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分析了当前高职英语教学的发展和现状,指出了高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着不够人性化的方面,如师生之间不能平等看待对方,学生无法进行意义学习,学生人数众多导致个性化的教学无法开展。作者尝试以罗杰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提出改进高职英语教学,需要从学生对英语的认识、教师对英语教学的态度、英语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以人为本,开发新型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人本主义 高职英语 教学
0. 引论
马斯洛将人本主义哲学思想应用到心理学以后,对社会各方面的影响深远,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学从临床心理和心理辅导等方面阐发到了学习领域,形成了人本主义的学习观。
人本主义者认为,由于人除了追求生理上的需要,还追求个人的发展,因而,需要给与个人足够的自由,提供发展的空间,以保证人的最大可能的发展。人本主义强调人的平等,因为人的平等是自由的前提。人本主义还重视个人活动的意义,强调人的意志和潜力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人本主义思想对当代教育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但是,从近几年的教育实践上看,仅仅是停留在理论上,在实践上仍然缺少飞跃,使“以人为本”的思想近于一种口号。本文从几个方面来探讨人本主义给当今高职英语教学带来的一些启示。
1. 高职英语教学的回顾、现状和思考
高职学校英语教育起步较晚,在高职类学校初现的时代,即90年代中期,高职英语主要是参照高等专科学校的英语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是本科英语教学的压缩,一般学校采用的教材是上海教育出版社《大学英语》1—3册,评价方式是大学英语三级考试。
2000年,教育部颁布了《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并根据形势,鼓励编写高职英语专用教材,建议不再使用《大学英语》一类的本科教材,并且提出“高职教育不是本科教育的压缩饼干”。教育部带头,组织专家将原业余大学英语教材改编成为高职高专版教材,全国各地也开始花大量人力物力编些教材,现在市面上能见到的高职英语教材有近10种之多。教育部还提出用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代替大学英语考试,培养高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
尽管教育部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实际上,高职英语教学的情况却不容乐观,甚至呈现出每况愈下的局面。
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十分低,作者对一个47名学生的新生班级在入学时进行过调查,对英语学习有兴趣的学生仅有3人,而认为学习英语重要或十分重要的学生却有40人。认为大学里应该学英语的学生有40人,而将英语选成自己最没有把握的课程的学生有19人。
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较差且参差不齐。经过中学六年的英语学习,学生的英语水平出现了很大的分化,尽管高职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较低,但这种分化还是十分明显。在对新生的摸底测试中,最高分和最低分相差近50分,且分数不仅不能呈现正态分布,还十分不规则,在06级某个43个学生的班级中居然出现了三个近似等高等宽的波折。这种情况直接导致了无论授课的内容是简单还是难,都有2/3的学生没有办法听懂的尴尬局面。
学生的学习效果很差。一年两次的浙江省大学英语三级考试的及格率很能体现这个问题,综合浙江省教育厅的统计数据可以发现,最近8年以来,全省三级考试的及格率几乎都不能达到30%。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笔者认为,这正是如今的高职英语教学不够人性的表现。
首先,教师和学生不能站在平等的立场看待双方。大部分高职学校建立到现在不过10余年,任教的英语教师,大致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具有丰富经验的老教师。这些教师可能学历不是太高,很多原来是中专教师,对大学的观念还停留在数十年前,仍然认为大学是精英教育。但学生的素质却因为多年的扩招下降飞快,这些老师的心理开始不平衡——“这样的学生也能读大学?”。因而,一些老教师常常是站在与学生对立的立场上,大有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另一类则是年轻教师,这些教师,往往大学毕业不久,对学生的期望往往过于理想,当学生无法达到教师要求时,他们无法接受這一事实,对学生的态度就从希望变成了绝望。教师的这种态度,使某些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认为,老师不过是多读了几年书,凭什么就高人一等。这样的敌对态度和师生关系,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其次,英语对于学生而言,没有实用意义。尽管经过多年的改革,高职英语的教材的实用性确实有所增强,已经在从学术性向实用性转变。但是,这种实用性仅仅是片面的,例如,大部分教材将实用性仅仅理解为增加应用文的数量,或者是增加商务应用,或者是增加听说。这样做,只能说语料本身的实用性是较强,使用范围较广。但是相对于学生而言,却并不一定实用,例如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习英语的商务信函的写法,就不那么实用了。因此,片面强调课文文本本身的实用性,而不考虑对于学生的实用价值,只能导致学生对知识的不认同,进而无法开展意义学习。
第三,由于高职教育的发展速度太快,导致了师资力量等教学资源相对紧缺,因此,现在一个高职英语教学班的人数一般都在40人以上。这样的大班级,使教师很难开展以学生个性为基础的教学。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事实上,以人为本开展高职英语教学的重要性。那么如何避免这些不够人性化的方面,提高教学质量?笔者就这一问题提出了一些的建议。
2. 以人为本,开展高职英语教学
2.1 让学生理解英语学习的重要性
尽管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生认为学习英语是十分重要的。但经过交谈等方式了解到,学生对这个重要性的了解是片面的。英语的重要性在学生看来,主要是能够通过等级考试,为自己将来找工作打下基础。这种动机是暂时的。当学生看到当今社会中,英语不是求职的全部,大学英语三级考试在求职时根本没有什么用,而为高职生准备的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由于实施时间还较短,没有得到社会普遍的认可,动机就减弱了,英语也就退减成了在大学必须要学完的一门课,意义学习自然而然的终止了,英语学习也就不再是“实用的学习”,也不再是与自己的目的密切相关,用罗杰斯的话说,他们就开始“熬过”这门课。
因此,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能够理解,作为高职学生,学习英语不仅是求职的敲门砖,而是对今后的工作都有很大的作用。在入世的大环境下,高级蓝领如果有较强的英语基础,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
2.2 减少英语的“威胁性”
罗杰斯指出,当学习者发现学习的知识要求改变对自己看法时,学习就有威胁性,因而会不自觉地抵制。而降低知识的威胁性,就成为教育者的一个重要课题。
英语本身是一种印欧语,和汉藏语系的汉语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英语学习的难度必然是很大的。学生在中学的六年的英语学习中,受到的“威胁”很多。这些威胁可能来自社会,例如升学,也可能来自教师和家庭,但更多的,我们应该从学生本身去考虑。学生在记忆最初的几个英语单词时,会发现英语单词很好记,也能够找出一些适合自己的方法,例如bed一词,作者在杭州某初中实习的时候,有学生说,这个词本身就像一张床。但是,当词汇量增大后,不是每一个词都能够找到记忆的窍门,学习难度自然增加,背英语单词的时间要比原来长很多,听写的成绩也由每次100分变成了60、70。这时,学生感到的痛苦使他不自觉地抵制英语,最终导致英语基础越来越差。
减少英语的威胁性,就需要教师能够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对学生提出恰当的要求,不宜提出高于学生能力的要求。对于高职学生中基础较差的,应该适当的降低难度。要给予学生自尊,一些不经意的羞辱、嘲笑很可能成为对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改进的威胁。
对于学校的行政教务部门,应该鼓励和配合分班分层次教学。对于高职学生的总体情况进行分析就不难看出,要进行简单的大班授课是不可能有好效果的。教师无法顾及所有学生,很多英语水平能够得到提高的学生,由于得不到教师的足够重视,而不能发展。这就需要学校行政部门的积极配合,不惜增加教学成本,换取更高的教学质量。
2.3 加强专业英语的教学
对高职学生的培养主要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技术人员,因此,与专业相关的英语知识尤为重要。然而当今的高职英语往往采取2 1或3 1的模式,即2—3个学期的普通英语加上1个学期的专业英语的模式,甚至有些学校根本就不开专业英语课。基础英语中学到的学院式英语,对学生而言可以说用处甚少,而且为了强调虚假的实用性的听说领先的方式,更让学生觉得经过了努力学得的知识,却没有用武之地。逼迫学生进行无意义的学习,正是不够人性的表现。
加强专业英语教学,就要让学生能够接触到原汁原味的和专业相关的语言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经过几年的计算机英语的教学,作者发现,能够在专业英语上取得好成绩的,往往不是那些通用英语学习上成绩最好的学生,而是那些专业基础扎实而通用英语成绩中上的学生,他们对语言的理解能力是以专业为基础的。而且大部分学生对专业英语的欢迎程度都大于普通英语,因为这些正是他们能够用到的知识,是有意义的,能够激活学生的情感,并且保持持久、深刻。
2.4 创设自然的实践活动
罗杰斯认为,学生直接体验所遇到的问题,并试图自主解决,将对学习带来很大的帮助。大学生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已经为大众所接受,而高职学生作为未来的技术工人,更应该注重实践。但这儿讲到的实践,并不一定是指体力劳动实践。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将一些原来需要讲授的知识,留给学生通过实践来发现。例如英语教学中的某些语法点,可以让学生利用好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等工具,自行发现和解决。
对于专业英语教学,要让学生将专业知识和英语知识结合起来,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接触专业英语。在实际计算机英语教学中,作者曾经从网上下载到一个叫做IBASIC的英文版的编程软件,要求学生分组按照英文说明书,编写一个能够用冒泡法进行数据排序的程序。学生经过了实际的应用,不仅提高了计算机英语的阅读水平,还熟悉了一种新的软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 以人为本开展教学时要注意的问题
人本主义的理论,每个人的理解都是不同的,因此也会造成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才能将人本主义理论最好地应用到教学当中去。
首先,以人为本,不是处处以个人为中心。也就是说,我们在尊重个人的发展的同时,不能任由个性無限制的膨胀。我们要看到,人本主义将学生的地位提高到了和教师、知识(即教材)相同的位置上,也就是强调了平等,而不是学生的地位高于一切。因此,如何把握好一个平衡的度,将是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
其次,罗杰斯强调了,学生都有学习的潜能,这种潜能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释放出来,这并不表示,罗杰斯认为用人本的思想指导教学,教师应该完全不影响学习者,从他提出的促进学习的方法看来,环境、教师,应该是潜能释放的条件之一。笔者认为,作为教师,必须要承担一部分开发学生的潜能的任务,而不是用“放羊”的态度对待学生。
参考文献:
[1] Guy R. Lefran?觭ois. Theories of Human Learning[M]. 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4年版.
[2] 施良方.学习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 何青.试谈人本主义教育理念与高职英语教学[J].职教论坛,2004年11号中.
[4] 龚由志等.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与外语教学活动探讨[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10月.
关键词:人本主义 高职英语 教学
0. 引论
马斯洛将人本主义哲学思想应用到心理学以后,对社会各方面的影响深远,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学从临床心理和心理辅导等方面阐发到了学习领域,形成了人本主义的学习观。
人本主义者认为,由于人除了追求生理上的需要,还追求个人的发展,因而,需要给与个人足够的自由,提供发展的空间,以保证人的最大可能的发展。人本主义强调人的平等,因为人的平等是自由的前提。人本主义还重视个人活动的意义,强调人的意志和潜力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人本主义思想对当代教育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但是,从近几年的教育实践上看,仅仅是停留在理论上,在实践上仍然缺少飞跃,使“以人为本”的思想近于一种口号。本文从几个方面来探讨人本主义给当今高职英语教学带来的一些启示。
1. 高职英语教学的回顾、现状和思考
高职学校英语教育起步较晚,在高职类学校初现的时代,即90年代中期,高职英语主要是参照高等专科学校的英语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是本科英语教学的压缩,一般学校采用的教材是上海教育出版社《大学英语》1—3册,评价方式是大学英语三级考试。
2000年,教育部颁布了《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并根据形势,鼓励编写高职英语专用教材,建议不再使用《大学英语》一类的本科教材,并且提出“高职教育不是本科教育的压缩饼干”。教育部带头,组织专家将原业余大学英语教材改编成为高职高专版教材,全国各地也开始花大量人力物力编些教材,现在市面上能见到的高职英语教材有近10种之多。教育部还提出用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代替大学英语考试,培养高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
尽管教育部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实际上,高职英语教学的情况却不容乐观,甚至呈现出每况愈下的局面。
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十分低,作者对一个47名学生的新生班级在入学时进行过调查,对英语学习有兴趣的学生仅有3人,而认为学习英语重要或十分重要的学生却有40人。认为大学里应该学英语的学生有40人,而将英语选成自己最没有把握的课程的学生有19人。
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较差且参差不齐。经过中学六年的英语学习,学生的英语水平出现了很大的分化,尽管高职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较低,但这种分化还是十分明显。在对新生的摸底测试中,最高分和最低分相差近50分,且分数不仅不能呈现正态分布,还十分不规则,在06级某个43个学生的班级中居然出现了三个近似等高等宽的波折。这种情况直接导致了无论授课的内容是简单还是难,都有2/3的学生没有办法听懂的尴尬局面。
学生的学习效果很差。一年两次的浙江省大学英语三级考试的及格率很能体现这个问题,综合浙江省教育厅的统计数据可以发现,最近8年以来,全省三级考试的及格率几乎都不能达到30%。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笔者认为,这正是如今的高职英语教学不够人性的表现。
首先,教师和学生不能站在平等的立场看待双方。大部分高职学校建立到现在不过10余年,任教的英语教师,大致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具有丰富经验的老教师。这些教师可能学历不是太高,很多原来是中专教师,对大学的观念还停留在数十年前,仍然认为大学是精英教育。但学生的素质却因为多年的扩招下降飞快,这些老师的心理开始不平衡——“这样的学生也能读大学?”。因而,一些老教师常常是站在与学生对立的立场上,大有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另一类则是年轻教师,这些教师,往往大学毕业不久,对学生的期望往往过于理想,当学生无法达到教师要求时,他们无法接受這一事实,对学生的态度就从希望变成了绝望。教师的这种态度,使某些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认为,老师不过是多读了几年书,凭什么就高人一等。这样的敌对态度和师生关系,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其次,英语对于学生而言,没有实用意义。尽管经过多年的改革,高职英语的教材的实用性确实有所增强,已经在从学术性向实用性转变。但是,这种实用性仅仅是片面的,例如,大部分教材将实用性仅仅理解为增加应用文的数量,或者是增加商务应用,或者是增加听说。这样做,只能说语料本身的实用性是较强,使用范围较广。但是相对于学生而言,却并不一定实用,例如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习英语的商务信函的写法,就不那么实用了。因此,片面强调课文文本本身的实用性,而不考虑对于学生的实用价值,只能导致学生对知识的不认同,进而无法开展意义学习。
第三,由于高职教育的发展速度太快,导致了师资力量等教学资源相对紧缺,因此,现在一个高职英语教学班的人数一般都在40人以上。这样的大班级,使教师很难开展以学生个性为基础的教学。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事实上,以人为本开展高职英语教学的重要性。那么如何避免这些不够人性化的方面,提高教学质量?笔者就这一问题提出了一些的建议。
2. 以人为本,开展高职英语教学
2.1 让学生理解英语学习的重要性
尽管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生认为学习英语是十分重要的。但经过交谈等方式了解到,学生对这个重要性的了解是片面的。英语的重要性在学生看来,主要是能够通过等级考试,为自己将来找工作打下基础。这种动机是暂时的。当学生看到当今社会中,英语不是求职的全部,大学英语三级考试在求职时根本没有什么用,而为高职生准备的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由于实施时间还较短,没有得到社会普遍的认可,动机就减弱了,英语也就退减成了在大学必须要学完的一门课,意义学习自然而然的终止了,英语学习也就不再是“实用的学习”,也不再是与自己的目的密切相关,用罗杰斯的话说,他们就开始“熬过”这门课。
因此,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能够理解,作为高职学生,学习英语不仅是求职的敲门砖,而是对今后的工作都有很大的作用。在入世的大环境下,高级蓝领如果有较强的英语基础,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
2.2 减少英语的“威胁性”
罗杰斯指出,当学习者发现学习的知识要求改变对自己看法时,学习就有威胁性,因而会不自觉地抵制。而降低知识的威胁性,就成为教育者的一个重要课题。
英语本身是一种印欧语,和汉藏语系的汉语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英语学习的难度必然是很大的。学生在中学的六年的英语学习中,受到的“威胁”很多。这些威胁可能来自社会,例如升学,也可能来自教师和家庭,但更多的,我们应该从学生本身去考虑。学生在记忆最初的几个英语单词时,会发现英语单词很好记,也能够找出一些适合自己的方法,例如bed一词,作者在杭州某初中实习的时候,有学生说,这个词本身就像一张床。但是,当词汇量增大后,不是每一个词都能够找到记忆的窍门,学习难度自然增加,背英语单词的时间要比原来长很多,听写的成绩也由每次100分变成了60、70。这时,学生感到的痛苦使他不自觉地抵制英语,最终导致英语基础越来越差。
减少英语的威胁性,就需要教师能够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对学生提出恰当的要求,不宜提出高于学生能力的要求。对于高职学生中基础较差的,应该适当的降低难度。要给予学生自尊,一些不经意的羞辱、嘲笑很可能成为对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改进的威胁。
对于学校的行政教务部门,应该鼓励和配合分班分层次教学。对于高职学生的总体情况进行分析就不难看出,要进行简单的大班授课是不可能有好效果的。教师无法顾及所有学生,很多英语水平能够得到提高的学生,由于得不到教师的足够重视,而不能发展。这就需要学校行政部门的积极配合,不惜增加教学成本,换取更高的教学质量。
2.3 加强专业英语的教学
对高职学生的培养主要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技术人员,因此,与专业相关的英语知识尤为重要。然而当今的高职英语往往采取2 1或3 1的模式,即2—3个学期的普通英语加上1个学期的专业英语的模式,甚至有些学校根本就不开专业英语课。基础英语中学到的学院式英语,对学生而言可以说用处甚少,而且为了强调虚假的实用性的听说领先的方式,更让学生觉得经过了努力学得的知识,却没有用武之地。逼迫学生进行无意义的学习,正是不够人性的表现。
加强专业英语教学,就要让学生能够接触到原汁原味的和专业相关的语言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经过几年的计算机英语的教学,作者发现,能够在专业英语上取得好成绩的,往往不是那些通用英语学习上成绩最好的学生,而是那些专业基础扎实而通用英语成绩中上的学生,他们对语言的理解能力是以专业为基础的。而且大部分学生对专业英语的欢迎程度都大于普通英语,因为这些正是他们能够用到的知识,是有意义的,能够激活学生的情感,并且保持持久、深刻。
2.4 创设自然的实践活动
罗杰斯认为,学生直接体验所遇到的问题,并试图自主解决,将对学习带来很大的帮助。大学生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已经为大众所接受,而高职学生作为未来的技术工人,更应该注重实践。但这儿讲到的实践,并不一定是指体力劳动实践。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将一些原来需要讲授的知识,留给学生通过实践来发现。例如英语教学中的某些语法点,可以让学生利用好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等工具,自行发现和解决。
对于专业英语教学,要让学生将专业知识和英语知识结合起来,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接触专业英语。在实际计算机英语教学中,作者曾经从网上下载到一个叫做IBASIC的英文版的编程软件,要求学生分组按照英文说明书,编写一个能够用冒泡法进行数据排序的程序。学生经过了实际的应用,不仅提高了计算机英语的阅读水平,还熟悉了一种新的软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 以人为本开展教学时要注意的问题
人本主义的理论,每个人的理解都是不同的,因此也会造成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才能将人本主义理论最好地应用到教学当中去。
首先,以人为本,不是处处以个人为中心。也就是说,我们在尊重个人的发展的同时,不能任由个性無限制的膨胀。我们要看到,人本主义将学生的地位提高到了和教师、知识(即教材)相同的位置上,也就是强调了平等,而不是学生的地位高于一切。因此,如何把握好一个平衡的度,将是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
其次,罗杰斯强调了,学生都有学习的潜能,这种潜能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释放出来,这并不表示,罗杰斯认为用人本的思想指导教学,教师应该完全不影响学习者,从他提出的促进学习的方法看来,环境、教师,应该是潜能释放的条件之一。笔者认为,作为教师,必须要承担一部分开发学生的潜能的任务,而不是用“放羊”的态度对待学生。
参考文献:
[1] Guy R. Lefran?觭ois. Theories of Human Learning[M]. 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4年版.
[2] 施良方.学习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 何青.试谈人本主义教育理念与高职英语教学[J].职教论坛,2004年11号中.
[4] 龚由志等.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与外语教学活动探讨[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