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诱因、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自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来本院就诊的7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衰竭的患者,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采取个体化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给予70 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衰竭的患者相应的治疗后,临床症状均得到了较好的改善,显效的有38例,有效2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4.29%,临床治疗前后实验数据对比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制定明确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方案的系统性和稳定性为向导,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保护肾脏,对于减少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损伤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急性肾功能衰竭;疗效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是我国常见的一类肾脏疾病,是由多种病因和多种病理类型肾小球疾病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主要临床症状为低白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及水肿和大量蛋白尿等[1]。由于肾病综合征患者蛋白质及脂质代谢紊乱,可能并发感染、急性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它可发生于PNS 病程中的任何阶段,国内报道其发病率为2.1%~8.8%,也是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治疗失败的原因之一[2]。近几年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衰的发病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严重者可能会危及到患者生命。因此,对该疾病提高认知度,总结诊疗经验,尽早明确诱因,从而选择有效方案来对其进行治疗,在临床上有重要作用和意义。选择自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来本院就诊的7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衰竭的患者,给予相应的治疗后,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自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来本院就诊的7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衰竭的患者,男性病例39例,女性病例31例,年齡在21~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6.97±13.12 岁,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结合相应的临床检查均被确诊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
(1)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为:24 h 尿蛋白大于3.5 g,血浆白蛋白小于30 g/L,并排除过敏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乙肝相关性肾病及其他疾病所致的继发性肾病综合征。同时伴有水肿以及血脂升高等症状。双肾B超检查示双肾体积增大或正常。
(2)急性肾功能衰竭诊断标准为:肾功能突然的减退(在48h内),血肌酐升高,绝对值大于25 mmol·/L(0.3mg·dl- 1),或血肌酐较前升高>50%,或尿量减少(尿量<0.5ml/(kg·h),时间超过6小时以上。
1.2 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采取个体化治疗,所有患者给予速效利尿、免疫抑制、抗凝剂、抗感染以及输注白蛋白等对症治疗。所有患者均给予泼尼松治疗,剂量为1mg/(kg·d),服用8周后减量,给予速尿20~200mg/天,3天为一个疗程,根据病情间隔5~7天再用一个疗程。对于严重低白蛋白血症者在给激素和利尿之前给予人体白蛋白或低分子右旋糖酐,以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对于血液高凝的患者,给予肝素或低分子肝素从而缓解血液高凝引起并发症症状。对于无尿患者给予血液透析或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4]。对于其他病理类患者,酌情使用环磷酰胺等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采取甲基强的松龙进行冲击治疗。
1.3 疗效标准
根据血肌酐、血浆白蛋白、尿蛋白以及患者的临床表现将预后分为:①显效:血肌酐及尿素氮恢复到正常范围,尿蛋白明显减少,患者已经不需要透析。②有效:与入院时相比,血肌酐下降在25%~50%之间,患者不需要透析。③无效:临床症状未改善、血肌酐没有下降的趋势,或者患者肾功能进一步恶化,需要进一步透析。总有效率=(显效+ 有效)/病例总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通过SPSS 17.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对本次临床观察的所有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若P<0.05,则说明本次实验数据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给予7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衰竭的患者相应的治疗后,临床症状均得到了较好的改善,显效的有38例,有效2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4.29%,临床治疗前后实验数据对比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果见表-1。
表1 患者临床治疗前后实验数据分析
3 讨论
本文中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衰竭的患者,给予有效、及时的治疗后,临床症状均得到了较好的改善,总有效率为94.29%,临床治疗前后实验数据对比统计学差异显著。目前,对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治疗,一般情况下采取速效利尿、免疫抑制、糖皮质激素、抗感染以及输注白蛋白、小剂量多巴胺及碱化尿液等进行综合对症治疗,以达到兼顾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两个环节的目的。治疗的关键主要体现在,及时发现病人急性肾衰竭症状和预后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同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自1966年Chamber 等首次报道肾病综合征(NS)并急性肾功能衰竭(ARF)以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ARF 是NS 的诸多并发症中最严重的一种,主要临床表现为少尿或无尿,肾功能急骤恶化,血尿素氮及肌酐上升等。促发肾病综合征并发肾功能衰竭的病因很多,主要病因目前认为主要是肾内缺血及肾间质水肿两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5]。患者体内有大量的蛋白尿,最后导致低蛋白血症,从而引起了血容量不足,肾血流量减少,引起入球小动脉收缩,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此外,患者肾间质水肿,压迫肾小管,致管腔狭窄,使肾小管腔闭塞,使肾小球滤过原尿的功能下降。另外,长期服用激素或细胞毒性药物也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因素之一,服用药物者对感染易感性增加,最终引起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水平下降,而诱发急性肾功能衰竭。
综上所述,肾病综合征(NS)并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是多种因素引起的疾病,但若不能早期及时发现并进行治疗,其将会逐渐转化成肾功能不全,严重时会导致死亡。因此,制定明确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方案的系统性和稳定性为向导,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保护肾脏,对于减少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损伤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马继孔.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衰竭临床病理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30(5):106-107.
[2]梁桢.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衰竭患者临床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8(8):70-71
[3]王 晞,潘丽萍,吴艳波.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临床危险因素探讨[J].云南医药,2009,30(1):20- 22.
[4]张 燕,陈卫东.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衰18例因素分析[J].实用全科医学,2005,3(5):399- 400.
[5]李冬虹,许平辉.肾病综合征并特发性急性肾功能衰竭32 例临床分析[J].河北医学,2003,(8):717-718.
关键词: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急性肾功能衰竭;疗效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是我国常见的一类肾脏疾病,是由多种病因和多种病理类型肾小球疾病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主要临床症状为低白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及水肿和大量蛋白尿等[1]。由于肾病综合征患者蛋白质及脂质代谢紊乱,可能并发感染、急性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它可发生于PNS 病程中的任何阶段,国内报道其发病率为2.1%~8.8%,也是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治疗失败的原因之一[2]。近几年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衰的发病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严重者可能会危及到患者生命。因此,对该疾病提高认知度,总结诊疗经验,尽早明确诱因,从而选择有效方案来对其进行治疗,在临床上有重要作用和意义。选择自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来本院就诊的7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衰竭的患者,给予相应的治疗后,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自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来本院就诊的7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衰竭的患者,男性病例39例,女性病例31例,年齡在21~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6.97±13.12 岁,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结合相应的临床检查均被确诊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
(1)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为:24 h 尿蛋白大于3.5 g,血浆白蛋白小于30 g/L,并排除过敏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乙肝相关性肾病及其他疾病所致的继发性肾病综合征。同时伴有水肿以及血脂升高等症状。双肾B超检查示双肾体积增大或正常。
(2)急性肾功能衰竭诊断标准为:肾功能突然的减退(在48h内),血肌酐升高,绝对值大于25 mmol·/L(0.3mg·dl- 1),或血肌酐较前升高>50%,或尿量减少(尿量<0.5ml/(kg·h),时间超过6小时以上。
1.2 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采取个体化治疗,所有患者给予速效利尿、免疫抑制、抗凝剂、抗感染以及输注白蛋白等对症治疗。所有患者均给予泼尼松治疗,剂量为1mg/(kg·d),服用8周后减量,给予速尿20~200mg/天,3天为一个疗程,根据病情间隔5~7天再用一个疗程。对于严重低白蛋白血症者在给激素和利尿之前给予人体白蛋白或低分子右旋糖酐,以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对于血液高凝的患者,给予肝素或低分子肝素从而缓解血液高凝引起并发症症状。对于无尿患者给予血液透析或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4]。对于其他病理类患者,酌情使用环磷酰胺等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采取甲基强的松龙进行冲击治疗。
1.3 疗效标准
根据血肌酐、血浆白蛋白、尿蛋白以及患者的临床表现将预后分为:①显效:血肌酐及尿素氮恢复到正常范围,尿蛋白明显减少,患者已经不需要透析。②有效:与入院时相比,血肌酐下降在25%~50%之间,患者不需要透析。③无效:临床症状未改善、血肌酐没有下降的趋势,或者患者肾功能进一步恶化,需要进一步透析。总有效率=(显效+ 有效)/病例总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通过SPSS 17.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对本次临床观察的所有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若P<0.05,则说明本次实验数据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给予7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衰竭的患者相应的治疗后,临床症状均得到了较好的改善,显效的有38例,有效2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4.29%,临床治疗前后实验数据对比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果见表-1。
表1 患者临床治疗前后实验数据分析
3 讨论
本文中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衰竭的患者,给予有效、及时的治疗后,临床症状均得到了较好的改善,总有效率为94.29%,临床治疗前后实验数据对比统计学差异显著。目前,对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治疗,一般情况下采取速效利尿、免疫抑制、糖皮质激素、抗感染以及输注白蛋白、小剂量多巴胺及碱化尿液等进行综合对症治疗,以达到兼顾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两个环节的目的。治疗的关键主要体现在,及时发现病人急性肾衰竭症状和预后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同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自1966年Chamber 等首次报道肾病综合征(NS)并急性肾功能衰竭(ARF)以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ARF 是NS 的诸多并发症中最严重的一种,主要临床表现为少尿或无尿,肾功能急骤恶化,血尿素氮及肌酐上升等。促发肾病综合征并发肾功能衰竭的病因很多,主要病因目前认为主要是肾内缺血及肾间质水肿两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5]。患者体内有大量的蛋白尿,最后导致低蛋白血症,从而引起了血容量不足,肾血流量减少,引起入球小动脉收缩,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此外,患者肾间质水肿,压迫肾小管,致管腔狭窄,使肾小管腔闭塞,使肾小球滤过原尿的功能下降。另外,长期服用激素或细胞毒性药物也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因素之一,服用药物者对感染易感性增加,最终引起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水平下降,而诱发急性肾功能衰竭。
综上所述,肾病综合征(NS)并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是多种因素引起的疾病,但若不能早期及时发现并进行治疗,其将会逐渐转化成肾功能不全,严重时会导致死亡。因此,制定明确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方案的系统性和稳定性为向导,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保护肾脏,对于减少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损伤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马继孔.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衰竭临床病理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30(5):106-107.
[2]梁桢.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衰竭患者临床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8(8):70-71
[3]王 晞,潘丽萍,吴艳波.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临床危险因素探讨[J].云南医药,2009,30(1):20- 22.
[4]张 燕,陈卫东.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衰18例因素分析[J].实用全科医学,2005,3(5):399- 400.
[5]李冬虹,许平辉.肾病综合征并特发性急性肾功能衰竭32 例临床分析[J].河北医学,2003,(8):717-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