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在边远地区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需要人的丰富而高尚的情感与之平衡,因为情感性是美术的一个基本品质,也是美术学习活动的一个基本特征。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活动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是美术课程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 支边教学 创新学习 自主学习
美术教学在传统的模式下流传至今,都是属于一种模仿性的教学,老师的教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学,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的最高境界就是“像不像”,根本谈不上有去寻求“异端”。这种教学思想长期以来都是压抑着学生的思维,这样学生的想象空间、自由思维、独有的创造性的童趣又怎么能发挥、发展呢?就本学科而言,学生又怎样完成创作呢?我们的学科又怎样向前发展呢?社会的需求又怎样实现呢?这不得不迫使我们对教学进行改革。学生必须创新学习,因为有所创新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也是为学生终身学习发展的需要。这要求我们对美术教学的改革与创新迫在眉捷。从课堂教学来说,不论教师将自己的教学过程设计得多么丰富、生动,缺少了充足的资源供给,也只能是纸上谈兵。与城里的学校相比,农村小学在上美术课时往往受条件限制,学生的学具材料很难齐全,常常令教师犯难。其实教师只要肯动脑筋,充分利用好身边的环境资源,就可以指导和带领学生根据季节和地域特征,就地取材来拓宽美术课的课程资源,培养农家孩子的审美意识。要改变根深蒂固的传统教学,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创新学习的空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教学思想转变是教学创新的前提
1.1现阶段的中小学美术教育应以使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奠定可持续发展的素质基础为教育宗旨。改变以传授知识、技能为主要目标的传统教学观念,使学生通过美术实践活动逐渐形成具有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全面发展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健康丰富的情感世界,陶冶高尚的情操;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文化素养,激发他们对美的爱好和追求,形成健康的人格和个性;使学生通过美术实践活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动手动脑能力,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2以“创、玩、学”结合的体系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让学生在有创新训练,快乐游戏中学习基础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改变传统注入式的教学体系,使学生真正参与学习活动,这样才能够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边远地区秋天,美术课上的材料可以由各种美丽的落叶和孩子们捡来的树种、花籽、稻草来帮忙。你可别小看了这田间随处可见的材料,将它收集起来,洗干净了,与孩子们一起动手,就能赋予这些材料以新的生命力:可以让孩子将这些落叶贴在铅化纸上,将稻草儿涂上颜色变成了树杆,指导孩子们将一些形象的树叶描绘、剪贴成小动物,再用菜籽、树种当眼睛,在树上为它们安个“家”。或者,在你的指导下,让孩子将捡来的大些的树种或草杆子用线穿起来,就成了一件件作品:可以大到门帘、窗帘,小到项链、手链等装饰品。这样不仅能完成美术课程目标,还可以利用学到的美术知识,美化我们的生活,使新课程产生无穷的动力和生命力,使新课程更丰富、更完善。
1.3改革对学生美术成绩的评价。以往对学生美术成绩的评价都是以一张画的优劣来判断,其实这种评价有很大的片面性,这种评价与学生接受美术教育知识的多少不成正比,并且还容易打消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改革美术学科学生成绩的综合评价是美术教育改革与创新的重要环节。我在教学实践中得出,评价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①美术课堂行为习惯的评价,其内容可包括学习用品的准备情况,课堂纪律、思考发言情况,作业态度和质量情况等;②平时成绩的评价,主要是对教材课业学习成绩的评价;③期末考核,此项考核灵活多变,形式多样,可以根据校本教材考核为主,或地方教材考核为主,教师再根据平时成绩和学生学习习惯进行综合调整,使成绩总体平衡,让学生(特别是差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总之,综合评价是一种重过程,重能力,重全面的开放性的评价方法,其实质是学生内化和能动的结果。实施综合评价一定要着力于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相信学生的内在潜能,肯定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学评价应具有弹性,有较大的宽容度,教学评价以鼓励为主,让学生充分感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和自觉性,避免评价只用一种标准,一个答案,只求共性,忽视个性发展的倾向。所以在边远地区春天,教师们可以利用好身边的自然环境资源,组织孩子们开展“走进大自然”的课程活动,指导孩子把这美丽的春天带回学校,装扮教室,让学生时刻感受到大自然带来的美丽花草的芬芳伴孩子度过了美丽的春天,当迎来瓜果溢香的夏季,农家小院的窗户上爬满了各种藤条时,教师可让孩子将各种瓜果和蔬菜带到学校,指导孩子将它们布置成一个个小小的“瓜果超市”。那色彩纷呈、形状各异的瓜果、蔬菜定能成为美术课程资源的新角色:红红的西红柿把碧绿的菜叶当假发戴在头上,再贴上亮亮的眼睛和嘴巴就变成了漂亮的小娃娃;紫色的茄子也装扮成了可爱的“蓝精灵”;长豆儿成了小精灵们争着玩耍的“秋千架”……在布置过程中,孩子们想象丰富、创意叠出。一个个小故事就在一边动手一边叙述中诞生。置身于这样的活动中,你不能不佩服孩子们的“创意”,也就不会再羡慕城里孩子花钱购买材料了。
2教学设计要抓住教材、学生、教师,为学生创新学习打下基础
2.1教材因素。对于教材的分析目的不应只是对教材本身的分析,而是要对学生学习需求的分析;即如何使学生获得教材中的知识和技能及能力的发展,促使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来分析教材。此外,教材内容不局限于传授绘画的知识、技能和立体空间的表现形式,以使学生最大限度的开阔眼界,接受高层次的艺术熏陶和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文景观。
2.2学生因素。学生是主体,是富于进取精神的知识探索者。美术课要面向全体学生,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学内容设计应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充分为每一个学生创造发展艺术才能、提高艺术素质的机会和条件,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潜能,尊重学生的美感体验与情感表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实现人生自我价值。另外,教学设计要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智力、能力、情感等个性因素。
2.3教师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地位,即一个“引路人”,教师应以积极的态度切实和学生交流思想、认识,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解决问题,教师要避免将自己对知识、技能的思索与理解强加给学生,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教学设计时要善于把握教材,明确每一个教学过程的目标是什么,师生双边活动怎样安排,这些环节教师应胸有成竹,教学设计时都应安排妥当。
3教学方法要为学生创新学习提供条件
美术课应以开放性教学活动为主要形式,学生在接触自然、接触社会中和实践活动中,积极主动探索、发现、认识和总结造型方法和规律,以及运用物质材料进行表达的能力。应注意使学生接受综合教育、跨越不同学科,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取得理想的表现效果。教学过程与方法以启发和诱导为原则。课堂气氛应宽松、自由、生动、和谐。我对教学方法的设计着重探索于以下几点:
3.1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思维发散。小学生的想象力本来就很丰富,只是长期被压抑了,变得呆板,任由教师摆布。一有创新的灵感闪现,就被视为异端,一棍子打死。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引导思维的开拓发展。笔者从实践中得出以下几点培养创造思维是可行的:①寻找美术教学中的创造点;②提供激发创造灵感的美术教学素材;③创设自由学习的空间,增强课堂的随意性,降低对学习过程的要求。
3.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提高。因为教师的讲解是灌输式的,不能激起学生心灵的浪花,只有在实践中让学生领会美术理论和技法的运用,让学生主动地接受,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从而逐渐培养起学生的自主学习。我认为以下几种形式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方法:①可采用情景教学、跨学科联系教学、回以现实生活教学、音乐激励教学、游戏教学等教学形式激励学生自主学习。②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探索并尝试新的教学方式与表现形式,打破机械的成人化的循序渐进教学程序,以更广泛地适应学生全面发展需要,学生可以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视听媒体,利用各种艺术活动拓宽视野,接受超前教育。③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要求学生在课本知识的基础上有着自己的见解,并不把某种技法看成是唯一的,应把这种技法传授当作开放性的探索活动。我们要明白,创新不等于创造,创造是自己独创的,新是在别人的基础是有所发展、有所提高,在美术教学中,应时时做到少提一点要求,多给一点自由,为学生创新思维发展提供良好的空间。
物换星移,四季交替。农村广阔的田野、丰富的自然环境为农村的美术教育提供了生动的课程资源,为美化和丰富学校的活动环境提供了材料。不仅使身处农村的孩子们感受到了美术课的生动有趣,还更有效地促进了低年级学生的创新意识,坚定了农村孩子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从而培养了农家孩子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和能力,为其终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时间飞逝,一年支边工作马上就要结束,以上是一年来工作的感想还有很多不足将在以后工作中完善。
【关键词】 支边教学 创新学习 自主学习
美术教学在传统的模式下流传至今,都是属于一种模仿性的教学,老师的教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学,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的最高境界就是“像不像”,根本谈不上有去寻求“异端”。这种教学思想长期以来都是压抑着学生的思维,这样学生的想象空间、自由思维、独有的创造性的童趣又怎么能发挥、发展呢?就本学科而言,学生又怎样完成创作呢?我们的学科又怎样向前发展呢?社会的需求又怎样实现呢?这不得不迫使我们对教学进行改革。学生必须创新学习,因为有所创新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也是为学生终身学习发展的需要。这要求我们对美术教学的改革与创新迫在眉捷。从课堂教学来说,不论教师将自己的教学过程设计得多么丰富、生动,缺少了充足的资源供给,也只能是纸上谈兵。与城里的学校相比,农村小学在上美术课时往往受条件限制,学生的学具材料很难齐全,常常令教师犯难。其实教师只要肯动脑筋,充分利用好身边的环境资源,就可以指导和带领学生根据季节和地域特征,就地取材来拓宽美术课的课程资源,培养农家孩子的审美意识。要改变根深蒂固的传统教学,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创新学习的空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教学思想转变是教学创新的前提
1.1现阶段的中小学美术教育应以使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奠定可持续发展的素质基础为教育宗旨。改变以传授知识、技能为主要目标的传统教学观念,使学生通过美术实践活动逐渐形成具有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全面发展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健康丰富的情感世界,陶冶高尚的情操;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文化素养,激发他们对美的爱好和追求,形成健康的人格和个性;使学生通过美术实践活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动手动脑能力,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2以“创、玩、学”结合的体系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让学生在有创新训练,快乐游戏中学习基础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改变传统注入式的教学体系,使学生真正参与学习活动,这样才能够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边远地区秋天,美术课上的材料可以由各种美丽的落叶和孩子们捡来的树种、花籽、稻草来帮忙。你可别小看了这田间随处可见的材料,将它收集起来,洗干净了,与孩子们一起动手,就能赋予这些材料以新的生命力:可以让孩子将这些落叶贴在铅化纸上,将稻草儿涂上颜色变成了树杆,指导孩子们将一些形象的树叶描绘、剪贴成小动物,再用菜籽、树种当眼睛,在树上为它们安个“家”。或者,在你的指导下,让孩子将捡来的大些的树种或草杆子用线穿起来,就成了一件件作品:可以大到门帘、窗帘,小到项链、手链等装饰品。这样不仅能完成美术课程目标,还可以利用学到的美术知识,美化我们的生活,使新课程产生无穷的动力和生命力,使新课程更丰富、更完善。
1.3改革对学生美术成绩的评价。以往对学生美术成绩的评价都是以一张画的优劣来判断,其实这种评价有很大的片面性,这种评价与学生接受美术教育知识的多少不成正比,并且还容易打消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改革美术学科学生成绩的综合评价是美术教育改革与创新的重要环节。我在教学实践中得出,评价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①美术课堂行为习惯的评价,其内容可包括学习用品的准备情况,课堂纪律、思考发言情况,作业态度和质量情况等;②平时成绩的评价,主要是对教材课业学习成绩的评价;③期末考核,此项考核灵活多变,形式多样,可以根据校本教材考核为主,或地方教材考核为主,教师再根据平时成绩和学生学习习惯进行综合调整,使成绩总体平衡,让学生(特别是差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总之,综合评价是一种重过程,重能力,重全面的开放性的评价方法,其实质是学生内化和能动的结果。实施综合评价一定要着力于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相信学生的内在潜能,肯定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学评价应具有弹性,有较大的宽容度,教学评价以鼓励为主,让学生充分感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和自觉性,避免评价只用一种标准,一个答案,只求共性,忽视个性发展的倾向。所以在边远地区春天,教师们可以利用好身边的自然环境资源,组织孩子们开展“走进大自然”的课程活动,指导孩子把这美丽的春天带回学校,装扮教室,让学生时刻感受到大自然带来的美丽花草的芬芳伴孩子度过了美丽的春天,当迎来瓜果溢香的夏季,农家小院的窗户上爬满了各种藤条时,教师可让孩子将各种瓜果和蔬菜带到学校,指导孩子将它们布置成一个个小小的“瓜果超市”。那色彩纷呈、形状各异的瓜果、蔬菜定能成为美术课程资源的新角色:红红的西红柿把碧绿的菜叶当假发戴在头上,再贴上亮亮的眼睛和嘴巴就变成了漂亮的小娃娃;紫色的茄子也装扮成了可爱的“蓝精灵”;长豆儿成了小精灵们争着玩耍的“秋千架”……在布置过程中,孩子们想象丰富、创意叠出。一个个小故事就在一边动手一边叙述中诞生。置身于这样的活动中,你不能不佩服孩子们的“创意”,也就不会再羡慕城里孩子花钱购买材料了。
2教学设计要抓住教材、学生、教师,为学生创新学习打下基础
2.1教材因素。对于教材的分析目的不应只是对教材本身的分析,而是要对学生学习需求的分析;即如何使学生获得教材中的知识和技能及能力的发展,促使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来分析教材。此外,教材内容不局限于传授绘画的知识、技能和立体空间的表现形式,以使学生最大限度的开阔眼界,接受高层次的艺术熏陶和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文景观。
2.2学生因素。学生是主体,是富于进取精神的知识探索者。美术课要面向全体学生,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学内容设计应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充分为每一个学生创造发展艺术才能、提高艺术素质的机会和条件,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潜能,尊重学生的美感体验与情感表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实现人生自我价值。另外,教学设计要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智力、能力、情感等个性因素。
2.3教师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地位,即一个“引路人”,教师应以积极的态度切实和学生交流思想、认识,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解决问题,教师要避免将自己对知识、技能的思索与理解强加给学生,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教学设计时要善于把握教材,明确每一个教学过程的目标是什么,师生双边活动怎样安排,这些环节教师应胸有成竹,教学设计时都应安排妥当。
3教学方法要为学生创新学习提供条件
美术课应以开放性教学活动为主要形式,学生在接触自然、接触社会中和实践活动中,积极主动探索、发现、认识和总结造型方法和规律,以及运用物质材料进行表达的能力。应注意使学生接受综合教育、跨越不同学科,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取得理想的表现效果。教学过程与方法以启发和诱导为原则。课堂气氛应宽松、自由、生动、和谐。我对教学方法的设计着重探索于以下几点:
3.1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思维发散。小学生的想象力本来就很丰富,只是长期被压抑了,变得呆板,任由教师摆布。一有创新的灵感闪现,就被视为异端,一棍子打死。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引导思维的开拓发展。笔者从实践中得出以下几点培养创造思维是可行的:①寻找美术教学中的创造点;②提供激发创造灵感的美术教学素材;③创设自由学习的空间,增强课堂的随意性,降低对学习过程的要求。
3.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提高。因为教师的讲解是灌输式的,不能激起学生心灵的浪花,只有在实践中让学生领会美术理论和技法的运用,让学生主动地接受,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从而逐渐培养起学生的自主学习。我认为以下几种形式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方法:①可采用情景教学、跨学科联系教学、回以现实生活教学、音乐激励教学、游戏教学等教学形式激励学生自主学习。②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探索并尝试新的教学方式与表现形式,打破机械的成人化的循序渐进教学程序,以更广泛地适应学生全面发展需要,学生可以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视听媒体,利用各种艺术活动拓宽视野,接受超前教育。③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要求学生在课本知识的基础上有着自己的见解,并不把某种技法看成是唯一的,应把这种技法传授当作开放性的探索活动。我们要明白,创新不等于创造,创造是自己独创的,新是在别人的基础是有所发展、有所提高,在美术教学中,应时时做到少提一点要求,多给一点自由,为学生创新思维发展提供良好的空间。
物换星移,四季交替。农村广阔的田野、丰富的自然环境为农村的美术教育提供了生动的课程资源,为美化和丰富学校的活动环境提供了材料。不仅使身处农村的孩子们感受到了美术课的生动有趣,还更有效地促进了低年级学生的创新意识,坚定了农村孩子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从而培养了农家孩子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和能力,为其终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时间飞逝,一年支边工作马上就要结束,以上是一年来工作的感想还有很多不足将在以后工作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