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观察物体》是三年级上册的内容,一直认为这部分内容既简单又难教。简单在学生对物体的观察能力与生俱来,几乎每天都在观察物体,他们对这部分内容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说它难教,是因为不同的观察方法、不同的观察角度所看到的图形是不同的,教师的语言干预和观察指导常常显得有心无力。再者,将观察结果以三视图(即正视图、侧视图、上视图)的形式记录下来,或根据三视图在头脑中还原几何体,则是教学的难点。它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起步,也是后继学习的基础。
在一次校内研究课中,教师巧妙得当地使用多媒体技术,成功地突破了上述学习难点,使教学更加自然、学习更加轻松,教学目标顺利地得以落实,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现将其中的两个教学片断及多媒体的运用介绍如下。
一、摄像机——巧妙验证“最多只能同时看到三个面”
案例呈现:长方体摆在桌面上最多看到几个面?
(1)提出观察要求
师:米老鼠想考考小朋友的眼力,给大家提了一个问题:把长方体放在桌面上,最多能看到几个面?
出示活动要求:①选一个位置看一看,你能看到几个面?②再换几个位置看一看,你最多能看到几个面?
(2)教师指导观察
师:什么叫选一个位置看一看?(教师围着长方体转一圈)这样观察,我看到好多面呢!可以这样吗?
明确:我们选一个位置观察的时候,不能走动,也不能晃动。然后再换几个位置,看看你最多能看到几个面?
学生开始观察。
这时有学生虽然站在一个位置固定下来,但观察的时候使劲伸出脖子,左看看、右看看。
交流:你最多看到了几个面?
学生出现几种不同的结果,开始争执起来,有的甚至固执地强调“我明明看到了四个面!”
(3)摄像机验证
师:那到底最多能够看到几个面?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好朋友,下面我们请摄像机帮帮忙。(影像同步投影在大屏幕上)
教师移动摄像镜头,学生通过大屏幕可以同步进行观察,相当于“现场直播”。师:现在能看到几个面?还能看得更多吗?再转转。咦,老师怎么找不到四个面?(再让之前说找到四个面的同学上来操作摄像机找一找)
这时学生发现,即使站的位置不动,但只要摄像机镜头移动了,就表明视角在移动,观察到的图像也随之变换,这样就不符合观察的要求。镜头即视角,事实胜于雄辩。那些学生终于明白了什么是“选一个位置观察”,自动放弃了“能看到四个面”的错误,对“最多看到三个面”心悦诚服。
小结:(摄像机定格长方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图形)孩子们,这里还藏着奥秘呢,人的视线是不能拐弯儿的,如果我们看到正面,还能看到后面吗?看到右侧面能看到左侧面吗?看到上面就看不到下面了,所以我们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案例分析:在平常的教学中孩子不能很好地理解“选一个位置来观察”,他们可能以为只要脚不动,就是选定一个位置,头是可以转动的。而事实上“选一个位置”指的是“选定一个角度”。对语词的理解偏差使教师无法很好地把观察要求落实到每个学生。再加上“最多”能看到几个面,多少有些竞争的暗示,孩子往往会想方设法看得多些。基于这种现状,老师们常常会为了“怎么看”解释大半天,但老师无法替代和控制孩子的眼睛,最终只能简单粗暴地搪塞学生:你观察的方法不对,记住这个结论就行了……
在上述片断中,教师让摄像机的镜头与大家的眼睛进行同步观察,镜头能拍到的影像就是眼睛能看到的地方,移动了镜头就是移动了观察者的位置。无须多言便“一摄了然”,学生很容易就领会何为“选一位置观察”,且自然而然得出了“最多能看到三个面”的结论。在这个环节中,摄像机的使用解除了学生心中的疑虑:在同一个位置观察物体,有的时候能看到物体的一个面,有的时候能看到物体的两个面,但最多只能看到它的三个面。
二、数码照相机——成功实现几何体与三视图的转换
案例呈现:多个正方体拼成长方体后,从不同的面看到的是什么图形?
(1)观察一个正方体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正方体,想一想,如果从正面观察,会看到什么?从侧面呢?从上面呢?
得出: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正方形,所以不管从哪个面观察,我们看到的都是相同的正方形。
(2)观察两个正方体拼成后的长方体
师:老师把两个正方体像这样拼在一起,就变成了什么?观察长方体,从正面、侧面、上面又会看到什么图形?
(3)继续向同一个方向添加正方体
问:像这样继续添加下去,从正面看到了什么图形?从侧面呢?看到的形状会改变吗?
师:让我们请照相机来帮忙记录下我们看到的样子。(照相机从侧面拍摄照片,随即传输到大屏幕,将侧面形状定格在屏幕上)
小结:虽然正方体不断地增加,但从侧面看到的都是一个正方形,实际上物体已经发生了变化。所以只看一个面不能确定物体原来的样子。
(4)拓展提升
师:如果再添加一个正方体,但是要求从正面看到的形状不变,可能吗?应该怎样放呢?大家可以试着摆一摆。
这时学生出现了不同的摆法。教师再一次到学生中,把不同的摆法所形成的正面图形用照相机拍摄下来,通过比较,使学生清晰地认识到,同是增加一个正方体,但摆放的位置不同,从正面看到的图形可能是不一样的。
案例分析:把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几何体以三视图的形式记录下来,无论是画还是辨认,对学生现有的空间能力来说有一定的跨度,是一个全新的认识。要让学生知道,不同的物体某一个面的形状相同不等于物体的形状相同,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面看到的形状也可能有所不同。教师通过照相机,让学生看到的物体表面瞬间定格,进而使学生的关注点从立体转向平面,让某一个面的形状从物体上剥离下来,照片所呈现的图像也就是书本上的三视图。这一动态演变的过程弥补了教材静态呈现的欠缺,学生便很容易理解三视图即某一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的组合。照相机的使用成功地化解了教学的难点,为四年级进一步学习较复杂几何体,或不相连的几何体与三视图的转换,以及用三视图来记录物体的形状、位置关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案例反思:
该课最大的亮点在于恰当地使用摄像机和数码相机,对突破教学难点、分解学习重点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首先,摄像机及数码相机的使用,激发了学习兴趣。思维活跃、兴趣浓厚,人人都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和未知欲,都想通过操作来探究、验证,“学中玩、玩中学”的理念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课堂参与度和效率均大大提高。
其次,运用摄像机或数码相机记录、再现观察物体全过程,填补了知识跨度、降低了学习难度。由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缺乏、知识贮备有限,在他们的头脑里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他们的抽象思维过程,仍然离不开具体形象的支持。心理学家们认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若运用的感觉器官越多,它们的作用发挥得越充分,那么知识就越容易被理解和掌握。在该课教学中,教师充分借助多媒体手段变抽象为直观、变静态为动态的演示,向学生呈现事物变化发展的过程,为学生的空间思维由形象感知到抽象感知过渡奠定了基础。
现代教育手段具有形象、直观、生动,声、光、色、形兼备,静动结合等诸多优点,为不同年龄的对象设置不同的教学情境,将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但是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画面生动、情境有趣的短期效应,而应该用得巧妙和精当,要为突破教学重难点服务,帮助学生完成直观向抽象的过渡,使思维走出困境向明朗突围,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思考力和学习力,达到立竿见影、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朱莹,南通市实验小学,226000)
责任编辑:颜莹
在一次校内研究课中,教师巧妙得当地使用多媒体技术,成功地突破了上述学习难点,使教学更加自然、学习更加轻松,教学目标顺利地得以落实,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现将其中的两个教学片断及多媒体的运用介绍如下。
一、摄像机——巧妙验证“最多只能同时看到三个面”
案例呈现:长方体摆在桌面上最多看到几个面?
(1)提出观察要求
师:米老鼠想考考小朋友的眼力,给大家提了一个问题:把长方体放在桌面上,最多能看到几个面?
出示活动要求:①选一个位置看一看,你能看到几个面?②再换几个位置看一看,你最多能看到几个面?
(2)教师指导观察
师:什么叫选一个位置看一看?(教师围着长方体转一圈)这样观察,我看到好多面呢!可以这样吗?
明确:我们选一个位置观察的时候,不能走动,也不能晃动。然后再换几个位置,看看你最多能看到几个面?
学生开始观察。
这时有学生虽然站在一个位置固定下来,但观察的时候使劲伸出脖子,左看看、右看看。
交流:你最多看到了几个面?
学生出现几种不同的结果,开始争执起来,有的甚至固执地强调“我明明看到了四个面!”
(3)摄像机验证
师:那到底最多能够看到几个面?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好朋友,下面我们请摄像机帮帮忙。(影像同步投影在大屏幕上)
教师移动摄像镜头,学生通过大屏幕可以同步进行观察,相当于“现场直播”。师:现在能看到几个面?还能看得更多吗?再转转。咦,老师怎么找不到四个面?(再让之前说找到四个面的同学上来操作摄像机找一找)
这时学生发现,即使站的位置不动,但只要摄像机镜头移动了,就表明视角在移动,观察到的图像也随之变换,这样就不符合观察的要求。镜头即视角,事实胜于雄辩。那些学生终于明白了什么是“选一个位置观察”,自动放弃了“能看到四个面”的错误,对“最多看到三个面”心悦诚服。
小结:(摄像机定格长方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图形)孩子们,这里还藏着奥秘呢,人的视线是不能拐弯儿的,如果我们看到正面,还能看到后面吗?看到右侧面能看到左侧面吗?看到上面就看不到下面了,所以我们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案例分析:在平常的教学中孩子不能很好地理解“选一个位置来观察”,他们可能以为只要脚不动,就是选定一个位置,头是可以转动的。而事实上“选一个位置”指的是“选定一个角度”。对语词的理解偏差使教师无法很好地把观察要求落实到每个学生。再加上“最多”能看到几个面,多少有些竞争的暗示,孩子往往会想方设法看得多些。基于这种现状,老师们常常会为了“怎么看”解释大半天,但老师无法替代和控制孩子的眼睛,最终只能简单粗暴地搪塞学生:你观察的方法不对,记住这个结论就行了……
在上述片断中,教师让摄像机的镜头与大家的眼睛进行同步观察,镜头能拍到的影像就是眼睛能看到的地方,移动了镜头就是移动了观察者的位置。无须多言便“一摄了然”,学生很容易就领会何为“选一位置观察”,且自然而然得出了“最多能看到三个面”的结论。在这个环节中,摄像机的使用解除了学生心中的疑虑:在同一个位置观察物体,有的时候能看到物体的一个面,有的时候能看到物体的两个面,但最多只能看到它的三个面。
二、数码照相机——成功实现几何体与三视图的转换
案例呈现:多个正方体拼成长方体后,从不同的面看到的是什么图形?
(1)观察一个正方体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正方体,想一想,如果从正面观察,会看到什么?从侧面呢?从上面呢?
得出: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正方形,所以不管从哪个面观察,我们看到的都是相同的正方形。
(2)观察两个正方体拼成后的长方体
师:老师把两个正方体像这样拼在一起,就变成了什么?观察长方体,从正面、侧面、上面又会看到什么图形?
(3)继续向同一个方向添加正方体
问:像这样继续添加下去,从正面看到了什么图形?从侧面呢?看到的形状会改变吗?
师:让我们请照相机来帮忙记录下我们看到的样子。(照相机从侧面拍摄照片,随即传输到大屏幕,将侧面形状定格在屏幕上)
小结:虽然正方体不断地增加,但从侧面看到的都是一个正方形,实际上物体已经发生了变化。所以只看一个面不能确定物体原来的样子。
(4)拓展提升
师:如果再添加一个正方体,但是要求从正面看到的形状不变,可能吗?应该怎样放呢?大家可以试着摆一摆。
这时学生出现了不同的摆法。教师再一次到学生中,把不同的摆法所形成的正面图形用照相机拍摄下来,通过比较,使学生清晰地认识到,同是增加一个正方体,但摆放的位置不同,从正面看到的图形可能是不一样的。
案例分析:把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几何体以三视图的形式记录下来,无论是画还是辨认,对学生现有的空间能力来说有一定的跨度,是一个全新的认识。要让学生知道,不同的物体某一个面的形状相同不等于物体的形状相同,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面看到的形状也可能有所不同。教师通过照相机,让学生看到的物体表面瞬间定格,进而使学生的关注点从立体转向平面,让某一个面的形状从物体上剥离下来,照片所呈现的图像也就是书本上的三视图。这一动态演变的过程弥补了教材静态呈现的欠缺,学生便很容易理解三视图即某一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的组合。照相机的使用成功地化解了教学的难点,为四年级进一步学习较复杂几何体,或不相连的几何体与三视图的转换,以及用三视图来记录物体的形状、位置关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案例反思:
该课最大的亮点在于恰当地使用摄像机和数码相机,对突破教学难点、分解学习重点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首先,摄像机及数码相机的使用,激发了学习兴趣。思维活跃、兴趣浓厚,人人都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和未知欲,都想通过操作来探究、验证,“学中玩、玩中学”的理念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课堂参与度和效率均大大提高。
其次,运用摄像机或数码相机记录、再现观察物体全过程,填补了知识跨度、降低了学习难度。由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缺乏、知识贮备有限,在他们的头脑里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他们的抽象思维过程,仍然离不开具体形象的支持。心理学家们认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若运用的感觉器官越多,它们的作用发挥得越充分,那么知识就越容易被理解和掌握。在该课教学中,教师充分借助多媒体手段变抽象为直观、变静态为动态的演示,向学生呈现事物变化发展的过程,为学生的空间思维由形象感知到抽象感知过渡奠定了基础。
现代教育手段具有形象、直观、生动,声、光、色、形兼备,静动结合等诸多优点,为不同年龄的对象设置不同的教学情境,将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但是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画面生动、情境有趣的短期效应,而应该用得巧妙和精当,要为突破教学重难点服务,帮助学生完成直观向抽象的过渡,使思维走出困境向明朗突围,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思考力和学习力,达到立竿见影、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朱莹,南通市实验小学,226000)
责任编辑:颜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