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即生活。”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教育和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整体,两者是不能分割的。品德课程根植于生活,“生活”是品德课的基础,“回归生活”是品德教育的灵魂,是新课程的生成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因此,从“生活”这条主线出发,让品德课堂回归生活,构建生活化课堂,让学生在深刻的生活体验中激起真正的思考,这就成为提高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品德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策略
品德是个人发展的基础,良好的品德素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之一。作为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主阵地,品德课堂既没有语文的字词牵绊,也没有数学定理公式的约束,它的目的在于通过有效的课堂促使儿童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那么,儿童品德来自于哪里,又该回归于何处呢?新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在“回归生活,关注儿童现实生活”的教育理念指引下,构建生活化的课堂也就成为提高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一、品德课堂教学应源于儿童的现实生活
品德课乃是一门眷顾生命成长的课程,应该涌动生命的灵性,带给学生真实、丰富的体验。可是,我们以往的品德教学往往只局限于书本,学生被教师领着行,教师被书本牵着走,品德课堂根本没有与鲜活、丰富的生活相联系,导致失去了生活实践的情境,显得苍白无力。
如:在上一年级《好玩的冬天》这一课前,笔者设计了精彩的课堂,制作了精美的课件,以为肯定能上出一节精彩的课。可是,事与愿违。课堂上老师讲得激情澎湃,学生却听得昏昏欲睡,完全感受不到冬天下雪的快乐。为什么课堂的设想与实施会如此大相径庭呢?课后,笔者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我们这里是南方地区,班上有一半学生是完全在南方长大的,从来没有经历过下雪,虽然有部分学生来自外省,但也并非所有北方孩子都经历过下雪,而更為关键的是,班上所有孩子此刻正被南方地区的冬天所包围着,这里的冬天才是他们现在所熟悉的,笔者一味地按照课本去引导学生感悟下雪的冬天是多美妙,可是学生没经历过又如何去体验呢?经过再三思考,笔者决定将课本、学生的现实生活、课堂三者融合起来,对整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了修改,然后在另一个班进行二次教学。这次笔者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让学生说说自己经历过怎样的冬天,怎样的冬天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再引导学生体会无论是下雪的冬天还是温暖的冬天,都有各自的特点,都能给大家带来快乐!这一次,学生都能围绕自己的经历畅所欲言,道出了自己的真实体会,激发了热爱冬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也能达成,真正起到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作用。
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我们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既要依据教材又不能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教师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从而确定教育的主题。铁一般的事实也告诉我们,那些与学生生活贴近的,真实可靠的事例,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探讨的欲望,从而达到期望的教学目标。因此,品德课堂教学只有源于儿童的生活,才能焕发出无限的生命力,才能使有效课堂成为可能。
二、品德课堂教学应贴近儿童的现实生活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因此,品德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促进儿童的发展。教学上应该更关注学生,让他们通过一个个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主题活动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在活动中,学生们亲身实践与体会、独立观察与思考、合作探究与再实践,发展了各种能力,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和体验生活,用自己的方式去认识和研究社会。
例如:在《友爱残疾人》教学活动中,笔者把残疾人日常生活里的一些活动引进课堂,通过创设“盲人走路”“单手穿衣”等模拟活动,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亲身体会残疾人生活的艰苦,引起学生的独立思考,并且让学生在与人合作的过程中深刻体验到残疾人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诸多不便,一些对我们来说轻而易举的事情,残疾人却要付出很多努力、克服许多困难才能够做到,从而让学生体会到残疾人那種不屈不挠的精神,唤起了学生对残疾人的关注与敬佩之情。
模拟实践活动是实施有效品德课堂的重要手段,它强化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两者的关系,使得课堂更加贴近生活。通过创设生活情景,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动力,同时使得学生广泛地接触和了解了社会,让学生在一系列的实践、理解和感悟中获取经验,接受洗礼,逐步提高自身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和参与社会的能力。
三、品德课堂教学应回归到儿童的生活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一节课的结束并不是教学的结束,而只是一个短暂的停顿,是学生走向新征程的起点。品德课堂只是对儿童进行品德教育的一块翘板,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更为重要。如果对儿童的教育仅仅局限于课堂,教育随着课堂的结束而结束的话,那么,不管品德课上得有多精彩,教学的效果也是差强人意的。我们应当让品德课走出校园,走进家庭,走进社会,去观察、聆听、体会周围的一切。教师要最大限度地、立体地整合各种教育资源,让学生积极地将在品德课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在学生对社会有了更多的理解和认识之后,我们的课堂教学才会有针对性,才能促进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
交通安全事故是威胁中小学生人身安全的一大杀手,如何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让学生正确认识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从而在日常生活中知法守法,这是笔者在执教《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这一主题课时要达到的教学目标。为了通过这节品德课让学生真正学有所获,课前笔者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要求学生与家长一起到街道上观察与体验。课堂上,通过观看安全教育视频,让学生体验到怎样才算安全过马路;通过模拟当“小交警”活动,让学生识别红绿灯的作用,过马路时要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如果这节课就只按书本内容进行说教,那么坐在教室里的学生又怎能真切地感受到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呢?如果对学生进行了40分钟的教育后就简单画上句号,那这节课的意义又何在呢?所以笔者通过让学生“识别交通标志”、“学做小交警”、课后实践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生活”这一大熔炉中获得了深刻体验,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落实了行为,让学生以自己的行为去影响身边的人。这节课以学生生活为切入点,同时延伸到学生生活中去,对学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样的课堂呈现的教学效果是有效的,而且是长效的。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师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的确,40分钟的教学内容毕竟是有限的,要实现有效课堂,必须把课堂拓宽到社会层面上去。我们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社会,在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中,在真实丰富的情感体验中进行自我教育,那样学生对生活、对社会才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才会有更准确的把握和行动,那样才能真正散发出课堂有效教育的魅力。
没有高效的课堂,就没有生命的活力!“品德课是一门基于情境、基于生活的课程”,教师要树立一种“教学即生活”和“生活即教学”的观念,在教学上,要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主线,以儿童丰富多彩的实际生活为教学内容,以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多种活动为载体,以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为教学空间。只有真正做到让品德课堂从儿童的生活中来,又回到儿童的生活中去,才能让儿童在真实具体的生活中明白道理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而内化为良好的道德品质,让品德教学的有效性得以持久,那样品德课堂才能散发出迷人的馨香。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关键词】品德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策略
品德是个人发展的基础,良好的品德素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之一。作为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主阵地,品德课堂既没有语文的字词牵绊,也没有数学定理公式的约束,它的目的在于通过有效的课堂促使儿童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那么,儿童品德来自于哪里,又该回归于何处呢?新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在“回归生活,关注儿童现实生活”的教育理念指引下,构建生活化的课堂也就成为提高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一、品德课堂教学应源于儿童的现实生活
品德课乃是一门眷顾生命成长的课程,应该涌动生命的灵性,带给学生真实、丰富的体验。可是,我们以往的品德教学往往只局限于书本,学生被教师领着行,教师被书本牵着走,品德课堂根本没有与鲜活、丰富的生活相联系,导致失去了生活实践的情境,显得苍白无力。
如:在上一年级《好玩的冬天》这一课前,笔者设计了精彩的课堂,制作了精美的课件,以为肯定能上出一节精彩的课。可是,事与愿违。课堂上老师讲得激情澎湃,学生却听得昏昏欲睡,完全感受不到冬天下雪的快乐。为什么课堂的设想与实施会如此大相径庭呢?课后,笔者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我们这里是南方地区,班上有一半学生是完全在南方长大的,从来没有经历过下雪,虽然有部分学生来自外省,但也并非所有北方孩子都经历过下雪,而更為关键的是,班上所有孩子此刻正被南方地区的冬天所包围着,这里的冬天才是他们现在所熟悉的,笔者一味地按照课本去引导学生感悟下雪的冬天是多美妙,可是学生没经历过又如何去体验呢?经过再三思考,笔者决定将课本、学生的现实生活、课堂三者融合起来,对整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了修改,然后在另一个班进行二次教学。这次笔者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让学生说说自己经历过怎样的冬天,怎样的冬天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再引导学生体会无论是下雪的冬天还是温暖的冬天,都有各自的特点,都能给大家带来快乐!这一次,学生都能围绕自己的经历畅所欲言,道出了自己的真实体会,激发了热爱冬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也能达成,真正起到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作用。
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我们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既要依据教材又不能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教师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从而确定教育的主题。铁一般的事实也告诉我们,那些与学生生活贴近的,真实可靠的事例,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探讨的欲望,从而达到期望的教学目标。因此,品德课堂教学只有源于儿童的生活,才能焕发出无限的生命力,才能使有效课堂成为可能。
二、品德课堂教学应贴近儿童的现实生活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因此,品德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促进儿童的发展。教学上应该更关注学生,让他们通过一个个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主题活动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在活动中,学生们亲身实践与体会、独立观察与思考、合作探究与再实践,发展了各种能力,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和体验生活,用自己的方式去认识和研究社会。
例如:在《友爱残疾人》教学活动中,笔者把残疾人日常生活里的一些活动引进课堂,通过创设“盲人走路”“单手穿衣”等模拟活动,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亲身体会残疾人生活的艰苦,引起学生的独立思考,并且让学生在与人合作的过程中深刻体验到残疾人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诸多不便,一些对我们来说轻而易举的事情,残疾人却要付出很多努力、克服许多困难才能够做到,从而让学生体会到残疾人那種不屈不挠的精神,唤起了学生对残疾人的关注与敬佩之情。
模拟实践活动是实施有效品德课堂的重要手段,它强化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两者的关系,使得课堂更加贴近生活。通过创设生活情景,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动力,同时使得学生广泛地接触和了解了社会,让学生在一系列的实践、理解和感悟中获取经验,接受洗礼,逐步提高自身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和参与社会的能力。
三、品德课堂教学应回归到儿童的生活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一节课的结束并不是教学的结束,而只是一个短暂的停顿,是学生走向新征程的起点。品德课堂只是对儿童进行品德教育的一块翘板,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更为重要。如果对儿童的教育仅仅局限于课堂,教育随着课堂的结束而结束的话,那么,不管品德课上得有多精彩,教学的效果也是差强人意的。我们应当让品德课走出校园,走进家庭,走进社会,去观察、聆听、体会周围的一切。教师要最大限度地、立体地整合各种教育资源,让学生积极地将在品德课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在学生对社会有了更多的理解和认识之后,我们的课堂教学才会有针对性,才能促进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
交通安全事故是威胁中小学生人身安全的一大杀手,如何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让学生正确认识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从而在日常生活中知法守法,这是笔者在执教《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这一主题课时要达到的教学目标。为了通过这节品德课让学生真正学有所获,课前笔者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要求学生与家长一起到街道上观察与体验。课堂上,通过观看安全教育视频,让学生体验到怎样才算安全过马路;通过模拟当“小交警”活动,让学生识别红绿灯的作用,过马路时要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如果这节课就只按书本内容进行说教,那么坐在教室里的学生又怎能真切地感受到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呢?如果对学生进行了40分钟的教育后就简单画上句号,那这节课的意义又何在呢?所以笔者通过让学生“识别交通标志”、“学做小交警”、课后实践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生活”这一大熔炉中获得了深刻体验,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落实了行为,让学生以自己的行为去影响身边的人。这节课以学生生活为切入点,同时延伸到学生生活中去,对学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样的课堂呈现的教学效果是有效的,而且是长效的。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师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的确,40分钟的教学内容毕竟是有限的,要实现有效课堂,必须把课堂拓宽到社会层面上去。我们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社会,在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中,在真实丰富的情感体验中进行自我教育,那样学生对生活、对社会才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才会有更准确的把握和行动,那样才能真正散发出课堂有效教育的魅力。
没有高效的课堂,就没有生命的活力!“品德课是一门基于情境、基于生活的课程”,教师要树立一种“教学即生活”和“生活即教学”的观念,在教学上,要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主线,以儿童丰富多彩的实际生活为教学内容,以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多种活动为载体,以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为教学空间。只有真正做到让品德课堂从儿童的生活中来,又回到儿童的生活中去,才能让儿童在真实具体的生活中明白道理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而内化为良好的道德品质,让品德教学的有效性得以持久,那样品德课堂才能散发出迷人的馨香。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