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倡导“文学为人生”的鲁迅先生一面对愚妄的凶手们掷出投枪匕首,一面向麻木的受害者寄予了最大同情。教材上选入了先生的一些小说名篇,教师要反复阅读咀嚼,融会贯通,课堂教学中才能让学生理解透彻文章深刻、丰富的内涵。笔者多次阅读欣赏并且讲授《祝福》,并根据对以往一些文章的认识,近来对其有更深理解:对祥林嫂的传统理解中都谈到“夫权”、“族权”、“神权”等封建礼教思想,多停留于一方面———外在方面的理解。笔者觉得,如能在文章中把握住“祥林嫂”内在心理的发展和变化过程以及原因,就能更完整地诠释《祝福》的悲剧意义。阐述如下,请同仁批评。
一、处于“文明”与“蒙昧”的分界点
读懂《祝福》,笔者认为可以从这里开始:“鲁镇”—“卫家山”—“里山”三个相异的文化地域。小说正面写到“鲁镇”,侧面写到“卫家山”和“里山”。这三个地方对于祥林嫂都很重要。
“鲁镇”———所谓“文明”、“开化”的地方。“文明”体现为,这里有讲“理学”的老监生鲁四老爷,有知道若嫁二夫死后就会被阎罗大王锯成两半的柳妈。这里的人讲究“礼教”,要求祥林嫂等妇女“三从四德”、“从一而终”,否则,就将她视为另类,挤出正常人的生活空间,最终窒息而死。
“里山”———所谓“蒙昧”不开化的地方。这里有祥林嫂以死抗争再嫁命运的记忆;有壮健不谙“礼教”的丈夫贺老六(甘心以娶初嫁娘的高额聘礼迎娶祥林嫂);有祥林嫂视为生活全部的儿子阿毛。这里是《祝福》里出现的“边城”。
“卫家山”———“蒙昧”和“文明”的中分地段。这里应该是祥林嫂生长、 初嫁的地方。那么,祥林嫂也就会受着两边的影响———她从“文明”地方得到的影响是遵循礼教,“从一而终”,当违犯之后,就连自己都否定自己。从“蒙昧”地方得到的影响是,没有文化、愚昧、迷信,以及对“三从四德”等礼教规则跟从而尚未完全陷入。
笔者认为,是鲁迅先生匠心独具,“残酷”地让祥林嫂辗转于三种文化地域,由三种不相兼容的思想习俗猛烈碰撞,终于得以淋漓尽致地叙写出中国妇女当时普遍的悲剧命运。所以,祥林嫂如果只在一个地方,那么,她也许能过着安稳的一生,(哪怕死了丈夫)而不至于在四十上下便离开人世。祥林嫂从卫家山走进鲁镇,再从鲁镇走进里山,却因为先后死了新丈夫和儿子仍然无法安住,最终只得又回到鲁镇。文化地带的变迁,伴随祥林嫂自身起伏剧烈的遭际,使得小说人物心理构成巨大碰撞,形象从而完整丰满,小说的悲剧内涵愈发深广,具有超越时代的震撼力度。
二、四处死胡同
在理清上面的“鲁镇”—“卫家山”—“里山”的思路之后,我们便可以看到小说里出现有四处祥林嫂走不出去的“死胡同”了。这些构成她心里一生都解不开的死结,最终精神死灭。
第一处:想“从一而终”而不得
祥林嫂初到鲁镇,年纪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服丧,“只是顺着眼”,不爱说话。她到鲁四老爷家做工,“食物不论,力气是不惜的。人们都说鲁四老爷家里雇着了女工,实在比勤快的男人还勤快。到年底,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夜的煮福礼,全是一人担当,竟没有添短工。然而她反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
这里有一个“包袱”,后面逐渐抖出。不联系后文,我们就难以理解为何祥林嫂刚来心情沮丧(虽有丧夫之痛,但决非全部原因),而后来那样繁忙,却身心好转了。———好景不长,后文立即由这里平和的叙述转向一个紧张的情节———祥林嫂的堂伯出现,十几天后,婆婆先斩后奏,抢了祥林嫂回去。我们才知道,祥林嫂在死了丈夫后是逃出来的。
死了丈夫,但夫家还有婆婆,祥林嫂的依附关系尚在,对丈夫的“从一而终”可以转移到对婆婆的恭顺供奉上面,这是礼教提倡的。但悲哀的是,由于比她小十岁的丈夫死得太早,没有留下子嗣,祥林嫂在婆婆眼中无多价值。精明强干的婆婆为小儿子计,为自己计,便在大儿子尸骨未寒时节就把祥林嫂再嫁“里山”贺老六了!
于是祥林嫂面临死胡同———是按照礼教规矩听从婆婆的,还是按照礼教规矩不再嫁,为丈夫守节?她本能地选择了守节,于是才逃到鲁镇。最终却还是逃不开夫家婆婆的追捕。虽然抓祥林嫂先斩后奏形同强盗行径,且有损鲁四老爷的尊严,但由于是婆婆出面,“合理合法”,所以鲁四老爷只能以“可恶!然而……”不了了之。
第二处:想终老“里山”而不得
读者从卫老婆子口中得知,经过殊死抗争无效,祥林嫂再嫁给“里山”贺老六,并过上了好日子。
祥林嫂这里的生活又走进一个安稳平和期。“……她到年底就生了一个孩子,男的,新年就两岁了。……看见他们娘儿俩,母亲也胖,儿子也胖;上头又没有婆婆;男人有的是力气,会做活;房子是自家的。———唉唉,她真是交了好运了”。
祥林嫂的确是交了好运,虽然她可能还抹不完“再嫁”给心里带来的阴影。男人身处“里山”,礼教观念淡薄,并不看重所谓的贞洁、再嫁什么的,能讨到媳妇就很不错了,更何况有了儿子。贺老六一定非常珍爱妻子和儿子,自己又能干。祥林嫂又没有婆婆在上面的颐指气使,小日子过得实在又充满希望。所以,祥林嫂没有理由还始终惦着过去的阴霾。她在接受着现实,开始爱新丈夫、儿子和这个温暖的家。她很幸福———如果没有变故,不再回到鲁镇的话。
鲁迅先生这里又考验了一下读者的心理承受能力———新丈夫伤寒复发死了,一重打击;儿子阿毛被狼吃了,心理受重创(夫死本可从子,儿子死了,从此没有依附和寄托);大伯收屋,她又被扫地出门了。于是,祥林嫂又被卫老婆子带到鲁镇,带到鲁四老爷家。
第三处:想平静度日而不得
再嫁再丧夫的祥林嫂又出现在鲁镇,所受待遇殊非第一次。
这里对祥林嫂的外貌描写与第一次同中有异。同样装束,服丧,但两颊没有了血色,眼角有泪痕,带着小铺盖———她现在全部的家当。语言描写迥异———第一次很少语言,这次却滔滔不绝,不厌其烦地述说儿子阿毛遭狼的经过。外貌描写相异的地方凸显了她心理遭受的重大打击;语言描写则凸显了她在严重心理失衡后,本能地想求得鲁镇人的同情,幻想以这种方式淡化鲁镇人对她再嫁的“伤风败俗”行为的鄙薄。
但她所做的努力不久便成“无用功”。鲁镇“文明社会”忘不了祥林嫂的“伤风败俗”。鲁四老爷告诫四婶———祥林嫂“不干净”,祭祀天地祖宗万不可用她沾手;鲁镇人对祥林嫂的态度是“又冷又尖”的。“冷”和“尖”体现了鲁镇人对她的排斥性和攻击性。
于是,祥林嫂想乞求鲁镇人的同情不得,转而乞求鲁镇人的忽视。她似乎已自觉到已经不能和正常人一样昂首走在阳光下面,于是,她乖觉地蜷缩到阴暗的小角落。(“……但从人们的笑影上,也仿佛觉得这又冷又尖,自己再没有开口的必要了。她单是一瞥他们,并不回答一句话”;“……干枯的小眼睛一看祥林嫂的额角,又钉住她的眼。祥林嫂似乎很局促了,立刻敛了笑容,旋转眼光,自去看雪花”)然而从完整的阿毛遇难到把阿毛和别的小孩比较再到祥林嫂头上的伤疤,鲁镇人对待这个“玩物”是极尽残忍之能事,一有机会便揭开她的伤口,再撒上点盐,看她的痛楚,自己才满足地大笑。
鲁迅先生安排柳妈出现,将本处在悬崖边的祥林嫂又重重推了一把。从柳妈那里,祥林嫂得知因为自己再嫁,死后还要在阴间受到被锯开身体分给两个男人的酷刑;也得知,可以“捐门槛”赎身。经过苦闷思索,祥林嫂决定以天价“赎身”,以换得重新过上正常人生活的资格,且消除罪孽,阴间不再受酷刑。
……换算了十二元鹰洋,请假到镇的西头去。但不到一顿饭时候,她便回来,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高兴似的对四婶说,自己已经在土地庙捐了门槛了。
冬至的祭祖时节,她做得更出力,看四婶装好祭品,和阿牛将桌子抬到堂屋中央,她便坦然的去拿酒杯和筷子。
“你放着罢,祥林嫂!”四婶慌忙大声说。
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的站着。……
这里祥林嫂取酒杯跟第一次不同,多了一个修饰词语“坦然”。因为她已经“赎身”了,意味着她又“正常”了,回到不受鲁镇人歧视的“阳光”下了(祥林嫂一厢情愿的想法)。但四婶断然地阻止向她正式宣告了她早被“开除”于“正常社会”。这个死胡同她再也走不出,她按照柳妈的建议去“赎身”,她做了,但还是得不到承认。于是,祥林嫂的精神彻底死灭。
第四处:想安心死去而不得
这是文章开头,“我”遇到祥林嫂,祥林嫂已经纯乎一个乞丐。但她并不向我讨钱,她“没有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问“我”人死了有没有魂灵。“我”知道祥林嫂的过去,“我”又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所以想给她一个能让她安心的答案。但“我”终于逃遁了。
“我”不能回答,因为陷入了一个二律背叛的两难境地。如果回答没有魂灵,那么祥林嫂花天价捐门槛的“赎身”成了无用———可是她生前这样痛苦,希望死后因消除罪孽而好过;如果回答有魂灵,那么,她虽“赎身”却未被社会承认,那么死后会不会遭受锯身的酷刑呢?这是她临死前最后面临的死胡同,虽然已经预知自己将离开人世,但就连死,都得不到安宁!这就是《祝福》的巨大悲剧,这就是鲁迅先生的巨大悲悯……
参考文献:《鲁迅全集》
一、处于“文明”与“蒙昧”的分界点
读懂《祝福》,笔者认为可以从这里开始:“鲁镇”—“卫家山”—“里山”三个相异的文化地域。小说正面写到“鲁镇”,侧面写到“卫家山”和“里山”。这三个地方对于祥林嫂都很重要。
“鲁镇”———所谓“文明”、“开化”的地方。“文明”体现为,这里有讲“理学”的老监生鲁四老爷,有知道若嫁二夫死后就会被阎罗大王锯成两半的柳妈。这里的人讲究“礼教”,要求祥林嫂等妇女“三从四德”、“从一而终”,否则,就将她视为另类,挤出正常人的生活空间,最终窒息而死。
“里山”———所谓“蒙昧”不开化的地方。这里有祥林嫂以死抗争再嫁命运的记忆;有壮健不谙“礼教”的丈夫贺老六(甘心以娶初嫁娘的高额聘礼迎娶祥林嫂);有祥林嫂视为生活全部的儿子阿毛。这里是《祝福》里出现的“边城”。
“卫家山”———“蒙昧”和“文明”的中分地段。这里应该是祥林嫂生长、 初嫁的地方。那么,祥林嫂也就会受着两边的影响———她从“文明”地方得到的影响是遵循礼教,“从一而终”,当违犯之后,就连自己都否定自己。从“蒙昧”地方得到的影响是,没有文化、愚昧、迷信,以及对“三从四德”等礼教规则跟从而尚未完全陷入。
笔者认为,是鲁迅先生匠心独具,“残酷”地让祥林嫂辗转于三种文化地域,由三种不相兼容的思想习俗猛烈碰撞,终于得以淋漓尽致地叙写出中国妇女当时普遍的悲剧命运。所以,祥林嫂如果只在一个地方,那么,她也许能过着安稳的一生,(哪怕死了丈夫)而不至于在四十上下便离开人世。祥林嫂从卫家山走进鲁镇,再从鲁镇走进里山,却因为先后死了新丈夫和儿子仍然无法安住,最终只得又回到鲁镇。文化地带的变迁,伴随祥林嫂自身起伏剧烈的遭际,使得小说人物心理构成巨大碰撞,形象从而完整丰满,小说的悲剧内涵愈发深广,具有超越时代的震撼力度。
二、四处死胡同
在理清上面的“鲁镇”—“卫家山”—“里山”的思路之后,我们便可以看到小说里出现有四处祥林嫂走不出去的“死胡同”了。这些构成她心里一生都解不开的死结,最终精神死灭。
第一处:想“从一而终”而不得
祥林嫂初到鲁镇,年纪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服丧,“只是顺着眼”,不爱说话。她到鲁四老爷家做工,“食物不论,力气是不惜的。人们都说鲁四老爷家里雇着了女工,实在比勤快的男人还勤快。到年底,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夜的煮福礼,全是一人担当,竟没有添短工。然而她反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
这里有一个“包袱”,后面逐渐抖出。不联系后文,我们就难以理解为何祥林嫂刚来心情沮丧(虽有丧夫之痛,但决非全部原因),而后来那样繁忙,却身心好转了。———好景不长,后文立即由这里平和的叙述转向一个紧张的情节———祥林嫂的堂伯出现,十几天后,婆婆先斩后奏,抢了祥林嫂回去。我们才知道,祥林嫂在死了丈夫后是逃出来的。
死了丈夫,但夫家还有婆婆,祥林嫂的依附关系尚在,对丈夫的“从一而终”可以转移到对婆婆的恭顺供奉上面,这是礼教提倡的。但悲哀的是,由于比她小十岁的丈夫死得太早,没有留下子嗣,祥林嫂在婆婆眼中无多价值。精明强干的婆婆为小儿子计,为自己计,便在大儿子尸骨未寒时节就把祥林嫂再嫁“里山”贺老六了!
于是祥林嫂面临死胡同———是按照礼教规矩听从婆婆的,还是按照礼教规矩不再嫁,为丈夫守节?她本能地选择了守节,于是才逃到鲁镇。最终却还是逃不开夫家婆婆的追捕。虽然抓祥林嫂先斩后奏形同强盗行径,且有损鲁四老爷的尊严,但由于是婆婆出面,“合理合法”,所以鲁四老爷只能以“可恶!然而……”不了了之。
第二处:想终老“里山”而不得
读者从卫老婆子口中得知,经过殊死抗争无效,祥林嫂再嫁给“里山”贺老六,并过上了好日子。
祥林嫂这里的生活又走进一个安稳平和期。“……她到年底就生了一个孩子,男的,新年就两岁了。……看见他们娘儿俩,母亲也胖,儿子也胖;上头又没有婆婆;男人有的是力气,会做活;房子是自家的。———唉唉,她真是交了好运了”。
祥林嫂的确是交了好运,虽然她可能还抹不完“再嫁”给心里带来的阴影。男人身处“里山”,礼教观念淡薄,并不看重所谓的贞洁、再嫁什么的,能讨到媳妇就很不错了,更何况有了儿子。贺老六一定非常珍爱妻子和儿子,自己又能干。祥林嫂又没有婆婆在上面的颐指气使,小日子过得实在又充满希望。所以,祥林嫂没有理由还始终惦着过去的阴霾。她在接受着现实,开始爱新丈夫、儿子和这个温暖的家。她很幸福———如果没有变故,不再回到鲁镇的话。
鲁迅先生这里又考验了一下读者的心理承受能力———新丈夫伤寒复发死了,一重打击;儿子阿毛被狼吃了,心理受重创(夫死本可从子,儿子死了,从此没有依附和寄托);大伯收屋,她又被扫地出门了。于是,祥林嫂又被卫老婆子带到鲁镇,带到鲁四老爷家。
第三处:想平静度日而不得
再嫁再丧夫的祥林嫂又出现在鲁镇,所受待遇殊非第一次。
这里对祥林嫂的外貌描写与第一次同中有异。同样装束,服丧,但两颊没有了血色,眼角有泪痕,带着小铺盖———她现在全部的家当。语言描写迥异———第一次很少语言,这次却滔滔不绝,不厌其烦地述说儿子阿毛遭狼的经过。外貌描写相异的地方凸显了她心理遭受的重大打击;语言描写则凸显了她在严重心理失衡后,本能地想求得鲁镇人的同情,幻想以这种方式淡化鲁镇人对她再嫁的“伤风败俗”行为的鄙薄。
但她所做的努力不久便成“无用功”。鲁镇“文明社会”忘不了祥林嫂的“伤风败俗”。鲁四老爷告诫四婶———祥林嫂“不干净”,祭祀天地祖宗万不可用她沾手;鲁镇人对祥林嫂的态度是“又冷又尖”的。“冷”和“尖”体现了鲁镇人对她的排斥性和攻击性。
于是,祥林嫂想乞求鲁镇人的同情不得,转而乞求鲁镇人的忽视。她似乎已自觉到已经不能和正常人一样昂首走在阳光下面,于是,她乖觉地蜷缩到阴暗的小角落。(“……但从人们的笑影上,也仿佛觉得这又冷又尖,自己再没有开口的必要了。她单是一瞥他们,并不回答一句话”;“……干枯的小眼睛一看祥林嫂的额角,又钉住她的眼。祥林嫂似乎很局促了,立刻敛了笑容,旋转眼光,自去看雪花”)然而从完整的阿毛遇难到把阿毛和别的小孩比较再到祥林嫂头上的伤疤,鲁镇人对待这个“玩物”是极尽残忍之能事,一有机会便揭开她的伤口,再撒上点盐,看她的痛楚,自己才满足地大笑。
鲁迅先生安排柳妈出现,将本处在悬崖边的祥林嫂又重重推了一把。从柳妈那里,祥林嫂得知因为自己再嫁,死后还要在阴间受到被锯开身体分给两个男人的酷刑;也得知,可以“捐门槛”赎身。经过苦闷思索,祥林嫂决定以天价“赎身”,以换得重新过上正常人生活的资格,且消除罪孽,阴间不再受酷刑。
……换算了十二元鹰洋,请假到镇的西头去。但不到一顿饭时候,她便回来,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高兴似的对四婶说,自己已经在土地庙捐了门槛了。
冬至的祭祖时节,她做得更出力,看四婶装好祭品,和阿牛将桌子抬到堂屋中央,她便坦然的去拿酒杯和筷子。
“你放着罢,祥林嫂!”四婶慌忙大声说。
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的站着。……
这里祥林嫂取酒杯跟第一次不同,多了一个修饰词语“坦然”。因为她已经“赎身”了,意味着她又“正常”了,回到不受鲁镇人歧视的“阳光”下了(祥林嫂一厢情愿的想法)。但四婶断然地阻止向她正式宣告了她早被“开除”于“正常社会”。这个死胡同她再也走不出,她按照柳妈的建议去“赎身”,她做了,但还是得不到承认。于是,祥林嫂的精神彻底死灭。
第四处:想安心死去而不得
这是文章开头,“我”遇到祥林嫂,祥林嫂已经纯乎一个乞丐。但她并不向我讨钱,她“没有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问“我”人死了有没有魂灵。“我”知道祥林嫂的过去,“我”又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所以想给她一个能让她安心的答案。但“我”终于逃遁了。
“我”不能回答,因为陷入了一个二律背叛的两难境地。如果回答没有魂灵,那么祥林嫂花天价捐门槛的“赎身”成了无用———可是她生前这样痛苦,希望死后因消除罪孽而好过;如果回答有魂灵,那么,她虽“赎身”却未被社会承认,那么死后会不会遭受锯身的酷刑呢?这是她临死前最后面临的死胡同,虽然已经预知自己将离开人世,但就连死,都得不到安宁!这就是《祝福》的巨大悲剧,这就是鲁迅先生的巨大悲悯……
参考文献:《鲁迅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