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孟子思想是先秦儒家思想发展的第二个里程碑,其中“养心说”是孟子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笔者通过阅读《孟子译注》后,从《公孙丑章句上》《离娄章句下》和《尽心章句下》这些章节的文字中对孟子的“养心”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与思考,将三篇结合来看,阐释何为“养心”?养何“心”?如何“养心”?从这三个问题出发,我们可以进一步体会学习孟子的思想,进而将其带入现代生活,宣扬人性道德精神。
关键词:孟子 养心说 心 赤子之心 人性道德
一.何为孟子所言之“心”
“心”这一字,《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心,人心,土藏,在身之中,象形。”字面意思,是实物心脏或中心的意思,在人身之中,可是,中国的“心”从来都是有感情的心,有道德含义,甚至具有支配自身行为的功能,所以显而易见,孟子的“心”一定具有特殊的意义。在《孟子》一书中,杨伯峻先生统计“心”共出现了121次,次数之多涉及之广足见它的重要性,我个人对《孟子》的阅读并未能将这121处都读全以及理解,所以只简单从较为知名的“养心莫善于寡欲”一句开始,选取大家耳熟能详的“四心四端”和“赤子之心”这大概可以称为两类的“心”来学习孟子的“养心”,立足“小我”,感受千年前孟子所要告诉我们的做人道理。
所谓“四心四端”,简单理解,其实指的就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以及是非之心这四种道德品质,是儒家所倡导、社会所认同的“仁义礼智”的发端,这种发端代表着一种达于至善的可能性与方向性,有了这四种发端,人“心”便有进一步升华的空间,“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具体能不能“保四海”也许暂时我们还考虑不到,至少有了这四心至少代表一种道德精神的底线。
二.为何需要养道德之“心”
我们知道孟子认为这人的善是与生俱来的,但历史与现实又在告诉我们人这种“动物”也注定会受外物所迷惑,那当物质利益的不断扩大时,这种与生俱来的“本心”是否就会丧失?在谈及“心”的丧失时,,孟子提出了外界影响与人的自觉的之间平衡,如果人在外界的影响中失去自我,更愿意贪图“宫室之美, 妻妾之奉”经常“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那自然就会落得“失其本心”的后果。不仅仅如此,外物的迷惑虽然不利于“心”的保持,但是,人本身就没有问题吗?孟子所说的“一曝十寒”的道理大家都懂,人作为一种生物惰性也是与生俱来的,内外两种因素的共同作用,能保持本心的也就所剩无几了,所以“心”不是拥有后就可以听之任之放任自流的,它会在成长过程中慢慢消失,需要“养”。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看到這句话的时候不得不让人强烈赞同,虽文辞犀利却一针见血,人自封为高级动物,可是又比牲畜高在什么地方呢?人自降生后,如果能长久保持自己的本心而不加损害,它就会一直存在下去,聚少成多,习惯成自然,那就不易丢失,体会《孟子》中的“养心”思想,我们知道“心”纯则为君子,只有不失赤子之心,才可能做到“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做一个堂堂正正的君子。
三.如何在生活中养“心”
保持“本心”是人安身立命与人相处的重要条件,“心”是生命的主宰,是道德精神的发端,所以横亘千年无论古今,我们都必须知道如何才能不再世间浮华中失去本心成为小人,针对这一点,孟子提出的解决方法就是回归人的“本心”,而回归“本心”的具体措施也就是那句“养心莫善于寡欲”寡欲是孟子提出的养心的最好的方法,文中言:“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就是说人的欲望与人的本性其实类似于一个此消彼长的关系,欲望越少,本性保留的也就越多,就像上文中提到的那样,如果说人内心的“恶”是在社会的浮华中滋生,那么人心的“贪欲”便是“心”的最大敌人。
“欲”这种东西,其实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仁义礼智”又是社会所赋予人的道德属性,所以这二者的平衡便至关重要,“寡欲”也就由此作为养心最重要的方法,欲望过多,人与生俱来纯净的内心就是被欲望所蒙蔽,沉溺于对欲望的追求,泥足深陷,最终危害社会,如果有意识的去控制减少欲望,那么本心就可以自动发挥他们主宰人身体的特性,善端固存而不失,就有望成为君子了。“寡欲”与“养心”这二者的关系不是绝对的,他们相互促进,人本心的保持不丢失主宰人的身体和道德意识,那么便会主观的去寡欲,而欲望的减少,人的本心自然也就清澈明净了。
欲望是不分时间与空间的,尤其在当代社会,时代发展社会进步,随之带来的就是物欲横流、人心不古,如今国家提倡和谐社会,道德精神,其实最根本的在于人心,道德修养的目的就是“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事天也好,事己也罢,如今的我们去读、去理解孟子的“养心说”,也许未必能懂得多么透彻,也许“性善论”“寡欲”也不是完全合理,但作为读者的我们只要能从中感受到那份道德之“心”,那这次阅读也就有了价值。
参考文献
[1]杨伯峻.《孟子译注》[M].中华书局,1960
[2]郭晓杰.孟子“养心”思想及其当代德育启示[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8,27(02).
(作者单位: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
关键词:孟子 养心说 心 赤子之心 人性道德
一.何为孟子所言之“心”
“心”这一字,《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心,人心,土藏,在身之中,象形。”字面意思,是实物心脏或中心的意思,在人身之中,可是,中国的“心”从来都是有感情的心,有道德含义,甚至具有支配自身行为的功能,所以显而易见,孟子的“心”一定具有特殊的意义。在《孟子》一书中,杨伯峻先生统计“心”共出现了121次,次数之多涉及之广足见它的重要性,我个人对《孟子》的阅读并未能将这121处都读全以及理解,所以只简单从较为知名的“养心莫善于寡欲”一句开始,选取大家耳熟能详的“四心四端”和“赤子之心”这大概可以称为两类的“心”来学习孟子的“养心”,立足“小我”,感受千年前孟子所要告诉我们的做人道理。
所谓“四心四端”,简单理解,其实指的就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以及是非之心这四种道德品质,是儒家所倡导、社会所认同的“仁义礼智”的发端,这种发端代表着一种达于至善的可能性与方向性,有了这四种发端,人“心”便有进一步升华的空间,“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具体能不能“保四海”也许暂时我们还考虑不到,至少有了这四心至少代表一种道德精神的底线。
二.为何需要养道德之“心”
我们知道孟子认为这人的善是与生俱来的,但历史与现实又在告诉我们人这种“动物”也注定会受外物所迷惑,那当物质利益的不断扩大时,这种与生俱来的“本心”是否就会丧失?在谈及“心”的丧失时,,孟子提出了外界影响与人的自觉的之间平衡,如果人在外界的影响中失去自我,更愿意贪图“宫室之美, 妻妾之奉”经常“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那自然就会落得“失其本心”的后果。不仅仅如此,外物的迷惑虽然不利于“心”的保持,但是,人本身就没有问题吗?孟子所说的“一曝十寒”的道理大家都懂,人作为一种生物惰性也是与生俱来的,内外两种因素的共同作用,能保持本心的也就所剩无几了,所以“心”不是拥有后就可以听之任之放任自流的,它会在成长过程中慢慢消失,需要“养”。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看到這句话的时候不得不让人强烈赞同,虽文辞犀利却一针见血,人自封为高级动物,可是又比牲畜高在什么地方呢?人自降生后,如果能长久保持自己的本心而不加损害,它就会一直存在下去,聚少成多,习惯成自然,那就不易丢失,体会《孟子》中的“养心”思想,我们知道“心”纯则为君子,只有不失赤子之心,才可能做到“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做一个堂堂正正的君子。
三.如何在生活中养“心”
保持“本心”是人安身立命与人相处的重要条件,“心”是生命的主宰,是道德精神的发端,所以横亘千年无论古今,我们都必须知道如何才能不再世间浮华中失去本心成为小人,针对这一点,孟子提出的解决方法就是回归人的“本心”,而回归“本心”的具体措施也就是那句“养心莫善于寡欲”寡欲是孟子提出的养心的最好的方法,文中言:“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就是说人的欲望与人的本性其实类似于一个此消彼长的关系,欲望越少,本性保留的也就越多,就像上文中提到的那样,如果说人内心的“恶”是在社会的浮华中滋生,那么人心的“贪欲”便是“心”的最大敌人。
“欲”这种东西,其实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仁义礼智”又是社会所赋予人的道德属性,所以这二者的平衡便至关重要,“寡欲”也就由此作为养心最重要的方法,欲望过多,人与生俱来纯净的内心就是被欲望所蒙蔽,沉溺于对欲望的追求,泥足深陷,最终危害社会,如果有意识的去控制减少欲望,那么本心就可以自动发挥他们主宰人身体的特性,善端固存而不失,就有望成为君子了。“寡欲”与“养心”这二者的关系不是绝对的,他们相互促进,人本心的保持不丢失主宰人的身体和道德意识,那么便会主观的去寡欲,而欲望的减少,人的本心自然也就清澈明净了。
欲望是不分时间与空间的,尤其在当代社会,时代发展社会进步,随之带来的就是物欲横流、人心不古,如今国家提倡和谐社会,道德精神,其实最根本的在于人心,道德修养的目的就是“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事天也好,事己也罢,如今的我们去读、去理解孟子的“养心说”,也许未必能懂得多么透彻,也许“性善论”“寡欲”也不是完全合理,但作为读者的我们只要能从中感受到那份道德之“心”,那这次阅读也就有了价值。
参考文献
[1]杨伯峻.《孟子译注》[M].中华书局,1960
[2]郭晓杰.孟子“养心”思想及其当代德育启示[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8,27(02).
(作者单位: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