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习题的思维发散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yufei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题是学生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巩固知识不可缺少的内容,它往往只是提供了一个线索或某一个方面的类型,如果教学中只是就题解题或就题论题,那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发散思维能力就会显得苍白无力.如果能开发性地使用习题,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那么对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极为有效.下面谈谈本人在教学实践中,通过一道习题的开发,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而进行的探索.
  原题目:如图1,已知等边三角形ABC中,AD是BC边上的高,DE、DF分别垂直AB、AC,垂足分别为点E、F,且AD=10,求DE与DF的长.
  一、初探结论,激发发散思维
  此习题的解答,大部分学生都能在1分钟内完成.在全班学生认真思考解法后,我让学生甲说出了解答思路:由于等边三角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60°,由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性质可知∠BAD=30°,再根据“直角三角形中,30°的锐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即可得DE=AD=5,同理DF=5,所以DE、DF的长都是5.
  在学生甲完成解答过程后,我提出“此题中的DE、DF、AD三条线段在数量上有何关系”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学生很快得出:DE+DF=AD. 此时我再引导学生分析、观察图形并思考:此题目中的三条线段DE、DF、AD在位置上有什么特点?学生观察后说有共点D,且D是BC边的中点,也就是说“DE+DF=AD”的结论是在这样特殊条件下得到的. 此时,我提出新的问题:如果没有这样的特殊条件,即“D不是BC边的中点,而是BC边上任意一点”时,这个结论还能成立吗?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一下子,学生们的探究热情被激发起来了,学生之间急切地讨论交流了起来.这样,通过对问题的结论进行初步探索,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二、类推结论,启动发散思维
  学生们经过充分讨论和交流后,大部分认为结论“DE+DF=AD”仍然成立.这时,我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1. 原题目应作何变化?写出变化后的题目,并画出图形;2. 尝试证明结论“DE+DF=AD”. 问题提出后,学生的思维再次被激发,经过热烈的讨论后,学生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在学生乙说出了题目并画出变化后的图形后,我把它板书出来.
  变题1:如图2,已知等边三角形ABC中,AD是BC边上的高,P是BC边上一点(不与B、C、D重合),PE、PF分别垂直AB、AC,垂足分别为点E、F,求证:PE+PF=AD.
  但这题的证明毕竟有些难度,我适时地提示学生:证PE+PF=AD,可考虑把PE与PF的其中一条线段延长,使延长部分等于另一条线段长,再证与AD相等,所以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如何作出辅助线.受到启发后,学生继续积极思考.这时,学生丙举手说出他的解答思路,我对他正确的解答部分及时肯定,对不完善的部分让其他学生加以修正,直至得到完整的证明思路,最后让全体学生写出变题1的证明过程.
  证明:如图3,延长EP到G,使PG=PF,则GE=PE+PF,作CH⊥AB,垂足为H,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有CH=AD,连接CG. ∵在等边三角形ABC中,∠B=∠ACB=60°,且PE⊥AB、PF⊥AC,∴∠EPB=∠FPC=30°,∴∠GPC=∠EPB=∠FPC=30°,又∵PG=PF,PC=PC,∴△FPC≌△GPC,∴∠G=∠PFC=90°,又∵CH⊥AB,PE⊥AB,∴四边形HEGC是矩形,∴GE=CH,∴PE+PF=GE=CH=AD.
  完成证明后,我提问学生:你们能否把这个结论用文字叙述出来呢?从而引导学生自主概括归纳,最后得出结论:等边三角形一边上的一点到其余两边上的距离之和等于这条边上的高.
  整个教学过程,学生们都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特别是学生在自己的猜想得到验证后,品尝到了成功所带来的喜悦.这样,通过对原题结论进行类推,成功地启动了学生的发散思维之门.
  三、再探结论,培养发散思维
  就在学生们很有成就感的时候,我趁热打铁地提出了新的问题:刚才我们研究点P在等边三角形的一边上的情形,那么点P的位置不在三角形的一边时,情形有几种,分别是什么?学生思考后回答:点P可以在三角形的内部,还可以在三角形的外部.我接着问学生:当点P在三角形内部时,过点P可作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线段,这时的结论会是怎样呢?请同学们说说看.在学生疑惑之时,我画出图4,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思维灵活的学生思考后得到一个新的猜想:“此时的结论是PE+PF+PG=AD.”从而把原题变化得到变题2.
  变题2:如图4,已知等边三角形ABC中,AD是BC边上的高,P是△ABC内任一点,PE、PF、PG分别垂直AB、AC、BC,垂足分别为点E、F、G,求证:PE+PF+PG=AD.
  我启发学生:观察此图与变题1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学生们经过认真观察、对比后,很快发现:图4中,若把BC平移到过点P的位置上,可得到变题1的图形,从而可根据变题1的结论作进一步的推理,顺此思路很快便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学生丁回答了证明思路后,我让他完成了推理证明过程:过点P作MN∥BC,分别交AB、AC、AD于点M、N、H,则四边形HDGP是矩形,∴ PG=HD.由变题1有“AH=PE+PF”的结论,∴ AD=AH+HD=PE+PF+PG.此时,我再启发学生用文字叙述出变题2的结论,从而概括得到:等边三角形内一点到三条边的距离之和等于这个三角形一边上的高.
  经过变题2的演练,让学生自主发现变题1与变题2之间的联系,进一步调动了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积极性.这样,通过对原题结论的再次探索,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四、深探结论,升华发散思维
  为了让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达到高潮,我又不失时机地抛出“当点P在三角形外时,变题2结论还成立吗”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很多学生依以前的学习经验惯性判断结论仍成立.我画出图5,并让学生观察,有部分学生仔细分析后,说结论好像不成立了,我顺势引导:不成立的理由是什么?有没有新的结论呢?细细思考之后,一位思维敏捷的学生首先提出了新的结论应是“AD=PE+PF-PG”,并写出了变化后的题目:
  变题3:如图5,已知等边三角形ABC中,AD是BC边上的高,P是△ABC外任一点,PE、PF、PG分别垂直AB、AC、BC,垂足分别为点E、F、G,求证:AD=PE+PF-PG.
  这位学生依照前面的解答思路,很快地说出他的理由:过点P作MN∥BC,分别交AB、AC、AD的延长线于点M、N、H(如图6),则四边形HDGP是矩形,∴ PG=HD. 由变题1有“AH=PE+PF”的结论,∴ AD=AH-HD=PE+PF-PG.
  我肯定他的回答后指出,经过论证,此时的结论不同于变题2的结论,这个例子说明我们学习数学不能凭感觉或经验作判断的依据,一定要经过严密的推理论证,这样得到的结论才是正确的.
  数学的奇妙之处在于它的灵活多变.通过设计这一系列的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梯度变化练习,让学生从“激疑”“生疑”到“化疑”的学习过程中,发散思维得到不断地深化和拓展.这样,通过对原题结论深入探索,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了明显的升华.
  
  责任编辑罗峰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如果说优秀生犹如茁壮成长的幼苗,那么后进生就宛如未扎根大地,在风中摇摇欲坠的幼苗。他们需要更多阳光的照耀,更多雨露的滋润。而使他们茁壮成长的雨露,便是教师给予学生的爱。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爱是无比强大的教育者。”教师只有真心真意地关爱学生,才能像磁石一样把学生吸引到自己的周围,教育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对于后进生,我们需要付出更多的爱,用满腔的爱抚慰他们脆弱而幼小的心灵。    一、因势利导    孔
当前学者对“乡土教材”的解释有数十种之多。笔者对此的定义是:根据国家基础教育大纲及本地发展战略,对本地的历史文化、地理、生物、经济政治发展等资源进行整合,从中选取一部分有教育意义,有利于培养学生爱乡、爱国、爱人类、爱自然的情感,有利于学生公民素养养成的资源,以生活化、直观性、实践性等为特征所编纂、开发的教材。  笔者认为,只要有利于课程目标实现的本地(包括地区、社区、学校)的资源都可成为我们挖掘的
《中国石拱桥》是中学语文教科书中的传统篇目。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呢?”很明显,课文第九段有现成的答案:“首先,在于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其次……”学生很快从课文中找到了答案。  学生齐声回答后,我总结道:“没错,正因为有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我国的石拱桥才有如此辉煌的成就,也正因为……”当我总结完毕,正要进入课文下一环节的学习时,一个平
炎热的初夏,我们下乡调研,那是离镇里最远、最偏僻、规模最小的一所村小。由于校舍简陋,午饭后我们只能在陈设简单的办公室里小憩。  儿时最熟悉的蝉声,正断断续续地从校园后山的松树林里传来,让我很快地进入童年时代的梦乡……  朦胧中,一阵清脆的读书声把我从梦乡中唤醒。看看时钟才午间一点多,心想:是哪位学生这么勤力?还是哪位老师留堂,不让学生回家?带着疑问,我悄悄地来到那个教室的后门。只见一个八九岁大、长
广东地方历史教材的发展,一方面受到国家意识形态和教育政策调整的影响而导致编写指导思想、目的乃至体例范式的差异;另一方面,由于编写者的知识结构以及地方历史研究的学术背景的差异、行政区和使用范围大小以及城乡差异而造成内容和体例的差异。更重要的是地方教材的编写素材多元化,各地文化千差万别,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以上诸种因素都将导致地方教材的编写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图景。  1.
课文《别饿坏了那匹马》是一曲优美的心灵之歌,残疾青年也好、碧云也好,这些人物身上都折射出了善良的光辉。文中那个善良的父亲看到自己的儿子在书摊前白看书,想到残疾青年生活的艰难,怒气之下给了自己的孩子两个耳光。可就是这刻骨铭心的两个耳光让人明白了一个人生道理——做人不能只考虑自己,要学会为别人着想。  课上到这里,整个教室非常活跃。学生思路开阔,发言积极。“再读父亲打儿子的段落,读出……”,我的话还没
如何引导那些以生命为载体的动态生成性资源,构建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新课堂,使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涌动生命的灵性呢?    一、预设教学设计,促进动态生成    要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就必须改革“应试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改进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主动发展的需要,为课堂的动态生成提供条件.  1. 摒弃模式,弹性设置  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既要遵循课程和学科发展要求,又要尊重学
语文是沟通文学与学生心灵的一道桥梁。理解文学,必须有自我的体验,有对文学作品、对生活用心的品味。因此,衡量一节课的好坏,并不在于通过学习这节课能够获取多少分数,而在于如何让学生有所悟,有所感,有所得。这与大语文是一脉相承的。为了让学生与文学作品进行心灵碰撞,冲击出情感的火花,让学生有所获,我在《安塞腰鼓》这一课的教学实施中尝试了如下的几种方式。    一、让学生与作品亲密接触    当一部文学作品
1、目的:研究Survivin、EGFR、HER-2、VEGF在HCC中的表达,探讨其在HC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和患者术后生存之间的关系,从而为HCC的预后判断和靶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