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飞速发展、科技日益提高的现代社会,教育也面临着更加艰巨的任务。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良好的品德,强健的体魄,更应该具有开拓、创新、自主、独立的个性。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不但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既要教会学生以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分析、思考,又要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与个性品质。因此,我们注重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让学生在“做数学”中获取自信,提高能力,主动参与,独立创新,达到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最终目标。在教学中我们要通过各种渠道,抓住契机,把握好数学教学与学生个性之间的联系,发挥数学教学的功能,从而形成学生的良好的个性品质。
一、发挥鼓励性评价的功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每个班的学生因生活背景和个人因素的影响,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各不相同。每个班中都会有几个“怕学数学、学不好数学”的孩子,教师要善于及时帮助他们消除恐惧心理,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学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分层作业,对这些孩子适当降低要求,让学生体验成功,同时多用鼓励性评价,给学生一个自信的理由。当学生看到自己作业本上的“旗”、“☆”,或得到老师简短的批注“你真棒!”“好方法!”、“计算很巧妙哦!”时,学生品尝到了自己的学习成果,体会到成功的欢乐,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评价时,教师要更多的强调学生自身的纵向比较,只要他肯努力,有一点出众的表现,就要及时给予赞赏。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儿童不仅仅知道而且体会到教师和集体对他们的优点既注意到了,又很赞赏的话,那么,他就会尽一切努力变得更好”。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自我评价的时候,既要看到自己进步的一面,又找到自己的不足,努力长善救失,扬长避短。学生如果能对自己进行正确的评价,不仅能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还能进一步提高学习的效率。
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在新课程教育理念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主体,教师要着力于增强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变“要我学”到“我要学”,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学习的全过程。
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建立自主学习活动教学结构,正确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学习。在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与乐趣。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在思考问题的角度等方面放权让学生独立自主。学生目标明确了,参与度深了,有充分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学习就会逐步成为学生自我支配,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的活动过程。这种独立探索的成功,将是学生自主、创新个性发展的强大支点。
例如,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课前我让每个学生用纸随意剪一个三角形。上课时,让学生将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剪下,再把三个角拼在一起,他们惊奇地发现所拼成的角竟然是一个平角!自然而然,学生归纳出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这样,学生在操作中发现、领悟、归纳,在参与中建构知识,既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又如:我在教学”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时,我首先出示一道比较大小的题,既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进行比较,又可以把小数化成分数进行比较。我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再从实际出发,把评价权教给学生,鼓励学生互相评价,从而认识到像这样的题可以灵活处理,有时化成分数比较方便,有时化成小数比较简单。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通过讨论评价,学生们充分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三、创设情景,设障置疑,培养学生的意志力
坚韧不拔的意志是一个人成功必备的良好个性品质。不仅在学习上,做任何一件事,单凭兴趣、情感是不够的,必须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才能在挫折面前百折不挠、在困难面前勇往直前。
数学教学过程正是培养学生毅力的好时候。学生在学习中能持之以恒,坚持到底,就表现出他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反之,学习中有始无终,半途而废,知难而退就表现出缺乏毅力的品质。比如有的学生小有成功就自满,有的一但失败就灰心,有的出现”冷热病”等,这些都是学生意志力薄弱的表现。教学中,我们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要抓住适当时机,创设情景,设障置疑,培养学生的意志力。
小学中高年级,解决实际问题占很大比重。我们正好可以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入手,创设问题情景,设障置疑,培养学生认真、仔细、踏实的科学态度和持之以恒的探索精神。在问题面前,学生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弄清条件与问题的关系,理顺解题思路,就能找到正确的解答方法。持之以恒,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大大提高。又如,从二年级起,我们开始让学生尝试写数学日记,虽说当时有一定的难度的任务,但坚持至今,学生已经由当初的怕写到现在的喜欢,不仅数学知识丰富了,语言功力深厚了,意志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坚韧不拔的意志力培养是建立在自觉性、坚持性和自制力的基础上的。教师不需要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做许多硬性规定,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己想方法克服困难,有意识的磨练学生的意志,鼓励他们不畏困难,用坚强的意志去排除不良的情绪干扰,提高学习质量,这是逐步培养学生良好意志的有效途径。
总之,小学教育要着眼于人的一生的发展。在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重视并致力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小学生虽然远没有形成完善、成熟的个性,但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个性品质,对他们终身的发展将产生久远的影响,这是一个人成材的重要基础,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李志宏等,新课程学生发展性评价》
[2]杨九俊,教学评价方法与设计》
[3]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
一、发挥鼓励性评价的功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每个班的学生因生活背景和个人因素的影响,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各不相同。每个班中都会有几个“怕学数学、学不好数学”的孩子,教师要善于及时帮助他们消除恐惧心理,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学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分层作业,对这些孩子适当降低要求,让学生体验成功,同时多用鼓励性评价,给学生一个自信的理由。当学生看到自己作业本上的“旗”、“☆”,或得到老师简短的批注“你真棒!”“好方法!”、“计算很巧妙哦!”时,学生品尝到了自己的学习成果,体会到成功的欢乐,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评价时,教师要更多的强调学生自身的纵向比较,只要他肯努力,有一点出众的表现,就要及时给予赞赏。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儿童不仅仅知道而且体会到教师和集体对他们的优点既注意到了,又很赞赏的话,那么,他就会尽一切努力变得更好”。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自我评价的时候,既要看到自己进步的一面,又找到自己的不足,努力长善救失,扬长避短。学生如果能对自己进行正确的评价,不仅能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还能进一步提高学习的效率。
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在新课程教育理念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主体,教师要着力于增强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变“要我学”到“我要学”,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学习的全过程。
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建立自主学习活动教学结构,正确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学习。在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与乐趣。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在思考问题的角度等方面放权让学生独立自主。学生目标明确了,参与度深了,有充分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学习就会逐步成为学生自我支配,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的活动过程。这种独立探索的成功,将是学生自主、创新个性发展的强大支点。
例如,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课前我让每个学生用纸随意剪一个三角形。上课时,让学生将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剪下,再把三个角拼在一起,他们惊奇地发现所拼成的角竟然是一个平角!自然而然,学生归纳出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这样,学生在操作中发现、领悟、归纳,在参与中建构知识,既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又如:我在教学”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时,我首先出示一道比较大小的题,既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进行比较,又可以把小数化成分数进行比较。我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再从实际出发,把评价权教给学生,鼓励学生互相评价,从而认识到像这样的题可以灵活处理,有时化成分数比较方便,有时化成小数比较简单。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通过讨论评价,学生们充分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三、创设情景,设障置疑,培养学生的意志力
坚韧不拔的意志是一个人成功必备的良好个性品质。不仅在学习上,做任何一件事,单凭兴趣、情感是不够的,必须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才能在挫折面前百折不挠、在困难面前勇往直前。
数学教学过程正是培养学生毅力的好时候。学生在学习中能持之以恒,坚持到底,就表现出他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反之,学习中有始无终,半途而废,知难而退就表现出缺乏毅力的品质。比如有的学生小有成功就自满,有的一但失败就灰心,有的出现”冷热病”等,这些都是学生意志力薄弱的表现。教学中,我们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要抓住适当时机,创设情景,设障置疑,培养学生的意志力。
小学中高年级,解决实际问题占很大比重。我们正好可以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入手,创设问题情景,设障置疑,培养学生认真、仔细、踏实的科学态度和持之以恒的探索精神。在问题面前,学生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弄清条件与问题的关系,理顺解题思路,就能找到正确的解答方法。持之以恒,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大大提高。又如,从二年级起,我们开始让学生尝试写数学日记,虽说当时有一定的难度的任务,但坚持至今,学生已经由当初的怕写到现在的喜欢,不仅数学知识丰富了,语言功力深厚了,意志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坚韧不拔的意志力培养是建立在自觉性、坚持性和自制力的基础上的。教师不需要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做许多硬性规定,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己想方法克服困难,有意识的磨练学生的意志,鼓励他们不畏困难,用坚强的意志去排除不良的情绪干扰,提高学习质量,这是逐步培养学生良好意志的有效途径。
总之,小学教育要着眼于人的一生的发展。在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重视并致力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小学生虽然远没有形成完善、成熟的个性,但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个性品质,对他们终身的发展将产生久远的影响,这是一个人成材的重要基础,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李志宏等,新课程学生发展性评价》
[2]杨九俊,教学评价方法与设计》
[3]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