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物质交换来的友情
从一年级开始,女儿叶菲就和琳琳成了同桌。看上去乖巧可爱的琳琳,却给我们母女俩造成了不小的困扰。
在家里,女儿是个热情又有主见的孩子,可在学校里,女儿却成了琳琳的小跟班,唯命是从。有一天,女儿突然要求我买一些巧克力,第二天早上,我看她偷偷地往书包里塞了几块。连着几天如此,我终于忍不住,问其缘由。她支吾了半天,我才知道:巧克力是给琳琳准备的,她们是最要好的朋友,下课了两人便腻在一起,但这份友谊是有前提的,女儿必须满足琳琳的要求。
“明天我想吃巧克力!”“下星期你把新发卡送给我吧,我很喜欢!”琳琳像个小公主般指挥着女儿,而女儿也总是乖乖就范,因为琳琳的筹码是女儿最在乎的友谊。
“用物质交换友情”,我对女儿的软弱无能很生气,禁止女儿再跟琳琳玩耍。那几天,女儿的情绪很低落,为了让她尽快走出琳琳的“阴影”,我找到了老师,希望通过老师的干预,来缓解这件事情。
老师为女儿换了新同桌。可是,从我了解的情况看,她和琳琳并没有分开,下课后,女儿还是跟在琳琳后面,希望跟她一起玩。琳琳更像是一个小团体里的“领袖”,不跟她玩,女儿就等于脱离了这个小团体,失去好几个朋友。
在孩子们友好的外衣下,原来也藏着复杂的小猫腻,丛林法则同样在这个小小的社会体系中存在着。
给关系更美好的定义
迫于形势,我只能接受女儿和琳琳的友谊。但其实,女儿心里也积攒了很多对琳琳的不满。女儿经常对我说,琳琳又吹牛了,她说自己有好几百本书;琳琳说,她家里有一个一人高的蛋糕。
每当这时,我会附和着说“这丫头真讨厌”,要么就反过来责怪一下女儿“谁要你跟她玩的”。这时,女儿就会叹口气,一副很委屈很无奈的表情。
我意识到,女儿其实也不喜欢琳琳,可她为什么强忍着内心的真实想法,还要去接近琳琳呢?我想那是她的理性选择,她肯定是衡量过利弊的。她想要被同学们喜欢,她希望得到友谊,这都没有错。问题是,她现在所用的方法,似乎出了错。
我的担心越发多了起来:女儿经常拿东西送给琳琳,会不会养成巴结别人的习惯?琳琳对女儿的控制会不会对她造成心理伤害?长久跟从别人会不会失去自己的个性?女儿在一个团体中总是处于弱势,长大后是否也会丧失主动性和竞争力?
带着这些焦虑,我找心理老师吐槽。老师给我讲了一则很老的轶闻:日本有一位叫江本胜的医疗博士,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发现听了贝多芬田园交响曲的水,结晶后精致而华美;听了肖邦别离曲的水,结晶后凄美而细腻。
原来水也很感性呢。最玄奇的是,他给水读字,取自同一水源的水,在听了“谢谢”之后,呈现美丽的六角形结晶;听了“混蛋”的水,所呈现的结晶竟然跟听了重金属音乐一样支离破碎。与“爱与感谢”相处久了的水,结晶最美。
我还是没有明白过来。老师说,你给女儿已经预设了一个情境:你们的友谊真糟糕,你的朋友真糟糕。她在这段关系里体验到的负面情绪被放大了,而正面的东西却得不到生长。试着改变一下自己吧,赋予这段关系更多的“爱与感谢”,而不是“混蛋”。
老师的话提醒了我,我和女儿对琳琳的抨击,其实就是一种负面的交流,似乎发泄了不满,其实是给女儿增加了新的感情包袱:你的朋友不喜欢你。但是,问题在于,女儿和琳琳要每天相处,一方面需要友谊,一方面其实并不喜欢她的朋友,在这种矛盾的状态里,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会很痛苦。
我不是琳琳的妈妈,我不能改变别人的孩子。但我可以调整女儿的情绪,让她从容度过这个特殊的时期。
不做情绪的人质
儿童节到了,班里要表演节目,我做志愿者去帮她们化妆。帮琳琳化完妆后,她对着镜子左看右看,然后嘟起小嘴,不高兴地冲女儿嚷道:“你妈妈化的妆不好看!明年让我妈妈来!”
放在平时,我肯定生气了。但这一次,我决定先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再去安慰受到打击的女儿。上台表演前,我对女儿和琳琳说:“我平常很少化妆,但一点不影响你们表演,因为你们本来就很漂亮,好好加油哦。”两个女孩点点头,高高兴兴地走了。
放学后,女儿说:“妈妈,今天琳琳说你长得不好看,不如她妈妈好看,她真讨厌!”
“那你觉得我好看吗?”我抱住她。
“好看!”
“嗯,每个小朋友都觉得自己的妈妈最好看,这很正常,我们不用生气。你说呢?”我试着引导她。她点点头,但还是不太服气。
“妈妈最近也在想呢,我们是不是对琳琳有误会,前几天,我跟琳琳妈妈聊天,她家里有很多书,真的有好几百本呢。”
女儿惊讶地瞪圆了眼睛,歪着小脑袋想了想,又问我:“那她家里也有一人高的蛋糕啊?”
“这个倒没有,可能是她的生日愿望吧。有的小朋友会把愿望和现实搞混了!”我说出这些话后,感觉自己对琳琳的不满也少了很多。
“哈哈,真好玩,真的假的分不清吗?”女儿开心起来,原来,琳琳的小缺点有时候也并不讨厌,反而有点可爱呢。
这是一次比较成功的对话。我们从“混蛋”的负面情绪里自我解脱了出来。
这之后,我不想再粗暴地干涉她们的友谊。我不能剥夺孩子认识自己、认识他人的机会。女儿的成长告诉我,孩子是能够自我发展和自我教育的,成人只要为他们提供条件,以及扫除发展中的情绪障碍,孩子便能够自己发展。
编辑 朱璐 [email protected]
从一年级开始,女儿叶菲就和琳琳成了同桌。看上去乖巧可爱的琳琳,却给我们母女俩造成了不小的困扰。
在家里,女儿是个热情又有主见的孩子,可在学校里,女儿却成了琳琳的小跟班,唯命是从。有一天,女儿突然要求我买一些巧克力,第二天早上,我看她偷偷地往书包里塞了几块。连着几天如此,我终于忍不住,问其缘由。她支吾了半天,我才知道:巧克力是给琳琳准备的,她们是最要好的朋友,下课了两人便腻在一起,但这份友谊是有前提的,女儿必须满足琳琳的要求。
“明天我想吃巧克力!”“下星期你把新发卡送给我吧,我很喜欢!”琳琳像个小公主般指挥着女儿,而女儿也总是乖乖就范,因为琳琳的筹码是女儿最在乎的友谊。
“用物质交换友情”,我对女儿的软弱无能很生气,禁止女儿再跟琳琳玩耍。那几天,女儿的情绪很低落,为了让她尽快走出琳琳的“阴影”,我找到了老师,希望通过老师的干预,来缓解这件事情。
老师为女儿换了新同桌。可是,从我了解的情况看,她和琳琳并没有分开,下课后,女儿还是跟在琳琳后面,希望跟她一起玩。琳琳更像是一个小团体里的“领袖”,不跟她玩,女儿就等于脱离了这个小团体,失去好几个朋友。
在孩子们友好的外衣下,原来也藏着复杂的小猫腻,丛林法则同样在这个小小的社会体系中存在着。
给关系更美好的定义
迫于形势,我只能接受女儿和琳琳的友谊。但其实,女儿心里也积攒了很多对琳琳的不满。女儿经常对我说,琳琳又吹牛了,她说自己有好几百本书;琳琳说,她家里有一个一人高的蛋糕。
每当这时,我会附和着说“这丫头真讨厌”,要么就反过来责怪一下女儿“谁要你跟她玩的”。这时,女儿就会叹口气,一副很委屈很无奈的表情。
我意识到,女儿其实也不喜欢琳琳,可她为什么强忍着内心的真实想法,还要去接近琳琳呢?我想那是她的理性选择,她肯定是衡量过利弊的。她想要被同学们喜欢,她希望得到友谊,这都没有错。问题是,她现在所用的方法,似乎出了错。
我的担心越发多了起来:女儿经常拿东西送给琳琳,会不会养成巴结别人的习惯?琳琳对女儿的控制会不会对她造成心理伤害?长久跟从别人会不会失去自己的个性?女儿在一个团体中总是处于弱势,长大后是否也会丧失主动性和竞争力?
带着这些焦虑,我找心理老师吐槽。老师给我讲了一则很老的轶闻:日本有一位叫江本胜的医疗博士,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发现听了贝多芬田园交响曲的水,结晶后精致而华美;听了肖邦别离曲的水,结晶后凄美而细腻。
原来水也很感性呢。最玄奇的是,他给水读字,取自同一水源的水,在听了“谢谢”之后,呈现美丽的六角形结晶;听了“混蛋”的水,所呈现的结晶竟然跟听了重金属音乐一样支离破碎。与“爱与感谢”相处久了的水,结晶最美。
我还是没有明白过来。老师说,你给女儿已经预设了一个情境:你们的友谊真糟糕,你的朋友真糟糕。她在这段关系里体验到的负面情绪被放大了,而正面的东西却得不到生长。试着改变一下自己吧,赋予这段关系更多的“爱与感谢”,而不是“混蛋”。
老师的话提醒了我,我和女儿对琳琳的抨击,其实就是一种负面的交流,似乎发泄了不满,其实是给女儿增加了新的感情包袱:你的朋友不喜欢你。但是,问题在于,女儿和琳琳要每天相处,一方面需要友谊,一方面其实并不喜欢她的朋友,在这种矛盾的状态里,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会很痛苦。
我不是琳琳的妈妈,我不能改变别人的孩子。但我可以调整女儿的情绪,让她从容度过这个特殊的时期。
不做情绪的人质
儿童节到了,班里要表演节目,我做志愿者去帮她们化妆。帮琳琳化完妆后,她对着镜子左看右看,然后嘟起小嘴,不高兴地冲女儿嚷道:“你妈妈化的妆不好看!明年让我妈妈来!”
放在平时,我肯定生气了。但这一次,我决定先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再去安慰受到打击的女儿。上台表演前,我对女儿和琳琳说:“我平常很少化妆,但一点不影响你们表演,因为你们本来就很漂亮,好好加油哦。”两个女孩点点头,高高兴兴地走了。
放学后,女儿说:“妈妈,今天琳琳说你长得不好看,不如她妈妈好看,她真讨厌!”
“那你觉得我好看吗?”我抱住她。
“好看!”
“嗯,每个小朋友都觉得自己的妈妈最好看,这很正常,我们不用生气。你说呢?”我试着引导她。她点点头,但还是不太服气。
“妈妈最近也在想呢,我们是不是对琳琳有误会,前几天,我跟琳琳妈妈聊天,她家里有很多书,真的有好几百本呢。”
女儿惊讶地瞪圆了眼睛,歪着小脑袋想了想,又问我:“那她家里也有一人高的蛋糕啊?”
“这个倒没有,可能是她的生日愿望吧。有的小朋友会把愿望和现实搞混了!”我说出这些话后,感觉自己对琳琳的不满也少了很多。
“哈哈,真好玩,真的假的分不清吗?”女儿开心起来,原来,琳琳的小缺点有时候也并不讨厌,反而有点可爱呢。
这是一次比较成功的对话。我们从“混蛋”的负面情绪里自我解脱了出来。
这之后,我不想再粗暴地干涉她们的友谊。我不能剥夺孩子认识自己、认识他人的机会。女儿的成长告诉我,孩子是能够自我发展和自我教育的,成人只要为他们提供条件,以及扫除发展中的情绪障碍,孩子便能够自己发展。
编辑 朱璐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