展。这就要求教学目标要围绕点进行深入,而单元目标、学期目标则需要围绕线进行串联,继而通过点线结合,有效夯实学生道德思想。
例如,教学《可爱的校园》一课时,教学目标可以这样设计:通过实地观察、小组讨论的方式,初步了解校园文化、校园规则,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校园设施作用以及校规、校训等内容,初步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的情感。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进行分组,按照一定的观察顺序,引导学生逐步了解校园环境,并通过参观、实践、思考等方式初步了解校园设施作用以及秩序规则,通过直观性学习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校园,激发他们结合自己的新发现,对校园进行深度探究,这样学生的兴趣必然高涨,对校园的认识也更为深刻,自然课堂教学目标也会顺利达成。
教学目标不仅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同样也是教学活動的出发点与最终目标地。案例中结合学生表达,从中发现,教师这一教学目标设计是适合学生的,是较为科学的,通过校园实地观察、小组讨论方式,不仅切合学生的生活认知,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推促课堂精彩生成。如果课堂教学目标虚无化、空洞化,或者严重脱离学生的实际,课堂教学必然会产生诸多问题,给学生带来不适,最终不仅会影响课堂教学成效,同样也会给学生个人思想乃至言行产生消极作用,结果可想而知。
三、内容生活化,唤醒学生生活体验
由于选择统一教材,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水土不服”。我国地大物博,各地人情风俗各有不同,如果直接照搬,学生可能会感觉“不适应”,继而产生抵触情绪,这不利于实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目标。对此教师要根据当地风土人情、学生生活经验,筛选并优化教学内容。可以结合学生生活,创设生活情境,唤醒他们的生活体验;可以选择学生周边案例,引发学生主动探索思考;也可以围绕生活实际设计问题,推促学生多元思考,继而通过同桌交流、小组讨论、师生对话等形式,为正确认知的形成创造条件。
例如,教学《我爱爸爸妈妈》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呈现学生较为熟悉的生活场景,即生活中的两幅图片:一幅是妈妈不给他买玩具,小孩在超市里哭闹;一幅是爸爸不准小女孩玩水,结果孩子在乱发脾气。这两幅图片中的两个场景,大多数学生都经历过,因而能够引发他们共鸣。可以先组织学生结合图片进行讨论,孩子的父母是否不爱孩子?接着引导学生进行换位思考,站在父母的角度,分析父母这种做法背后深层次的原因,从中可以看出父母其实是真的爱孩子。通过这样的引导,便于学生达成一种学习共识,在日常生活中再遇到这种情形,他们就会冷静对待。
教材理念、知识不仅要灌输给学生,还要帮助他们内化为自己的言行,这样,道德与法治课程才能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教学内容、教学案例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所以应充分整合学生生活资源,结合周边环境、人文等素材进行灵活设计,有效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推促他们结合自己的认知,主动思考生活中各种事情的对与错。通过师生互动,教师适时进行引导评判,有助于学生将来能够自主调整自己的言行,更主动积极地去体验,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四、实践生活化,推促学生内化巩固
为丰富学生训练实践,教师要注意精选训练内容,要创造性地选择训练视角。可以借助创新设计,在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同时,还要主动联系学生生活经验,选用他们日常所见的例子,通过多种形式,推促他们进行反思,以便巩固内化,提高学生的个人素养。针对题型,要考虑到低年级学生的表达局限,尽可能选择判断与选择题型,让学生实现最大化表达,便于巩固内化,提高自身素养,实现个人思想与品德的提升。
以教学《老师,您好》一课为例。从其内容来看,与学生生活实际较为贴近,可以采取多元实践方式,推进教学活动开展。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行组织。从其实践来看,有学生通过手机拍照的方式,展示教师工作情境,表达对教师的问候;有学生通过网络搜集赞美教师的诗词,为教师制作电子贺卡,表达学生的赞美之情;也有学生借助歌声表达……形式多样,但其目的都与教学主题吻合。通过这种方式,展开课堂教学,学生学习主动性大大提升,不仅便于构建师生和谐关系,同样也能让学生的思想得到洗礼。
实践是学生思想成长的最好途径。因而教师要善于组织学生,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结合相关内容,引导学生在实践与体验中获取更为深刻的感悟,这样不仅便于学生言行与思想的统一,而且还能巩固课堂所学,将其目标要求转化为自己的行动。陶行知曾经说过,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对于第一学段道德与法治课程来说,教师要主动打通课堂与课外的联系,尽量通过实践活动推促学生进行内化,让学生在课堂中学习,在实践中内化,真正为其个人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形成做好铺垫。
总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其教学目的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为了帮助学生孕育良好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世界观。因此,教学内容必须要契合学生生活实际,尽可能整合生活资源,以便增加学生对课程教学的亲近感,能够主动接受课程教学的内容理念,便于内化巩固,在提高课堂实效的同时,也为他们良好素养的形成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