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生写作文,一大问题就是干巴巴的不具体,原因之一是事件中的人物都是“哑巴”,“哑巴”怎么可能让读者有鲜明的语言印象呢?因此,如何写好说话句就成为丰富文章内容和彰显人物特点的关键措施。
一、说话句让文中的人物“能言会道”
[片段]:有一次,我病了,妈妈正在上班,爸爸也在上班,只有爷爷在家。爷爷得知我发烧后,打电话给妈妈。爷爷带我去了医院,随后,妈妈也过来了,到了我的身边,我仿佛听到了她急促的呼吸声。
“爷爷得知我发烧后,打电话给妈妈”,爷爷怎么得知“我”病的?是“我”告诉爷爷,还是爷爷发现我不对劲,询问我的?“告诉”,“询问”,都有话呀。爷爷打电话给妈妈,肯定有话;孩子是妈的心头肉,妈妈肯定会问个明白,电话里的话,有多少呀。
“爷爷带我去了医院”,去医院,爷爷总要和我说一声吧,不可能无声无息地拉着“我”上医院。“随后,妈妈也过来了,到了我的身边,我仿佛听到了她急促的呼吸声”,妈妈来了,除了“急促的呼吸声”,一定还有急切的询问声呀。
一些同学的作文里的“人”,不是哑巴,却也是半个哑巴,“惜字如金”,不肯多“说”半句。有同学写“一节有趣的语文课”,要写四五百字,想来想去,难。——难什么难?一节课,老师会说多少话,同学会说多少话,作文中,你让“老师”开口说话,让“同学”开口说话,哪还用为“字数”发愁?
人会说话,动物也有语言,也会说话,只是我们还没办法破译。童话不就是让动物开口说话吗?好多学生写作文,都不让人说话,将活生生的人一个个写成了哑巴。
二、说话句的几种形式要灵活运用
认识了写说话的重要性,那怎么写好说话句呢?写“人”的说话,不能光写那“说的话”,还要配“提示语”,让读的人明白,那话是谁说的。一句说话句,往往由“说的话”和“谁说的”两部分组成。两部分的组合,又构成以下三种形式:
第一种,提示语在前头,如:已经到了门前,马小跳停下脚步:“我数一二三,我们一起冲进去!”
第二种,提示语在后头,如:“还有多远?”没走几步,唐飞就吃不消了。
第三种,提示语在中间,如:“我叫马小跳。”马小跳把唐飞、毛超和张达往巨人跟前推,“他是企鹅唐飞,他是猿猴毛超,他是河马张达。”
“提示语”和“说的话”,一般连在一起,像上面的例句。也有“提示语”、“说的话”各独立为一节的,这,又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说的话”为一节,在前;“提示语”为一节,在后。如:
“杜真子,就算我求你了,你去吧!”
马小跳果然上当,在电话里死皮白脸地求杜真子。
第二种,“提示语”为一节,在前;“说的话”为一节,在后。
马小跳瞪了他一眼:
“你不能去!”
第二种,也有“提示语”后,不用冒号,改用句号的。如:
马小跳早就看唐飞不顺眼了。
“唐飞,我看你今天有点不正常。”
杜真子早就看马小跳不顺眼了。
“马小跳,我看你才不正常。人家唐飞、毛超和张达见到我都很高兴,就你不高兴,你什么意思呀?你是不是不愿意我去?”
认识了说话句的形式,请学生看课文,找一找,课文上有哪几种形式。同时,拿出课外书,从课外书里找。一找,更多,更新鲜。让学生从自己找出来的句子里,背上两三个不同形式的说话句,只有借例子“背”下来,印象有了形象垫底,才起作用。
认识了提示语的不同形式,还要学会灵活运用,这就需要了解五种不同位置的提示语的作用:
第一种,提示语在前,一般强调提示语。
第二种,提示语在后,一般突出说话的内容。
第三种,提示语在中间,一般突出前面的说话的人,说话中间有停顿,既有语气上的停顿,也有意思上的停顿。
第四种,省略提示语,突出每一句内容,说话者不需要交待,表达对话的快速、急切等。
第五种,提示语和说话内容各自独立为一节,既强调了提示语,也突出了说话的内容。
写作中,几种形式是交替使用的,只有交替使用,读起来才会觉得“语气”很顺。我们可以结合教材中的课文内容,让学生阅读感受其中的人物对话特点。
三、说话句的提示语要精彩纷呈
同样一个词、一句话,在不同的语境里,意思可以完全不同。如:他真挚地夸道:“这件事,你做得好!”的确,做得好,出自他的肺腑之言。
他咬牙切齿地吼道:“这件事,你做得好!”真的好吗?可能马上要面临暴风骤雨了。
可见,写好说话句,不能只注意“说的话”,写说话句最重要的是提示语,精彩就藏在提示语里。
在学生的作文中,“说”这个词在说话句中出现的频率最高。除了“说”,难道没有别的表示说的词语了吗?当然不是。只是,这些表示“说”的词语,学生们不太习惯用,没有“说”这个字来得最顺手、最笼统。这就需要一个语言的积累,来个“词语大比拼”吧,给学生一个舞台,一个字的、两个字的、四个字的……原来代表“说”字的词真是不少。
总结出来了,就需要一个记诵的过程,让学生牢牢地把各种关于“说”的词记在脑海里。一个物资丰富的仓库,才能源源不断地提供补给。在大量增加词汇量的基础上,再来写好说话句,人物的对话内容才会丰满。
好的说话句,不只能“听”到声音,还能“看”到动作、表情、肢体上的语言,使人身临其境感。人的表情很丰富。喜、怒、哀、乐、惊、平静、慌张等等;人的动作更多。就单单一个下肢动作就有:走、跑、跳、跺脚、一蹦三尺……
只要有人物的故事,就会有说话句的出现。要想把文章写得有声有色,就必须把说话句写好;要想把说话句写精彩,就要思考提示语怎么写,能不能不用“说”字,能不能用人的动作、表情、神态。这样的说话句,才会有生气、有灵气、有生命感。
四、说话的内容要符合人物的特点
什么人说什么话,人物说话的内容一定要符合其年龄、性别、身份、职业、性格、文化修养、思想认识水平以及人生经历等特点。我们平时作文中出现的人物大多为普通人物,生活中他们怎么说,作文中就要怎么写,力求语言的通俗生动,与人物身份相吻合。因此, “说话的内容”也有讲究,要符合人物的特点。如:
“我好好喜欢哦!”
“我超级喜欢的!”
“我也喜欢。”
一般来说,7岁的孩子会说第一句。17岁的少年会说第二句。70岁的老人会说第三句。
又如:
“这年头,钱越来越难挣了。”
“金融危机影响中国,很多行业受到冲击。”
上面两句,哪一句是农民说的话,哪一句是经济学家说的,学生一定能分辨出来,凭什么判断?——凭说话的内容要和人物的学识、身份相吻合。
“说话的内容”也有讲究,但人的耳朵不是录音机,人的眼睛也不是摄像机,不可能将“人”说的话“搬”到作文中来,谁有这样的记性?写的时候,肯定会凭印象,将“人”说的话做适当的调整、改动和改编。不过,由于文中的“人”,真说过了类似的话,只要写的人,忠实于那“人”的原意,也就不会出现什么大的问题。
将现实中的“人”说的话,写到文字里去,最要注意的是“说话的简洁”。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在平时说话时,往往会或多或少地掺进一些语病或废话。因此,我们在描写人物的对话,要善于选择和提炼,应该作适当的加工调整,写得简短、明快,避免冗长、拖沓,读起来觉得明白、畅快。
一般生理、心理正常的人,一睁开眼睛,就离不开语言,让学生学会用耳朵聆听、用眼睛关注,说话无时不在我们的身边。写好说话句,充分挖掘说话句中的精彩,我们的作文才会有语言的灵动性,才会有生活的气息。
一、说话句让文中的人物“能言会道”
[片段]:有一次,我病了,妈妈正在上班,爸爸也在上班,只有爷爷在家。爷爷得知我发烧后,打电话给妈妈。爷爷带我去了医院,随后,妈妈也过来了,到了我的身边,我仿佛听到了她急促的呼吸声。
“爷爷得知我发烧后,打电话给妈妈”,爷爷怎么得知“我”病的?是“我”告诉爷爷,还是爷爷发现我不对劲,询问我的?“告诉”,“询问”,都有话呀。爷爷打电话给妈妈,肯定有话;孩子是妈的心头肉,妈妈肯定会问个明白,电话里的话,有多少呀。
“爷爷带我去了医院”,去医院,爷爷总要和我说一声吧,不可能无声无息地拉着“我”上医院。“随后,妈妈也过来了,到了我的身边,我仿佛听到了她急促的呼吸声”,妈妈来了,除了“急促的呼吸声”,一定还有急切的询问声呀。
一些同学的作文里的“人”,不是哑巴,却也是半个哑巴,“惜字如金”,不肯多“说”半句。有同学写“一节有趣的语文课”,要写四五百字,想来想去,难。——难什么难?一节课,老师会说多少话,同学会说多少话,作文中,你让“老师”开口说话,让“同学”开口说话,哪还用为“字数”发愁?
人会说话,动物也有语言,也会说话,只是我们还没办法破译。童话不就是让动物开口说话吗?好多学生写作文,都不让人说话,将活生生的人一个个写成了哑巴。
二、说话句的几种形式要灵活运用
认识了写说话的重要性,那怎么写好说话句呢?写“人”的说话,不能光写那“说的话”,还要配“提示语”,让读的人明白,那话是谁说的。一句说话句,往往由“说的话”和“谁说的”两部分组成。两部分的组合,又构成以下三种形式:
第一种,提示语在前头,如:已经到了门前,马小跳停下脚步:“我数一二三,我们一起冲进去!”
第二种,提示语在后头,如:“还有多远?”没走几步,唐飞就吃不消了。
第三种,提示语在中间,如:“我叫马小跳。”马小跳把唐飞、毛超和张达往巨人跟前推,“他是企鹅唐飞,他是猿猴毛超,他是河马张达。”
“提示语”和“说的话”,一般连在一起,像上面的例句。也有“提示语”、“说的话”各独立为一节的,这,又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说的话”为一节,在前;“提示语”为一节,在后。如:
“杜真子,就算我求你了,你去吧!”
马小跳果然上当,在电话里死皮白脸地求杜真子。
第二种,“提示语”为一节,在前;“说的话”为一节,在后。
马小跳瞪了他一眼:
“你不能去!”
第二种,也有“提示语”后,不用冒号,改用句号的。如:
马小跳早就看唐飞不顺眼了。
“唐飞,我看你今天有点不正常。”
杜真子早就看马小跳不顺眼了。
“马小跳,我看你才不正常。人家唐飞、毛超和张达见到我都很高兴,就你不高兴,你什么意思呀?你是不是不愿意我去?”
认识了说话句的形式,请学生看课文,找一找,课文上有哪几种形式。同时,拿出课外书,从课外书里找。一找,更多,更新鲜。让学生从自己找出来的句子里,背上两三个不同形式的说话句,只有借例子“背”下来,印象有了形象垫底,才起作用。
认识了提示语的不同形式,还要学会灵活运用,这就需要了解五种不同位置的提示语的作用:
第一种,提示语在前,一般强调提示语。
第二种,提示语在后,一般突出说话的内容。
第三种,提示语在中间,一般突出前面的说话的人,说话中间有停顿,既有语气上的停顿,也有意思上的停顿。
第四种,省略提示语,突出每一句内容,说话者不需要交待,表达对话的快速、急切等。
第五种,提示语和说话内容各自独立为一节,既强调了提示语,也突出了说话的内容。
写作中,几种形式是交替使用的,只有交替使用,读起来才会觉得“语气”很顺。我们可以结合教材中的课文内容,让学生阅读感受其中的人物对话特点。
三、说话句的提示语要精彩纷呈
同样一个词、一句话,在不同的语境里,意思可以完全不同。如:他真挚地夸道:“这件事,你做得好!”的确,做得好,出自他的肺腑之言。
他咬牙切齿地吼道:“这件事,你做得好!”真的好吗?可能马上要面临暴风骤雨了。
可见,写好说话句,不能只注意“说的话”,写说话句最重要的是提示语,精彩就藏在提示语里。
在学生的作文中,“说”这个词在说话句中出现的频率最高。除了“说”,难道没有别的表示说的词语了吗?当然不是。只是,这些表示“说”的词语,学生们不太习惯用,没有“说”这个字来得最顺手、最笼统。这就需要一个语言的积累,来个“词语大比拼”吧,给学生一个舞台,一个字的、两个字的、四个字的……原来代表“说”字的词真是不少。
总结出来了,就需要一个记诵的过程,让学生牢牢地把各种关于“说”的词记在脑海里。一个物资丰富的仓库,才能源源不断地提供补给。在大量增加词汇量的基础上,再来写好说话句,人物的对话内容才会丰满。
好的说话句,不只能“听”到声音,还能“看”到动作、表情、肢体上的语言,使人身临其境感。人的表情很丰富。喜、怒、哀、乐、惊、平静、慌张等等;人的动作更多。就单单一个下肢动作就有:走、跑、跳、跺脚、一蹦三尺……
只要有人物的故事,就会有说话句的出现。要想把文章写得有声有色,就必须把说话句写好;要想把说话句写精彩,就要思考提示语怎么写,能不能不用“说”字,能不能用人的动作、表情、神态。这样的说话句,才会有生气、有灵气、有生命感。
四、说话的内容要符合人物的特点
什么人说什么话,人物说话的内容一定要符合其年龄、性别、身份、职业、性格、文化修养、思想认识水平以及人生经历等特点。我们平时作文中出现的人物大多为普通人物,生活中他们怎么说,作文中就要怎么写,力求语言的通俗生动,与人物身份相吻合。因此, “说话的内容”也有讲究,要符合人物的特点。如:
“我好好喜欢哦!”
“我超级喜欢的!”
“我也喜欢。”
一般来说,7岁的孩子会说第一句。17岁的少年会说第二句。70岁的老人会说第三句。
又如:
“这年头,钱越来越难挣了。”
“金融危机影响中国,很多行业受到冲击。”
上面两句,哪一句是农民说的话,哪一句是经济学家说的,学生一定能分辨出来,凭什么判断?——凭说话的内容要和人物的学识、身份相吻合。
“说话的内容”也有讲究,但人的耳朵不是录音机,人的眼睛也不是摄像机,不可能将“人”说的话“搬”到作文中来,谁有这样的记性?写的时候,肯定会凭印象,将“人”说的话做适当的调整、改动和改编。不过,由于文中的“人”,真说过了类似的话,只要写的人,忠实于那“人”的原意,也就不会出现什么大的问题。
将现实中的“人”说的话,写到文字里去,最要注意的是“说话的简洁”。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在平时说话时,往往会或多或少地掺进一些语病或废话。因此,我们在描写人物的对话,要善于选择和提炼,应该作适当的加工调整,写得简短、明快,避免冗长、拖沓,读起来觉得明白、畅快。
一般生理、心理正常的人,一睁开眼睛,就离不开语言,让学生学会用耳朵聆听、用眼睛关注,说话无时不在我们的身边。写好说话句,充分挖掘说话句中的精彩,我们的作文才会有语言的灵动性,才会有生活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