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T2期肾癌的治疗效果。
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6月至今我科室诊治的T2期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8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2例采用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42例采用常规开放手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和术后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治疗组手术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
结论: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肠癌具有疗效确切、损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后腹腔镜 肾癌根治术 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143-01
肾癌起源于泌尿小管上皮,肾癌发病率很高,位居泌尿系统肿瘤发病率的第二位,占成人恶性肿瘤的80%~97%左右,是成年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笔者此次对我院采用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T2期肾癌的疗效进行了研究,取得了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分析84例T2期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50例,女34例,年龄32~77岁。腰部不适36例,血尿24例,B超检查发现24例。所有患者均经过CT扫描、B型超声、MRI确诊。肿瘤部位:左肾44例,右肾40例,直径6.8~11.2cm。治疗前为发现肾上腺、淋巴结转移。随机分成两组,两组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开放式肾癌根治术。治疗组在治疗前实施气管插管,静脉复合全身麻醉。取侧卧位并抬高腰部,选取腋后线肋缘下2cm处作为的第一操作孔切开皮肤,使用血管钳撑开腰背筋膜并用手指探入其间隙,通过该间隙放入气囊,注入二氧化碳600~800ml,维持4min后建立膜后气腹,将手从该处伸入后腹腔,分别选取腋中线髂棘上2 cm以及腋前线肋缘下1cm作为第二操作孔和第三操作孔,分别穿刺放置套管。在第一操作点放置10mm套管,经第二点放入腹腔镜,充入二氧化碳,维持压力l.34~2.00kPa。手术开始先钝性分离腰大肌和肾后筋膜,显露腰肌前间隙,在观察到肾动脉后搏动后,用直角钳分离出肾动脉起始部,切开动脉鞘,随即以钛夹夹闭近腹主动脉端并离断,接着用钛夹夹闭并剪断肾静脉、腰静脉与生殖静脉,使肾脏后壁完全游离。在于肾下极和腰大肌间用超声刀将肾下极连接组织与输尿管切断,接着切断分离肾上极与膈下筋膜联结部位,完全游离肾脏,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切除肾上腺。将切除的肾脏放进标本袋,将第二操作孔和第三操作孔延长4~8cm,取出肾脏。降低气腹压力,止血。在第一操作点留置硅胶引流管,缝合切口。术后随访半年,定期对患者进行检查。
1.3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在临床上肾癌的治疗方法有很多,肾癌腹腔镜根治术一般包括三种手术途径:①通过腹腔进行手术:这种手术形式操作空间较大,操作比较简单、解剖结构清楚,但是创口较大,并且容易对胃肠道造成较大损害;②通过手辅助腹腔镜进行手术,手辅助腹腔镜的操作最容易,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2],但是由于要将手伸入腹部,因此可能会加大创口,对人体伤害较大;③通过后腹腔进行手术:这种手术方法操作空间最小、创口最小、患者恢复最快,并且其对病灶处理很直接,能降低对周围组织和器官的损害,同时解剖清楚,能够较好的控制肾脏血管[3],避免肠粘连、感染、腹膜损害等情况的发生,在泌尿外科中被广泛应用。
根据此次研究,笔者总结了在手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①充入二氧化碳形成气腹后,有一定几率出现高碳酸血症,对患者产生损害,严重时可能形成肺栓塞,应当引起警惕和注意;②游离肌肉、筋膜时要暴露充分,以免影响手术操作,本次研究中有2例患者由于暴露肾脏局部不完全,造成了视野不清晰,增加了手术操作难度和操作时间;③要迅速处理肾脏血管,先完全分离周围组织器官,充分暴露血管,保证结扎完全后离断,本次研究中有1 例患者由于结扎夹闭不禁造成术中出血,经紧急处理后脱离危险的;④在术中应先游离肾下极再游离输尿管,因为这样在游离输尿管时肾上极能发挥悬吊作用;⑤关于肾上腺是否切除,在国内外文献中一致认为,对于肾上极或中极的较大肿瘤应当切除[4]。
参考文献
[1] 李昌生,余忠.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对T2期肾癌疗效以及安全性评价[J].中外医学研究,2013,(3):7-8
[2] 屠晔强.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与开放手术治疗临床分期为cT1-T2肾癌的对比研究[D].浙江大学,2011
[3] 王立国,王冰峰,唐化勇等.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T2期肾癌临床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2,52(3):98-99
[4] 胡生银.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肾癌临床观察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1,09(29):273-274
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6月至今我科室诊治的T2期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8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2例采用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42例采用常规开放手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和术后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治疗组手术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
结论: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肠癌具有疗效确切、损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后腹腔镜 肾癌根治术 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143-01
肾癌起源于泌尿小管上皮,肾癌发病率很高,位居泌尿系统肿瘤发病率的第二位,占成人恶性肿瘤的80%~97%左右,是成年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笔者此次对我院采用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T2期肾癌的疗效进行了研究,取得了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分析84例T2期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50例,女34例,年龄32~77岁。腰部不适36例,血尿24例,B超检查发现24例。所有患者均经过CT扫描、B型超声、MRI确诊。肿瘤部位:左肾44例,右肾40例,直径6.8~11.2cm。治疗前为发现肾上腺、淋巴结转移。随机分成两组,两组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开放式肾癌根治术。治疗组在治疗前实施气管插管,静脉复合全身麻醉。取侧卧位并抬高腰部,选取腋后线肋缘下2cm处作为的第一操作孔切开皮肤,使用血管钳撑开腰背筋膜并用手指探入其间隙,通过该间隙放入气囊,注入二氧化碳600~800ml,维持4min后建立膜后气腹,将手从该处伸入后腹腔,分别选取腋中线髂棘上2 cm以及腋前线肋缘下1cm作为第二操作孔和第三操作孔,分别穿刺放置套管。在第一操作点放置10mm套管,经第二点放入腹腔镜,充入二氧化碳,维持压力l.34~2.00kPa。手术开始先钝性分离腰大肌和肾后筋膜,显露腰肌前间隙,在观察到肾动脉后搏动后,用直角钳分离出肾动脉起始部,切开动脉鞘,随即以钛夹夹闭近腹主动脉端并离断,接着用钛夹夹闭并剪断肾静脉、腰静脉与生殖静脉,使肾脏后壁完全游离。在于肾下极和腰大肌间用超声刀将肾下极连接组织与输尿管切断,接着切断分离肾上极与膈下筋膜联结部位,完全游离肾脏,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切除肾上腺。将切除的肾脏放进标本袋,将第二操作孔和第三操作孔延长4~8cm,取出肾脏。降低气腹压力,止血。在第一操作点留置硅胶引流管,缝合切口。术后随访半年,定期对患者进行检查。
1.3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在临床上肾癌的治疗方法有很多,肾癌腹腔镜根治术一般包括三种手术途径:①通过腹腔进行手术:这种手术形式操作空间较大,操作比较简单、解剖结构清楚,但是创口较大,并且容易对胃肠道造成较大损害;②通过手辅助腹腔镜进行手术,手辅助腹腔镜的操作最容易,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2],但是由于要将手伸入腹部,因此可能会加大创口,对人体伤害较大;③通过后腹腔进行手术:这种手术方法操作空间最小、创口最小、患者恢复最快,并且其对病灶处理很直接,能降低对周围组织和器官的损害,同时解剖清楚,能够较好的控制肾脏血管[3],避免肠粘连、感染、腹膜损害等情况的发生,在泌尿外科中被广泛应用。
根据此次研究,笔者总结了在手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①充入二氧化碳形成气腹后,有一定几率出现高碳酸血症,对患者产生损害,严重时可能形成肺栓塞,应当引起警惕和注意;②游离肌肉、筋膜时要暴露充分,以免影响手术操作,本次研究中有2例患者由于暴露肾脏局部不完全,造成了视野不清晰,增加了手术操作难度和操作时间;③要迅速处理肾脏血管,先完全分离周围组织器官,充分暴露血管,保证结扎完全后离断,本次研究中有1 例患者由于结扎夹闭不禁造成术中出血,经紧急处理后脱离危险的;④在术中应先游离肾下极再游离输尿管,因为这样在游离输尿管时肾上极能发挥悬吊作用;⑤关于肾上腺是否切除,在国内外文献中一致认为,对于肾上极或中极的较大肿瘤应当切除[4]。
参考文献
[1] 李昌生,余忠.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对T2期肾癌疗效以及安全性评价[J].中外医学研究,2013,(3):7-8
[2] 屠晔强.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与开放手术治疗临床分期为cT1-T2肾癌的对比研究[D].浙江大学,2011
[3] 王立国,王冰峰,唐化勇等.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T2期肾癌临床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2,52(3):98-99
[4] 胡生银.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肾癌临床观察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1,09(29):273-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