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针对目前高职汽车专业教学存在的课程思政效果不佳、实训基地功能缺失、教师队伍育人能力不足、教学模式陈舊等问题,提出要守正创新,实施“课程思政全贯穿、两通三能五融合”教学模式。以立德树人为引领,打造育人育能融会贯通教师队伍,依托“文化+教学+生产”三功能智慧育人实训基地,实现“教+学+训+赛+育”五位一体。
【关键词】高职汽车类专业 课程思政 两通三能五融合 汽车工匠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11-0047-03
进入21世纪,广西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城镇化进程加快,汽车保有量飞速增加。2019年,公安部统计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超过3.6亿辆,广西不到10人就有1辆汽车。汽车行业发展日新月异,致使汽车技术人员大量缺口,对职业教育汽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出更高要求,但是,目前高职汽车专业类人才培养普遍存在课程思政效果不佳、实训基地功能不全、教师队伍专业能力与育人能力较弱、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脱节等问题,导致汽车专业人才质量远不能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需要。
基于上述“痛点”,本文探索构建“课程思政全贯穿、两通三能五融合”教学模式,以实现育人、教学、考证、大赛、上岗五位一体、齐头并进,“教+学+训+赛+育”水乳交融、相得益彰。
一、高职汽车类专业传统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剖析
传统汽车专业教学模式课程思政内容老化、形式呆板、零碎散乱;人才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两张皮”问题仍普遍存在;教师技能与企业需求脱节,教师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能力较弱;实训基地功能不全,产业结合度不够,思政育人明显缺失。
(一)课程思政效果不理想
高职汽车专业思政教育目的和内容政治化色彩过于浓厚,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大学生的内在需要,尤其对新时代大学生的新问题关注和引导不够,使学生感觉思政教育“假大空”,逐渐丧失了兴趣。同时,专业技能教学内容复杂多样,缺乏与之匹配的思政资源,导致育能与育人脱节,课程思政劳而少功。
(二)人才供给与需求脱节
高职汽车专业类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和水平上还不能完全适应,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脱节,“两张皮”问题仍然普遍存在。目标定位不准,人才培养方案中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多是本科的压缩版,培养目标主要面向国企、大企职员和职业院校教师,没有突出高职蓝领的特点,没有充分考虑高职生的学情、能力水平、工作空间、知识结构和素质上的差别。尤其当下大量高职生来自中职,对深奥的理论知识做不到学通学精,而动手能力又不足,导致学生在就业市场上难有竞争优势。
(三)实训基地功能缺失
传统模式汽车实训基地功能单一且水平不高、定位不准确,导致服务能力不强。过去建设的实训室很多属于传统的实验室,往往不具备生产功能,常常出现实训基地建设与企业实践教学脱节、生产性设备利用率低下、利用效果不佳等现象。在实训基地建设中能够把岗位实践与思政育人融为一体的更是寥寥无几。
(四)教师队伍专业能力和育人能力弱
高职教师大多来源于本科院校毕业生和企业一线人员,理论实践一体化“双师型”教师不多,教育知识有待丰富,教学技能有待提高,专业教学和科研能力普遍偏低,思政育人能力更显薄弱。
二、高职汽车类专业创新教学模式的实践
(一)构建模式:基于汽车工匠人才培养,构建“课程思政全贯穿、两通三能五融合”教学模式
政、企、行、校联动,共同开发“思政情境+典型工作”双引领特色教材、课程标准、教学设计;推进课程思政、能力本位和任务驱动;搭建思政说讲评课大赛和院校市省国师生技能大赛多元化比拼平台;深化产教融合,促进供需对接和流程再造。畅通校内“教+学+训+赛+育”五融优化大循环,促进校内校外“五融”诊断双循环,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提升,实现学生能力、企业需求和人才培养无缝对接。
1.“三教”改革、四方联动、五位一体
政、企、行、校联动,共同开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行业标准为引领、以企业典型项目为任务的特色教材;搭建技能等级考证、教育部“1+X”考证、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多样化比拼平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课证融通、产教融合,“教+学+训+赛+育”协同攻坚,创新构建“课程思政全贯穿、两通三能五融合”教学模式,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陈旧、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脱节、人才培养质量低等问题。
2.联合育人,“五融五共”
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先后与广西粤宝、广缘、广汇、南宁祥达和新宜等优质企业深入合作,并在2014年与北京中航、北京华晟两大集团联合办学,充分调动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供需对接和流程再造,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共同实施“五融五共”育人模式,“共建+共育+共评+共管+共赢”,同心同德,攻克了学生动手能力弱和岗位适应能力差的问题。
3.思政设计,独具匠心
学院党员带头研究和实施课程思政新路径,在教案中单独进行“思政单元设计”,以情境动人、案例感人,育人育能相融,解决了课程思政效果不佳的问题。
4.贯穿竞赛,德技双修
“课程思政全贯穿、两通三能五融合”教学模式,率先构建了“通盘酬算、任务驱动、即拍即发、竞赛贯穿、课程思政”教学策略,旨在把一门高职专业课设计为一项职业技能大赛,课程标准以企业标准为引领、课程任务以岗位典型工作为情境、课程考核以国家职业技能大赛评分表为导向,每一次课完成一项任务,每项任务设计为一子赛项,解决了学生兴趣不高、动手不足和技能过时的问题。见图1。
(二)打造团队:构建政、企、行、校培养长效机制,打造“育人+育才”两通复合型师资队伍 学院以央财基地和教育部“1+X”为切入点,依托政、企、行、校独特资源,通过自培、共培、送培,打造“专业教师+辅导员+行政教師+企业教师+党政专家”五位一体复合型教学团队,提升“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能力。
1.创建平台,丰富思政资源
依托政企行校建立博识多通的师资团队培养长效机制,搭建“汽院有话说”信息化共享平台,模块有聚焦党建、强国好故事、联播语录、大赛瞬间、新新在哪里、汽车人心里话等,丰富思政资源,提高教师思政育人能力,解决了思政资源缺乏、课程思政“假大空”的难题。
2.创新党建,培根铸魂
政企行校通过联合举办培训班、理论研讨、专题报告会、党员教育实践活动等创新党建活动,紧紧围绕“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聚焦初心抓学习、聚焦成效抓推进、聚焦问题抓整改、聚焦使命抓工作,扎实有序推进师德和师风建设。学重要论述,铸教育之魂,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提升教师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育人能力。
3.校企同赛,提升能力
以国家央财项目、自治区级教改项目、广西中青年科研能力提升项目、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和全国职业院校大赛等为载体,组织立德树人专题报告、思政演讲比赛、专业技能竞赛、新微课堂、技术擂台、创新创业碰碰车、企业实践与社会服务,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教学智慧和创新思维,提升教师育能资本,解决了教师队伍专业能力和育人能力较弱不足的问题。见图2。
(三)创建基地:教育部“1+X”项目助力,党政指导、校企行共建“文化+教学+生产”三功能智慧育人实训基地
借力“1+X”,政、企、行、校共同打造“文化+教学+生产”多功能智慧实训基地,创新建设“思政性+专业性+发展性”实训基地,覆盖岗位实境、渗透思政元素、创设竞赛课堂。“产+学+研+创+育”五方呼应,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实现思政文化、知识技术、岗位技能同向同行,构筑育能育人大格局。
1.“1+X”助力,政企行校共建“教育部‘1+X’实践育人实训基地”
依托教育部“1+X”项目,党政联动,引企人校,学院与北京华晟、中航未来联手,对实训基地功能建设及实践性教学改革进行开拓创新,提出“思政性+专业性+发展性”升级思路,建设汽检、汽修、汽电等六大“国家级教育部‘1+X’项目实训基地”,实现“文化+教学+生产”三融合、“课程思政+教学任务+岗位技能”三对接,解决了实训基地功能不全、产业结合度不够、思政育人缺失等问题。
2.内外双循环,“五化五能”显身手
遵循源自真实、高于真实的理念,弥补实训设备布局分散、配套不全、关联不高、构造封闭、抽象模糊和育人缺失等不足,建成“智能化+集成化+直观化+信息化+德育化”五化一体实训基地,具有“产教融合+教改科研+实战应用+技能竞赛+思政育人”五大功能,并以此为发力点,推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和教改教研的改革,形成互促互进、螺旋上升的内涵发展格局,解决了教师专业教学、教改科研能力偏低问题。
3.“推优评星”为抓手,小切口强突破
“脏乱差”普遍成为高职院校传统汽车基地的代名词,实训基地建设、运行管理普遍成为各大高校“老大难”问题。学院以学校“推优评星”为抓手,对实训室实施系列行之有效的整改措施。具体措施是以“一块户口牌”为小切口,推行“包干到户”;以“一套实训服”为小切口,营造严谨规范学习环境;以“一扇窗帘”为小切口,创造干净明亮实训环境;以“一工位配置”为小切口,修复大量实训设备;以“一幅图片”为小切口,打造“课程思政”实训室;以“一张互评表”为小切口,夯实“全星覆盖”总目标。如今学院30多个实训基地全部通过星级认定,获最高三星级6个。实训基地持续改进,旨在潜移默化提升师生素养,由外在表现至塑造内心,正本清源,打造“汽车工匠”,见图3。
综上所述,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从解决“汽车工匠”人才供需矛盾出发,以行业标准为导向,对接岗位需求,系统地构建了“课程思政全贯穿、两通三能五融合”教学模式,将企业典型项目、价值文化和工作流程纳进教学全程;夯实“三教”改革,重德育、强实践,“教+学+训+赛+育”有机融合,解决了育人与育能孤立、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脱节、动手能力弱、岗位适应能力差的问题;打造了“育人+育才”育人育能融会贯通的两通复合型师资团队,健全“德才双轨并行”教学质量评价模式,突破教师育能育人弱的瓶颈;建设了“文化+教学+生产”三功能智慧育人实践基地,攻克实训室功能缺失、产业结合度差和课程思政弱的难题,实现了“课程思政+教学任务+岗位技能”齐头并进。实践证明,高职汽车类专业“课程思政全贯穿,两通三能五融合”教学模式行之有效。
【参考文献】
[1]王屹.内涵 质量 实效——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选编(广西职业教育卷)[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2]秦斌.创新 实践 硕果——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广西职业教育卷)[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15.
[3]戴士宏.职教院校整体教改[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4]肖娇平.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路径探究[J].高教论坛,2020(6).
[5]黎世锟.重大疫情背景下高职院校线上教学管理策略[J].高教论坛,2020(6).
[6]黎世锟.重大疫情背景下高职汽车专业课线上教学模式的构建[J].广西教育,2020(4).
注:2020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企业‘三高’标准下高职汽车工匠精神培养的研究”(GXGZJG2020B027);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课程思政引领下高职汽车专业核心课程‘德技双修’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2020JGZ13);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2019年“课程思政”教学试点建设项目《汽车维修业务接待》(2019KCSZ06)
【作者简介】黎世锟(1975— ),男,广西南宁人,工程师,高级技师,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为交通运输。
(责编 黄桂婵)
【关键词】高职汽车类专业 课程思政 两通三能五融合 汽车工匠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11-0047-03
进入21世纪,广西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城镇化进程加快,汽车保有量飞速增加。2019年,公安部统计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超过3.6亿辆,广西不到10人就有1辆汽车。汽车行业发展日新月异,致使汽车技术人员大量缺口,对职业教育汽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出更高要求,但是,目前高职汽车专业类人才培养普遍存在课程思政效果不佳、实训基地功能不全、教师队伍专业能力与育人能力较弱、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脱节等问题,导致汽车专业人才质量远不能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需要。
基于上述“痛点”,本文探索构建“课程思政全贯穿、两通三能五融合”教学模式,以实现育人、教学、考证、大赛、上岗五位一体、齐头并进,“教+学+训+赛+育”水乳交融、相得益彰。
一、高职汽车类专业传统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剖析
传统汽车专业教学模式课程思政内容老化、形式呆板、零碎散乱;人才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两张皮”问题仍普遍存在;教师技能与企业需求脱节,教师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能力较弱;实训基地功能不全,产业结合度不够,思政育人明显缺失。
(一)课程思政效果不理想
高职汽车专业思政教育目的和内容政治化色彩过于浓厚,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大学生的内在需要,尤其对新时代大学生的新问题关注和引导不够,使学生感觉思政教育“假大空”,逐渐丧失了兴趣。同时,专业技能教学内容复杂多样,缺乏与之匹配的思政资源,导致育能与育人脱节,课程思政劳而少功。
(二)人才供给与需求脱节
高职汽车专业类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和水平上还不能完全适应,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脱节,“两张皮”问题仍然普遍存在。目标定位不准,人才培养方案中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多是本科的压缩版,培养目标主要面向国企、大企职员和职业院校教师,没有突出高职蓝领的特点,没有充分考虑高职生的学情、能力水平、工作空间、知识结构和素质上的差别。尤其当下大量高职生来自中职,对深奥的理论知识做不到学通学精,而动手能力又不足,导致学生在就业市场上难有竞争优势。
(三)实训基地功能缺失
传统模式汽车实训基地功能单一且水平不高、定位不准确,导致服务能力不强。过去建设的实训室很多属于传统的实验室,往往不具备生产功能,常常出现实训基地建设与企业实践教学脱节、生产性设备利用率低下、利用效果不佳等现象。在实训基地建设中能够把岗位实践与思政育人融为一体的更是寥寥无几。
(四)教师队伍专业能力和育人能力弱
高职教师大多来源于本科院校毕业生和企业一线人员,理论实践一体化“双师型”教师不多,教育知识有待丰富,教学技能有待提高,专业教学和科研能力普遍偏低,思政育人能力更显薄弱。
二、高职汽车类专业创新教学模式的实践
(一)构建模式:基于汽车工匠人才培养,构建“课程思政全贯穿、两通三能五融合”教学模式
政、企、行、校联动,共同开发“思政情境+典型工作”双引领特色教材、课程标准、教学设计;推进课程思政、能力本位和任务驱动;搭建思政说讲评课大赛和院校市省国师生技能大赛多元化比拼平台;深化产教融合,促进供需对接和流程再造。畅通校内“教+学+训+赛+育”五融优化大循环,促进校内校外“五融”诊断双循环,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提升,实现学生能力、企业需求和人才培养无缝对接。
1.“三教”改革、四方联动、五位一体
政、企、行、校联动,共同开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行业标准为引领、以企业典型项目为任务的特色教材;搭建技能等级考证、教育部“1+X”考证、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多样化比拼平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课证融通、产教融合,“教+学+训+赛+育”协同攻坚,创新构建“课程思政全贯穿、两通三能五融合”教学模式,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陈旧、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脱节、人才培养质量低等问题。
2.联合育人,“五融五共”
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先后与广西粤宝、广缘、广汇、南宁祥达和新宜等优质企业深入合作,并在2014年与北京中航、北京华晟两大集团联合办学,充分调动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供需对接和流程再造,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共同实施“五融五共”育人模式,“共建+共育+共评+共管+共赢”,同心同德,攻克了学生动手能力弱和岗位适应能力差的问题。
3.思政设计,独具匠心
学院党员带头研究和实施课程思政新路径,在教案中单独进行“思政单元设计”,以情境动人、案例感人,育人育能相融,解决了课程思政效果不佳的问题。
4.贯穿竞赛,德技双修
“课程思政全贯穿、两通三能五融合”教学模式,率先构建了“通盘酬算、任务驱动、即拍即发、竞赛贯穿、课程思政”教学策略,旨在把一门高职专业课设计为一项职业技能大赛,课程标准以企业标准为引领、课程任务以岗位典型工作为情境、课程考核以国家职业技能大赛评分表为导向,每一次课完成一项任务,每项任务设计为一子赛项,解决了学生兴趣不高、动手不足和技能过时的问题。见图1。
(二)打造团队:构建政、企、行、校培养长效机制,打造“育人+育才”两通复合型师资队伍 学院以央财基地和教育部“1+X”为切入点,依托政、企、行、校独特资源,通过自培、共培、送培,打造“专业教师+辅导员+行政教師+企业教师+党政专家”五位一体复合型教学团队,提升“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能力。
1.创建平台,丰富思政资源
依托政企行校建立博识多通的师资团队培养长效机制,搭建“汽院有话说”信息化共享平台,模块有聚焦党建、强国好故事、联播语录、大赛瞬间、新新在哪里、汽车人心里话等,丰富思政资源,提高教师思政育人能力,解决了思政资源缺乏、课程思政“假大空”的难题。
2.创新党建,培根铸魂
政企行校通过联合举办培训班、理论研讨、专题报告会、党员教育实践活动等创新党建活动,紧紧围绕“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聚焦初心抓学习、聚焦成效抓推进、聚焦问题抓整改、聚焦使命抓工作,扎实有序推进师德和师风建设。学重要论述,铸教育之魂,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提升教师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育人能力。
3.校企同赛,提升能力
以国家央财项目、自治区级教改项目、广西中青年科研能力提升项目、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和全国职业院校大赛等为载体,组织立德树人专题报告、思政演讲比赛、专业技能竞赛、新微课堂、技术擂台、创新创业碰碰车、企业实践与社会服务,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教学智慧和创新思维,提升教师育能资本,解决了教师队伍专业能力和育人能力较弱不足的问题。见图2。
(三)创建基地:教育部“1+X”项目助力,党政指导、校企行共建“文化+教学+生产”三功能智慧育人实训基地
借力“1+X”,政、企、行、校共同打造“文化+教学+生产”多功能智慧实训基地,创新建设“思政性+专业性+发展性”实训基地,覆盖岗位实境、渗透思政元素、创设竞赛课堂。“产+学+研+创+育”五方呼应,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实现思政文化、知识技术、岗位技能同向同行,构筑育能育人大格局。
1.“1+X”助力,政企行校共建“教育部‘1+X’实践育人实训基地”
依托教育部“1+X”项目,党政联动,引企人校,学院与北京华晟、中航未来联手,对实训基地功能建设及实践性教学改革进行开拓创新,提出“思政性+专业性+发展性”升级思路,建设汽检、汽修、汽电等六大“国家级教育部‘1+X’项目实训基地”,实现“文化+教学+生产”三融合、“课程思政+教学任务+岗位技能”三对接,解决了实训基地功能不全、产业结合度不够、思政育人缺失等问题。
2.内外双循环,“五化五能”显身手
遵循源自真实、高于真实的理念,弥补实训设备布局分散、配套不全、关联不高、构造封闭、抽象模糊和育人缺失等不足,建成“智能化+集成化+直观化+信息化+德育化”五化一体实训基地,具有“产教融合+教改科研+实战应用+技能竞赛+思政育人”五大功能,并以此为发力点,推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和教改教研的改革,形成互促互进、螺旋上升的内涵发展格局,解决了教师专业教学、教改科研能力偏低问题。
3.“推优评星”为抓手,小切口强突破
“脏乱差”普遍成为高职院校传统汽车基地的代名词,实训基地建设、运行管理普遍成为各大高校“老大难”问题。学院以学校“推优评星”为抓手,对实训室实施系列行之有效的整改措施。具体措施是以“一块户口牌”为小切口,推行“包干到户”;以“一套实训服”为小切口,营造严谨规范学习环境;以“一扇窗帘”为小切口,创造干净明亮实训环境;以“一工位配置”为小切口,修复大量实训设备;以“一幅图片”为小切口,打造“课程思政”实训室;以“一张互评表”为小切口,夯实“全星覆盖”总目标。如今学院30多个实训基地全部通过星级认定,获最高三星级6个。实训基地持续改进,旨在潜移默化提升师生素养,由外在表现至塑造内心,正本清源,打造“汽车工匠”,见图3。
综上所述,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从解决“汽车工匠”人才供需矛盾出发,以行业标准为导向,对接岗位需求,系统地构建了“课程思政全贯穿、两通三能五融合”教学模式,将企业典型项目、价值文化和工作流程纳进教学全程;夯实“三教”改革,重德育、强实践,“教+学+训+赛+育”有机融合,解决了育人与育能孤立、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脱节、动手能力弱、岗位适应能力差的问题;打造了“育人+育才”育人育能融会贯通的两通复合型师资团队,健全“德才双轨并行”教学质量评价模式,突破教师育能育人弱的瓶颈;建设了“文化+教学+生产”三功能智慧育人实践基地,攻克实训室功能缺失、产业结合度差和课程思政弱的难题,实现了“课程思政+教学任务+岗位技能”齐头并进。实践证明,高职汽车类专业“课程思政全贯穿,两通三能五融合”教学模式行之有效。
【参考文献】
[1]王屹.内涵 质量 实效——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选编(广西职业教育卷)[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2]秦斌.创新 实践 硕果——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广西职业教育卷)[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15.
[3]戴士宏.职教院校整体教改[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4]肖娇平.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路径探究[J].高教论坛,2020(6).
[5]黎世锟.重大疫情背景下高职院校线上教学管理策略[J].高教论坛,2020(6).
[6]黎世锟.重大疫情背景下高职汽车专业课线上教学模式的构建[J].广西教育,2020(4).
注:2020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企业‘三高’标准下高职汽车工匠精神培养的研究”(GXGZJG2020B027);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课程思政引领下高职汽车专业核心课程‘德技双修’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2020JGZ13);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2019年“课程思政”教学试点建设项目《汽车维修业务接待》(2019KCSZ06)
【作者简介】黎世锟(1975— ),男,广西南宁人,工程师,高级技师,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为交通运输。
(责编 黄桂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