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企入班,构建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新模式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cg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职业学校班级教育小组实行班级管理集体负责制,克服了传统班级管理中的弊端。聘请企业管理人员参与班级常规过程管理——“引企入班”的全新模式实现了校企的深度合作。“引企入班”不仅建立了“全员德育”管理体制,而且促进了企业、学校、家庭之间的信息互通,有利于班级职业文化建设,拓展了学生学习空间,开辟了职业学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新途径。
  关键词: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引企入班;班级教育小组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10-0073-02
  一、班级教育小组制度下的“引企入班”
  江苏省润州中等专业学校从2013年春季学期开始全面进行班级管理制度改革,实行班级教育小组制度。班级教育小组制度打破了传统的以班主任个人负责制为基础的班级管理体制,确立了以“班级教育小组”(以下简称为“班教小组”)集体领导的班级管理体制。班教小组由班级任课老师代表、学生代表、学生家长代表、企业代表组成,是班级教育的领导核心。班教小组设组长1名,由学校任课教师兼任,其他成员分为核心成员和重要成员,核心成员由1—2名主要学科教师组成,重要成员若干,由学生代表、学生家长代表和企业代表组成。
  新的班级管理体制要求校长以下所有教师都参加班教小组,强调依靠民主制度,集体决策、集体行动、集体负责,依靠科学方法提高班级管理和教育质量。利用“日碰头”(班教小组核心成员每日碰头会)、“周例会”(班教小组全体成员每周一次工作例会)、“月诊断”(班教小组全体成员每月一次班级情况诊断会)、“导师牵手”(每位班教小组成员牵手联系几位班级学生)等制度开展工作,形成“全员参与,师生互动,家校互动,班企互动,家企互动”的多维度班级管理模式,从而真正实现师师合作、师生合作、家校合作、班企合作、家企合作,为学生主动发展、个性发展、专业发展、全面发展、终身发展提供最好的班级教育支持。
  这一改革的显著特征在于:全校教师几乎全部参加班教小组,人人都是班主任,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员德育。同时,针对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特质,聘请与班级专业相关的企业管理人员作为班教小组的重要成员参与班级常规过程管理。引企入班,构建了全新的职业学校班级管理模式,促进了校企深度融合,有效提升了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质量。
  二、引企入班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
  (一)引企入班,建立“全员德育”管理体制
  职业学校德育工作不仅是学校全体教职员工的责任、社会和家长的责任,也是用人企业的责任。它需要学校、学生家庭和企业形成合力,齐抓共管,把德育渗透到教学、管理、工作、生活中去。要落实全员德育,就要使德育工作系统化,形成全员德育的网络和工作机制。引企入班,建立起了“学校—学生管理部门(系/部)—班级—家长—企业”的德育工作网络,使企业深度参与并融入到职业学校班级教育管理之中,从而弥补了职业学校传统班级管理中缺少企业要素的缺陷,构建起职业学校真正意义上的“全员德育”体制,使职业学校德育管理工作呈现出“职业化”、“企业化”特质。
  (二)引企入班,促进学校、家庭、企业间的信息互通
  班级管理直接引入企业管理人员参与,促进了企业和职业学校的信息畅通,他们能及时把企业对技能人才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素养等方面的要求融入到班级专业课程标准和教育教学过程中,把企业用人的数量、类型、专业、岗位等信息列入专业建设和就业规划指导中,有利于职业学校培养出真正符合企业要求的技能人才。
  同时,企业人员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能直接了解到职校生的理论知识与技术能力水平及心理特点,尤其是他们的择业心理取向;可通过家长代表深入了解家长们对学生将来的择业期望以及对企业管理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有效修正企业用工标准和改善企业管理。同样,家长们也可通过企业管理人员深入了解企业对员工的职业素养要求,提高职业学校学生家庭德育的针对性。
  (三)引企入班,促进班级职业文化建设
  引企入班,可植入企业的管理文化、制度文化理念,甚至将企业的主要生产工艺、劳动纪律等引入班级,形成典型的职业文化氛围,让学生深刻感受与领悟企业的严谨作风、团队精神以及竞争意识,以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
  班级与企业可通过班教小组企业人员共同创建活动载体,培育职业精神。如与企业共同举办文化、体育活动,使学生与企业员工互动,实现班级文化和企业文化的无缝对接。可组织学生与员工同场竞技,通过比赛让学生感受到与企业一线员工们的差距,真实感受并学习企业员工的职业精神。还可让班教小组的企业成员为学生开设专题讲座,以他们的亲身体验和经历向学生传授创业理念、职业精神,指导学生规划职业生涯,让学生充分了解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发展方向,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做好心理和思想准备。
  (四)引企入班,拓展学生学习空间
  引企入班,通过班教小组企业成员的桥梁作用,可以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根据班级教育教学的需要,把学生从教室带到企业的车间,现场考察企业的生产流程和岗位特点,甚至由企业技术熟练的工人手把手直接传授学生岗位技能,促进学生的技能快速成长。企业现场更能够让学生直接接受效益、敬业、合作、创新等企业管理理念的熏陶,提高职业感受性和岗位适应性,学到许多课堂上无法学到的知识。
  引企入班,还让教师与企业人员互相取长补短、相得益彰,使双方深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交互融合,开辟出一条职业学校专业师资队伍培养的新途径。
  (责任编辑:章跃一)
其他文献
春游、踏青、远足、寻找春天、夏令营、秋游、拉练……是学校传统的活动,而野炊是学生最喜欢的“放飞” 活动,“原味野炊”更加关乎生命,野趣无穷,生活味更浓。引导“小小的我”走向“大大的我”是我们教师的责任和育人的目的所在。  一、设计背景  人的发展和终身发展是学校教育的核心,生活本真的体验、生命诗意的激发,是教育的“必由之路”。野炊,作为学校、班级的一项基本活动,是非常有意义并备受欢迎,和当今的教育
摘要:职业道德教学容易脱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尤其容易脱离学生所学专业。明晰这一突出问题的表现及成因,并结合教学实践,构建以职业道德教育与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的职业道德教育模式,方可提高职业道德教育教学效果。  关键词:与学生专业相结合;职业道德教育模式;构建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12-0023-03  一、职业道德教育与学生专业相脱
摘要:汪霞教授等撰写的《高校课程结构调整与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一书从“课程结构”的角度出发,深入探讨了大学生就业与课程结构的关系,论证了大学课程结构对大学生“可雇佣性”的影响,开拓新的就业空间与调整课程结构的关系,职业领域人才需求的变化及其对高校人才培养、课程结构调整的要求。基于研究,提出毕业生就业与高校课程结构调整的战略思路。  关键词:课程结构调整;大学生就业;“可雇佣性”  中图分类号:G6
摘要: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大量的西方职业教育课程模式被引入,成为本土课程改革的仿效对象。我们可以借鉴西方职业教育课程模式,但是,应该在文化自觉的积极心态导引下,更多地从方法论价值出发,努力回到西方职业教育课程模式产生的文化土壤中去考量与反思,关注其课程模式是怎样形成的,对本国课程实践的解释力与指导力如何,优势与不足各是什么,以促进我们形成研究与看待问题的新理论、新方法,并整合到我们原有的思维方
《观察物体》是三年级上册的内容,一直认为这部分内容既简单又难教。简单在学生对物体的观察能力与生俱来,几乎每天都在观察物体,他们对这部分内容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说它难教,是因为不同的观察方法、不同的观察角度所看到的图形是不同的,教师的语言干预和观察指导常常显得有心无力。再者,将观察结果以三视图(即正视图、侧视图、上视图)的形式记录下来,或根据三视图在头脑中还原几何体,则是教学的难点。它是培养学生空间观
摘要:进入新时期,在不断完善办学条件、增强办学核心竞争力的路上,江苏省南通中等专业学校注重内涵发展,积极推行《教科研工作量考核办法》,激励着广大教师将投身教科研工作的热情升华为个人专业成长的行动自觉。学校教科研工作呈现出喜人的发展态势。量化考核还应从数量与质量、级别与依据、考核与奖惩三方面进一步优化。  关键词:教科研;量化考核;完善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
在中国传统的教育中,儿童常常因其不成熟的特点而成为教师眼中被质疑、被否定的对象,教师也常常根据自己的价值判断和情感取向来强有力地塑造着儿童,“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往往只是教师挂在嘴边的口号。“教育应当解蔽”,师生交往中,教师应确立儿童立场,让儿童真正拥有主体的地位,拥有独立的人格,真正享有思想的自由,享有话语的权利,从而实现自主成长、自觉成长与自我成长。而确立这样的儿童立场
前些日子,我和本校教师发展学校的学员们认真读完了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王一川教授主编的《美学与美育》(第二版)一书。书中的不少观点与阐述,我很认同。该书对“美”所下的定义为“美是人类符号实践中显现的无功利和具有感染力的活的形象。”众所周知,美是人类实践的产物,而该书强调了人类的实践是“符号实践”,我觉得很有道理。德国卡西尔曾说:“人不再生活在一个单纯的物理宇宙之中,而是生活在一个符号的宇宙之中。语言、
课堂,应该是为学而教的。以学生发展为本建构促进学生需要的课堂,才会真正受到学生的欢迎,也才是真正具有发展性的课堂。语文课堂,在科学地确定利用文本“学什么”的问题之后,更为核心的问题是完善“怎么学”。以学定教,以人为本,来促进儿童的“学”,可以使语文学习在发展学生阅读、思考、表达能力等方面更为有效,也更有意义。下面以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望月》为例,谈一谈自己“以学定教”突破传统路径的一些做法与思考。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转型驱动下的教育转型时期的到来,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的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成为当今教育发展的主题。在这一背景下,通过转变教育研究方式,全面提升教育科研工作质量和水平显得格外重要。本文在分析当今教育发展方式发生的重大转变对教育科研提出了更高要求的背景和条件基础之上,以“加强精品课题建设,转变教育研究方式”为抓手,从教育研究方式的转变、精品课题的建设、全省教育科研管理和激励制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