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1年加入世贸以来,我国医药产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机遇与空间,整体实力不断增强,医药贸易亦迅速增长。2001年,我国医药外贸总额仅为95亿美元,2010年这一数字已达到602亿美元,较十年前增长了5倍以上。其中,进口从41亿美元增长至20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20%,出口从54亿美元增长至近4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5%,进、出口增速均超过外贸整体水平。医药进出口占全国整体进出口的比重从1.7%上升到2.6%,占世界医药贸易的比重亦从不足2%上升至5%。由于创新性强、市场活跃度高,医药产业现已成为国内发展速度最快、潜力最大的产业之一。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表现出明显的“抗跌性”,连续三年实现进、出口同比正增长,为“稳外需”、“保份额”、“促增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入世”十年我国医药贸易快速发展
人世十年,我国医药贸易快速发展表现为:
国际市场不断扩张、重点国别持续增长十年来,我国医药外贸市场不断拓展,进出口国别从196个增长到221个,几乎覆盖了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地区)。十年来,我国与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传统市场的医药贸易继续呈稳步增长态势,为保持市场份额稳定提供了坚实基础。其中,美国作为我国最大的国别贸易伙伴,其对华贸易份额始终保持在20%的水平线上,进出口额从21亿美元持续增长到115亿美元。十年来,我国与印度、巴西、俄罗斯、土耳其等新兴医药市场以及东盟各国的医药贸易往来日渐频繁,为进出口发展速度提升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以印度为例,2001年该国位列我国出口国别第五,出口份额为4.83%,而2010年印度已成为我第二大出口市场,出口份额也上升至8.52%。
既有优势得以保持、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十年来,我国医药出口结构不断优化,形成了以原料药产品为基础,以高新技术产品为导向的出口发展模式。西药原料作为我国优势产业,在医药出口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十年中,出口额从28亿美元增长至203亿美元,其中糖精钠、维生素c、青霉素工业盐、维生素E和扑热息痛等大宗原料药出口已分别占世界贸易量的90%、90%、60%、44%和40%,另有约70多种特色、高端原料药产品子啊国际市场上拥有较高份额。此外,西成药、生化药、医院诊断治疗设备等高技术附加值产品出口份额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医用敷料、一次性耗材、中药材及饮片等低附加值及原料性产品出口增长则相对放缓,说明我国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部分产业已开始向产业链下游延伸。
经营格局呈现多样化趋势十年来,我国医药外贸市场主体发生深刻变化,从以国有为主导,外资、民营等为辅的经营结构逐渐转变为以民营、外资为主导,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以出口为例,国有企业所占市场份额从2001年的60%大幅下降至2010年的18%,三资企业从32%dz升至41%,民营企业则从不足8%上升至41%。整体来看,医药市场多元化格局已基本形成,市场开放程度明显提高。
与时俱进全面创新商会工作
加入世贸十年来,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简称“医保商会”)根据我国外贸环境的整体变化,科学调整自身定位,使业务工作步入了新阶段。
会员队伍建设与时俱进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医药外贸主体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医保商会为适应这种变化,主动调整了会员队伍建设的方向,取得了明显成效。从企业数量上看,2001年商会共有会员企业1400余家,而截至2010年底,商会会员总数已突破2400家,十年中增加了近1倍。从企业类型上看,以往商会80%以上会员是单纯从事进出口的贸易型企业,而近年来新发展的会员中,工贸综合型企业已占到70%以上,其中包含了所有国内重点大型生产和贸易型企业,加上科研开发、信息技术和咨询服务型企业的不断加入,商会的会员类型已呈现出全新的格局;从所有制结构上看,民营企业在会员队伍中的比例已有大幅度提高,而目前商会还积极响应企业要求,吸引发展三资企业,特别是跨国医药公司在华设立的独资企业加入商会,并根据外资企业特点研究设立专业委员会,以期增强了服务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会员队伍建设工作的变化,反映了医药外贸主体在“入世”后的变化趋势,也体现了医保商会在新形势下为巩固和提高行业代表性与影响力所做的努力。
多管齐下应对国外贸易壁垒和摩擦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医药外贸整体环境明显改善,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和产品走出国门,积极探索开拓国际资源,分享市场商机。在这一过程中,虽然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关税壁垒的逐渐取消或降低,但技术性壁垒和贸易摩擦明显抬头,成为了医药企业“走出去”面临的新障碍。
——尝试通过国际对话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自2001年以来,医保商会多次通过开展国际对话的方式,反映企业诉求、维护行业利益。针对欧盟传统药注册法令可能对我国中药产品出口造成严重阻碍的问题,医保商会代表国内行业通过世贸框架下的贸易壁垒通报机制(TBT通报会议)向欧方正式提出行业关注和意见,引起了欧方的重点关注并给予答复,为妥善解决相关问题起到了积极作用。
——积极推动中医药国外立法和多哈回合谈判。为推动英国中草药立法工作,医保商会先后与英国卫生部、药监局和药典委员会等部门开展了专业交流,并协助英方进行中药材专论的审核工作。此外,医保商会还为世贸框架下的政府间谈判及磋商提供了大量的专业意见和建议。
为协助推动多哈回合谈判进程,医保商会结合行业形势和企业诉求,提出了关于部分医药产品进口关税减让问题的意见报告,为相关部门对外谈判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意见。
——牵头组织贸易摩擦案件应对。十年中,医保商会共牵头组织了30余起国外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的应诉工作,并多次以行业代表组织身份发起损害抗辩。在包括欧盟对我国酒石酸反倾销案在内的多起案件中,依靠医保商会的积极努力,部分涉案企业争取到了零税率的裁决结果,或与调查机关达成了合理的数量/价格承诺和解方案。
整体看来,医药贸易摩擦案件在“入世”后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发案数量未出现明显增加;二是涉案产品出口额屡创新高,其中印度对我青霉素工业盐及6-APA发起的反倾销调查涉案金额超过2亿美元,是迄今为止我国医药行业遭遇反倾销涉案金额最高的案件;三是发起调查国别呈多样性,新兴医药市场如巴西、俄罗斯、阿根廷等纷纷对我国医药产品发起反倾销或保障措施调查,而传统市场如欧盟、印度等作为对华贸易救济案件主要发起国的情况亦未发生变化,贸易摩擦涉案国别整体成多样化趋势;四是涉案产品从原料药向医疗 器械领域延伸,包括病员监护仪在内的高新技术医药产品成为调查案件的新目标,说明我国高附加值医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不断提高。
顺应形势,以专业型、多元化服务推动医药产业走出去“人世”之后,我国医药产业发展获得了空前的机遇与空间,为了充分利用好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医保商会抓住机遇、积极探索,开展了一系列新型专业服务工作,积极引导企业加速开拓国际市场。
——承办商务部“国家医药进出口技术服务中心”,重点开展产品注册认证和国际认证的咨询工作。该中心每年与欧洲药品质量管理局、美国药监局、美国药典委员会等多家机构合作,邀请相关专家来华培训答疑,指导国内药企获取市场准人证书或通过质量管理认证。截至2010年,中心已累计培训专业人员近千名,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
——有效发挥中英联委会机制下中方牵头作用。自2007年开始,医保商会被指定为中英经贸联委会项下医药工作组的中方牵头单位,全面负责中英医药领域的政策通报、技术转移、项目对接及信息共享工作,由于吸引了大量优秀中英医药企业参与其中,该工作组已成为联委会项下最为活跃且实际成果最多的机构之一。
——依靠专业优势,积极为政府部门建言献策。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医药行业相关政策逐渐呈现出专业化、多样化、复杂化的趋势,而促进相关政策的调整和完善也已成为商会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提供专业性意见和建议,商会成功参与了部分医药政策顶层设计工作,包括: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对医药行业的影响,研究出台应对策略并提出前瞻性判断;围绕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医药出口企业资质管理、重点产品关税调整等重点问题向商务部、发改委、工信部、海关总署、药监局等相关部委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供专业意见,多角度开展建言工作;承接部委专项课题研究,为鼓励扩大医药产品进出口贸易提供智力支持和策略选择。商会还通过参与政府间经贸联/混委会的机会,与国外政府机构和行业协会直接对话,就市场准入、药政管理、投资合作、技术转移等问题展开磋商,为双边行业交流拓宽渠道。 一一开展行业协调,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入世”后,随着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医药产品出口竞争进一步加剧,导致低价恶性竞争情况时有发生。为此,医保商会积极开展行业协调工作,针对维生素c、青霉素工业盐等大宗敏感原料药产品多次召开会议,帮助企业分析市场情况、预判出口走势,引导企业开展公平有序的竞争,取得了企业的信任与支持,有效维护了出口秩序的健康和稳定。
_开展贸促服务,打造行业优质品牌。为了帮助国内企业与国际市场开展商务交流与对接,医保商会还与世界知名展览公司欧洲博闻合作举办了世界制药原料中国展及世界制药机械、包装设备与材料中国展(“中国展”),为国内外医药从业者搭建起一个专业的服务平台。该展自200i年首次举办即获得成功,迄今已举办了十届,是医保商会在“入世”十年来业务发展上的一项重要成果。目前,该展已成为亚洲第一大医药专业类展会,展出面积超过8万平方米,每年吸引2000余家展商和来自世界各地的近3万名参观商到会,综合规模较十年前扩张了10倍以上,真正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对推进我国医药外贸工作的几点建议
应进一步加大对医药外贸工作的多方支持根据国际权威机构预测,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医药市场国家对全球医药市场增长的贡献将超过50%。其中,中国将于2011年成为全球第三大医药市场,年均增速超过25%,市场规模达500亿美元以上。由此可见,我国的医药市场容量和贡献度均已居于世界前列,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医药产业增长的重要引擎。在这种情况下'建议按照“十二五”规划、新兴产业促进政策中关于提升医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政策要求,出台一系列涉及税收、价格和贸易便利化等措施,大力扶植医药外贸发展,使医药产品进出口进一步成为促进我国外贸事业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支撑,实现中国从制药大国向制药强国的根本性转变。
抓紧开展医药行业“走出去”问题战略研究随着全球医药产业格局的不断变化,中国医药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多参与国际竞争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如何在新一轮对外开放中,扩大“走出去”步伐,适时通过投资、并购、合作等方式获取国际先进技术和人才,进而抢占国际医药产业新的制高点,是能否实现医药行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战略性问题。建议相关部门尽快围绕此问题没立研究专题,并组织相关人员共同商讨制订医药行业走出去整体战略性发展规划并跟踪落实。
支持商会组织做大做强,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医保商会作为专业性行业组织,在对外开放工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医药行业仍存在头绪多、秩序散、市场乱、规模小等问题,亟待通过包括行业协调在内的方式加以解决。为此,建议赋予医保商会更大的经营空间和平台,有针对性的支持医保商会在建言献策、服务会员、产业协调、对外交流、应对摩擦等方面发挥作用。
“入世”十年我国医药贸易快速发展
人世十年,我国医药贸易快速发展表现为:
国际市场不断扩张、重点国别持续增长十年来,我国医药外贸市场不断拓展,进出口国别从196个增长到221个,几乎覆盖了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地区)。十年来,我国与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传统市场的医药贸易继续呈稳步增长态势,为保持市场份额稳定提供了坚实基础。其中,美国作为我国最大的国别贸易伙伴,其对华贸易份额始终保持在20%的水平线上,进出口额从21亿美元持续增长到115亿美元。十年来,我国与印度、巴西、俄罗斯、土耳其等新兴医药市场以及东盟各国的医药贸易往来日渐频繁,为进出口发展速度提升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以印度为例,2001年该国位列我国出口国别第五,出口份额为4.83%,而2010年印度已成为我第二大出口市场,出口份额也上升至8.52%。
既有优势得以保持、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十年来,我国医药出口结构不断优化,形成了以原料药产品为基础,以高新技术产品为导向的出口发展模式。西药原料作为我国优势产业,在医药出口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十年中,出口额从28亿美元增长至203亿美元,其中糖精钠、维生素c、青霉素工业盐、维生素E和扑热息痛等大宗原料药出口已分别占世界贸易量的90%、90%、60%、44%和40%,另有约70多种特色、高端原料药产品子啊国际市场上拥有较高份额。此外,西成药、生化药、医院诊断治疗设备等高技术附加值产品出口份额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医用敷料、一次性耗材、中药材及饮片等低附加值及原料性产品出口增长则相对放缓,说明我国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部分产业已开始向产业链下游延伸。
经营格局呈现多样化趋势十年来,我国医药外贸市场主体发生深刻变化,从以国有为主导,外资、民营等为辅的经营结构逐渐转变为以民营、外资为主导,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以出口为例,国有企业所占市场份额从2001年的60%大幅下降至2010年的18%,三资企业从32%dz升至41%,民营企业则从不足8%上升至41%。整体来看,医药市场多元化格局已基本形成,市场开放程度明显提高。
与时俱进全面创新商会工作
加入世贸十年来,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简称“医保商会”)根据我国外贸环境的整体变化,科学调整自身定位,使业务工作步入了新阶段。
会员队伍建设与时俱进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医药外贸主体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医保商会为适应这种变化,主动调整了会员队伍建设的方向,取得了明显成效。从企业数量上看,2001年商会共有会员企业1400余家,而截至2010年底,商会会员总数已突破2400家,十年中增加了近1倍。从企业类型上看,以往商会80%以上会员是单纯从事进出口的贸易型企业,而近年来新发展的会员中,工贸综合型企业已占到70%以上,其中包含了所有国内重点大型生产和贸易型企业,加上科研开发、信息技术和咨询服务型企业的不断加入,商会的会员类型已呈现出全新的格局;从所有制结构上看,民营企业在会员队伍中的比例已有大幅度提高,而目前商会还积极响应企业要求,吸引发展三资企业,特别是跨国医药公司在华设立的独资企业加入商会,并根据外资企业特点研究设立专业委员会,以期增强了服务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会员队伍建设工作的变化,反映了医药外贸主体在“入世”后的变化趋势,也体现了医保商会在新形势下为巩固和提高行业代表性与影响力所做的努力。
多管齐下应对国外贸易壁垒和摩擦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医药外贸整体环境明显改善,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和产品走出国门,积极探索开拓国际资源,分享市场商机。在这一过程中,虽然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关税壁垒的逐渐取消或降低,但技术性壁垒和贸易摩擦明显抬头,成为了医药企业“走出去”面临的新障碍。
——尝试通过国际对话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自2001年以来,医保商会多次通过开展国际对话的方式,反映企业诉求、维护行业利益。针对欧盟传统药注册法令可能对我国中药产品出口造成严重阻碍的问题,医保商会代表国内行业通过世贸框架下的贸易壁垒通报机制(TBT通报会议)向欧方正式提出行业关注和意见,引起了欧方的重点关注并给予答复,为妥善解决相关问题起到了积极作用。
——积极推动中医药国外立法和多哈回合谈判。为推动英国中草药立法工作,医保商会先后与英国卫生部、药监局和药典委员会等部门开展了专业交流,并协助英方进行中药材专论的审核工作。此外,医保商会还为世贸框架下的政府间谈判及磋商提供了大量的专业意见和建议。
为协助推动多哈回合谈判进程,医保商会结合行业形势和企业诉求,提出了关于部分医药产品进口关税减让问题的意见报告,为相关部门对外谈判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意见。
——牵头组织贸易摩擦案件应对。十年中,医保商会共牵头组织了30余起国外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的应诉工作,并多次以行业代表组织身份发起损害抗辩。在包括欧盟对我国酒石酸反倾销案在内的多起案件中,依靠医保商会的积极努力,部分涉案企业争取到了零税率的裁决结果,或与调查机关达成了合理的数量/价格承诺和解方案。
整体看来,医药贸易摩擦案件在“入世”后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发案数量未出现明显增加;二是涉案产品出口额屡创新高,其中印度对我青霉素工业盐及6-APA发起的反倾销调查涉案金额超过2亿美元,是迄今为止我国医药行业遭遇反倾销涉案金额最高的案件;三是发起调查国别呈多样性,新兴医药市场如巴西、俄罗斯、阿根廷等纷纷对我国医药产品发起反倾销或保障措施调查,而传统市场如欧盟、印度等作为对华贸易救济案件主要发起国的情况亦未发生变化,贸易摩擦涉案国别整体成多样化趋势;四是涉案产品从原料药向医疗 器械领域延伸,包括病员监护仪在内的高新技术医药产品成为调查案件的新目标,说明我国高附加值医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不断提高。
顺应形势,以专业型、多元化服务推动医药产业走出去“人世”之后,我国医药产业发展获得了空前的机遇与空间,为了充分利用好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医保商会抓住机遇、积极探索,开展了一系列新型专业服务工作,积极引导企业加速开拓国际市场。
——承办商务部“国家医药进出口技术服务中心”,重点开展产品注册认证和国际认证的咨询工作。该中心每年与欧洲药品质量管理局、美国药监局、美国药典委员会等多家机构合作,邀请相关专家来华培训答疑,指导国内药企获取市场准人证书或通过质量管理认证。截至2010年,中心已累计培训专业人员近千名,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
——有效发挥中英联委会机制下中方牵头作用。自2007年开始,医保商会被指定为中英经贸联委会项下医药工作组的中方牵头单位,全面负责中英医药领域的政策通报、技术转移、项目对接及信息共享工作,由于吸引了大量优秀中英医药企业参与其中,该工作组已成为联委会项下最为活跃且实际成果最多的机构之一。
——依靠专业优势,积极为政府部门建言献策。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医药行业相关政策逐渐呈现出专业化、多样化、复杂化的趋势,而促进相关政策的调整和完善也已成为商会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提供专业性意见和建议,商会成功参与了部分医药政策顶层设计工作,包括: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对医药行业的影响,研究出台应对策略并提出前瞻性判断;围绕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医药出口企业资质管理、重点产品关税调整等重点问题向商务部、发改委、工信部、海关总署、药监局等相关部委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供专业意见,多角度开展建言工作;承接部委专项课题研究,为鼓励扩大医药产品进出口贸易提供智力支持和策略选择。商会还通过参与政府间经贸联/混委会的机会,与国外政府机构和行业协会直接对话,就市场准入、药政管理、投资合作、技术转移等问题展开磋商,为双边行业交流拓宽渠道。 一一开展行业协调,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入世”后,随着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医药产品出口竞争进一步加剧,导致低价恶性竞争情况时有发生。为此,医保商会积极开展行业协调工作,针对维生素c、青霉素工业盐等大宗敏感原料药产品多次召开会议,帮助企业分析市场情况、预判出口走势,引导企业开展公平有序的竞争,取得了企业的信任与支持,有效维护了出口秩序的健康和稳定。
_开展贸促服务,打造行业优质品牌。为了帮助国内企业与国际市场开展商务交流与对接,医保商会还与世界知名展览公司欧洲博闻合作举办了世界制药原料中国展及世界制药机械、包装设备与材料中国展(“中国展”),为国内外医药从业者搭建起一个专业的服务平台。该展自200i年首次举办即获得成功,迄今已举办了十届,是医保商会在“入世”十年来业务发展上的一项重要成果。目前,该展已成为亚洲第一大医药专业类展会,展出面积超过8万平方米,每年吸引2000余家展商和来自世界各地的近3万名参观商到会,综合规模较十年前扩张了10倍以上,真正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对推进我国医药外贸工作的几点建议
应进一步加大对医药外贸工作的多方支持根据国际权威机构预测,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医药市场国家对全球医药市场增长的贡献将超过50%。其中,中国将于2011年成为全球第三大医药市场,年均增速超过25%,市场规模达500亿美元以上。由此可见,我国的医药市场容量和贡献度均已居于世界前列,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医药产业增长的重要引擎。在这种情况下'建议按照“十二五”规划、新兴产业促进政策中关于提升医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政策要求,出台一系列涉及税收、价格和贸易便利化等措施,大力扶植医药外贸发展,使医药产品进出口进一步成为促进我国外贸事业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支撑,实现中国从制药大国向制药强国的根本性转变。
抓紧开展医药行业“走出去”问题战略研究随着全球医药产业格局的不断变化,中国医药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多参与国际竞争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如何在新一轮对外开放中,扩大“走出去”步伐,适时通过投资、并购、合作等方式获取国际先进技术和人才,进而抢占国际医药产业新的制高点,是能否实现医药行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战略性问题。建议相关部门尽快围绕此问题没立研究专题,并组织相关人员共同商讨制订医药行业走出去整体战略性发展规划并跟踪落实。
支持商会组织做大做强,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医保商会作为专业性行业组织,在对外开放工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医药行业仍存在头绪多、秩序散、市场乱、规模小等问题,亟待通过包括行业协调在内的方式加以解决。为此,建议赋予医保商会更大的经营空间和平台,有针对性的支持医保商会在建言献策、服务会员、产业协调、对外交流、应对摩擦等方面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