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学生的领跑人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高教(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ming11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下辅导员的终身职业体系并未完善,辅导员岗位在高校仍然是过渡性岗位,辅导员的付出与获得极不平衡,且面临尴尬的发展前景。在这种情况下,辅导员需要调整工作心态,积极进取,掌握丰厚的知识底蕴,培养自我人格魅力,克服职业倦怠,在人生和职业的轨道上领跑学生共同进步,在高效地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为自身的发展不断前行。
  辅导员领跑人教育性知识结构人格魅力学生辅导员,是我国高校师资队伍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责任人。2006年7月,我国教育部下发了《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这样的规定又一次给予了高校辅导员看似光鲜的社会地位,很多学者也在积极探索着建立辅导员终身职业体系,摆脱辅导员是“青春饭”“职业跳板”的格局。然而遗憾的是,在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下,高校辅导员仍然是人们普遍认知中的一个过渡性职业,也确实仍然是很多高校中的过渡性职业,社会和高校对辅导员以及辅导员对自身的认可度,都远远低于理论预期。他们既是教师又是干部的双重身份,却很难享受到同职称教师或是同级别干部的待遇,每天超负荷地为学生的繁杂琐事而奔波,却在自身前进的道路上艰难抉择,头顶的光环并没有让他们摆脱“学生保姆”的实质,使得辅导员这一职业成为高校众多岗位中的“鸡肋”。尤其随着前些年研究生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使得研究生辅导员的发展远远落后于研究生的培养规模,这种差距使得研究生辅导员这一岗位上出现了很多“拉郎配”的现象,成为很多教师兼职、过渡和引进人才家属的阵地,对研究生以及辅导员本身的管理和发展都极为不利,很大程度上伤害了研究生辅导员的职业信念,使他们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和情绪枯竭的情绪,失去工作的热情,也丧失了对自身的信心。
  有学者认为,“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他们与高校之间的心理契约受到了破坏,辅导员的付出与收入极不平衡,履行的义务和享受的权利极不对等,很多心理期望没有得到满足和实现”。可以说,我们已经找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但在当下这种矛盾不可能得到快速解决的前提下,作为辅导员,尤其是研究生辅导员,如何更为有效地做好本职工作并且保持对工作和自身的热情,是眼下他们必须面对和学习的内容。
  在长跑比赛中,一般都会有一位领跑者跑在队员的最前面,在带领选手跑完最初的几圈之后离开比赛场地,这时才是参赛者们真正开始较量的时刻。笔者认为,在新时代的发展中,辅导员固然应该像蜡烛一样照亮学生,为他们指引方向,但这种照耀绝对不能以牺牲自己为代价,而是应该做学生学习路程上的领跑人,在为学生领路的同时也要求自身在轨道上积极前行,每一次领跑都是在教育学生如何自我前进的同时推动自身职业发展的过程。
  要做好研究生的领跑人,自然要比研究生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辅导员除了要以一颗有爱的心来关爱学生,最重要的就是要掌握宽广而深厚的知识。迈克罗·科纳森曾经说过:“知识是赋予教师力量的一个不可降低的方面”。丰富的知识阅历能使辅导员在学生中间产生强大的感召力,使学生发自肺腑、心悦诚服的服从领导。辅导员作为教师,教育性是其基本属性。高校辅导员要做好本职工作,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认清自身专业化的方向是教师方向的专业化,而不是管理人员的专业化。辅导员决不能因为工作的繁杂而降低自身作为教育工作者所必备的基本能力标准。在目前的研究生管理中,往往是辅导员的十句话抵不上导师的一句话,原因就在于很多研究生对辅导员的认识还停留在“学生保姆”的角色上,同时又对自身自视过高,轻视辅导员的能力。因此,对于专职的研究生辅导员,必须具有全面的知识结构,在专业上有所建树,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使自己对学生的教育具有说服力、感染力和吸引力,最终实现教育的目的。
  辅导员必备的知识结构是由所教育的对象的特性决定的,因为教育工作是通过人的心理活动来实现的,要受人的心理特征、心理过程的制约。研究生的年龄分布跨度较大,他们的生理与心理都已经成熟,但在知识层面和人生经历上却有着较大差异。面对自己的科研任务、毕业论文、就业发展、人际关系、婚姻家庭等多方面压力,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处理方式截然不同。要对他们进行有效的教育和指引,辅导员必须首先以深厚的无产阶级人生观和世界观装备自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的学习并掌握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职业规划发展、社交礼仪、社会道德和法律,甚至是专业的科研内容等多种知识,从学生实际出发,用真诚的情感和他们共同探讨、交流。这套知识体系虽然庞大,会占据辅导员相当多的休息时间,但是这是为提高辅导员的工作效率打下的坚实基础,同时也是今后辅导员在专业岗位上晋升或是转到其他岗位工作的深厚底蕴。这种身为教育者的信念可以使高校辅导员形成积极的工作态度,保持对工作和生活的热情,激发他们不断进取,永远跑在学生的前列。
  必须一提的是,我们并不需要将这套体系内的所有知识均衡发展,古语有云“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辅导员应根据实践、需求和自身興趣,在众多的工作职责中,确定自己最擅长的方向,加强这部分专业理论的学习和实践锻炼,最好能接受这一方向的专业化培训或是攻读博士学位,力争在理论方面有所建树,形成有特色的辅导员职业路线,也有利于在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达到工作需求和自身发展的双赢。
  做教师需要丰厚的知识底蕴,作为管理干部必备的就是深厚的人格魅力。人格魅力是指一个人的人格所具有的很能吸引人的力量,是一种使人喜爱、仰慕并渴望接近的性格品质。历来伟大的领袖除了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之外,都具备独特的人格魅力。周总理的翩翩风度和机智谈吐,可谓是全世界人民的偶像。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在教育中一切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辅导员,应该找准并培养符合自身特点的个人魅力,用简约得体的装扮、高雅的言行、高尚的人品来感染学生,在学生中树立威望,并将这种魅力、威望转化为特殊的感召力,在学生中引起共鸣,在潜移默化中领跑学生人格魅力的形成。同时,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既是辅导员自我教育的过程,也是自我发展的过程。一个充满人格魅力的辅导员,不光是学生,也是同事、亲友信赖和喜爱的对象,是辅导员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建立良好社会支持系统的前提。
  在目前,辅导员这一行业仍然没有完全摆脱“跳板”概念的情况下,高校及辅导员自身都对这一行业缺乏明确的定位和认同,使得很多的辅导员在学校中不得不双肩挑,既肩负辅导员的工作,还不得不肩负科研任务,造成辅导员的双重压力和在学校中的尴尬境地。因此,辅导员真正职业体系的健全和人生意义的实现关键还需要国家、社会、学校等各方面从制度保障、社会认同、学校规划各个方面切实落实政策,关心辅导员的身心发展。
  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班廷说过“人生最大的快乐不在于占有什么,而在于追求什么的过程中”。这句话作为现今辅导员的工作铭言最为合适。在短时间现有的工作局面无法改变的情况下,辅导员首先要调整心态,不轻视自身,不将工作视为“为他人作嫁衣裳”,转换工作思路,积极抓住这一和年轻学生共同进步的机会,把握好工作的重点与方向,不断学习创新,在教育学生的同时充实自身业务水平,领跑于学生工作的前列,在今后的职业发展中,做到“进可攻,退可守”。
  参考文献:
  [1]杨延红,左红梅.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四个重心[J].江苏高教,2012,(1):125-126.
  [2]王文燕,张海川.论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教育性[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12):15-17.
  [3]赵昕.高校辅导员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影响[J].科学教育,2010,(1):1-3.
  [4]王征.高校班主任工作成功秘诀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2,(14):68-69.
  [5]江侠.浅谈高校辅导员的人格魅力[J].中国校外教育,2009,(12):223.
  [6][俄]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7]魏炜,赵云慧.专业化要求下高校辅导员职业素质提升的途径[J].思想教育研究,2012,(3):89-91.
其他文献
[摘要] 本文通过对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几个系科的问卷调查,对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社会实践方面认识有所了解,并就今后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实践模式等做出一些思考。  [关键词] 特殊教育 高职学院 社会实践  大学生实践活动始于上世纪80年代的社会实践,最初是由北大等高校学子自发组织的“百村调查”拉开的序幕,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与发展,分别经历了科技咨询为主的起步阶段、以暑期社会实践为主线的发展阶段,以
期刊
作为辅导员,常常会面临学生突发疾病,如何正确及时地处理,是考验辅导员的一个重要关口。辅导员面对这么多学生,遭遇突发事件的概率是比较大的,而且这些事件各不相同种类繁多,一般的年轻辅导员是不可能经验丰富的,因此辅导员的个人心理素质要高,应具备一定的突发事件应对处理能力。  大学生辅导员案例分析突发生死一线一、案例  JJ同学(化名),一个来自苏北农村贫苦家庭的男生,学习非常刻苦,生活极其简朴。在200
期刊
安德烈·纪德是法国家喻户晓的著名作家,被喻为“20世纪的歌德”。他一生经历两次世界大战,他本人及其作品都积极介入到时代的脉动中。通过分析作品《大地食粮》和《非道德者》,可以感受到纪德通过不断自我探索,追寻解放自由思想精神的持续努力,同时能看到纪德不仅仅影响了同时期的法国年轻人,更是成为他们“自由解放精神的导师”。  纪德《大地食粮》《非道德者》自由思想一、“纳喀索斯”的一生  安德烈·纪德(186
期刊
家访是推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作者结合辅导员家访活动,在连续四年开展实地家访和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家访工作是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扩大走访学生群体,创新家庭教育形式;了解学生的成长经历与环境,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关注特殊学生群体,采取有效保障措施。  家访 家庭教育 高校学生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速和高校内涵建设,如何以新的载体和手段,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
期刊
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我国1991~2011年教育学国家社科基金立项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教育学学科在过去20年里得到了较快发展,但学科地位仍需要进一步提升。教育学项目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在师范类院校和东部较发达地区。教育学与国家社科基金立项的其他学科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教育学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国家社科项目1991年6月,中央成立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负责管理和筹措国家哲学社会科学
期刊
“想象”與”现实”是华莱士·史蒂文斯诗歌研究不能避开的两个主题。通过研究史蒂文斯的诗歌文本和信札举证,试图称量“现实”在史蒂文斯诗歌中的相对比重,使“想象与现实”之间的“互倚(interpendence)”过程更趋具象化。  外语学习诗歌研究史蒂文斯作品1950年威廉·欧康纳将他的研究报告“精神的形成:史蒂文斯研究”寄给史蒂文斯校读。在史蒂文斯回复的更正意见中,诗人写道:“书总体……是不错的……[
期刊
通过对15名大学生淘宝网创业者的实证研究,分析大学生创业胜任力基本结构,提取了其创业应具备的典型胜任力特征。研究表明:大学生网店创业者的典型胜任力特征包含基础范畴、执行范畴、竞争力范畴3大能力范畴、9项能力内容、26项胜任力特征。  大学生创业〓创业胜任力〓特征分析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信长星在“201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上透露,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为68
期刊
自国家大力推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我国高师院校音乐院系的准音乐教师培养模式也急需改革与创新。调查了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双双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过程,探讨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如何培养准音乐教师的实践能力。  “双双制”创新人才培养实践能力准音乐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培养,即培养高等师范院校的准教师,在以原有教育理论作为支撑点的基础上,培养其作为准音乐教师的教学能力。如何在有限的实习时间里将理论与
期刊
探讨了在高校学生党支部建在班级的情况下如何理顺组织建制冲突、建立新型的组织运行模式等问题,并对党支部建立在班级的运行保障机制提出了建议。  大学生党支部组织模式保障机制自1999年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数大幅度增加,这对高校党建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和新任务。在学生党员发展力度加大、学生党员数量大幅度增加的新情况下,迫切需要探索学生基层党组織建设的新途径和新模式。为此,党
期刊
通过对大学教师文化的内涵、历史沿革、基本特点的介绍,针对我国大学教师文化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几点改进措施,以加强我国大学教师的文化建设,加快我国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  大学教师文化建设高等教育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全面分析了我国当前文化事业的形势和任务,总结了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兴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