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分界点,四处死胡同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ake_b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倡导“文学为人生”的鲁迅先生一面对愚妄的凶手们掷出投枪匕首,一面向麻木的受害者寄予了最大同情。教材上选入了先生的一些小说名篇,教师要反复阅读咀嚼,融会贯通,课堂教学中才能让学生理解透彻文章深刻、丰富的内涵。笔者多次阅读欣赏并且讲授《祝福》,并根据对以往一些文章的认识,近来对其有更深理解:对祥林嫂的传统理解中都谈到“夫权”、“族权”、“神权”等封建礼教思想,多停留于一方面———外在方面的理解。笔者觉得,如能在文章中把握住“祥林嫂”内在心理的发展和变化过程以及原因,就能更完整地诠释《祝福》的悲剧意义。阐述如下,请同仁批评。
  
  一、处于“文明”与“蒙昧”的分界点
  
  读懂《祝福》,笔者认为可以从这里开始:“鲁镇”—“卫家山”—“里山”三个相异的文化地域。小说正面写到“鲁镇”,侧面写到“卫家山”和“里山”。这三个地方对于祥林嫂都很重要。
  “鲁镇”———所谓“文明”、“开化”的地方。“文明”体现为,这里有讲“理学”的老监生鲁四老爷,有知道若嫁二夫死后就会被阎罗大王锯成两半的柳妈。这里的人讲究“礼教”,要求祥林嫂等妇女“三从四德”、“从一而终”,否则,就将她视为另类,挤出正常人的生活空间,最终窒息而死。
  “里山”———所谓“蒙昧”不开化的地方。这里有祥林嫂以死抗争再嫁命运的记忆;有壮健不谙“礼教”的丈夫贺老六(甘心以娶初嫁娘的高额聘礼迎娶祥林嫂);有祥林嫂视为生活全部的儿子阿毛。这里是《祝福》里出现的“边城”。
  “卫家山”———“蒙昧”和“文明”的中分地段。这里应该是祥林嫂生长、 初嫁的地方。那么,祥林嫂也就会受着两边的影响———她从“文明”地方得到的影响是遵循礼教,“从一而终”,当违犯之后,就连自己都否定自己。从“蒙昧”地方得到的影响是,没有文化、愚昧、迷信,以及对“三从四德”等礼教规则跟从而尚未完全陷入。
  笔者认为,是鲁迅先生匠心独具,“残酷”地让祥林嫂辗转于三种文化地域,由三种不相兼容的思想习俗猛烈碰撞,终于得以淋漓尽致地叙写出中国妇女当时普遍的悲剧命运。所以,祥林嫂如果只在一个地方,那么,她也许能过着安稳的一生,(哪怕死了丈夫)而不至于在四十上下便离开人世。祥林嫂从卫家山走进鲁镇,再从鲁镇走进里山,却因为先后死了新丈夫和儿子仍然无法安住,最终只得又回到鲁镇。文化地带的变迁,伴随祥林嫂自身起伏剧烈的遭际,使得小说人物心理构成巨大碰撞,形象从而完整丰满,小说的悲剧内涵愈发深广,具有超越时代的震撼力度。
  
  二、四处死胡同
  
  在理清上面的“鲁镇”—“卫家山”—“里山”的思路之后,我们便可以看到小说里出现有四处祥林嫂走不出去的“死胡同”了。这些构成她心里一生都解不开的死结,最终精神死灭。
  
  第一处:想“从一而终”而不得
  祥林嫂初到鲁镇,年纪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服丧,“只是顺着眼”,不爱说话。她到鲁四老爷家做工,“食物不论,力气是不惜的。人们都说鲁四老爷家里雇着了女工,实在比勤快的男人还勤快。到年底,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夜的煮福礼,全是一人担当,竟没有添短工。然而她反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
  这里有一个“包袱”,后面逐渐抖出。不联系后文,我们就难以理解为何祥林嫂刚来心情沮丧(虽有丧夫之痛,但决非全部原因),而后来那样繁忙,却身心好转了。———好景不长,后文立即由这里平和的叙述转向一个紧张的情节———祥林嫂的堂伯出现,十几天后,婆婆先斩后奏,抢了祥林嫂回去。我们才知道,祥林嫂在死了丈夫后是逃出来的。
  死了丈夫,但夫家还有婆婆,祥林嫂的依附关系尚在,对丈夫的“从一而终”可以转移到对婆婆的恭顺供奉上面,这是礼教提倡的。但悲哀的是,由于比她小十岁的丈夫死得太早,没有留下子嗣,祥林嫂在婆婆眼中无多价值。精明强干的婆婆为小儿子计,为自己计,便在大儿子尸骨未寒时节就把祥林嫂再嫁“里山”贺老六了!
  于是祥林嫂面临死胡同———是按照礼教规矩听从婆婆的,还是按照礼教规矩不再嫁,为丈夫守节?她本能地选择了守节,于是才逃到鲁镇。最终却还是逃不开夫家婆婆的追捕。虽然抓祥林嫂先斩后奏形同强盗行径,且有损鲁四老爷的尊严,但由于是婆婆出面,“合理合法”,所以鲁四老爷只能以“可恶!然而……”不了了之。
  
  第二处:想终老“里山”而不得
  读者从卫老婆子口中得知,经过殊死抗争无效,祥林嫂再嫁给“里山”贺老六,并过上了好日子。
  祥林嫂这里的生活又走进一个安稳平和期。“……她到年底就生了一个孩子,男的,新年就两岁了。……看见他们娘儿俩,母亲也胖,儿子也胖;上头又没有婆婆;男人有的是力气,会做活;房子是自家的。———唉唉,她真是交了好运了”。
  祥林嫂的确是交了好运,虽然她可能还抹不完“再嫁”给心里带来的阴影。男人身处“里山”,礼教观念淡薄,并不看重所谓的贞洁、再嫁什么的,能讨到媳妇就很不错了,更何况有了儿子。贺老六一定非常珍爱妻子和儿子,自己又能干。祥林嫂又没有婆婆在上面的颐指气使,小日子过得实在又充满希望。所以,祥林嫂没有理由还始终惦着过去的阴霾。她在接受着现实,开始爱新丈夫、儿子和这个温暖的家。她很幸福———如果没有变故,不再回到鲁镇的话。
  鲁迅先生这里又考验了一下读者的心理承受能力———新丈夫伤寒复发死了,一重打击;儿子阿毛被狼吃了,心理受重创(夫死本可从子,儿子死了,从此没有依附和寄托);大伯收屋,她又被扫地出门了。于是,祥林嫂又被卫老婆子带到鲁镇,带到鲁四老爷家。
  
  第三处:想平静度日而不得
  再嫁再丧夫的祥林嫂又出现在鲁镇,所受待遇殊非第一次。
  这里对祥林嫂的外貌描写与第一次同中有异。同样装束,服丧,但两颊没有了血色,眼角有泪痕,带着小铺盖———她现在全部的家当。语言描写迥异———第一次很少语言,这次却滔滔不绝,不厌其烦地述说儿子阿毛遭狼的经过。外貌描写相异的地方凸显了她心理遭受的重大打击;语言描写则凸显了她在严重心理失衡后,本能地想求得鲁镇人的同情,幻想以这种方式淡化鲁镇人对她再嫁的“伤风败俗”行为的鄙薄。
  但她所做的努力不久便成“无用功”。鲁镇“文明社会”忘不了祥林嫂的“伤风败俗”。鲁四老爷告诫四婶———祥林嫂“不干净”,祭祀天地祖宗万不可用她沾手;鲁镇人对祥林嫂的态度是“又冷又尖”的。“冷”和“尖”体现了鲁镇人对她的排斥性和攻击性。
  于是,祥林嫂想乞求鲁镇人的同情不得,转而乞求鲁镇人的忽视。她似乎已自觉到已经不能和正常人一样昂首走在阳光下面,于是,她乖觉地蜷缩到阴暗的小角落。(“……但从人们的笑影上,也仿佛觉得这又冷又尖,自己再没有开口的必要了。她单是一瞥他们,并不回答一句话”;“……干枯的小眼睛一看祥林嫂的额角,又钉住她的眼。祥林嫂似乎很局促了,立刻敛了笑容,旋转眼光,自去看雪花”)然而从完整的阿毛遇难到把阿毛和别的小孩比较再到祥林嫂头上的伤疤,鲁镇人对待这个“玩物”是极尽残忍之能事,一有机会便揭开她的伤口,再撒上点盐,看她的痛楚,自己才满足地大笑。
  鲁迅先生安排柳妈出现,将本处在悬崖边的祥林嫂又重重推了一把。从柳妈那里,祥林嫂得知因为自己再嫁,死后还要在阴间受到被锯开身体分给两个男人的酷刑;也得知,可以“捐门槛”赎身。经过苦闷思索,祥林嫂决定以天价“赎身”,以换得重新过上正常人生活的资格,且消除罪孽,阴间不再受酷刑。
  ……换算了十二元鹰洋,请假到镇的西头去。但不到一顿饭时候,她便回来,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高兴似的对四婶说,自己已经在土地庙捐了门槛了。
  冬至的祭祖时节,她做得更出力,看四婶装好祭品,和阿牛将桌子抬到堂屋中央,她便坦然的去拿酒杯和筷子。
  “你放着罢,祥林嫂!”四婶慌忙大声说。
  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的站着。……
  这里祥林嫂取酒杯跟第一次不同,多了一个修饰词语“坦然”。因为她已经“赎身”了,意味着她又“正常”了,回到不受鲁镇人歧视的“阳光”下了(祥林嫂一厢情愿的想法)。但四婶断然地阻止向她正式宣告了她早被“开除”于“正常社会”。这个死胡同她再也走不出,她按照柳妈的建议去“赎身”,她做了,但还是得不到承认。于是,祥林嫂的精神彻底死灭。
  
  第四处:想安心死去而不得
  这是文章开头,“我”遇到祥林嫂,祥林嫂已经纯乎一个乞丐。但她并不向我讨钱,她“没有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问“我”人死了有没有魂灵。“我”知道祥林嫂的过去,“我”又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所以想给她一个能让她安心的答案。但“我”终于逃遁了。
  “我”不能回答,因为陷入了一个二律背叛的两难境地。如果回答没有魂灵,那么祥林嫂花天价捐门槛的“赎身”成了无用———可是她生前这样痛苦,希望死后因消除罪孽而好过;如果回答有魂灵,那么,她虽“赎身”却未被社会承认,那么死后会不会遭受锯身的酷刑呢?这是她临死前最后面临的死胡同,虽然已经预知自己将离开人世,但就连死,都得不到安宁!这就是《祝福》的巨大悲剧,这就是鲁迅先生的巨大悲悯……
  
  参考文献:《鲁迅全集》
其他文献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思乡的诗文,加以朗读,交流心得体会。并熟读《我心归去》文本内容。    一、粗读文本,理清思路    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看文章的脉络是如何展开的?  生:文章从结构上看,可以分成两个部分:  (1—4)写作者在法国纳赛尔访问的情形和感慨。  (5—9)写作者的思乡之情以及对故乡这个文化概念的思考。  师:作者想念故乡,具体想念故乡的什么呢?  生:小径,月夜,草坂,小羊
期刊
《羚羊木雕》所讲述的家庭故事可以说是现实生活的再现,因此,阅读这篇课文时,如果能从生活实际入手,给孩子一个实在的答案,那会给孩子的为人处世提供一些切实有效的帮助,也会有助于孩子的人格健康成长。  从教参的分析来看,这篇课文的思想倾向是很明显的,作者站在孩子一边,批评父母教育方式的粗暴、重财轻义教育思想的错误,认为大人应该理解孩子的心灵,尊重孩子的感情;也认为孩子自作主张有些不妥,从而总结出本文的主
期刊
诗歌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到诗歌的美,更要引导学生透过诗作的面纱,深入探究诗人的内心世界,体悟诗人对待人生的审美态度,从而达到美育、文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根本目的。审美在宗教意识并不强的中国文化人的心理构建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慰抚灵魂。蔡元培先生提出的“美育”的教育思想,也是从这样的文化背景出发,用“美育”来代替宗教。面对多元化的浮躁时代,他对人生的审美化态度和从而形成的宁静平和、坦然面对生活
期刊
阿Q者谁?鲁迅笔下闻名世界的艺术典型。陈奂生者何?高晓声作品中“漏斗户主”桂冠的拥有者。把这身居两个朝代,时逾六十多年之久的两个人物相提并论,难免引起世人的诧异。尽管他们两个已经是世人公认的艺术形象,但他们从外貌到行状,不同之处不胜枚举。可是如果将这两个艺术形象放在一起进行全面的剖析比较,就会发现在他们面目各异的血肉之躯中,却包裹着相同的国民灵魂。对这两个艺术形象的重新审视,有助于我们认识“现代的
期刊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无论是对老师还是对学生来说,学生的习作既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历来学生写作水平的低下,严重地影响和制约着教师语文教学的效率,直接影响学生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并极大地限制着学生的活动能力。为此这一直是令我这个执鞭三十四年的人头痛不已的问题。因此,我觉得很有必要与同仁们讨论和探究习作教学中的症结,以便对症下药,从而达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并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目的。    一、教育
期刊
本文想阐述个性差异性的还原是作文的理由,即作文和阅读必须有独特的个性,有差异。    一、情绪、感悟、疑惑、追问的抒发——个性差异性的还原是作文的理由    “人文精神就是要有血性和良心,要有同情和怜悯,要培养真挚的充满人性的品格”。(钱中文语)弘扬人文,充满人性,回归本我,还原个性是作文存在的理由。每个人的阅读储存和生活积累都不同,面对同一事物,观察、感知、认识的角度本来是千差万别的,但是,由于
期刊
课堂教学是一个个鲜活生命在特定情境中的交流与对话,动态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一个显著特点。正是基于这个特点,整个教学过程就随时有可能出现教师预想不到的问题,此时执教者如能高屋建瓴,处理得当,反而能造就一堂充满活力的好课。在讲授苏教版必修二《最后的常春藤叶》这篇文章时,我就有过这样深切的体悟。  当时我预设的教学目标为:让学生了解小说的曲折情节对塑造人物和表达主题的作用,认识建立精神支点对人生的重要性,同
期刊
《祝福》与《边城》(节选)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慢慢走,欣赏啊》专题第二板块的两篇小说。《祝福》写于1924年,小说通过祥林嫂一生凄苦的命运,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边城》写于1934年,借翠翠与天保、傩送兄弟俩纯净凄美的爱情悲剧,展现了一幅古朴绚丽的湘西风俗画卷,表现了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两篇作品都是中国现代小说的经典之作,常读常新,但正如同这一板块的题目“
期刊
苏教版高一语文第二册(必修)的第四专题为“慢慢走,欣赏啊”,将一些不好归类的经典美文编入其中,鲁迅的名作《祝福》也被编选进来。这是一篇极其传统的篇目,可资利用的材料不胜枚举,还有网上的课件、教案、学案、教参、名家上课实录、教学资料,皆唾手可得。但资料过多,名家演绎了很多回,也会对初教者造成心理压力,会让人在众说纷纭中迷失自我,无所适从。  面对这一传统篇目,我首先想到教材编选者的整体构思以及想借此
期刊
所有的叙事作品都有一个叙述者,他是一个叙述行为的直接进行者。小说作为文学的一种艺术样式,这种叙述行为体现于小说中便成为通过对一定叙述话语的操作与铺展,最终创造了一个叙事文本。我们便是依赖于这位叙述者的叙述而接触到这个故事。“叙述者是我们在同叙事作品的文本相照面时所最先接触到的”。①由此可见在叙事文本中叙述者所处地位的非一般性。本文正是抓往小说叙述者这一西方叙述学意义上的叙述关键点之一来对鲁迅小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