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薄弱校新高考选科走班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来源 :高考·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huai53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新一轮高考改革为背景,针对县域薄弱高中学生数少,生源参差不齐的特点进行”选科走班”教学模式的实践,对高中“选科走班”的班级组建方式进行探索。尝试构建较为合理的、符合校情的“选科走班”教学管理机制,力图为县域薄弱高中校的教学改革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选科走班;班级组建
  新高考综合改革旨在培养时代所需要的全面、综合性人才,着力推进考试内容和命题形式以及录取方式的改革,突出素质立意和能力导向。改革给学校带来的第一个变化就是教学组织上的“选科走班”。“选科走班”的实施突出了学生的选择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也给教学管理和组织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我校为县域一中,但全县人口不到12万,生源较少,以2018级高一新生为例,全县初中毕业生共1100余人,我校招收600人,学生总数少且层次差异大(中考录取分最高530多分,最低360多分),选科走班的组织困难重重,但通过探索和实践,基本实现了分层分类走班,未增加教室,也未增加师资。
  一、准备和筹划
  2018级高一学生作为进入新高考改革的第一届,学生普遍存在对政策的理解不到位、对自身学习潜力的把握不到位、对生涯教育的认识不到位、对选科走班的管理模式认识不到位等问题。选科很可能存在功利性和盲目性,不利于后续的学习,如何引导学生选科是筹备工作的重点。
  1.学习政策
  政策宣传是推进新高考综合改革的基础,我县作为山区县,家长的总体文化程度不高,政策理解困难,而学生作为16岁左右的青少年,缺乏具体事例作为参照,故而对新高考综合改革的认识难免偏颇。所以必须加强学习和宣传,包括对学考、选考的要求,录取政策的“两依据一参考”、高校的专业索引等。
  2.学会选择
  学生经过高一一年的专业科目学习,但许多学生仍没能充分认识自身潜力,而且“3+1+2”模式下,再选科目的“2”采用的是赋分制,赋分公式需要有基数才能计算,但仅有两次市级统考数据,偶然性较大,赋分计算出来的成绩可参考性存疑。因此,学校要从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挖掘自身潜力下功夫,比如开设生涯规划课程,设计各类量表帮助学生分析等。
  3.预设方案
  凡事预则立,虽然没有真正实施前很难确定具体的操作方案,但12种组合的学习倾向研判、班级组建的合理化依据、组合走班的可行性原则以及带来的管理上的变化等问题可以提前设想并告知学生,具体有:
  ①原则上12种组合全开,但如果组合选择人数少于20人则可能没有师资保障,无法开班,所以学生在选科时要有一至两个备选组合;
  ②走班模式至少要固定一科,不能三个选考科目全走,便于课程编排和教学管理;
  ③组合建班服从班级总数最小化的原则;
  ④分类分层走班,首选科目(物理/历史)不同但次选科目相同的学习能力差异大,尽可能分开走班,物理组合前110名同学尽可能单独走班。
  二、组织和实施
  作为第三批进行新高考改革的省份,虽然外省已有好的做法和管理模式,但毕竟是新事物,学生对“选”和“走”都没有清晰的认识,所以实施时经历了模拟选科建班---尝试走班---调整后正式走班三个阶段。
  1.模拟选科建班:这个阶段从高一上学期末至高一下5月份左右时间,共经历一次期末考和两次月考,每次考完后学生按照兴趣和潜力填写选择组合的意向表,导入模拟选科平台两次。参照第二次选择的情况模拟编班的结果如下:
  
  可以看出,600位同学编成了13个班,班级总数理想,但走班人数多,而且我校计划首选物理和首选历史的次选科目分开走班,首选物理的前110名分层走班,所以初步估计要16间教室才能完成走班(此时未排课程,估算不准确),即增加三个备用教室。也就是说,走班会多出教室主要看各组合的人数,由组合人数引起班级组建后决定哪些同学需要走班,如物化地58人和物化政30人组两个班则要走班的是地理的58位同学和政治的30位同学。
  2.尝试走班:5月底到6月份,高校选科索引陆续出炉,再次开放选科平台,引导学生除考虑兴趣和潜力外,考虑专业志愿慎重选择。为发现问题,积累经验,此次选科仍然组合全开,且告知学生会排班排课并试上课。选科结果如图:
  考虑分层走班,物理组合中年级最靠前的学生基本选择物化生组合,单独编班,小班化30人建班;再从物理组合中选出80人编成物生班和物地班,排课时发现“固一走二”课程非常难排,所以以“固二走一”为原则,组建班级如下:
  存在问题:
  ①因为“固二走一”,物生班和物地班涵盖物理的5个组合,独缺物化政组合,导致物化政组合中的有10位同学成绩靠前但无法进行分层走班。
  ②因为分类走班,导致历地3班中的19位选化学的同学和历生2班中的5位选化学的同学化学合班共24人,实际选化学的人数为346人却要开8个班,要多出一间走班教室。
  ③政治科更是,物生12班中3位选政治的和物地11班中4位选政治的一共才7个同学,无法分层走班,地理科也同样存在此类情况。
  ④走班人数偏多,而且有三个班中出现三种组合,班级管理不便。
  尝试走班的意义在于学生对“选科走班”有更清晰的认识,学校也能从中发现问题,及时调整。经过一个星期的试行,学生对走班模式适应很快,前两天会走错班级,第三天开始基本不会,但地理、政治两科没能分层走班,结果是学生学习能力差异较大,不利于教学。更深层次的是,这样的大面积走班而且有三个班級都出现三种组合并不利于学生学习,班级管理也不便。
  3.调整正式走班
  根据试走班的情况分析,发现一文带两理(历化生)和一理带两文(物地政)的组合其实很不利于学习,思维转换太大,本身选这两组合的学生也很少,可以适当缩减组合。于是在期末考试成绩出来之后进行最后一次选科,此次选科去掉了历化生、历化地、物政地三个人数较少的组合,结果如下:   班级编排:
  调整后每个班最多两种组合,走班人数也有一定下降,相对来说管理方便,课程也更好编排。总班级数为13个班,其中历史4个班、物理9个班、生物8个班、化学7个班、地理6个、政治5个班。基本实现了分层分类走班,物地11班的18位选化学的同学和物生12班33位化学同一层次走班,物化13班的选生物的22位同学和物地11班的22位生物同学同一层次走班,但物化13班选地理的8位同学和物生12班7位选政治的同学以及历地2班的10位选政治的同学因为人数太少只能与其它班合并走班(除非几位同学单独编班)。
  三、困难和应对
  高二开学后,以上述班级编制正式上课,由于之前有试行经验,教学管理可以很快进入正轨,但也仍然发现不少问题。
  1.走班的管理问题。班级固定后,正式上课就意味着基本不能再调整(除非改组合),但还是有学生深入学习后才发现自己不适应该组合,提出调整,而如果调整人数稍多将影响班级生额,甚至要重新进行班级编排以及重新排课,故而要慎重处理。
  2.走班的考勤、作业批改、教师辅导、家校沟通都更麻烦,教师辅导必须走班才能针对自己的学生,家长会时老师也必须走班。这就要求年级管理层面上加强引导并强化督查落实。
  3.考试安排困难。月考、阶段考试也必须走班制,要么学生走考场,要么试卷走学生,都很容易出错。再加上学考科目重要性提高,考试要同时安排学考科和选考科的走班考,人员交错复杂,考试组织难度非常大,需要要考前做好周密的准备工作。
  4.质量评估问题。因为走班实际造成不同组合的班级起始成绩不平衡,如何评价教师的教学成绩也变得困难,传统的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指标已很难说明问题。我校采用绩差对比法给每个老师的教学班进行绩差比对,有一定的参照性,但直观性差,且计算难度大,必须开发相应的程序来实现。
  四、结束语
  回顾选科走班准备和具体实施的这一年,我们既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权,也结合学校实际基本实现了分层分类走班,教学管理有序进行。可以很肯定的说“选科走班”并沒有想象中的困难,其实编班、排课都有软件系统可以解决,学校要做的就是合理研判,预设方案,积极引导,寻找适合自身校情、学情的解决方案。
  当然,我校也仍然有不少没能解决的问题,比如分层走班没有完全实施;再比如某个组合需要走班时哪些人走班等。解决问题就是我们工作的动力,相信下一届,我们会做的更好。
  参考文献
  [1]任丽伟,王彦婧,田菲菲,白俊.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走班制”教学模式实践研究——以沈阳大学虎石台附属实验中学为例.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06期
  [2]张丽丽, 张继明.新高考改革背景下中学实施“走班制”的审思.决策与信息, 2018年11期
其他文献
摘 要: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式,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它主要是运用互联网资源和现代信息技术工具设计和制作的短视频,并结合多媒体教学课件和其他的辅助教学资源构建的教学方式,微课应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具有诸多优势。本文主要探究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包括应用微课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应用微课创设生动教学情境、应用微课加强课后复习辅导等。教师应该结合高中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创设微课资源
期刊
摘 要:为促进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日语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本文以《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日语教学的必要性和方法研究》为课题,从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日语教学的必要性入手,对其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地分析,在此基础上全面而深入地探究了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日语教学方法。  关键字:新课改背景;高中;日语教学;必要性;教学方法  一、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日语教学的必要性  在过去,中学基本上都是将英语作为中学生的第二语言进行教学,
期刊
摘 要:随着新高考改革与新课标的颁布,图表型试题在高考历史中越来越多。通过对图片型、表格型、地图型试题的研究分析,可以总结其解题规律,有助于教师教学与学生解题。  关键词:高考历史;解题策略;图片型;表格型;地图型;  “图”在中国古代历史传统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常谓“左图右史”,即是强调“图”对于修史或者读书的重要性。“图”可以是我们常说的地图、图画等,亦可是图表。司马迁在《史记》中就独创“
期刊
摘 要:自新课改实施以来,教育部根据中学英语教学问题,提出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将“人本理念”融入到英语教学中,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增强学生英语素养。人本理念应用在英语教学中,将学生作为主体。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兴趣,了解学生青睐的教学方式,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以学生意愿作为导向组织教学。在这种教学氛围中,既与学生认知规律相符合,又可激发学生求知欲。  关键词:人本理念;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教学实践  自
期刊
摘 要:在数学能力培育下,对于中学生而言,全面培育学生群体的数学学习能力,优化数学教学方式,具有重要的价值与作用。新时代背景下,唯有全面推进数学教学方式的不断创新发展,才能够从根本上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正是因为如此,大量的数学教师开始探索如何提升能力培育下的中学数学教学方式的创新研究。本文借助于文献研究法等,全面探索了中学数学教学方式的创新策略,以此为中学数学教学的全面
期刊
摘 要: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英语词汇的高效掌握是提升英语学习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高中英语词汇教学采用高效课堂常态化的模式,可以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为此本文从高中英语的教学现状出发,分析了高中英语词汇教学高效课堂常态化模式推广的意义,以及高中英语词汇教学高效课堂常态化模式推广的具体措施,并对高中英语词汇教学高效课堂常态化模式推广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常态化、模式推广 
期刊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环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然而很多英语课外作业还是停留在在机械的背诵、抄单词、做习题这种穿新鞋走老路的做法,本文结合研究中发现的问题和所取得的成果,给出了行之有效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英语 ;作业改革 ;策略探究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新课程已由实验阶段进入到全面推广阶段,课程设计、开发、实施、评价等各个环节比课改前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然而,多数的课外作业内容
期刊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思政课也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办好思政课教师的专业素养的提升也显得尤为必要。本文对民族地区中学思想政治教师专业素养进行归因分析,并对其在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策略,以达到提升本地区中学思想政治教师素养的目的,提升思政课教育实效,更好的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新时代;专业素养;课程改革;思政课;教师发展     一、问卷设计及背景  问卷分二部分
期刊
摘 要:“板块式教学”最早由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提出。所谓“板块式教学”就是将一节课或一部分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分为几个明显的、而彼此之间又有密切关联的教学环节,也叫“板块”,教学的过程、教学的内容呈“板块”状并列而又一步一步地逐层深入。如何让法治意识更加深入学生内心,使学生主动在情景模拟中展开对法治的学习,板块式教学值得提倡。  关键词:法治;板块式教学;情景模拟  一、板块式教学法的含义初探 
期刊
摘 要:在我国,新视域下数学教学理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然而很多地方的数学教学还依旧使用着以往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讲述着枯燥的数学理论知识,这样的教学方法对于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提高数学教学质量都有着非常不利的影响,而且长此以往还很容易打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造成学生厌学等多种问题。因此,为了避免这些教学问题的发生,改进教学方法是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去进行研究尝试的。接下来,本文将尝试在新视域下对中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