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深入剖析网络群体极化理论的提出过程,其与群体极化理论的发展关系,就现有的三大网络群体极化模型进行了分析比照,详细评述了各自的优势与不足,探讨了这些特性产生的内在机理,并结合现有参考文献,给出了合理化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群体极化;网络群体极化;社会认同
一、理论提出
(一)群体极化理论
1.群体极化理论的概念
群体极化是指群体做出比其成员最初倾向更极端的决策的倾向,即群体的讨论会使群体成员的初始观点得到加强,冒险者会表现得更加冒险,保守者会更加保守。
2.群体极化理论的提出过程
最早关于群体极化的研究是麻省理工大学詹姆斯·斯托纳(James Stoner),斯托纳发现集体决策的风险高于成员个人决策的平均风险,并将这个现象解释为“风险转移”。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Allport和其他研究人员的工作表明个人做出的决定比群体做出的更为极端,于是斯托纳看似违反直觉的调查结果引发了围绕风险转变的突破性研究。
此后,学者选取不同国家、不同职业以及不同年龄的被试进行实验,都得到了与 Stone相似的结论。同时发现,群体决策的结果并不仅仅只朝着冒险的方向偏移,在某些特定的两难处境,在群体讨论后发现被试更加保守。
在早期研究中,使用称为选择—困境问卷的量表来衡量风险转移现象。这一措施要求参与者考虑一个假设情景,即个人面临两难困境。然后要求参与者估计某种选择对所讨论的个人有益或有风险的可能性。个人完成调查问卷并独立于其他人做出决定。之后,他们将被重新评估他们的选择。通过平均值的变化表明,使用该方法的初步研究表明,群体决策往往比个人决策风险更大。
随后,开始了对其适用性进行了长达十年的检查,有大量的经验证据证明了群极化的现象。群体极化被广泛认为是一个基本的群体决策过程,并且已经很成熟,但仍然不明显和令人费解,部分现有的理论解释如下。
3.相关理论解释
(1)社会比较理论——群体极化是由于个体希望获得接受并且被群体以有利的方式感知而发生的
(2)信息影响理论——个人通过权衡记住的赞成和反对论点来建立他们的个人选择,论证的信息量和说服力可以调节所经历的两极分化水平
(3)自我分类和社会认同理论——群体极化发生是因为个体识别特定群体并且符合比群体平均值更极端的原型群体位置。与社会比较理论和说服论证理论相比,自我分类模型认为群间分类过程是群体极化的原因
(二)网络群体极化理论
该理论是从群体极化的概念发展起来的。2003年由凯斯·桑斯坦提出,他认为群体极化一定会发生在网络之中。网络就是一个承载极端主义的沃土,由于志趣相同的人们可以在网络之中无障碍、高频率的进行交流沟通,各种无既定想法的人最后会各自走向极端,造成分裂的结果。
二、研究进展
(一)、现象分析
网络的虚拟平台上,群体极化现象具有一些新的特点:1)没有直接的“讨论”,网民进行决策往往是根据舆论领袖的意见或自己的经验认识;2)这种“决策”的结论也是不一定的,除了主导意见外,还存在一些反对意见;3)美国心理学家萨拉·凯拉尔研究发现,网络中的群体极化现象更加突出,大约是现实生活中面对面时的两倍多。
(二)理论模型
1.去个性化的社会认同模型
Reicher提出匿名等各种去个性化操作减少了个体的知觉线索,群体成员的行为就会受到群体情境规范的约束,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实际上是去个性化操作(匿名性等)和社会认同两种变量交互作用的结果。
2.说服性论据理论
Vinokur提出的说服性论据理论认为,观点往往已经被少数“意见领袖”所指引,最终群体内往往形成高度一致的意见。因此网络热点事件的发酵中,不明真相的网民经常会被大V、营销号牵引着舆论的方向。而且论据被少数人掌握,常带有片面性、诱导性和模糊性。
3.社会比较理论
Dion提出的社会比较理论认为个体通过与他人比较来对自己的观点做出评价。网络中个体自发组成群体,群体内成员的观点较现实更为简要和易得,网民倾向于选择和自己相一致的、能强化他们观点的观点,并试图使自己的观点在群体平均水平之上,助推了群体观点的极化倾向。
(三)产生原因
1.网络自身附着的特性是网络群体极化产生的物质条件
网络传播特征呈现虚拟性,同时可能存在“多身份”现象。又由于网络传播信息具有很强的即时互动性,网民能够及时参与话题讨论并且快速做出反应,网络传播超越了时空现实,迅速传播,网民的自主性不断加大,为网络群体极化积累了力量。
2.外在力量推动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爆发
由于有些地方政府出现时间,对于相关信息公开滞后,网络外在力量以推动,演化成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网络群体极化现象也存在很多人为因素。一些人利用网民的感情,激起网友的义愤,从而达到目的。网络媒体通过新闻回帖、论坛、即时交流工具群等,收集反馈信息从而设置一个个新的话题议程。
(四)动力模型
(五)解决对策
1.建立畅通的信息披露制度
事件当事人要“学会用网民接受的方式去交流”,及时公布事件真相,及时解答网民疑问,并公平公正地推动事件解决。
2.规范媒体信息发布机制
国家或相关的行业协会,应制定出一定的法律或规则,规范媒体行为。在内外两种因素作用下,培养媒体的社会责任感,提升媒体的公信力。
3.加强网民的媒介素养教育
通过对网民正确认识、辨别、评价信息能力的培养,提高网民对网络信息的批判和运用能力。
4.其他手段
网络实名制、TCP/IP号、IP地址的显示或其他可能标志网民身份的信息显示,增加网民的责任意识,减小网络群体极化现象产生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Myers,D.G.;H.Lamm(1975)."The polarizing effect of group discussion".American Scientist.63(3):297–303.
[2]陈福平,许丹紅.观点与链接:在线社交网络中的群体政治极化 一个微观行为的解释框架[J].社会,2017,37(04):217-240.
[3]张静,赵玲.网络群体行为的研究述评[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6(02):104-111.
[4]陈林,李运国.网络舆情群体极化的形成模式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14):140-141.
[5]王飞,张生财,魏云.网络舆情中群体极化现象的动力机制仿真和调控策略研究[J].警察技术,2017(04):37-40.
作者简介:
姓名:董青秀(1998.10);性别:女,籍贯:浙江省嘉兴人,学历:本科,就读于中央民族大学;研究方向:信息与计算科学。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关键词:群体极化;网络群体极化;社会认同
一、理论提出
(一)群体极化理论
1.群体极化理论的概念
群体极化是指群体做出比其成员最初倾向更极端的决策的倾向,即群体的讨论会使群体成员的初始观点得到加强,冒险者会表现得更加冒险,保守者会更加保守。
2.群体极化理论的提出过程
最早关于群体极化的研究是麻省理工大学詹姆斯·斯托纳(James Stoner),斯托纳发现集体决策的风险高于成员个人决策的平均风险,并将这个现象解释为“风险转移”。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Allport和其他研究人员的工作表明个人做出的决定比群体做出的更为极端,于是斯托纳看似违反直觉的调查结果引发了围绕风险转变的突破性研究。
此后,学者选取不同国家、不同职业以及不同年龄的被试进行实验,都得到了与 Stone相似的结论。同时发现,群体决策的结果并不仅仅只朝着冒险的方向偏移,在某些特定的两难处境,在群体讨论后发现被试更加保守。
在早期研究中,使用称为选择—困境问卷的量表来衡量风险转移现象。这一措施要求参与者考虑一个假设情景,即个人面临两难困境。然后要求参与者估计某种选择对所讨论的个人有益或有风险的可能性。个人完成调查问卷并独立于其他人做出决定。之后,他们将被重新评估他们的选择。通过平均值的变化表明,使用该方法的初步研究表明,群体决策往往比个人决策风险更大。
随后,开始了对其适用性进行了长达十年的检查,有大量的经验证据证明了群极化的现象。群体极化被广泛认为是一个基本的群体决策过程,并且已经很成熟,但仍然不明显和令人费解,部分现有的理论解释如下。
3.相关理论解释
(1)社会比较理论——群体极化是由于个体希望获得接受并且被群体以有利的方式感知而发生的
(2)信息影响理论——个人通过权衡记住的赞成和反对论点来建立他们的个人选择,论证的信息量和说服力可以调节所经历的两极分化水平
(3)自我分类和社会认同理论——群体极化发生是因为个体识别特定群体并且符合比群体平均值更极端的原型群体位置。与社会比较理论和说服论证理论相比,自我分类模型认为群间分类过程是群体极化的原因
(二)网络群体极化理论
该理论是从群体极化的概念发展起来的。2003年由凯斯·桑斯坦提出,他认为群体极化一定会发生在网络之中。网络就是一个承载极端主义的沃土,由于志趣相同的人们可以在网络之中无障碍、高频率的进行交流沟通,各种无既定想法的人最后会各自走向极端,造成分裂的结果。
二、研究进展
(一)、现象分析
网络的虚拟平台上,群体极化现象具有一些新的特点:1)没有直接的“讨论”,网民进行决策往往是根据舆论领袖的意见或自己的经验认识;2)这种“决策”的结论也是不一定的,除了主导意见外,还存在一些反对意见;3)美国心理学家萨拉·凯拉尔研究发现,网络中的群体极化现象更加突出,大约是现实生活中面对面时的两倍多。
(二)理论模型
1.去个性化的社会认同模型
Reicher提出匿名等各种去个性化操作减少了个体的知觉线索,群体成员的行为就会受到群体情境规范的约束,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实际上是去个性化操作(匿名性等)和社会认同两种变量交互作用的结果。
2.说服性论据理论
Vinokur提出的说服性论据理论认为,观点往往已经被少数“意见领袖”所指引,最终群体内往往形成高度一致的意见。因此网络热点事件的发酵中,不明真相的网民经常会被大V、营销号牵引着舆论的方向。而且论据被少数人掌握,常带有片面性、诱导性和模糊性。
3.社会比较理论
Dion提出的社会比较理论认为个体通过与他人比较来对自己的观点做出评价。网络中个体自发组成群体,群体内成员的观点较现实更为简要和易得,网民倾向于选择和自己相一致的、能强化他们观点的观点,并试图使自己的观点在群体平均水平之上,助推了群体观点的极化倾向。
(三)产生原因
1.网络自身附着的特性是网络群体极化产生的物质条件
网络传播特征呈现虚拟性,同时可能存在“多身份”现象。又由于网络传播信息具有很强的即时互动性,网民能够及时参与话题讨论并且快速做出反应,网络传播超越了时空现实,迅速传播,网民的自主性不断加大,为网络群体极化积累了力量。
2.外在力量推动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爆发
由于有些地方政府出现时间,对于相关信息公开滞后,网络外在力量以推动,演化成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网络群体极化现象也存在很多人为因素。一些人利用网民的感情,激起网友的义愤,从而达到目的。网络媒体通过新闻回帖、论坛、即时交流工具群等,收集反馈信息从而设置一个个新的话题议程。
(四)动力模型
(五)解决对策
1.建立畅通的信息披露制度
事件当事人要“学会用网民接受的方式去交流”,及时公布事件真相,及时解答网民疑问,并公平公正地推动事件解决。
2.规范媒体信息发布机制
国家或相关的行业协会,应制定出一定的法律或规则,规范媒体行为。在内外两种因素作用下,培养媒体的社会责任感,提升媒体的公信力。
3.加强网民的媒介素养教育
通过对网民正确认识、辨别、评价信息能力的培养,提高网民对网络信息的批判和运用能力。
4.其他手段
网络实名制、TCP/IP号、IP地址的显示或其他可能标志网民身份的信息显示,增加网民的责任意识,减小网络群体极化现象产生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Myers,D.G.;H.Lamm(1975)."The polarizing effect of group discussion".American Scientist.63(3):297–303.
[2]陈福平,许丹紅.观点与链接:在线社交网络中的群体政治极化 一个微观行为的解释框架[J].社会,2017,37(04):217-240.
[3]张静,赵玲.网络群体行为的研究述评[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6(02):104-111.
[4]陈林,李运国.网络舆情群体极化的形成模式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14):140-141.
[5]王飞,张生财,魏云.网络舆情中群体极化现象的动力机制仿真和调控策略研究[J].警察技术,2017(04):37-40.
作者简介:
姓名:董青秀(1998.10);性别:女,籍贯:浙江省嘉兴人,学历:本科,就读于中央民族大学;研究方向:信息与计算科学。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