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是一种较少见的以巨核细胞系列增生为主的骨髓增殖性疾病。年发病率为0.1/10万[1]。由于本病常有反复出血,故也名为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其临床特征是血小板数持久性明显增多,伴反复自发性皮肤粘膜及内脏出血、血栓形成及脾肿大。起病缓慢,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轻者仅有头昏、乏力,重者有出血、血栓形成。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病情观察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部分仅有头昏、乏力,易导致误诊。多数患者是因身体不适检查血常规,意外发现血小板显著升高,进一步行骨穿及其它辅助检查而确诊。因此,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我们在耐心听取患者主诉的同时,还应阅读化验单等辅助检查结果,协助医生进行诊断。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重者可有出血、血栓形成,护理时要注意观察有无牙龈出血、皮肤黏膜瘀斑、腹痛、血压下降、肢体麻木、偏瘫等。发现有内脏出血、血栓形成,应立即让患者卧床休息,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2用药护理
羟基脲是目前国内外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首选药物之一。目的是将血小板减少到400×109/L以下,有效率约为80%左右。副作用为可逆性白细胞降低,皮肤色素增加,斑丘疹样皮疹,紫色丘疹,指甲萎缩,口腔溃疡以及胃肠道不适等。羟基脲的用量随血小板的下降逐渐减量,治疗缓解后,给予维持剂量口服。服药时,护士要指导患者遵医嘱及时调整用药剂量,观察药物副作用,加强皮肤护理,协助患者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保持口腔清洁。胃肠道反应严重者给予对症处理。抗血小板聚集可口服阿司匹林,宜饭后服。在进行抗血栓、抗凝或抗血小板治疗的过程中,可能引起严重出血,要注意观察出血征兆。
3饮食护理
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刺激及不易消化的食物,多饮水。多食海哲,杏仁,海马,黑木耳,生姜。海哲,杏仁,海马能使血小板减少。黑木耳可以抑制血小板的凝集力,从而预防血栓形成。生姜能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血小板凝集。血小板增多症患者的饮食还要注意多食水果和蔬菜,其中所含维生素C与膳食纤维可以抑制血小板凝集。降低血中纤维蛋白原的含量。
4休息指导
适当运动,劳逸结合。在疾病早期无血拴及出血表现时,可参加慢跑、打太极拳、跳广场舞等体育项目进行锻炼,增强体质,避免进行剧烈运动。出血时,应严格卧床休息。脾大者要避免碰撞。
5心理护理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心理。主要原因是:患者需长期服药,对预后难以预料。医护人员要主动与患者沟通,安慰患者,帮助患者正确面对现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注重社会心理护理,利用已经痊愈或好转、性格开朗的病友进行言传身教,使得同疾病病友之间的情绪相互感染,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康复。
6健康指导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患者需要经常监测外周血象变化,及时调整用药,并了解疾病演变过程。出院时,医护人员要告知患者来院复诊时间。强调注意自我保护,防止外伤出血。
参考文献:
[1] 陈珠,林果为 .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2531-2533.
1病情观察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部分仅有头昏、乏力,易导致误诊。多数患者是因身体不适检查血常规,意外发现血小板显著升高,进一步行骨穿及其它辅助检查而确诊。因此,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我们在耐心听取患者主诉的同时,还应阅读化验单等辅助检查结果,协助医生进行诊断。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重者可有出血、血栓形成,护理时要注意观察有无牙龈出血、皮肤黏膜瘀斑、腹痛、血压下降、肢体麻木、偏瘫等。发现有内脏出血、血栓形成,应立即让患者卧床休息,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2用药护理
羟基脲是目前国内外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首选药物之一。目的是将血小板减少到400×109/L以下,有效率约为80%左右。副作用为可逆性白细胞降低,皮肤色素增加,斑丘疹样皮疹,紫色丘疹,指甲萎缩,口腔溃疡以及胃肠道不适等。羟基脲的用量随血小板的下降逐渐减量,治疗缓解后,给予维持剂量口服。服药时,护士要指导患者遵医嘱及时调整用药剂量,观察药物副作用,加强皮肤护理,协助患者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保持口腔清洁。胃肠道反应严重者给予对症处理。抗血小板聚集可口服阿司匹林,宜饭后服。在进行抗血栓、抗凝或抗血小板治疗的过程中,可能引起严重出血,要注意观察出血征兆。
3饮食护理
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刺激及不易消化的食物,多饮水。多食海哲,杏仁,海马,黑木耳,生姜。海哲,杏仁,海马能使血小板减少。黑木耳可以抑制血小板的凝集力,从而预防血栓形成。生姜能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血小板凝集。血小板增多症患者的饮食还要注意多食水果和蔬菜,其中所含维生素C与膳食纤维可以抑制血小板凝集。降低血中纤维蛋白原的含量。
4休息指导
适当运动,劳逸结合。在疾病早期无血拴及出血表现时,可参加慢跑、打太极拳、跳广场舞等体育项目进行锻炼,增强体质,避免进行剧烈运动。出血时,应严格卧床休息。脾大者要避免碰撞。
5心理护理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心理。主要原因是:患者需长期服药,对预后难以预料。医护人员要主动与患者沟通,安慰患者,帮助患者正确面对现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注重社会心理护理,利用已经痊愈或好转、性格开朗的病友进行言传身教,使得同疾病病友之间的情绪相互感染,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康复。
6健康指导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患者需要经常监测外周血象变化,及时调整用药,并了解疾病演变过程。出院时,医护人员要告知患者来院复诊时间。强调注意自我保护,防止外伤出血。
参考文献:
[1] 陈珠,林果为 .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2531-2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