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应打破“成规”

来源 :历史教学·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sa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高考,读图,史料解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3)13-0003-06
  2013年全国课标卷第41题(“历史阐释题”)引起了不小的轰动。题目如下:
  课标全国Ⅰ卷:
  41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比较图9、图10,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课标全国Ⅱ卷:
  41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建筑和政治关系的角度进行中英比较。
  先对上述两道题目进行分析。通过对第一道题目两幅图的对比可以看出,就分布的地域特点而言,东汉的十四州主要集中在北方(黄河流域),说明国家统治重心在北方;而唐朝的十五道却在南北方比较均衡地分布,这说明了此时南方经济得到了开发,人口增多,国家的经济重心开始了南移。就冠以的命名而言,汉代州的命名与唐代道的命名有着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汉代的州名是以地名命名的,而唐代的道名却是以山川地理形势命名的,如“河南道”“河北道”“河东道”“江南东道”“江南西道”,等等。这就是本题的答案。此外,从图中还可以获取这样的信息:唐朝的道向北、西两个方向拓展,这不仅标志着唐朝时期国家统治疆域的扩大,也说明了与边疆少数民族之间往来的密切;唐代十五道以山河为界,更利于行政管理和加强中央集权;唐代十五道分布均衡,也是为了巩固国防的需要,等等。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历史地图中获取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信息进行阐释说明的能力。考生不仅要仔细释读每幅图的信息,还要将两幅图的信息进行对比,找出其中的变化,并对该变化的“表征”“原因”“影响”等进行阐述。属于“观点提炼”加“历史阐释”类的试题。本题的答案是开放性的,只要从图片中获取任一正确的信息,并予以合理说明即可。
  第二题要求学生对比三幅图片所反衬出的不同政治特征的信息,并进行阐释说明。太和殿是故宫中最高大的建筑,在三层汉白玉石修成的基台上,错落有致,等级明显,殿前设有广场,可容纳上万人朝拜庆贺,给人以君临天下的威仪感。整个宫殿气势恢宏,面阔、进深,体现出封建皇权至高无上的色彩。白金汉宫是一座四层正方体灰色建筑,规模庞大,气氛庄严肃穆,方正、宽阔,悬挂着王室徽章的庄严的正门,是英皇权力的中心地,象征着国王拥有着尊贵威严的地位。唐宁街10号(首相官邸)是英国政府的中枢,设计朴实,简单低调,象征,体现出了民主政治的风格。这些答案是可以在解读图片信息中获取出来的。与第一题有所不同的是,本题要求将上述信息进行综合、概括,上升到历史理论的层面上,得出一个深刻的历史结论。通过归纳可知,建筑以其矗立的姿态、形式、色彩等种种方式,诉说着权力与民众的渴望与诉求;建筑风格是权力表达意志的一种体现;建筑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种文化的表征;也反映出了某种权力做出的政治判断。所以,“建筑可视为物化的政治制度、直观的权力结构和有形的政治文化”(见本题标准答案)。本题也是开放题,在从相关建筑的历史传承、历史归宿、现实影响等角度进行拓展性时,可以这样做答:白金汉宫曾经进行过无数次的返修和完善,而那象征着崇高荣耀和权力的金色扶手楼梯和红色地毯始终没有改变过,维多利亚女王像上的金色天使,代表王室希望能再创造维多利亚时代的光辉,这反映出英国王室权力的象征和不可扭转其“式微”的现实;唐宁街10号由历史上君主御赐的面积狭小的首相府,经历多次的扩展和装饰,渐成为英国首相的象征以及“全国遗产中最珍贵的珠宝”和“一座极具历史价值的地标”,这折射出英国首相和内阁权力的逐渐扩大,等等。本题与第一题一致,也属于“观点提炼”加“历史阐释”类的试题,只是对观点提炼之后需要进行高度的综合概括。
  通过上面的分析,大家就会觉得这两道题目并不难。可是,据反馈,交白卷和得0分的考生还是不少的。考生们普遍反映这是新题型,没有训练过,图片中所提供的信息量太少,无从下手回答。高三的历史教师们对这两道题也是一片指责声,认为高考命题“无规矩”,此题彻底背离了近几年一直遵循的“历史论证题”的样式,令备考迷失了方向,押题更成了“无用功”。查阅今年的模考卷,也确实如此,各地都千篇一律地仿造去年高考题的样式进行模拟训练,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那么,本题真的是新题型吗?真的就与去年的“历史论证题”大相径庭吗?笔者不以为然。通过上述解说已经明晓,说到底,这两道题无非就是从图片中获取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来阐明这些信息而已。这几幅图片中所蕴含的信息已经很丰富了(前面已做过分析)。同时,相比去年的“历史论证题”而言,同样需要提炼观点信息,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史实)对这些信息进行说明,从这个角度来说,二者考查的落脚点是一致的,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并且,去年的题目还对论证能力(层次性、逻辑性等)进行了要求,而今年的题目只要求“说明”即可,不需“论证”,从这个角度上说,今年的题目要较去年简单很多。可是,为什么事实上却造成了相反的局面呢?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的备考和教学犯了一个“固守成规”的大忌:普遍认为今年这道12分的“历史论证(说明)题”,会和前几年的样式相同,缺乏了应有的通变。在备考过程中,仍是沿袭“观点” “论据” “论证”的固有模式,所提供的史料也都是文字史料,这样,就导致了考生在面对新情境、新要求的情况下,不知所措,只有胡乱应付了。下面,就以这两道题目为借鉴,谈谈如何克服惰性,打破教学“成规”,提高备考实效性的问题。
  第一,在史料选择上,要打破固守文字史料的“成规”,充分运用历史地图及其它图像史料,培养学生“以图求史”“以图证史”等能力。
  时下,教师在选取史料、开发课程资源的过程中,大多都倾向于选择文字史料或音频、视频资料,而忽视了对图像史料特别是历史地图的充分利用。这与高考题的导向有关。在近年的高考题中,对释读历史地图信息能力的考查确实比较薄弱,即便是用到了图像史料,也大多选用漫画、结构图、表格图等,而没有充分地运用历史地图。在近几年的全国课标卷中,偶尔用到历史地图,也仅是在选择题中出现,对地图信息的解读能力要求也不高。在“历史论证题”的情景材料中,更未曾运用过历史地图。但是,以前没有考过,不等于说今年也不考。高考命题人早就说过,对于“历史论证题”,这是一个命题中的创新“点”,要常考常新,不断翻新,今年这两道题的出现就佐证了这一点。可是,教师却依旧墨守陈规,淡化了对历史地图解读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其结果可想而知。   古人在读史过程中非常重视历史地图的作用,总结出了“左图右史”的学习模式。而地图中也确实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有时会发挥出文字史料所无法替代的功能,不仅可以从中获取历史信息,丰富视野,也可以佐证历史观点和结论。笔者在《历史教学》(上半月)2012年第2期上曾发表过《有效利用历史地图,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一文,其中,针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和特征”这个知识点,节选了谭其骧先生《中国历史地图集》中的五幅地图(略),分别是秦朝、汉朝、唐朝、北宋、元朝的地方行政建制图,通过对这五个朝代地方行政区划演变的分析,能够看出:“在中央集权制建立初期,行政区划以二级制为主,在中央集权制的中、后期,行政区划则以三级制为主;行政区划的最基本单位(县)是最稳定的,而最高一级单位则变动最大,并总是增加中间环节和管理层次,呈现出行政区划增多变繁、官员设置的等级性逐渐凸显等特征,说明了中央在不断地分割地方各级组织的权力,中央对地方行政控制的权威性、层递性和有效性逐渐增强,实现着管理层次(行政区划的纵向结构)和管理幅度(直接管辖下一级行政区的数量)之间的有效互动,加强了维护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稳定。”通过这样的分析,学生就会更加直观、简捷而又深刻地分析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这个实质了。实践证明,某种程度上说,这要比呈现大段的文字史料更有效。在文中,笔者也特别提到了“唐太宗时为加强管理,按山川地形分全国为十道(后增至十五道)……”,这在唐朝地图与其他四个朝代地图的比对中是能够看出的,这也是今年高考试题中的一个考点(详见上述第一道高考题)。
  有效利用历史地图,不仅可以使学生明晰学习过程,运用历史思维理解具体事件,培养其历史思维的深刻性与广泛性,也可以在宏观和整体的层面上理解历史,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比较性和辩证性,还可以让学生独立地发现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思维自主性和发散性。
  第二,在内容教学上,要打破“史实——结论”或“结论——史实”的“成规”,充分引入史料和新史观、新视角,培养学生解读史料的能力,进而提升历史研究素养和认识水平。
  上述两道高考题,突出考查学生解读史料信息的能力,这属于历史研究素养的基本要求,也是历史教学中应着力培养的目标。毋庸讳言,在高三备考过程中,仍有相当多的教师习惯地遵循着从“史实”到“结论”或从“结论”到“史实”的教学路径,要求学生熟记教材中的历史事实,整合知识结构等。对于史料的处理方式,无非就是在训练题目的过程中予以涉及,要求学生通过释读史料,解决题目中的“问题”,而不是从史料中获取信息,提升历史认识水平,造成了教材知识和史料“两张皮”的局面,自然桎梏了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研究水平的发展。
  据反馈,有的考生在回答前述第一道高考题时,甚至都看不出“汉代的州集中于北方(黄河中下游地区),唐代的道南北分布平衡”这样显而易见的内容;有的考生能够回答出“汉代州名与店代道名有所不同”,但却看不出“唐代道的划分是依据山川地理形势”这个内容。第二道高考题,错误率更高,很多考生都无力从三者的建筑风格中看出不同的政治制度文化和权力结构特点,其实,这是建构在对三幅图片进行信息解读基础上的认识提升,属于历史学研究领域中的较高能力层级。如果问学生,“唐朝时期南北方经济格局发展的特点是什么?”或者“中国古代政治体制与英国代议制的各自特点是什么?”估计他们都能准确地回答出来,因为这是教材上最基本的知识。但是,以图来呈现时,学生就不会回答了,归根结底,就是学生解读史料信息的能力薄弱所致,这与我们的教学方式有关。所以,在高三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妨采用“史料——史实——结论一史识”的策略和路径,始于史料研读,止于认识提升,经过长期训练,就会很容易地解决这两道高考题了。
  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史实和结论是必要的,但却不是最终目标。最终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形成解读史料和提升历史认识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既要通过提供不同的史料,提炼出一个深刻的历史认识;也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同一历史事件,渗透不同的史观和史学研究新视角。如在学习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时,不仅可以提供文字类的史料以及上述高考题中的建筑风格史料,还可以提供服饰、道路、礼仪、朝拜方式等等方面的史料,得出古代政治制度的“专制性”“等级性”等特征。例如,明太祖曾命制三种男子帽式在全国强令颁行,不仅反映出这是明朝加强专制皇权的体现,也可以得出“服饰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具体体现”这样的历史认识,契合了上述第二道高考题的要求。再如,下列三幅征兵的宣传画,主人公的形象各不相同:
  第一幅是美国“山姆大叔”的形象,以凝视和咄咄逼人的姿态,用命令式的口气说:“我要你参加美国军队,去最近的征兵站”。第二幅是1920年苏俄的征兵海报,一个持枪的红军战士向观者发问“你参加红军了吗”?第三幅是“一战”爆发,英国的征兵海报“英国人,需要你参军”。在主人公不同的形象中,透射出了各国的不同政治文化,是不同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这就是在不同史料中得出的深刻历史认识。
  对于某一历史事件,也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如对于马歇尔计划,美国和捷克斯洛伐克就存在着不同的认识。见下列两幅以马歇尔计划(Marshall Plan)为对象创作的漫画。
  美国认为马歇尔计划是欧洲复兴的“救星”,捷克斯洛伐克认为其是束缚和控制德法等西欧国家的“绳套”,这种分歧与国际时局、国家立场(意识形态)及时代背景等因素密切相关。
  再如对于罗斯福新政的影响,既可从激进派、保守派、下层民众、社会上层等角度进行评价,也可从罗斯福的“乐观主义情绪能够平复百姓心中的恐慌”这个心理学意义的层面分析促使其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等等。近年来,随着史学研究视野的不断扩展,生活史学、形象史学、气候和环境史学、推测史学、心态史学、风俗史学等研究方法相继涌现,相信这也定会进入到高考命题者的视线中。对于教学内容而言,我们就要突破固有的认识范式,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和评价,打开学生的思路,提升历史认识水平。   第三,在训练模式上,要打破固有的“成规”,采用多样化、多角度的训练方式,提高学生应对各类试题的能力。
  高考题中出现“新题型”是必然的,也是命题者热衷追求的目标。在备考过程中,最可怕的就是将题型“模式化”“机械化”,这种单一模式的训练,导致了学生思维模式的僵化,缺乏灵活应变的能力。其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训练方式,其着眼的思维能力也是不同的。譬如,对某一观点进行“论证”与“论述”“评论”“认识”等要求是不同的,“从材料中提取观点并进行论证”与“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并进行说明”“从单一史料中攫取信息”与“在对比不同史料中获取信息”的思考方式也是有所不同的。就材料信息而言,“提取材料信息”与“甄别材料信息”“认识材料信息”等要求是迥异的。在备考中,我们不能抓住一种模式不放,而是要从多个角度,多种题型中进行开放式训练。比如,对于“罗斯福新政所引发的社会影响”这个内容,我们就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样化的训练。
  第一层面的训练:对材料信息的解读及说明能力。
  材料:罗斯福新政成为公众激烈抨击或热情支持的焦点,当时美国社会各派别持有多种认识:
  问题:阅读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在表格的相应位置上填充“主要派别”和“认识的史实依据”。
  本题要求学生两个方面的能力:1.提炼“对新政的认识”的观点;2.迁移所学知识对这些观点进行说明和佐证。这是训练学生的历史说明能力(与今年这两道高考题相似,只是史料形式有所不同而已。)这里,要求学生不仅要准确理解“对新政的认识”中的信息,还要对这些信息进行抽象概括出所归属的“主要派别”,并能够迁移和调动所学知识(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对这些信息进行说明和佐证。这是历史说明题。
  第二层面的训练:对材料信息的选择性评价能力。
  材料:罗斯福新政成为公众激烈抨击或热情支持的焦点,当时美国社会各派别持有多种认识:
  问题:阅读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表格中任一派别的观点进行评价。
  本题的题型及考查能力与上题有所不同,不再要求学生对“对新政的认识”的观点进行说明和佐证,而是要求对这些观点进行评价,包括观点是什么?如何认识该观点?其思维能力要高于上一题目的要求。同时,要求学生立足其中某一派别的观点进行评价,具有可选择性(或开放性)的特征。这是历史论证题。
  第三层面的训练:对材料信息的整体性评价(多角度评价)和认识能力。
  材料同上(略)。
  问题:多角度论述是对历史事实进行立体因素考察,并对事实尝试做出不同侧面的多层次解释,形成一系列的视角分析。运用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多角度论述“新政的机遇与挑战”这一主题。
  本题考查的仍属历史论证能力,但与上题不同的是,不是就某一派别进行评价,而是要综合所有派别的观点,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综合评价。既要准确而深刻地解读“对新政的认识”的信息,也要结合罗斯福新政的举措,多视角进行认识和评价,其思维能力的要求是最高的。
  针对同一材料,通过这样多种形式的训练,学生的思维就会逐渐变得灵活而开放,面对不同的高考题时,也就游刃有余了。
  责任编辑:王雅贞
其他文献
[关键词]历史解释,牛顿,宗教,炼金术,性格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6)21-0019-06  爱默生说:“作伟大的人,就是被误解的人。”伟大的牛顿更是如此,在任何一部世界上的人物史册上,牛顿都毫无意外地名列前茅。然而如何解读像牛顿这样创造奇迹的伟人,却是一件复杂且极富争议的事。牛顿逝世后,研究他的史料不断丰富,有关的新证据,在1936年伦敦索斯
关键词 历史教育,交流,美国,《社会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0)09—0003—05    引子    2008年初,笔者同李伟科先生以中国历史教科书编写者的身份,应邀参加了由美国斯坦福大学东亚研究中心发起的四国(中国、美国、日本、韩国)一地(台湾)历史教科书编写研讨会。“无心插柳柳成荫”,这次参会的一项意外收获是有幸结识了美国社会学习学会
清代汉学在本质上绝非革命性的。如晚清的经今文学者,他们并没有政治革命的观念,对社会进程的变化也没有充分理解,但无论是汉学家经验主义式的考据学取径,或如今文家关于历史变迁的观点及倡议政治改革当与时俱进的想法,都成为日后政治和文化转型观点的重要踏脚石。  考据学在史学和训诂学上取得的成果,促成了清末民初数十年间激烈的打倒偶像和反传统主义思潮。当我们讨论清代朴学时,它的学术性目的和文化性结果经常被区分为
历史故事在教学中除了激趣外,还应尽可能发挥出它的张力,比如在整课的结构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能引导学生对某一历史现象做出更加深层次的思考。   人民版《汉代儒学》一课,是笔者在2012年参加全国历史优质课(南昌)评比的课题。课中引用的叔孙通制立朝仪的故事,得到了一些与会专家与老师的关注。去年12月,凑巧本课又作为浙江省高中历史教学疑难问题研讨会的示范课,课后,很多老师的关注点仍然集中在叔孙通的故
[关键词]比较,思考,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9)09-0008-08    一、设计思路    本课内容是1978年以来中国改革开放走过的30年历程。我们使用的人教版教科书将这段历史分解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国有企业的改革”三个部分。假如从政策变化的角度切入学习,难免形成自上而下的视角,脱离学生的经验和生活
[摘要]加拿大人具有特殊和典型的国民性。加拿大入把沉重的历史包袱转化为文化自由、社会公正和机会均等的多元文化主义国家政策。加拿大人为本国的安定繁荣、也为世界的民族和睦做出了贡献。  [关键词]英裔,法裔,移民,多元文化  [中图分类号]K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7-6241(2007)10-0011-07    西方国家普遍讲求人的个性,非要讲出共性来,容易惹麻烦,虽然也有过成功的
关键词 质疑,问题设计,思维训练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4)15-0040-04  什么是批判性思维?英国利兹大学斯特拉·科特雷尔认为,“批判性思维是一种认知活动,和运用思维相联系。以一种批判、分析、评价的方式思考,就需要运用多种思维活动,比如关注、分类、选择和判断”。①批判性思维以积极的思维方式处理知识或信息,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因此,会思考的人
中图分类号 K0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457-6241(2020)20-0003-11   采访时间:2020年9月   采访地点: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   采访记录及文字整理:《历史教学》编辑部编辑王向阳   问:张老师您好,很高兴您能接受这次访谈。首先想请您讲一下早年的生活和学习经历,以及您是怎样走上历史研究这条道路的。   答:谢谢!非常高兴能有这样一次机会,让我对自己
[关键词]抗日战争,历史意识,教学设计,教学立意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5)19-0027-07   《抗日战争》,是教师上公开课最喜欢选择的课题之一。因为抗日战争是近代历史教学中的热点,教师普遍感觉游刃有余,对相关内容也确实驾轻就熟;学生也比较容易调动,激情投入。课堂上,一张张鲜血淋漓、触目惊心的照片控诉着日军的滔天罪行,一幕幕慷慨
关键词 近代宪政,程序正义,历史遗产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5)09-0034-06  毛经文老师在2014年8月的《历史教学》中撰文认为:英美两国在革命和民主宪政发展过程中的妥协是珍贵的历史遗产。其实,近代中国在宪政实践中坚持程序正义,同样是一份珍贵的历史遗产。  所谓宪政实践中的程序正义,我的理解就是实施宪政有一系列的基本步骤和原则,包括: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