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来源 :教育科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i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有关环境教育渗透的各个学科里,地理与环境教育的关系可以说是最为密切的。地理教育中强调的“人—地关系”与环境教育中所倡导的“理解和鉴别人类、文化和生物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基本一致的。因而,在一定程度上说,地理教育可以为环境教育作出贡献。
  一、加强学生环保意识培养
  (一)地理教育可以提供大量“关于环境”的知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的中学环境教育大纲中至少有一半以上的标题与地理有关。如人口、资源、环境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等内容,一直在地理教育中包含着。在实际教学中,也要培养中学生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二)地理教育应帮助中学生“在环境中”提高环保意识。近年来春秋季节,狂风肆虐的占领人们的活动空间,沙尘暴日益侵略平原地带。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滥砍滥伐树木,多么悲哀,要求人们要多植树造林,形成护林带,净化空气,美化了环境。同时大气污染也向人们敲起了警钟,废气在日益侵蚀着人们的健康,掀起的节能减排活动在各地取得一定的成效。(三)地理教育能够帮助环境教育成为“为了环境的教育”。近几十年来,我国的环境状况日益恶化,如大气污染、酸雨肆虐、森林砍伐、草场退化、土地沙化、灾害频发、资源过度开发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如何解决好保护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这一问题,是摆在我国未来建设者面前的重要任务。因此,从青年一代抓起是提高全民地理素质的根本。
  二、充分挖掘地理教材中能够进行环保意识培养的内容
  (一)环境的智能教育。中学地理教学目的要求:对学生进行环境意识和全球观念的教育,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人口观、环境观、资源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深化对国情、国力以及国策的认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因此,学生具备较强的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培养学生自觉维护人类利益又不损害环境的地理行为素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是地理素质教育中值得重视的问题。(二)环境的道德教育。教材告诉我们,自然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环境对废弃物的容纳能力是有限的,对资源的无节制掠夺开采,对环境的任意污染与破坏,必然受到自然界的惩罚。如由于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等,已经危及子孙后代的生存,这样必将受到社会的谴责。从而明确人对自然的道德责任和义务,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新型环境道德观念。(三)环境的行为教育。要求学生成为大自然的优秀管理员,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讲究环境卫生,节约用水用电,收集废纸废铁,爱护花草树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积极主动参加环保宣传教育活动,投身于环保事业。
  三、通过地理教学方法的多变,有效培养中学生的环保意识
  (一)对争议性问题开展讨论,培养中学生的环保意识。如在教学中关于新能源的内容时,设计“要不要发展核电”这一争议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组织讨论。有些学生认为核能是一种清洁、廉价、能量密集、地区适应性强、具有巨大发展前景的新能源,应积极发展核电站;另外一些学生则认为核事故的偶尔发生固然罕见,但人们不能忽视来自具有很高放射性的核废料的威胁,应削减或停止核电发展计划。通过激烈的争论,其意义远不止是让学生知道应该不应该发展核电站,而是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二)重视开放性教学,加强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的多方面才能。如关于城乡建设,三年大变样。学生在课余到图书馆、阅览室、信息部门去搜集信息、查找资料、调查研究,通过资料综合、数量统计,得出城乡建设,三年大变样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是人类认识、利用、改造环境的表现。也有些学生认为城乡建设,三年大变样破坏了大量优质的耕地,是不合理的。通过开放性教学培养中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也是对学生进行如何利用信息资源来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三)充分利用各种实践活动,将环境知识转化为环保意识。环境意识的形成必须依赖于学生的实践,而且只有在他们的实践中才能表现出来。如果没有接触过协调环境关系有关的活动,那么,热爱环境、保护环境只能是一句空话,所以,在地理教学中必须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加强环境教育。
其他文献
面对新课标,针对学生地理学习能力较低的现状,需要从提高学生地理学习习惯入手。本文分析和强调地理教师如何对学生课前、课时、课后、复习和考试方面培养良好的地理学习习惯,以逐渐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地理教师在培养学生地理学习习惯方面能起到哪些作用呢?  一、地理教师对学生课前地理学习习惯的培养  1. 鼓励——预习课文。预习可以让学生上课做到心中有数,可以很好的接受新知识。首先,布置预习课文的作业,明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是我们生物教师学习教学的一个重要导向。教育作为前沿阵地必须要跟上社会的发展;而教学课堂更是课程改革的前沿,所有的教育行为最后都要在课堂之中被执行和体现。那么如何使现代教育理念渗透在课堂之中就成为了我们学习和工作的重点。现谈一下我个人的一些观点。  一、转变教学理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生物学科是一门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每一个知识点都和自然中真实的实
期刊
尽管高中物理教学改革已推行多年,但因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当前仍有不少物理教师还难以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忽略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所谓综合能力,就是将现有知识重新组合形成解决新问题、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它强调把研究对象的各个部分、方面和因素联系起来加以研究,从而在整体上更全面、准确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笔者结合多年的物理教学实践,试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这一老课题作出一些浅显的新思考,愿其能起到抛砖引
期刊
历史课堂教学是初中生学习历史的主要阵地,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快乐教育、情感教育、创新教育、和谐教育和爱国教育的重要渠道。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要以人为本,注重全体学生,建立起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快乐教育寓教于乐,注重情感,突出创新,是贯彻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  一、注重全体,平等协作  建立起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是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前提。在教学中,对优生和学困生都要尊重他们的人格,一视同仁,“一
期刊
高中新课程改革已经开始实施,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观念层出不穷,教学方式方法也在不断变革。那么,如何在新课程理念下进行高中历史教学,这是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一个艰巨而又重大的任务。笔者结合多年的实践,谈谈自己肤浅的认识。  一、教师观念和角色的转变  1、正确领会新课程理念,树立全新教学观。“必须全面实施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历史课程标准这一总目标是从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
期刊
从生理学角度来说,球感是分析系统综合活动形成的条件反射,是高级神经系统活动的表现;从心理学观点来看,球感是一种复合的专门化的知觉,是人的一种心理反应。球感是运动员对球的专门性感知,这种知觉除与手接触时产生的压觉,触觉和肌肉,肌腱的本体感觉有关外,还与运动员当时的视觉有关。  在排球的各种击球动作中,由于手与球接触的方法、部位和时间不同,所产生的对球的感觉也不尽相同。击球速度快的技术,如垫球、扣球、
期刊
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层次,具有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双重属性,是高等的职业教育,也是职业的高等教育。1985年在《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系改革的决定》提出了“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目标,九十年代后期以教育部批准建立“职业技术学院”的诞生为开端,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得到大规模的发展,廊坊市在进入21世纪开始积极努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先后诞生了廊坊职业技术学院,廊坊卫生职业学院等高等职业技
期刊
一、科学安排教学内容  通用教材都符合科学性以及适用性原则,无论内容,还是内容的编排顺序都是科学的,但编教材的专家教授不可能也的确不能把使用教材的每一个班、每一个学生都切实地加以考虑,这就要求使用教材的教师灵活应用教材。根据学生实际,备课时,不仅备教材,还需要备学生。内容要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科学安排教学内容。  科学安排教学内容,我认为对教材不可做大的调整。如前后相隔几节课对调是不科学的
期刊
在一节音乐课上,我将一首耳熟能详的《天亮了》教唱,教唱之前我就把韩红这首《天亮了》催人泪下的故事背景介绍给了大家:1999年10月3日,在贵州麻岭风景区,正在运行的缆车突然坠毁,36名乘客中有14位不幸遇难。而就在悲剧发生时,一对年轻的夫妇,用双手托起了自己两岁半的儿子。结果,儿子得救了,这一对父母却失去了生命。这个生命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歌手韩红,经过多方联系,她领养了这个大难不死的孩子,并连续两
期刊
21世纪的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事业的发展尤为重要。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和追求的目标。而这首先要解决的是:向课堂教学要效益,要成效。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成功的保障  古人云:唯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以往重 “师道尊严”,而现在教师的权威被消解了,教师成为主导,并非主宰。教师虽然仍要实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