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教学活动。内容的呈现方式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基于这一理念,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千方百计的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创造条件,寻找学生熟悉的情境为切入点,对教材进行创造性加工,灵活、合理、科学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要让学生多参与,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探究规律,自己推导公式,自己归纳结论,自己探索创造,给学生表达的机会,创造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营造自主学习的时空,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提高探究创新的能力。笔者拟以这个课题,谈谈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学会勇于自主学习
课堂氛围是最能影响学习情绪的因素,这已为许多心理学家所肯定。经验也告诉我们,在平等、宽松、自觉的情绪体验状态下,学习思路开阔,思维敏捷,记忆牢固。反之,在被动、紧张、低落的情绪状态下则思路阻塞、操作迟缓,无创造性可言。为了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数学问题情境化是有效的途径。创设问题是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关键步骤。
例如:教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应用题一课,教师设计一道基本题:某校六年级有男生20人,女生25人,男生是女生的百分之几?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问题,教师把问题改为以下五个问题:即女生是男生的百分之几?女生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男生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男生比女生少百分之几?女生比男生多百分之几?接着教师把题目中的第二个条件改为“比女生少5人”,同样上述六个问题,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师生交流,然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这样变换问题或条件,使学生感受到问题的新颖,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像这样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可以使学生进行多方位的联想,,发散思维,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解题思路,促使学生学会勇于自主学习。
二、体会发现乐趣,引导学生学会乐于自主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年龄特征,知识经验、能力水平、认知规律、智力水平等因素,抓住学生思维活动的热点和难点,根据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材料,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实情、实物、实事入手,采用猜谜,讲故事、辩论、竞赛等形式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疑问,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激发探索欲望,乐于自主学习。如:教学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时,可以这样设计,以故事形式讲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小数点:出示小数点位移演示图,演示2.54→25.4的过程,接着提问:通过观察比较,你们发现了什么?老师看到学生被问题蒙住时,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研究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出示例1:0.004米=4毫米 0.04米=40毫米 0.4米=400毫米 4米=4000毫米
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下面问题:
1、把第二、第三、第四式子同第一个式子比较,可以发现什么规律?通过分析,学生得出: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倍、100倍、1000倍……这样培养了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概括及想像能力。
2、如果从第四个式子起,依次往上看,可以看作小数点依次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又通过分析,学生得出了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二位、三位,原来的数缩小10倍、100倍、1000倍……这样培养学生的类比迁移的能力及逆向思维的能力。
3、把上面两个结论综合成一句话是怎样的?数位不够时怎么办?通过启发引导得出:小数点向左(或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扩大(或缩小)十倍、百倍、千倍……数位不够时就用“0”补足。在以上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培养,这样的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的学习,伴随着学生情感成为他们的学习的乐趣。再如:教学“混合运算”时可以创设我县霍口畲族风情岱江漂游,旅游观光活动的系列情境,漂游购票处贴着一张门票价格表:成人票12元,学生票6元,团体票(10人以上)每人9元,你打算怎样购票?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实践合作探讨,得出以下三种典型方案:
(1)“普通”方案12×9+6×51=411(元)(师买成人票,生买学生票)
(2)“奉献”方案9×(51+9)=540(元)(购团体票)
(3)“创新”方案9×10+6×50=390(元)或414-3×(9-1)=390(元)(师与一生买固体票,其余学生买学生票)
面对富有挑战性、开放性的现实问题,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亲身去实践体验,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更大的热情,感受发现兴趣,使数学问题真正成为学生乐于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促使学生学会乐于自主学习。
三、拓展学生时空,引导学生勤于自主学习
随着社会的发展,引导接受信息渠道的日益丰富,学生学习数学已不可能仅仅局限于数学课内,课本内,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应扩大到学生生活的每个角落。
在现代环境下,学生每天接受大量的信息,电视、报刊、网络等等都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场所。这要求教师打破学生的数学学习课堂40分钟的局限,把周围社会生活这个广阔天地作为学生的大课堂,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如: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后,让学生测算粉刷教室的费用,学生要动手测量教室的粉刷面积,了解市场上涂料价格如何,需在多少涂料,粉刷的工钱如何计付,明确了这些因素以后学生就能对粉刷教室的费用做个初步的测算。这样对富有挑战性、开放性的现实问题,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亲身去实践,并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得到创造性解决。,显然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能够体验到探索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激起再创造、再探索的欲望,使学生学会勤于自主学习。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思维敏捷、勇于探究,才能激发学生敢说、敢想、敢问,乐于发表独特的见解,才能激励学生勤于思考,才能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作者单位:350600福建省罗源县希望小学)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学会勇于自主学习
课堂氛围是最能影响学习情绪的因素,这已为许多心理学家所肯定。经验也告诉我们,在平等、宽松、自觉的情绪体验状态下,学习思路开阔,思维敏捷,记忆牢固。反之,在被动、紧张、低落的情绪状态下则思路阻塞、操作迟缓,无创造性可言。为了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数学问题情境化是有效的途径。创设问题是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关键步骤。
例如:教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应用题一课,教师设计一道基本题:某校六年级有男生20人,女生25人,男生是女生的百分之几?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问题,教师把问题改为以下五个问题:即女生是男生的百分之几?女生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男生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男生比女生少百分之几?女生比男生多百分之几?接着教师把题目中的第二个条件改为“比女生少5人”,同样上述六个问题,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师生交流,然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这样变换问题或条件,使学生感受到问题的新颖,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像这样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可以使学生进行多方位的联想,,发散思维,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解题思路,促使学生学会勇于自主学习。
二、体会发现乐趣,引导学生学会乐于自主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年龄特征,知识经验、能力水平、认知规律、智力水平等因素,抓住学生思维活动的热点和难点,根据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材料,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实情、实物、实事入手,采用猜谜,讲故事、辩论、竞赛等形式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疑问,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激发探索欲望,乐于自主学习。如:教学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时,可以这样设计,以故事形式讲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小数点:出示小数点位移演示图,演示2.54→25.4的过程,接着提问:通过观察比较,你们发现了什么?老师看到学生被问题蒙住时,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研究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出示例1:0.004米=4毫米 0.04米=40毫米 0.4米=400毫米 4米=4000毫米
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下面问题:
1、把第二、第三、第四式子同第一个式子比较,可以发现什么规律?通过分析,学生得出: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倍、100倍、1000倍……这样培养了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概括及想像能力。
2、如果从第四个式子起,依次往上看,可以看作小数点依次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又通过分析,学生得出了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二位、三位,原来的数缩小10倍、100倍、1000倍……这样培养学生的类比迁移的能力及逆向思维的能力。
3、把上面两个结论综合成一句话是怎样的?数位不够时怎么办?通过启发引导得出:小数点向左(或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扩大(或缩小)十倍、百倍、千倍……数位不够时就用“0”补足。在以上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培养,这样的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的学习,伴随着学生情感成为他们的学习的乐趣。再如:教学“混合运算”时可以创设我县霍口畲族风情岱江漂游,旅游观光活动的系列情境,漂游购票处贴着一张门票价格表:成人票12元,学生票6元,团体票(10人以上)每人9元,你打算怎样购票?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实践合作探讨,得出以下三种典型方案:
(1)“普通”方案12×9+6×51=411(元)(师买成人票,生买学生票)
(2)“奉献”方案9×(51+9)=540(元)(购团体票)
(3)“创新”方案9×10+6×50=390(元)或414-3×(9-1)=390(元)(师与一生买固体票,其余学生买学生票)
面对富有挑战性、开放性的现实问题,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亲身去实践体验,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更大的热情,感受发现兴趣,使数学问题真正成为学生乐于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促使学生学会乐于自主学习。
三、拓展学生时空,引导学生勤于自主学习
随着社会的发展,引导接受信息渠道的日益丰富,学生学习数学已不可能仅仅局限于数学课内,课本内,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应扩大到学生生活的每个角落。
在现代环境下,学生每天接受大量的信息,电视、报刊、网络等等都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场所。这要求教师打破学生的数学学习课堂40分钟的局限,把周围社会生活这个广阔天地作为学生的大课堂,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如: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后,让学生测算粉刷教室的费用,学生要动手测量教室的粉刷面积,了解市场上涂料价格如何,需在多少涂料,粉刷的工钱如何计付,明确了这些因素以后学生就能对粉刷教室的费用做个初步的测算。这样对富有挑战性、开放性的现实问题,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亲身去实践,并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得到创造性解决。,显然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能够体验到探索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激起再创造、再探索的欲望,使学生学会勤于自主学习。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思维敏捷、勇于探究,才能激发学生敢说、敢想、敢问,乐于发表独特的见解,才能激励学生勤于思考,才能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作者单位:350600福建省罗源县希望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