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大多都文质兼美,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因此,与其他学科相比,初中语文在德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改变传统重智育、轻德育的语文教学现状,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做到传授文本知识的同时,渗透德育,促使学生的道德品质获得提高。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这一问题谈谈看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德育渗透;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7-0058-02
德育教育是我国学生教育培养中至关重要的内容,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往往有着直接影响。近年来,除思想品德教育之外我國各初中开始越发重视德育教育在其他科目中的融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受传统的教学思想的影响,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将就初中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教育为例,分析其教学渗透存在的问题,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教学渗透方法。
一、充分利用课文内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现行初中语文教材所精选的大多数篇目,无不蕴含着浓郁的爱国情愫。因此,我们要善于用好这一德育资源,在“授业解惑”的同时,积极渗透德育,让学生懂得将自己的社会责任和祖国的未来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在传承中华文化精髓时,形成时代所需要的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解决学生“成才”先“成人”的问题,就要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与课文中的众多人物形象同呼吸,心连心,用他们积极的思想行动来影响自己。杜甫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情怀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的崇高理想,千百年来一直荡涤着学生的心灵,爱国爱民的真挚情感流露在诗行里;梁启超在戊戌变法失败后,更是热切希望出现“少年中国”,高歌少年的朝气蓬勃,对祖国的热爱让学生精神倍感振奋;叶文玲笔下“富春江的俏娇静”则让学生感受到了祖国山川的秀丽,从而不断激起爱国激情……像这样饱含着爱国情怀的课文比比皆是,我们教师就要善于从课外相关资料的积累、了解作家作品背景,做到课前激趣,课上引导、体味好词、品析佳句,结合现实、感悟拓展等多方面耐心指导,进行爱国教育,使德育的渗透落到实处。
二、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
1.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课堂教学是进行德育的主要场所,教师在课堂教学应注意德育与智育的统一,把德育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例如,讲课文时,可使学生在学好语言文字的基础上,深入领会课文的内容,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还可以配上与课文相适应的资料,用朗读制造氛围,使学生身临其境获得更真实深刻的体会。这样具有针对性的德育渗透,对学生思想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是十分有效的。
2.在写作中渗透德育教育。
作为语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课中的德育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作文教学中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认识事物的习惯和能力,训练学生运用书面语言及一定的章法技巧描绘事物,表达思想感情。学生在整个作文的过程中,通过认真观察、感悟,必然会触发各种情感,对所写事物表达出一定的见解或评价,因此能收到很好的德育效果。
三、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要针对实际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要有的放矢。在课前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并分析产生这种思想状况的个人、家庭、社会原因。教师要用全新的观点来审视今天的学生的思想特点,发挥语文教学思想导向的积极作用,让学生的思想摆脱庸俗浅薄的泥淖,跟上时代的步伐。例如,在教学《陌上桑》时,有的学生可能会大胆直言:“那个罗敷真是太傻了,太守有权有势,嫁给他可以吃香的喝辣的,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不比在家里整天采桑养蚕强多了吗?”我们不要简单地认为这种想法离经叛道、幼稚可笑,实际上,在现在的商品经济社会中由于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侵蚀,持有这种想法的绝非个别。我们不能简单粗暴地加以讥讽、训斥,而应该因势利导,启发学生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点和方法,摆正他们的人生航向。
四、言传身教,张扬自身魅力
在语文教学中,注重提高自身素质是非常重要的。“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有广博坚实的业务知识,而且要不断充实和更新,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德育教育既要言传,又要身教,处处为人师表,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要先做到,用自己的爱心和人格魅力感染影响学生。具体做法是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指责”激发学生兴趣,树立乐观向上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精神。课堂尽可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我总是尽可能地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参加难易不同层次的活动,对成绩差的同学尽可能予以肯定,激发他们的学生热情,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同时还经常注意自身的穿着打扮,言谈举止,给学生树立榜样。因此,只要我们在备课的同时注意将语文教学和德育教育融为一体,就可以让学生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五、注重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素质
课外阅读是培养学生道德情操的重要途径。积极开展内容丰富的课外阅读活动,不仅有利于学生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还能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段推荐适合的书籍,列出推荐的书籍名单,积极引导学生阅读并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让学生学会阅读,爱上阅读,激发出学生的阅读兴趣。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也在阅读中不知不觉的提高了自身素质。
总之,语文是集语言、思想为一体的学科,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如何将德育工作有机地渗透于学科教学之中,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接受各种思想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有待于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去深入细致的尝试与探索。
参考文献
[1]吴彩球.《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方法探讨》新课程,2018年20期.
[2]盘红梅.《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语文周报·教研版,2018年20期.
[3]何基厚.《初中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中学教学参考,2018年20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德育渗透;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7-0058-02
德育教育是我国学生教育培养中至关重要的内容,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往往有着直接影响。近年来,除思想品德教育之外我國各初中开始越发重视德育教育在其他科目中的融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受传统的教学思想的影响,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将就初中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教育为例,分析其教学渗透存在的问题,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教学渗透方法。
一、充分利用课文内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现行初中语文教材所精选的大多数篇目,无不蕴含着浓郁的爱国情愫。因此,我们要善于用好这一德育资源,在“授业解惑”的同时,积极渗透德育,让学生懂得将自己的社会责任和祖国的未来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在传承中华文化精髓时,形成时代所需要的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解决学生“成才”先“成人”的问题,就要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与课文中的众多人物形象同呼吸,心连心,用他们积极的思想行动来影响自己。杜甫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情怀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的崇高理想,千百年来一直荡涤着学生的心灵,爱国爱民的真挚情感流露在诗行里;梁启超在戊戌变法失败后,更是热切希望出现“少年中国”,高歌少年的朝气蓬勃,对祖国的热爱让学生精神倍感振奋;叶文玲笔下“富春江的俏娇静”则让学生感受到了祖国山川的秀丽,从而不断激起爱国激情……像这样饱含着爱国情怀的课文比比皆是,我们教师就要善于从课外相关资料的积累、了解作家作品背景,做到课前激趣,课上引导、体味好词、品析佳句,结合现实、感悟拓展等多方面耐心指导,进行爱国教育,使德育的渗透落到实处。
二、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
1.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课堂教学是进行德育的主要场所,教师在课堂教学应注意德育与智育的统一,把德育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例如,讲课文时,可使学生在学好语言文字的基础上,深入领会课文的内容,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还可以配上与课文相适应的资料,用朗读制造氛围,使学生身临其境获得更真实深刻的体会。这样具有针对性的德育渗透,对学生思想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是十分有效的。
2.在写作中渗透德育教育。
作为语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课中的德育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作文教学中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认识事物的习惯和能力,训练学生运用书面语言及一定的章法技巧描绘事物,表达思想感情。学生在整个作文的过程中,通过认真观察、感悟,必然会触发各种情感,对所写事物表达出一定的见解或评价,因此能收到很好的德育效果。
三、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要针对实际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要有的放矢。在课前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并分析产生这种思想状况的个人、家庭、社会原因。教师要用全新的观点来审视今天的学生的思想特点,发挥语文教学思想导向的积极作用,让学生的思想摆脱庸俗浅薄的泥淖,跟上时代的步伐。例如,在教学《陌上桑》时,有的学生可能会大胆直言:“那个罗敷真是太傻了,太守有权有势,嫁给他可以吃香的喝辣的,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不比在家里整天采桑养蚕强多了吗?”我们不要简单地认为这种想法离经叛道、幼稚可笑,实际上,在现在的商品经济社会中由于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侵蚀,持有这种想法的绝非个别。我们不能简单粗暴地加以讥讽、训斥,而应该因势利导,启发学生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点和方法,摆正他们的人生航向。
四、言传身教,张扬自身魅力
在语文教学中,注重提高自身素质是非常重要的。“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有广博坚实的业务知识,而且要不断充实和更新,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德育教育既要言传,又要身教,处处为人师表,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要先做到,用自己的爱心和人格魅力感染影响学生。具体做法是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指责”激发学生兴趣,树立乐观向上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精神。课堂尽可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我总是尽可能地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参加难易不同层次的活动,对成绩差的同学尽可能予以肯定,激发他们的学生热情,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同时还经常注意自身的穿着打扮,言谈举止,给学生树立榜样。因此,只要我们在备课的同时注意将语文教学和德育教育融为一体,就可以让学生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五、注重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素质
课外阅读是培养学生道德情操的重要途径。积极开展内容丰富的课外阅读活动,不仅有利于学生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还能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段推荐适合的书籍,列出推荐的书籍名单,积极引导学生阅读并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让学生学会阅读,爱上阅读,激发出学生的阅读兴趣。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也在阅读中不知不觉的提高了自身素质。
总之,语文是集语言、思想为一体的学科,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如何将德育工作有机地渗透于学科教学之中,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接受各种思想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有待于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去深入细致的尝试与探索。
参考文献
[1]吴彩球.《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方法探讨》新课程,2018年20期.
[2]盘红梅.《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语文周报·教研版,2018年20期.
[3]何基厚.《初中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中学教学参考,2018年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