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言悟意,触摸语言之美

来源 :阅读(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er1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閱读教学应从语言文字入手,引导学生品言悟意、借言寓意,感悟语言文字所传达出的意蕴,唤起学生阅读学习的兴趣。本文以《夹竹桃》一课为例,整体把握,关注言语表达形式,引导学生品味夹竹桃充满韧性的特征;再由细节入手,关注言语表达特色,感悟语言文字之美;并借助质疑,感受言语表达的妙处,从中升华获得言语的表达智慧。
  【关键词】阅读教学 品言悟意 言语表达
  阅读教学在语文课堂中地位日益凸显,已成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课标提出:“阅读教学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新课标引领教师注重学生阅读、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笔者认为,语文阅读教学应重视引导学生抓住文本独特的“言”,去体会作者的“意”,领悟作者对“意”的巧妙表达,实现语文学习的“言”“意”共生。
  《夹竹桃》一文以朴实而富有哲理的语言,描述了夹竹桃独有的“韧性”及别具一格的精神魅力。如何引导学生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欣赏夹竹桃可贵的韧性,并走近作者体会其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体验审美的乐趣呢?下面结合笔者上的《夹竹桃》一课中关于“韧性”特点的教学片段,来谈谈如何品味语言,感悟意蕴。
  一、整体把握,关注言语表达形式
  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有“三味”——语文味、生本味、审美味。新课标对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的目标指出:“要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文章写的是什么,使学生理解文本内容,还要让学生知道这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言语表达,然后才能指导学生在自己的表达中实践。
  例如,“夹竹桃的特点是什么?季老又是如何用文字来呈现的呢?” 笔者首先让学生默读课文,在文章中寻找有关语句,找到夹竹桃的特点。但这仅仅停留在理解的层次,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是远远不够的。所以笔者还要求学生留意特别的表达方式,用笔圈画出自己最有感触的地方,写上批注。这就是在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关注言语表达形式,感受语言之美。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阅读教学要注重语言的感悟和积累,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有引领学生真正去触摸语言,才能加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而使语文学科人文性这一特点突显出来。要真正上出语文学科的“味道”,语文课上就要教会学生怎样整体把握,紧扣语言文字,实现言意兼得。
  二、细节入手,关注言语表达特色
  教师在教学中要做的不仅是让学生理解文章中夹竹桃的韧性,还应从细节入手,关注言语内容和表达方式,引导学生去发现和感受夹竹桃的韧性美,并感悟语言学大师季羡林先生的语言表达特色,让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有序、有效、有意、有情。
  比如:在描述夹竹桃的韧性时,季老写到:“夹竹桃却在那里静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笔者将文字重新排列成小诗,鼓励学生从言语形式出发去探究语言特色。学生朗读后发现,这虽然是一篇散文,但却读出了诗歌的味道,既有句式上的结构美,又有语言文字的韵律美。教学到这里还没有结束,笔者还引导学生去发现特别的词语。这句话中的“嘟噜”一词是方言中口语化的词语,学生阅读后普遍感觉这个词很有意思。这一词语给文章增添了不少个性和趣味,使得文章诙谐生动。这样口语化词语的运用,和文章前面用到的 “朵”相比,既具象又传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夹竹桃花的繁茂,和它生命力顽强、有韧性的特点。“嘟噜”这个口语化词语的适时穿插,使文章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大大增加。这就是季老“质朴而不失典雅”的表达。
  教学中,在笔者的指导下,学生继续读文,交流感受,不难发现“无……不……”这种特殊的表达形式,双重否定句背后包含着季老对夹竹桃强烈的情感。因此,笔者组织学生结合文本语言,对这种表达方式进行理解和感悟。笔者适时引导学生思考:把“无日不迎风吐艳”换成“每日都迎风吐艳”如何?学生通过对比朗读,发现季老这样写强调了夹竹桃的繁茂,更能表现出它的韧性,也寄托了季老对夹竹桃的强烈情感。这一引导初步实现了言语从感悟到表达的升华。季老就是用这样特别的言语表达形式,反着来写夹竹桃的韧性。这就是他 “率真而不乏睿智”的独特表达。
  这节课上,笔者与学生一起触摸语言文字,感悟语言文字在准确表情达意的基础上,如何创造了句式上的结构美和韵律美。语文教学不仅要“得其意”,更要“得其言”,这才是阅读教学的核心。阅读教学过程就是由内容上的理解升华到言语表达的揣摩,从而实现“言意兼得”。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理解语言,触摸语言,才能真正激发和唤起学生的自我语言意识。
  三、借助质疑,感受言语表达的妙处
  学生阅读第三小节时提出了质疑:第三小节写了14种花,而且季老还用了浓墨重彩的描写,却为什么独独对夹竹桃只字未提呢?教师引导学生从文章整体表达的角度探究“对比衬托”的写作方法。通过这样的引导,使学生在潜意识中学会关注段与段之间的关系。写14种花,其实是想与夹竹桃作对比,强调、突出后面重点描写的夹竹桃。在季老的心中,繁花的一时之美怎么也抵不上夹竹桃的韧性美。看似与夹竹桃无关的段落,却暗示了季老对夹竹桃的特殊情感。
  第三小节描写繁花种类之多时,写了一年三季,花开花落的美好。季老使用了不少四字词语,笔者带领学生读词、悟情。学生能通过这些四字词语感受出繁花的短暂美丽。但有学生质疑:“为什么要用这么多四字词语?季老是语言学大师,就算不用这么多四字词语也能写出优美的散文。”这样的质疑从单纯的理解升华到了对语言表达的揣摩,学生开始学会抓住文本独特的“言”,去体会作者的“意”了。在学生的讨论和教师的点拨中,学生渐渐领悟到四字词语的使用不仅使语言干净简洁,就连行文结构也整齐,还能凸显语言上的起伏变化,并增强文章节奏感和韵律感,读起来琅琅上口。笔者抓住学生的质疑,步步引导,品“言”悟“意”,目的就是要教会学生从文本的字里行间去感知作者的写作意图。
  学生是语文课堂的主人,如何积极追寻阅读教学的真和趣,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有所得,就是语文教师要深入探究的工作。从语言文字入手,引导学生品言悟意,探究季老运用语言文字传情达意的独特匠心,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的领会和把握,并从中升华获得言的表达智慧。
  综上所述,阅读教学必须注重引导学生透过语言表象看语言本质,受到情感熏陶,习得语文技能,使课堂上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使言语间渗透强烈的人文精神,从而达到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阅读作为学生语文学习的一个必备能力,是必须重视的。学生只有在阅读实践中,才能一步步进入文本,想象情景,深入意境,并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语言,享受 “品言悟意”的过程,感受到阅读体验的乐趣,达到“得意、得言、得法”的三重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芳草园小学)
其他文献
一个人的童年,离不开阅读的滋养。阅读就要从经典开始,因为阅读经典会把奇妙的想象力、美好的心愿、善意的爱惜渐渐融入我们的血脉,成为我们拥有幸福和担当的能力。  和孩子们一起阅读,是让丰富多彩、卓有成效的阅读得以在教室点燃的重要因素。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首先要是一个熱爱阅读的人,惟有如此,才能打造书香教室,为社会和未来培养真正热爱读书的种子。教师要拥有广泛的阅读兴趣,更重要的是阅读那些可能为孩子所喜
期刊
操练是快乐英语课堂的主要手段,在小学生习得英语知识、形成语言技能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如何设计和把握好操练环节,提高任务操练的有效性,使课堂不枯燥、有深度,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提高英语能力?本文将从操练的层次性、趣味性、情境性方面对英语课堂中的操练方法进行探究,以提高英语课堂的有效性。  一、注重操练的层次性——使学生能练  一般来说,课堂的操练顺序安排要遵循由简单到复杂、
期刊
【摘要】新课标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要逐步发展儿童的识字、写字能力。根据汉字的构字规律归类识字,组建字族集中识字,儿童学得更主动、更轻松、更有效,对儿童识字能力的提高也有着重要的作用。笔者从利用文本字族激发兴趣、发现隐形字族培养习惯、鼓励自建字族挖掘潜能等方面谈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儿童的识字能力,为阅读和写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组建字族 部编本 识字
期刊
【摘要】复述教学是学生习得语言、运用语言、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但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复述教学存在着“束之高阁,不予理睬”“概念模糊,定位不准”“缺乏策略,机械简单”等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可针对不同的文本采用不同的策略进行复述训练。  【关键词】重要情节 对象特点 关键词语 人物角色 文本内容  什么是复述?简言之,就是以言语重复刚识记的材料,以巩固记忆的心理操作过程。而复述课文,就是用自己的话把课
期刊
新课程改革指出:学生的学习方式应该“自主、合作、探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自主地学习,自主地探索。教师要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素质,提升教学效果。而传统的教学观念是由教师来主导,“我备课,我讲课,我负责,我管理。”学生被当成单独的学习者,没有被当成共同管理学习过程的参与者。能不能让学生参与教师备课,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设计,让学生自己创造更多的学习机
期刊
反思当下的语文阅读教学,很多教师侧重于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引导通过阅读文本,丰富语言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而往往忽视了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忽略了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因此,常常出现“重读轻写”甚至“读写分离”的現象。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的确,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一方面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另
期刊
数学童话通过有趣的数学习题、丰富的想象、精彩的故事情节、夸张的表现手法塑造寓意深刻、脍炙人口的故事。故事里的主人公可以是神仙、英雄,也可以是世间的凡人,还可以是动物、植物或其他实物,把自然物作拟人化的描写,能适应少年儿童的接受能力,所以最受学生的欢迎。要想让学生把数学学好,必须要让学生对数学感兴趣,拥有较好的数学学习动机。要达到这一目的,数学童话是一剂“灵丹妙药”。  如何让数学童话为教育教学所用
期刊
一般人可能会认为学习古诗词枯燥乏味,且与当今生活相距甚远,甚至有人会认为古诗词早过时了,其实不然。我校重视古典诗词教学,以丰厚学生民族文化底蕴,强化语文功底,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多年来,笔者在古诗词教学的路上一路成长,一路收获,有了自己的一些感悟与思考。  一、激发兴趣,古诗词给生活添彩  教学中我们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从引导学生了解诗歌发展的历史开始,一步步让他们感受诗歌在我国文学史上的辉煌成
期刊
【摘要】就目前语文教学中的读、写教学经常性掉链的现状,笔者认为阅读教学应该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以教材文本为范例,教给学生一些关于语言文字运用的知识以及习作的规律和方法,最重要的是使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体会作者是如何根據表达的需要准确到位地处理语言文字。本文是笔者从自身语文教学实践出发,在把握五年级学生习作现状的基础上,对阅读教学指向习作的粗浅探索。  【关键词】语文课程 苏教
期刊
新课标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途径,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在课堂上组织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科学学习的主要途径。但实际上,小学科学课上,往往存在“动手有余而思维不足”的状况。如何促使学生动手与动脑有机结合,把科学课的探究学习引向纵深?如何通过有一定难度的探究性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一、创设情境,植入问题  科学课中,小学生提出的问题常常五花八门,但这些问题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