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本书其实就是围绕一个或多个问题的一个或多个答案。关于一本书,你最好提出四个问题: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作者是怎么说的?说得有道理吗?这本书跟我有什么关系?
人和书是有缘分的,因着某种缘分,读到《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是一本关涉阅读方法论的书,乍看书名,有些抵触,不太喜欢别人“手把手”教我如何如何。比起直白的陈述,更期待读到隐喻的、神话似的表达,可以反刍一般去回味。但是读完此书,却有一种不一般的体验。的确,它很直白,但直白得不简单,直白得有理,淡淡的白开水一般,味道并不独特,却最为解渴。
阅读的四个层次
资讯泛滥的今天,媒介化生存的我们往往无所适从,丰饶经济催生了选择困难症。正如书中所说,太多的资讯就如同太少的资讯一样,都是一种对理解力的阻碍。因此,掌握阅读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经验丰富的阅读者面对不同的读本会有不同的阅读取向与方法。书中将阅读从低到高分为四个层次,实际也是由易到难的四种阅读方法: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
基础阅读是语言层面的无障碍阅读,检视阅读是检索式的浏览性阅读,分析阅读是透视性的精读,而主题阅读则是基于某个主题做横向的比较性阅读。四个层次,越往后,对阅读的要求越高,阅读就越主动,收获也越多。如果阅读仅为娱乐消遣,则基础阅读即可,若为获取资讯,则检视阅读即可,若要加强理解,则需分析阅读,而要增长心智,则需主题阅读。
阅读不该死气沉沉
“任何学习都不该没有活力,就像任何阅读都不该死气沉沉。”阅读有别于倾听,倾听是向一位“在场的老师”学习,而阅读是向一位“缺席的老师”学习,因此,阅读特别需要发挥读者的主观能动性。作者认为,阅读的艺术包括了所有非辅助型自我学习的技巧——敏锐的观察、灵敏可靠的记忆、想象的空间以及训练有素的分析、省思能力。
不妨给自己定一个目标,每月至少读一本伤脑筋的书,不仅让自己对书提要求,也让书对自己提要求,如此,则不仅做书的主人,让书服务于自己,也适当做书的仆人,让自己主动去“服务”书。只有经常阅读高出自己视界与能力的书籍,才能更好地提升自己,促进心智的成長。同时,更不要害怕阅读那些与自己观点迥异甚至相反的书。从书中读出自己的影子,固然是一种无需代价的雅兴,但也易将自己包裹于一方茧房之中,不利于批判思维的养成。
什么才是最好的阅读速度
“所谓阅读速度,理想上来说,不只是要能读得快,还要能用不同的速度来阅读——要知道什么时候用什么样的速度是恰当的。”很多阅读方法基于“越快越好”的理念,往往不遗余力地教我们如何快速阅读, 但是,真正优质的阅读应该是该快的时候快,该慢的时候慢。黑格尔的哲学也许一天只能读一页,杜拉斯的小说却可以一天读一本,但是二者带给读者的启发同样意味深长。作者提醒我们:在阅读一本书的时候,慢不该慢到不值得,快不该快到有损于满足与理解。而且,一个人的阅读速度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我们不应过分地聚焦于此,而影响了对其他阅读问题的关注。
让书成为你自己的一部分
要真正完全拥有一本书,必须把这本书变成你自己的一部分。首先,要养成给书提问题的习惯。“如果你有读书时提出问题的习惯,那就要比没有这种习惯更能成为一个好的阅读者。”因为作者往往是基于问题意识来写作的,一本书其实就是围绕一个或多个问题的一个或多个答案。关于一本书,你最好提出四个问题: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作者是怎么说的?说得有道理吗?这本书跟我有什么关系?
其次,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把书的核心观点概括出来,并与人分享。我的习惯是,每读完一本书,就在书的扉页写下一段话,概括我对该书的印象。同时,尝试着与人分享读书的感受。越是能够向第三方解释清楚对他来说十分陌生的书籍,越是能够将书中的思想内化为自我认知的一部分。
追求“辩证的客观”
当我们就某个主题进行比较性阅读时,如何判断基于这种比较的议题是否有价值?作者认为:“当两个作者对同一个问题有相当的了解,所作的回答却完全相反或矛盾时,这才是一个真正有参与的议题。”而且,“答案之不同固然来自于各人对这个主题有不同的观点,但也有很多情况是来自于对问题本身的认知不同”。因此,阅读过程中尽可能追求“辩证的客观”,在比较中不预设立场,但讲求观点的面面俱到,让观点自身因牵制达到一种平衡,最终为知识的理解贡献一种不同以往的客观公正的形式。
人和书是有缘分的,因着某种缘分,读到《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是一本关涉阅读方法论的书,乍看书名,有些抵触,不太喜欢别人“手把手”教我如何如何。比起直白的陈述,更期待读到隐喻的、神话似的表达,可以反刍一般去回味。但是读完此书,却有一种不一般的体验。的确,它很直白,但直白得不简单,直白得有理,淡淡的白开水一般,味道并不独特,却最为解渴。
阅读的四个层次
资讯泛滥的今天,媒介化生存的我们往往无所适从,丰饶经济催生了选择困难症。正如书中所说,太多的资讯就如同太少的资讯一样,都是一种对理解力的阻碍。因此,掌握阅读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经验丰富的阅读者面对不同的读本会有不同的阅读取向与方法。书中将阅读从低到高分为四个层次,实际也是由易到难的四种阅读方法: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
基础阅读是语言层面的无障碍阅读,检视阅读是检索式的浏览性阅读,分析阅读是透视性的精读,而主题阅读则是基于某个主题做横向的比较性阅读。四个层次,越往后,对阅读的要求越高,阅读就越主动,收获也越多。如果阅读仅为娱乐消遣,则基础阅读即可,若为获取资讯,则检视阅读即可,若要加强理解,则需分析阅读,而要增长心智,则需主题阅读。
阅读不该死气沉沉
“任何学习都不该没有活力,就像任何阅读都不该死气沉沉。”阅读有别于倾听,倾听是向一位“在场的老师”学习,而阅读是向一位“缺席的老师”学习,因此,阅读特别需要发挥读者的主观能动性。作者认为,阅读的艺术包括了所有非辅助型自我学习的技巧——敏锐的观察、灵敏可靠的记忆、想象的空间以及训练有素的分析、省思能力。
不妨给自己定一个目标,每月至少读一本伤脑筋的书,不仅让自己对书提要求,也让书对自己提要求,如此,则不仅做书的主人,让书服务于自己,也适当做书的仆人,让自己主动去“服务”书。只有经常阅读高出自己视界与能力的书籍,才能更好地提升自己,促进心智的成長。同时,更不要害怕阅读那些与自己观点迥异甚至相反的书。从书中读出自己的影子,固然是一种无需代价的雅兴,但也易将自己包裹于一方茧房之中,不利于批判思维的养成。
什么才是最好的阅读速度
“所谓阅读速度,理想上来说,不只是要能读得快,还要能用不同的速度来阅读——要知道什么时候用什么样的速度是恰当的。”很多阅读方法基于“越快越好”的理念,往往不遗余力地教我们如何快速阅读, 但是,真正优质的阅读应该是该快的时候快,该慢的时候慢。黑格尔的哲学也许一天只能读一页,杜拉斯的小说却可以一天读一本,但是二者带给读者的启发同样意味深长。作者提醒我们:在阅读一本书的时候,慢不该慢到不值得,快不该快到有损于满足与理解。而且,一个人的阅读速度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我们不应过分地聚焦于此,而影响了对其他阅读问题的关注。
让书成为你自己的一部分
要真正完全拥有一本书,必须把这本书变成你自己的一部分。首先,要养成给书提问题的习惯。“如果你有读书时提出问题的习惯,那就要比没有这种习惯更能成为一个好的阅读者。”因为作者往往是基于问题意识来写作的,一本书其实就是围绕一个或多个问题的一个或多个答案。关于一本书,你最好提出四个问题: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作者是怎么说的?说得有道理吗?这本书跟我有什么关系?
其次,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把书的核心观点概括出来,并与人分享。我的习惯是,每读完一本书,就在书的扉页写下一段话,概括我对该书的印象。同时,尝试着与人分享读书的感受。越是能够向第三方解释清楚对他来说十分陌生的书籍,越是能够将书中的思想内化为自我认知的一部分。
追求“辩证的客观”
当我们就某个主题进行比较性阅读时,如何判断基于这种比较的议题是否有价值?作者认为:“当两个作者对同一个问题有相当的了解,所作的回答却完全相反或矛盾时,这才是一个真正有参与的议题。”而且,“答案之不同固然来自于各人对这个主题有不同的观点,但也有很多情况是来自于对问题本身的认知不同”。因此,阅读过程中尽可能追求“辩证的客观”,在比较中不预设立场,但讲求观点的面面俱到,让观点自身因牵制达到一种平衡,最终为知识的理解贡献一种不同以往的客观公正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