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平常的阅读教学中往往容易忽略的是对文本细节本身的思考。细节不等于“细枝末节”,为了整体的细节才是“关键细节”。如何在整体中捕捉“关键细节”?瞻天见大,纵向联系觅关键;观海知深,横向比较辟蹊径;穿梭时空,立体交融于一隅。捕捉“关键细节”展开整组课文的学习,可以看到整体呈现出来的鲜活的、变化的教学,从而获得一种鲜明的整体效应。
关键词:关键细节 纵向联系 横向比较 彰显效益
细节,按字面上的理解:细者,小也;节者,单位或要点。《汉语大词典》释为“细小的环节和情节”。对于教学过程来说,一堂课是由许许多多细节组成的。新课程教学改革,最终要在课堂教学的每个细节上实践和体现。对于文本来说,言语表达总是线性的,我們对言语的感知必然从一词一句的微观开始,浅尝辄止或生吞活剥是无法领略作品的奥妙的。系统思维告诉我们,统揽全局,着眼整体,才谈得上循序操作,层层落实。好比画龙,心目中有一条完整的龙在,才可以画出一鳞一爪,才可以通过一鳞一爪来反映龙的全体;离开了完整的龙去画一鳞一爪,会给人支离破碎之感。
我们要寻找的“关键细节”存乎整体,体小身微,却如同一个强大的引擎,能推动学生进入文本世界进行感知、理解、想象和思维,如一盏探照灯可以照亮其他各个部分。土中有水,弗掘无泉。发现细节是一种智慧。发现系统中真正影响整体的细节,就是发现了“撬起地球的支点”。
一、瞻天见大,纵向联系觅关键
在实践中发现,高年级学生学习能力普遍增强,读一两遍课文就能抓住重难点,但缺乏整合意识,抓不住知识的内在联系,不能较为系统地掌握知识。因此我们首先要理清专题的脉络,弄清楚课文在单元中,单元在体系中的地位、作用,注意结合专题学习重点来组织教学内容。
如何在一种整体的联系中去寻找提契整体的“关键细节”?在纵向联系的基础上,可以看到六上年级第三单元语文学习的增长点在于“通过对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抒发美好情感”,因此可以围绕“环境和心理”寻觅“关键细节”深入学习。细读文本,追本溯源,《穷人》一文,由“我们总能熬过去的!”这一关键细节深入解读文本,主人公生活之“熬”和心理之“熬”凸出纸面,其情怀感天泣地,却又极为自然。“熬过去”而不是“度过去”,也不是“过下去”,围绕“熬”字真可以做足文章。不仅如此,由学习体系中的已有经验来切入,还可以再与经验相结合,构成一个学习的回环。这些编排在不同年级的故事,人文内涵基本一致,当初因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开掘适可而止。如今可以回过头去,自主去整理、去发现、去归纳、去发散和延伸。
二、观海知深,横向比较辟蹊径
学习理论告诉我们,学习并不止于获取与整合知识,还要通过扩展与精炼知识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进入一个单元,需要入静入境。以他的阅读习惯、阅读能力认认真真地在“园子里”走一遍,静静读上二十分钟,作些阅读标记。这是他通过初次努力获得的一笔财富,特别纯净,甘之若饴。
细读是一种细功夫、慢功夫。以教师的细读引领学生的细读,以教师的细读体验唤醒学生的细读体验。六上年级第三单元打头课文《穷人》,“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教师提醒学生读文章要关注到字眼,学生便关注到了“破”字,补一张帆,补一张破帆,已经是破烂不堪的帆还在补,潜台词是什么?穷。一拉开序幕,两个勤劳的穷人就浮现眼前。照这样的行进方式读下去,在触动自己的地方停笔想一想,写点心得。这样的细读,对于学生来说,既是一个接受的过程,又是一个发现和体验的过程。学生的细读就像一张结实的毯,铺在教师引领阅读的底部。无法想像,一个孩子拿着文本,内心毫无感念和储备,教师何话可说?何话有益?说了也都像蒲公英带绒毛的种子,飘忽几下,逝得无影无踪。
在师生细读自悟的基础上,教师要善于抓住文本的“关键细节”,取舍有度地展开教学,方能有的放矢、突破重点。
当然,只有深入地与文本进行对话,我们才有可能超越现有的思维层面,于平凡中见新奇,见地别具,敏锐地捕捉“关键细节”;教师教学时才会“胸藏万壑”,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取舍有度,深入浅出;学生才会主动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
三、穿梭时空,立体交融于一隅
言语作品是作者在某一环境下就某一对象而生发出来的,作者的心理、思想、感情、个性以及写作的时空、背景等左右着表达,也就是说文内和文外之间也有千丝万缕的必然联系。抓住联系,捕捉细节,往往能准确、深入、立体地感受和理解文章。
细节有时如一张定格的照片,成为我们记忆中难以抹去的印象。细节有时又会像一道闪电,将情感和灵魂深处的东西照个通透。《最后一分钟》是五上年级一首激情澎湃的诗歌。作者倾诉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最后一分钟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的思绪。
“为了整体的细节”,才是我们所要的细节,才是教学的“关键细节”。与整体逸散的“散金碎玉”,并非一概不论,而要取放得当。如先前所言之“腼腆”,如《钓鱼的启示》中的“抖动、甩动、翕动”等局部的精彩,可以放在课的始末或作业整理中进行。因为在有限的课堂里,我们不可能将所有的知识点都呈现。
“瞻天见大,观海知深”。捕捉“关键细节”展开整组课文的学习,这是一种沉静的智慧。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品味细节,琢磨细节,拨亮细节,就可以看到整体呈现出来的鲜活的、变化的教学,从而获得一种鲜明的整体效应。
参考书目:
(1)《语感论》王尚文,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1月第3版
(2)《教学设计》盛群力,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
(3)《闲情偶寄》清,李渔,远方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
关键词:关键细节 纵向联系 横向比较 彰显效益
细节,按字面上的理解:细者,小也;节者,单位或要点。《汉语大词典》释为“细小的环节和情节”。对于教学过程来说,一堂课是由许许多多细节组成的。新课程教学改革,最终要在课堂教学的每个细节上实践和体现。对于文本来说,言语表达总是线性的,我們对言语的感知必然从一词一句的微观开始,浅尝辄止或生吞活剥是无法领略作品的奥妙的。系统思维告诉我们,统揽全局,着眼整体,才谈得上循序操作,层层落实。好比画龙,心目中有一条完整的龙在,才可以画出一鳞一爪,才可以通过一鳞一爪来反映龙的全体;离开了完整的龙去画一鳞一爪,会给人支离破碎之感。
我们要寻找的“关键细节”存乎整体,体小身微,却如同一个强大的引擎,能推动学生进入文本世界进行感知、理解、想象和思维,如一盏探照灯可以照亮其他各个部分。土中有水,弗掘无泉。发现细节是一种智慧。发现系统中真正影响整体的细节,就是发现了“撬起地球的支点”。
一、瞻天见大,纵向联系觅关键
在实践中发现,高年级学生学习能力普遍增强,读一两遍课文就能抓住重难点,但缺乏整合意识,抓不住知识的内在联系,不能较为系统地掌握知识。因此我们首先要理清专题的脉络,弄清楚课文在单元中,单元在体系中的地位、作用,注意结合专题学习重点来组织教学内容。
如何在一种整体的联系中去寻找提契整体的“关键细节”?在纵向联系的基础上,可以看到六上年级第三单元语文学习的增长点在于“通过对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抒发美好情感”,因此可以围绕“环境和心理”寻觅“关键细节”深入学习。细读文本,追本溯源,《穷人》一文,由“我们总能熬过去的!”这一关键细节深入解读文本,主人公生活之“熬”和心理之“熬”凸出纸面,其情怀感天泣地,却又极为自然。“熬过去”而不是“度过去”,也不是“过下去”,围绕“熬”字真可以做足文章。不仅如此,由学习体系中的已有经验来切入,还可以再与经验相结合,构成一个学习的回环。这些编排在不同年级的故事,人文内涵基本一致,当初因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开掘适可而止。如今可以回过头去,自主去整理、去发现、去归纳、去发散和延伸。
二、观海知深,横向比较辟蹊径
学习理论告诉我们,学习并不止于获取与整合知识,还要通过扩展与精炼知识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进入一个单元,需要入静入境。以他的阅读习惯、阅读能力认认真真地在“园子里”走一遍,静静读上二十分钟,作些阅读标记。这是他通过初次努力获得的一笔财富,特别纯净,甘之若饴。
细读是一种细功夫、慢功夫。以教师的细读引领学生的细读,以教师的细读体验唤醒学生的细读体验。六上年级第三单元打头课文《穷人》,“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教师提醒学生读文章要关注到字眼,学生便关注到了“破”字,补一张帆,补一张破帆,已经是破烂不堪的帆还在补,潜台词是什么?穷。一拉开序幕,两个勤劳的穷人就浮现眼前。照这样的行进方式读下去,在触动自己的地方停笔想一想,写点心得。这样的细读,对于学生来说,既是一个接受的过程,又是一个发现和体验的过程。学生的细读就像一张结实的毯,铺在教师引领阅读的底部。无法想像,一个孩子拿着文本,内心毫无感念和储备,教师何话可说?何话有益?说了也都像蒲公英带绒毛的种子,飘忽几下,逝得无影无踪。
在师生细读自悟的基础上,教师要善于抓住文本的“关键细节”,取舍有度地展开教学,方能有的放矢、突破重点。
当然,只有深入地与文本进行对话,我们才有可能超越现有的思维层面,于平凡中见新奇,见地别具,敏锐地捕捉“关键细节”;教师教学时才会“胸藏万壑”,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取舍有度,深入浅出;学生才会主动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
三、穿梭时空,立体交融于一隅
言语作品是作者在某一环境下就某一对象而生发出来的,作者的心理、思想、感情、个性以及写作的时空、背景等左右着表达,也就是说文内和文外之间也有千丝万缕的必然联系。抓住联系,捕捉细节,往往能准确、深入、立体地感受和理解文章。
细节有时如一张定格的照片,成为我们记忆中难以抹去的印象。细节有时又会像一道闪电,将情感和灵魂深处的东西照个通透。《最后一分钟》是五上年级一首激情澎湃的诗歌。作者倾诉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最后一分钟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的思绪。
“为了整体的细节”,才是我们所要的细节,才是教学的“关键细节”。与整体逸散的“散金碎玉”,并非一概不论,而要取放得当。如先前所言之“腼腆”,如《钓鱼的启示》中的“抖动、甩动、翕动”等局部的精彩,可以放在课的始末或作业整理中进行。因为在有限的课堂里,我们不可能将所有的知识点都呈现。
“瞻天见大,观海知深”。捕捉“关键细节”展开整组课文的学习,这是一种沉静的智慧。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品味细节,琢磨细节,拨亮细节,就可以看到整体呈现出来的鲜活的、变化的教学,从而获得一种鲜明的整体效应。
参考书目:
(1)《语感论》王尚文,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1月第3版
(2)《教学设计》盛群力,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
(3)《闲情偶寄》清,李渔,远方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