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味”就是要让学生通过语文实践,在把握语文这一最为重要交际工具的同时,不断丰富自己的人文精神。它是语文教学应该具有的一种特色,一种整体美,也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语文教师应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现“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教学理想,使语文教学达到真、纯、实、活的境界。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语文味
“语文味”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灵魂,它使语文课洋溢着一种独有的迷人氛围和人性魅力,使学生对语文产生强烈的兴趣,进而使师生双方都得到共同发展。那么,语文课如何体现语文味呢?
一、书声琅琅,读出“语文味”
读是语文教学永恒的主题,琅琅的读书声,是语文课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正如叶老所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驾驭文字。”充分地读,能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1、潜心品读入文本
语文课堂上最动听的声音,就是学生的读书声,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应想方设法让学生在读书中体会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让学生在吟诵种感悟文本,与作者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我们可抓住课文的精妙之处,引领学生反复品读,从一个个标点、一个个词语、句子中去玩味。一位老师上《黄鹤楼送别》,学到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一句“孤帆远影碧空尽”时,她这样引导学生读:“这‘孤’字,是一份落寞,一起读——;这‘孤’字,是两心牵挂,读——;这‘孤’字,是缕缕相思,读——;这‘孤’字,折射出的是那亘古不变的友情,读——”这样通过反复诵读诗句,把情感推向高潮,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内心的孤寂,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心灵在与文本的碰撞中飞扬,生命在阅读中成长,而浓浓的“语文味”也在这不露痕迹的诵读中体现出来了。
2、用心默读促共鸣
语文课堂需要琅琅的读书声,也需要静静的默读。默读,给予学生更广阔的思考空间,能让学生抓住重点的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进行细细的品析、反复推敲斟酌,从而触摸到作者丰富的内心,领悟到文本表达的艺术和方法。默读与品读相得益彰,是彰显课堂“语文味”的重要途径。默读就是学生思维火花的碰撞,静静的课堂让学生有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
二、品词赏句,品出浓浓语文味。
语文课堂因为有了品词赏句,文章才能真正被理解、感悟和鉴赏;课堂才不会显得浮华、浅薄;学生才能更好地读出味道来,才会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课堂中品词赏句应该要像竹石一样“咬定青山不放松”。
1、在比较中品析。
因为学生在不同词语、不同句式、不同语序的比较中,能发现课文中语言运用的妙处,语文味才能得以体现。如教《泊船瓜洲》,在学生理解诗意后,引导他们赏析诗句时,我问学生:“这首诗里你最欣赏的是哪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句诗中,这个‘绿’可以换成哪些词?”学生说:“可以换成‘到、吹、过、来、刮、入、满……’”我问:“为什么诗人不用这些字,而用‘绿’字?”通过比较,学生很快就懂得那些词只写出風的动态而已,没有写出江南的生机和美。而‘绿’字不仅写出春风的动态,还写出了颜色的变化,仿佛在人们面前展现了一幅春风吹过江南一下子变绿的画面,充满勃勃生机的美,也尽情地表达了诗人对江南家乡的热爱和对家乡美景的思恋。
2、在想象中品析。
孩子们想象力是非常丰富。我们的课文本身就有一个特点:意象性特强,总会留下空间给人以想象。通过想象可以化枯燥的符号为形象鲜活的画面。通过想象可以使深奥难懂的内容显得通俗易懂,令人回味无穷。《鸟的天堂》一课有这样一句话:“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树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这句话表面上是写画眉鸟高兴,实际上是表达作者喜爱和赞美之情,他不仅赞这“鸟的天堂”,还赞当地的农民爱大自然,赞人和大自然和谐相处。为了让学生能体会到作者这种情感,我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想象:“如果你是会说话的画眉鸟,你会唱些什么呢?”有些学生说:“会唱这颗美丽、繁茂的榕树是我们生活的天堂。”有些说:“会唱这里的农民好,爱护我们,让我们自由快乐的生活的歌。”有的说:“会唱欢迎你们的歌……”
三、扎实训练,练出“语文味”
1、实实在在学字词
字词是阅读、写作的基石,也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听说读写,都建立在字词的扎实理解、掌握上,同时字词在培养学生语感、理解能力上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课堂上发言不错,但是一到写的时候就犯难了,没有把基本的字词掌握好,下笔怎能“千言”呢?听过一名老师上《麋鹿》这篇课文,因为课文很长,而文中难的字词又较多,所以老师根据课文内容编了一小段话,把生字词都放进了这段浓缩的语言。然后指导学生读好这段话,在多次的诵读中,学生不仅掌握了生字词,对课文的内容也有了大致的了解,可谓一举两得。
2、反反复复练读写
在语文教学中,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所以,阅读教学的一大任务就是读写结合、训练到位,通过日常教学中的点滴积累,为学生日后的表达和写作搭桥铺路。老师可以借助课文中的语言,指导学生仿写,逐渐让精炼、优美的表达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二泉映月》中,阿炳创作《二泉映月》这首曲子,有特定的生活经历,对这段经历,文中只作了简洁的交代,有的老师上课时,就用了一些提示语指导学生想象写话:“在大雪纷飞的早晨,阿炳背着二胡艰难地行走在雪地中……”、“在烈日炎炎的中午,阿炳又累又渴,昏倒在路边……”、“在风雨交加的黄昏,阿炳身前的破碗里还没有一个铜板……”这样的设计,让学生走进阿炳的生活,对创作的背景有了更深的体验。课堂上长期这样的练习,积少成多,在一定程度上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总之,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儿”,就要回归本色、要自然大方。让我们共同努力,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洋溢浓郁语文味,展现语文教育的本色。
(作者单位:河北省肥乡县肥乡镇中心校)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语文味
“语文味”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灵魂,它使语文课洋溢着一种独有的迷人氛围和人性魅力,使学生对语文产生强烈的兴趣,进而使师生双方都得到共同发展。那么,语文课如何体现语文味呢?
一、书声琅琅,读出“语文味”
读是语文教学永恒的主题,琅琅的读书声,是语文课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正如叶老所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驾驭文字。”充分地读,能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1、潜心品读入文本
语文课堂上最动听的声音,就是学生的读书声,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应想方设法让学生在读书中体会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让学生在吟诵种感悟文本,与作者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我们可抓住课文的精妙之处,引领学生反复品读,从一个个标点、一个个词语、句子中去玩味。一位老师上《黄鹤楼送别》,学到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一句“孤帆远影碧空尽”时,她这样引导学生读:“这‘孤’字,是一份落寞,一起读——;这‘孤’字,是两心牵挂,读——;这‘孤’字,是缕缕相思,读——;这‘孤’字,折射出的是那亘古不变的友情,读——”这样通过反复诵读诗句,把情感推向高潮,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内心的孤寂,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心灵在与文本的碰撞中飞扬,生命在阅读中成长,而浓浓的“语文味”也在这不露痕迹的诵读中体现出来了。
2、用心默读促共鸣
语文课堂需要琅琅的读书声,也需要静静的默读。默读,给予学生更广阔的思考空间,能让学生抓住重点的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进行细细的品析、反复推敲斟酌,从而触摸到作者丰富的内心,领悟到文本表达的艺术和方法。默读与品读相得益彰,是彰显课堂“语文味”的重要途径。默读就是学生思维火花的碰撞,静静的课堂让学生有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
二、品词赏句,品出浓浓语文味。
语文课堂因为有了品词赏句,文章才能真正被理解、感悟和鉴赏;课堂才不会显得浮华、浅薄;学生才能更好地读出味道来,才会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课堂中品词赏句应该要像竹石一样“咬定青山不放松”。
1、在比较中品析。
因为学生在不同词语、不同句式、不同语序的比较中,能发现课文中语言运用的妙处,语文味才能得以体现。如教《泊船瓜洲》,在学生理解诗意后,引导他们赏析诗句时,我问学生:“这首诗里你最欣赏的是哪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句诗中,这个‘绿’可以换成哪些词?”学生说:“可以换成‘到、吹、过、来、刮、入、满……’”我问:“为什么诗人不用这些字,而用‘绿’字?”通过比较,学生很快就懂得那些词只写出風的动态而已,没有写出江南的生机和美。而‘绿’字不仅写出春风的动态,还写出了颜色的变化,仿佛在人们面前展现了一幅春风吹过江南一下子变绿的画面,充满勃勃生机的美,也尽情地表达了诗人对江南家乡的热爱和对家乡美景的思恋。
2、在想象中品析。
孩子们想象力是非常丰富。我们的课文本身就有一个特点:意象性特强,总会留下空间给人以想象。通过想象可以化枯燥的符号为形象鲜活的画面。通过想象可以使深奥难懂的内容显得通俗易懂,令人回味无穷。《鸟的天堂》一课有这样一句话:“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树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这句话表面上是写画眉鸟高兴,实际上是表达作者喜爱和赞美之情,他不仅赞这“鸟的天堂”,还赞当地的农民爱大自然,赞人和大自然和谐相处。为了让学生能体会到作者这种情感,我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想象:“如果你是会说话的画眉鸟,你会唱些什么呢?”有些学生说:“会唱这颗美丽、繁茂的榕树是我们生活的天堂。”有些说:“会唱这里的农民好,爱护我们,让我们自由快乐的生活的歌。”有的说:“会唱欢迎你们的歌……”
三、扎实训练,练出“语文味”
1、实实在在学字词
字词是阅读、写作的基石,也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听说读写,都建立在字词的扎实理解、掌握上,同时字词在培养学生语感、理解能力上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课堂上发言不错,但是一到写的时候就犯难了,没有把基本的字词掌握好,下笔怎能“千言”呢?听过一名老师上《麋鹿》这篇课文,因为课文很长,而文中难的字词又较多,所以老师根据课文内容编了一小段话,把生字词都放进了这段浓缩的语言。然后指导学生读好这段话,在多次的诵读中,学生不仅掌握了生字词,对课文的内容也有了大致的了解,可谓一举两得。
2、反反复复练读写
在语文教学中,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所以,阅读教学的一大任务就是读写结合、训练到位,通过日常教学中的点滴积累,为学生日后的表达和写作搭桥铺路。老师可以借助课文中的语言,指导学生仿写,逐渐让精炼、优美的表达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二泉映月》中,阿炳创作《二泉映月》这首曲子,有特定的生活经历,对这段经历,文中只作了简洁的交代,有的老师上课时,就用了一些提示语指导学生想象写话:“在大雪纷飞的早晨,阿炳背着二胡艰难地行走在雪地中……”、“在烈日炎炎的中午,阿炳又累又渴,昏倒在路边……”、“在风雨交加的黄昏,阿炳身前的破碗里还没有一个铜板……”这样的设计,让学生走进阿炳的生活,对创作的背景有了更深的体验。课堂上长期这样的练习,积少成多,在一定程度上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总之,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儿”,就要回归本色、要自然大方。让我们共同努力,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洋溢浓郁语文味,展现语文教育的本色。
(作者单位:河北省肥乡县肥乡镇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