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石畔三生爱

来源 :语文建设·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livewebdynp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叶文玲的《三生爱》讲述了祖孙三代女性与战争、与社会变动的“奇异”关系。作者以女性特有的细腻笔触描写了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江浙农村的生活风俗、宗法制社会面貌和西方社会人们的生活状况与精神面貌。小说通过塑造摇曳多姿的女性人物形象体现出鲜明自觉的女性意识和永恒真爱的主题,表现了作者对人物的传奇身世和红颜命薄的深切同情。
  关键词:真爱 命运 轮回 苦难 宿命
  一、红颜自古多薄命
  小说讲述了一个祖孙三代女人的奇异故事: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美丽的少女婼婼,跟着一个海盗私奔,在异国他乡的颠沛流离中改写了自己的命运;她的女儿婧婧,在“文革”中历尽挫折,被流放到内蒙古草原;而婧婧的女儿,也就是婼婼的外孙女茫茫,在物质横流和欲望纷争的当代社会,陷入人生的迷乱而无法自拔。
  作品中的女主人公之一——美丽的少女婼婼,一个粉嫩净白得让几乎所有异性魂牵梦绕的小美人,在正值青春花季的年龄经历了人生中最为曲折耻辱的经历:跟一个打家劫舍的海匪毛贼“绿壳”“那个”的时候被捉。宗法制的农村是决不允许这样“伤风败俗”的事情的,所以婼婼被押进祠堂,遭受了精神与肉体的双重折磨,被打得遍体鳞伤的她留下了一条性命,却被当做求雨的祭品“鱼精”,在大网中赤裸裸、光溜溜、白花花地被那些曾经觊觎她的男人们抬着送往龙王庙。而那些抬着他的男人们仿佛商量好了,不约而同地变换着,这就使得祭祀带着几分荒谬与怪诞;祭祀大约四五日后,“鱼精”婼婼即将丧失生命的时候神秘失踪!村镇中流传着各种版本的关于婼婼的失踪,令人不断地进行各种各样的猜测,使女主人公的命运变得扑朔迷离。从此,她不仅在异国他乡的颠沛流离中改写了自己的命运,还让自己的后代也不自觉地延续了这种坎坷多舛的悲剧宿命——她的女儿,一个同样美艳惊人的少女,因为自己的神秘身世,而备受世人的鄙薄与唾弃,但还是出落得艳若桃花,且聪明睿智、敢作敢为。她先是与自己相依为命的母亲决裂,继而又被派系斗争所打倒,并被流放到内蒙古大草原上进行改造,因为生得美丽,而遭受到了非人的折磨:在一个深夜被马驮着,遭受多人轮奸,几乎丧失生命,被茫茫的养父亲救助,卑微的她产下茫茫后丧生。婼婼的外孙女——茫茫,一个依然承传了祖辈惊艳血统的美丽少女,一个成长于江南水乡的灵秀女孩,当她走入尘世纷争的现代社会,却再度陷入各种欲望迷情,从中国到异国他乡的人生追索无不渗透出红颜薄命的意味,最后,在“9·11”爆炸中无辜逝去,留下了无尽的凄美;茫茫的人生轨迹同时也将祖辈们颠沛流离的命运、红颜薄命的人生宿命演绎得更加跌宕、更加纷乱也更加辛酸……
  这是一部关于女性生存境遇和命运纠葛的小说,也是一部揭示人性善恶美丑的书。小说中的三位女主人公虽然个性迥异,遭遇各异,但都纯真善良,天资聪慧,美艳无比,对生活和爱情充满幻想和憧憬。而无一例外,她们都在世俗偏见营造的恶劣社会风气和动荡的社会现实的重重包围与重压下,落入情感欺骗、权力蹂躏和金钱奴役的一个个“好像事先设计好的陷阱”,终归摆不脱“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性别宿命和千百年来“红颜自古多薄命”的女性写照。
  二、三生石畔三生爱
  在《三生爱》的叙述文本中,叶文玲曾说:“如果说女人是船,男人就是船上的桅杆。”她也遵循着这样一条轨迹讲述了:“女性是永不沉没的船,爱才是她们永不降落的风帆”的人类箴言——“女人们为爱生,为爱死,为爱痛,为爱欢,为爱悲,为爱喜”。在书中,爱是祖孙三代女性内心深处的宗教,也是她们生存的动力,甚至成为悲剧命运的理由之一。
  有一首唐代的竹枝词是这样写的:“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临风不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描绘了唐王朝的一个中秋之夜,在西湖天竺寺旁的三生石边,一位牧童唱歌给李源居士。牧童本是圆泽和尚的转世化身,他和李源恪守约定,成为三世生死不离的朋友,三生石也从此成为铮铮誓言,情义无价的标识。这本是一个宗教故事,在《三生爱》这部作品中也渗透着对约定、情义、人格的珍重与重塑。可能作者在给这部作品起名字时就已经暗衬了主人公的宿命感。命运轮回,三生成佛是常用的宗教术语,也是我国很多百姓或深或浅的内心意识。作者采取“三录”与“三忆”的叙述方式来建构文章,故事主线是茫茫和她母亲以及外婆三代女性惊人的类似的悲剧命运,这是一重轮回;祖孙三代苦苦追求爱情而都不得,这是一重轮回;故事从纽约开始,也在纽约终结,分明又是一个轮回。所以,《三生爱》有着传统文学文本与文化观念的鲜明烙印。然而,作品却摆脱了传统的古代文学作品的印记,深深地植根于近现代社会的时代文化背景之下,融入了人类文明进步的丰富资讯,将中国近代社会的历史风貌、世态人情与西方的文化观念交融、渗透到文本之中,体现了中国女性文学的升华和推进。
  中国社会从古至今,男性总是社会和家庭的支配者和强权者。他们自以为主宰着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和人类的命运。每当人类的灾难:战争或动乱发生之时,总是女性最先宿命般地遭受深重的创伤。这一点在《三生爱》中婼婼、婧婧的命运遭遇也体现得十分强烈。但她们又不只是命运的逆来顺受者,对于这“船上的桅杆”,她们不是一味地等待与屈服,而是一直在努力寻找自己“船上的桅杆”。婼婼生活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婚姻都遵循父母之命,女孩子无法自己选择爱情。而婼婼偏偏选择了那个在海湾里出没无定的“绿壳”,为此,她受尽了歧视和屈辱,却毫不畏惧,最后与自己心爱的人漂泊到异国他乡,无怨无悔。母亲婧婧在文革的动荡岁月中,遭到突如其来的非人凌辱,毅然选择与那些凌辱者同归于尽,用自己孱弱的身躯抒写不屈的灵魂——女性的灵魂。到了第三代的茫茫,成长在80年代的中国,美得“世界上的任何人,无论男人还是女人,只要一遇上她,就会觉得周围的一切立时黯然失色”。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她那神秘的出身他人不再去关怀与注意,却成为茫茫心上一把挥不去的刀光剑痕,她想要弄清楚自己的身世之谜。其实,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结果,更是女性解放、追寻自身价值的体现。
  但是,即便是人类社会已经迈向21世纪,对于女性的偏见与蹂躏在男性的世界中也从未停止。飘零的、漂亮的茫茫也没能逃脱这样的宿命。她周围的男人几乎都是把她当做是肥美的猎物一样的猎艳心理,而没有把她作为一个平等的、独立自主的女性来看待。但是,茫茫没有因为物欲和情爱而迷失自己,当她晓得自己在男人心中的位置而明白这些都不是她想要的那种爱时,毅然决然地放弃所拥有的一切,为了心中追求的真爱,为了自己内心世界的纯美,远走他乡。也恰在此时,国门初开,为了寻找真爱与理想,事业上有所成功的她奔走于世界各地,在充满欲望的物质社会里摸爬滚打,不向日渐堕落的世风屈服更不随波逐流。她以顽强的意志品质,抵御着各种诱惑,坚韧地控制着“美感的饥饿”,炼就让不轨异性“保持距离的力量和饿兽觅食的耐心”。她在等待或寻找属于自己的真爱。叶文玲笔下的茫茫,带着非凡的魅力,左右着读者的悲喜。
  《三生爱》与其说是写“爱”,不如说是写“女人”。女人是爱的死士,她们为捍卫自己追求的爱战斗在生生世世。叶文玲以细腻多姿的笔触书写了三代女人的爱恨情仇。酷烈的姿态,却是因为凄婉的柔情。婼婼、婧婧和茫茫祖孙三代所追求与坚守的就是一个字:爱。《三生爱》与其说是写三生情痛,不如说是写永世难解的爱之谜……
  叶文玲对她笔下塑造的人物凝注了深切的同情与关怀,使得《三生爱》既具有风俗史的意味,又是女性人物心灵史的风貌。作品中始终洋溢着浪漫主义的情怀、理想主义的追求和唯美主义的气质。它比较全面地勾画了近百年历史中中国女性的悲剧性命运,并以一种全球化的视野与姿态,写出古老的爱情与女性命运之间的某种联系,在刻骨铭心的爱情悲剧中对女性的困境作了悲凉而哀婉的书写,真实地演绎出“三生石畔三生爱”的动人篇章。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是高校开设的一门重要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必须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要能形成有利于發展学生创新思维和人文素养的教学方法,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综合性人才。本文就高校语文教学的文本意识做了相关阐述。  关键词:语文味 高校 语文课堂  引言  在高校语文教学中,要不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施教学方式
一   “我朝乾隆嘉庆年间,元所见所藏北朝石碑不下七八十种”,乾嘉之际,随着出土的碑刻不断增多,金石学日益兴盛。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李璧墓志》出土于河北省景县,出土后不久便归济南金石博物馆存藏,20世纪50年代初移藏至山东省博物馆。此志刻于北魏正光元年(公元520年)12月21日,高一百零四厘米,宽八十九厘米,共三十三行,每行有三十一字,背面有题名一列,原石保真程度比较高。由于出土时
摘要:《觉醒》与《海伦娜的觉醒》这两部作品分别讲述了当时女性所处的社会地位和境遇。两位女主人公有着相似的生活背景,但性格的差异最终使她们走上不同的归途。本文从两位女主人公命运的异同,分析她们如何沦为男权社会的受害者和牺牲品,寻找并揭示导致她们不同命运背后的原因。  关键词:艾德娜海伦娜 女性觉醒 男权社会  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美国涌现出一大批女作家,她们的作品以探讨爱情、婚姻、独立、自由等主题
2017年春季,我十分有幸地受到峨影集团和国家一级导演苗月的邀请,担任广电总局作为重点题材向党的“十九大”献礼影片《十八洞村》的电影总美术师及剧组美术指导,参加到影片的主创工作中。  剧本以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战略为背景,通过展现湖南湘西大山深处几户村民在扶贫政策实施过程中,村民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的巨大变化,折射出传统文化与现代思维的碰撞与融合。故事讲述了退伍老兵杨英俊和几个堂兄弟均被精准
该剧采取了“戏中戏”的模式,将现代故事和传统戏结合在一起,将川剧传统剧目《琵琶记》融入其中,犹如面条中加了美味鲜,味道一下子就好了起来。  传统戏剧是否适合表现现代生活?如何表现?这些问题自新中国成立,现代戏创作被官方重视起来之后就一直争论不休,甚至今天,仍有不少论者认为戏曲并不适合表现现代生活,而样板戏则是特殊时代的特殊产物,并不具备普遍性。那么,传统戏曲在当下究竟如何转型?因为,艺术必然离不开
方寸白布一盏舞台,尺把小人演绎华彩。当青灯之影穿透人物、花草、楼宇……千人千像在画幕的另一端映现,声色犬马、时间百态。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西汉,兴于唐朝,盛于清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川北皮影主要活跃于南充、西充、南部、阆中、仪陇等地,以其生动的造型,精巧的雕工,细腻的表演,优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成都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艺术院副院长,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客座教授,四川省诗书画院、成都画院特聘画家,东坡书画研究院副院长、竹篱画院执行副院长。  一组以水墨幻象吟咏自然、歌唱生命、开启心智的图式在画家吴晓东的笔下流淌出一条通向自由精神的独立大道。遁着这条思路,我们看到了一个水墨氤氲、气象万千的新世界。直觉告诉我们,这是超越现实
摘要:小学语文教师的课程执行力是目前课程改革和发展中极需被关注的一个问题,而小学语文教科书作为小学语文课程政策的主要载体,对于小学语文教师的课程执行力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主要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例,解析了这些问题对于提升小学语文教师课程执行力的影响,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 课程执行力 教科书  小学语文的教学主体之一是小学语文教师,在小学语文教育中
摘要:在现代悲剧中,小人物逐渐登上历史舞台并开始扮演主人公角色。他们依靠自身行动中的“悲剧性因素”而获得了合法地位。在阿瑟·密勒的《推销员之死》中,威利·洛曼作为一名普通人的生存经历和情感体验激起了无数观众的同情与怜悯。他个人渺小的理想与抱负承载的是许多美国人的共同信念——希望依靠个人奋斗取得成功,他的“美国梦”的破灭是一代人推销梦的死亡。  关键字:普通人 威利·洛曼 美国梦 悲剧  引言  传
大爱无疆篆刻Jcm×3cm 2020年  坚定信心篆刻2 5cm×2 5cm 2020年  同舟共济篆刻3cm×3cm 2020年  众志成城篆刻2 5cm×2 5cm 2020年  邓长春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书法家协会正书委员会委员、教育委員会委员,成都市书法家协会理事、篆刻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文化馆公益培训书法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