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训练平台的计算机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来源 :中国大学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mantou_2001_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分析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内涵,梳理了计算机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以创新创业能力训练为主线,构建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的多样化四层次课程体系,构建课内外融合的实践教学培养体系以及校政企多方参与的育人机制,以期学生的专业技能、创新能力和创业素质得到较好的发展与提升。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计算机类专业;创新训练平台
  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创新人才为目标的教育活动[1]。创新创业教育不是创新教育加创业教育,它蕴含着一种新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创新是思维层面的创造,创业是行动层面的创造。创业的本质和核心是创新,创新又支撑着创业。因此,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首先要转变教育理念,人才培养重心从知识获得变成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自主创新创业。湖南省为加强高校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于2012年启动“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项目申报工作。湖南工业大学信息技术创新训练中心于2012年成功获批省级第一批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历经几年的探索实践,使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计算机专业教学全过程,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目前大多数计算机类专业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仅面向部分优秀学生实施,游离于专业教学之外。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缺少针对全体学生的分阶段、分层次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过程,更没有形成可借鉴的系统化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尤其在信息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中,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缺乏有效保证,表现在实践教学局限于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普遍缺乏对专业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不受重视,依附于理论教学,以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尚未建立;能有效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实践项目资源有待丰富,资源开放共享程度有待提高,校企合作模式有待改进。
  一、创新创业能力训练为主线的多样化课程体系
  1.四层次课程体系
  根据计算机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培养目标要求,创新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开展多样化的课程建设,构建“基础教育、专业教育、特色教育和提升教育”四层次的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以模块化建设为核心,构建与四个层次对应的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专业基础/工程基础课程模块、专业能力培养课程模块、专业拓展课程模块。基础教育培养学生宽泛扎实的基础知识,凸显宽;专业教育培养学生横向相交的厚专业基础知识,凸显厚;特色教育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工程实践能力纵向深入,凸显深;提升教育培养学生工程项目实践能力,重在实践,强化学生职业发展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凸显精。
  2.创新创业课程群融入专业课程体系
  在专业教学中融入创新创业课程群,包括公共素质类课程、创新创业理论课程、创新创业实践课程和第二课堂活动。公共素质类课程包括逻辑与思维方法、演讲与口才、人际沟通与社交礼仪等,创新创业理论课程包括创新思维训练、IT行业创业案例分析等,创新创业实践课程包括创业设计、创业模拟演练等。课程采取学分制,实行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旨在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科学中的创新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提高其职业意识和社会竞争意识,使其具备勇于探索科学的兴趣和决心。
  3.创新实践课程体系
  基于不同课程的知识能相互融合纵向深入的思想,实行“N+1”实验项目设计,构建以课程群为单位的系统化综合课程实训,如图1所示的网络工程、嵌入式系统等综合课程实训。按照“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创新创业知识积累—创新创业实践探索—创新创业项目孵化”的人才培养路径建设网络化计算特色、嵌入式应用特色和计算机应用特色的实践体系。
  二、课内外融合的实践教学培养体系
  依托省级创新训练平台,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研究方法、创业精神为目标,建立课内外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如图2所示。其中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综合课程实训、实习属于第一课堂;面向实际应用的项目研发、赛练结合的研究性学习属于第二课堂。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交叉融合,互为补充。创新创业第二课堂的开展充实了毕业设计的内容,其课外实践活动和科技创新竞赛的课题可能成为学生毕业设计的起始点,实现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有机融合。推荐学生去企业进行长时间的毕业实习,深度参与面向行业的实际项目开发,实现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的融合,学生在企业完成毕业设计,由学校和企业导师联合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2]。另外,学生在第二课堂获得能力的提升倒逼老师提高第一课堂的教学质量,改革第一课堂实践教学模式。
  1.创新第一课堂实践教学模式
  (1)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优化实践教学内容。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角度,优化重组实验内容,把行业创新应用贯穿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中。提高专业能力培养方面的实验内容比例,淡化单向传授知识的验证型实验,加强设计型、综合型、研究型和创新型实验,加强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专业技能综合创新实践。实验内容精心安排,按照先基础、后综合、再创新的思路,循序渐进地安排实验教学计划。
  (2)以项目为催化,构建项目驱动式实验教学模型。依托省级创新训练中心,精选大量来自企业的真实项目,项目经过标准化和模块化,有效抽取技术知识点和行业知识点。采用实际的开发案例来组织实验内容,将案例的各关键技术环节分散到各实验项目中,建立“自然认知-方法实践-综合分析-探索创新”循序渐进的实验教学模型。
  (3)以信息化为基础,高效利用创新实践平台。大力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实践教学的融合,与国防科技大学合作,利用其开放的TRUSTIE——面向高校创新实践的群体化在线支撑环境,直观、准确地评判学生利用该平台学习实验项目知识和掌握专业技术的效果,还可以对学生的项目学习和实施的过程进行監控和指导,为项目驱动的实践教学模式提供全面、灵活的策略支持。   (4)以学生为中心,改革实践教学方法。注重实验方法创新,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过程中突出思维方法训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研究性学习和协作学习,让学生能够主动探索反思,学生或师生之间相互讨论,讨论之后再实践,以此提升创新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创新创业第二课堂
  (1)创新创业训练小组模式。以协会形式建立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团体,在课外开展讲座、培训、学术沙龙、研讨会和科技创新创业实践等形式的活动。各协会以学生为主体,有具体明确的建设目标、建设思路、活动规划、招新规则,协会的科技活动有省级创新训练中心的老师指导。
  (2)科技创新创业竞赛模式。按照学生的专业方向与兴趣特长组建学生科研团队、创业团队,由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老师进行课外辅导并由中心提供实践场地和活动经费。将赛练结合的思想贯穿于团队日常的实践教学与实践活动中,每年创新训练中心组织团队或个人参加各类国家、省、校级的科技竞赛和创业竞赛活动。赛后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和创业活动的开展也由创新训练中心提供支撑。
  (3)素质提升班模式。素质提升班的教学方案采取灵活的学分制,学生除完成素质提升培养方案中的必修学分外,选修课程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要求学生按规定修满38学分,方可获得大学生素质提升证书。班级实行创业导师制,创业指导老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科研训练和指导。素质提升班强调职业素质培养,加强学生的职业训练和职业能力;注重学生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方案中大部分的素质提升课程都不是在课堂上完成,需要通过实践和自主学习的方式来完成,如创业设计、创业模拟演练等。这些课程为学生增加了更多的创业实践经历和机会。
  (4)科学研究模式。创新训练中心教师承担了大量的科研项目,利用这一优势,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团队中来,参与项目开发和研究。教师实际项目研究与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相融合,能让学生对专业知识融会贯通,对专业有更系统的理解,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掌握研究的方法和程序,提升了学生团队意识、沟通意识和专业技能、创新创业能力。
  (5)创业训练模式。依托省级创新训练平
  台,对学生进行创业素质培养,举办创新思维训练、成功企业家的培养、IT行业发展动态分析、IT行业创业案例分析等系列讲座,开展创业计划设计、企业顶岗实践、创业模拟演练等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着力打造具有创新能力和企业家思维的复合型IT人才。
  三、校政企多方参与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依托省级创新训练中心,建立校企“双赢长效”的合作机制,建立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和信息产业的耦合机制[3],体现实践环节与创新创业训练融合。一是根据不同层次的实习需求,建立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三个层次实习基地,提高实习基地建设的连续性、稳固性和有效性。实习形式由以班为单位或以专业为单位的集中实习或以学生个人为单位的分散实习,向由兴趣方向分成的团队为单位的小组实习转变,团队5~6人,分批去企业进行实习,延长实习的时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技术创新能力,增长职场经验,为学生创业打下坚实基础。二是依托长株潭区域信息产业群,建立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库,为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提供支撑。三是企业可以根据业务发展要求实施“定单式”培养,效仿岗前培训,毕业后学生进入企业工作,以实现校企双赢效果。四是深化与地方政府合作,依托省创新训练平台与株洲动力谷合作建立创业孵化和成果转化基地,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降低学生创业成本。
  参考文献:
  [1] 王焰新.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反思与模式构建[J]. 中国大学教学,2015(4):4-7.
  [2] 陈利华,赵津婷,刘向东. 从工程教育认证视角重构第一课堂实践教学体系[J]. 中国大学教学,2015(12):60-67.
  [3] 曾志浩,李长云,苏洪贺,等. 提升计算机类学生科研创新项目效用的敏捷管理方法[J]. 计算机教育,2014(6):25-28.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省级创新训练平台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研究”(XJK013BGD057)]
  [責任编辑:余大品]
其他文献
摘 要:大学数学教学对理工科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地位。华南理工大学组建大学数学教学团队,以培养理工科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构建“传授数学理论—开展数学实验—强化数学应用—引导数学创新”“四步进阶”的创新人才培养新路径,在师资建设、资源建设、考核评价、理工融合、创新驱动等五个方面采取一系列具体改革举措,实现了“五个转变”。  关键词:大学数学;教学团队;教学改革;创新能力;人才培养 
期刊
摘 要:本文以229名青年长江学者为研究对象,运用CV分析方法构建指标体系,从该群体状况的自然特征与成长过程,探索出拔尖创新学术人才的广义成长周期为20年,与青年长江学者当选年龄的峰值对应;教育阶段形成连贯的长周期培养模式,且硕博贯通为关键成长路径;校际流动、留学背景和博士后的经历明显缩短成才的时间;学术职业发展阶段的学缘结构相对多元等。藉此研究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实践依据和导向。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定位于母语教育的“大学语文”课程,对学习者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对民族、国家文化认同的形成至关重要,在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其建设与发展,应重倡中国“文”的传统,以“好文章”为核心,发挥示范与引导作用,充分利用慕课等现代教育技术,使学习者在众多经典母语作品的浸润中,培养优雅而规范的表达习惯、良好的文体意识,提升语文素养与能力。  关键词:母语教育;高等语文教育;大学语文;语文素养与能力;文
期刊
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信息技术正在加速与教育教学融合,重构高等教育教学生态,推动高等教育教学向信息化、网络化、个性化、泛在化变革。在這一背景下,新时期课程建设应用与共享、教学方法与教学管理创新、师资队伍与支撑条件建设等,成为我们当前利用信息技术推动教学改革的重要议题。世界范围内网络公开课、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兴起和发展,对高等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基于互联网的教学资源共享不
期刊
潘懋元,厦门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中国高等教育学科奠基人和开拓者,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潘老早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教育系,曾任厦门大学副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科评审组召集人、中国高教学会副会长、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理事长。现任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名誉院长,同时也长期担任我刊顾问。如今潘老从教已有82个年头,仍然活跃在教学、科研第一线。正值高等教育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之际,潘老就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期刊
摘 要:科学启蒙包括科学发现意识的觉醒、科学研究方法的掌握和科学钻研精神的培养。以“单摆的振动周期”知识点为例,阐述将科学启蒙教育的三个环节融入本科教育中的实施策略、实施方法和实施路线。  关键词:本科教育;科学启蒙; 单摆;振动周期  2017年,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重新拟定了工科“大学物理”的教学大纲。中心内容如下:  本课程是为工科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和研究问题的方法,较系统地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大学中文系学的学生为例说明,大学阶段的阅读要有广度、深度、难度和温度。只有这样多维度的阅读,才能真正提高阅读和学习的效果。  关键词:大学;阅读;中文系  大学阶段的学习当然离不开课堂,但自主学习也很重要。自主学习包括阅读。大学有资料室,有图书馆,有指导老师,阅读的条件比中小学好多了。更为重要的是,大学阶段,自主时间比中小学阶段多,这些时间若是被浪费而不是被用来大量阅读,实在可惜。毫
期刊
摘 要:教材是高校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好的教材要与时俱进,把握学科的发展方向。本文基于对现有教材的统计和评述,通过对1989—2017年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5 000余篇及Web of Science中705篇主题为“文化遗产”文章的文献计量分析,以探讨文化遗产学研究的热点和发展趋势,为将来的教材编写和研究提供前瞻分析。  关键词:文化遗产;教材;数据统计;研究热点;可视化  教材是高校教学
期刊
为方便作者投稿、查稿,由中国知网为我刊定制的《中国大学教学》在线投稿系统(http://jxcy.cbpt.cnki.net)将于2018年5月1日正式开通使用。作者初次登录需先在“作者投稿系统”进行实名注册,注册成功以后,即可根据系统提示进行投稿,之后还可登录该系统查看稿件处理进展。  我刊对所有来稿均不收取审稿费及其他任何名目的费用,审稿周期仍为三个月。  我刊在线投稿系统重新开通后,编辑部于
期刊
摘 要:本文着眼于解决人才培养供需结构性矛盾,提升人才培养供给质量,构建了“113”应用型人才培养新体系。该培养体系遵循成果导向(OBE)培养理念,引入CDIO培养模式,创新“三化”育人机制,解决了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和培养得怎么样这三个关键问题。“113”应用型人才培养新体系的构建,是培养理念、培养模式和培养机制三方面集成创新的结果,必将有力地推动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关键词:人才培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