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幸运,近两年我连续两次参加了高中历史教师省级培训,从中受益颇多,在此愿和各位老师分享。这两次培训,让我耳目一新的恐怕要数关于“核心素养”方面的讲座了。今天,我想结合这两次培训,谈谈我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一点理解,有些地方可能还不是很成熟,甚至可能有理解上的偏差,盼望各位老师能给予指导,提供帮助。
谈我对各核心素养之间关系的理解。
根据《2017年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叙述,历史学科五大素养之间是紧密联系,相互渗透的关系,我们的课堂不能将各素养割裂,一堂课中通常要渗透好几种素养。历史学科各核心素养是一个浑然整体,我们培养出的学生也应该能综合运用各种素养解决历史问题。
徐赐成老师在讲座《历史解释的教学价值及其实现》中对各素养之间的关系作出了更为明确与详尽的解释。(如下图)徐老师认为,历史解释能力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表现,历史解释以唯物史观为原则,以史料为素材,以时空观念为基本理念,最终指向了培養人的最终目标,家国情怀。可见,历史解释是五大核心素养的核心。历史解释是对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一个较高要求,也可以将其作为衡量历史课上得如何的标准之一。
对于徐老师的观点,我非常认同,我意识到上好一节历史课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同时,我也在不断的思索,怎样才能上好一节历史课?也就是说怎样才能做好历史解释?我相信融汇各种素养上一节历史课对我们都不是问题,但是怎样才能上一节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能适应目前高考的历史课呢?
第一,是历史老师应该多思考,而不是将知识模式化,也只有这样才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只有思考才会产生兴趣。2018年,我听了李惠军老师上了《历史人物评说——秦始皇》这一课,课堂上有一个地方让我记忆深刻。当李老师问道如何评价秦始皇时,一个学生站起来用很常规的方式评价了一番秦始皇。之后,李老师问他,“你凭什么说秦始皇是暴君?”学生列举了一系列秦始皇的暴行。李老师反问他,“哪个皇帝没有杀过人?为什么秦始皇就是暴君?”……李老师的一些列问题显然引起了学生深深的思考。之后,李老师从三个方面深刻分析了暴君说,即“追源:暴君说之由来”、“追问:暴君说之标准”、“追查:暴君说之疑点。”大家可能都会有这样的感觉,目前的高考命题会以课本知识为基础,考查一些与课本不同,甚至相反的观点。我们的学生遇到这样的问题总是不知所措,其实这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知识储备不足,或思维固化引起的。作为历史教师,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的灵活程度与我们的课堂引导是有很大关系的。我觉得我们不能简单的教好课本就行了,自己的知识储备、观念的更新都是非常重要的,这决定了我们能否真正的解释好每一节历史课。
第二,历史老师要扩大阅读,多接触新的思想,不能在繁冗的教学工作中逐渐僵化。2017年我聆听了郭富斌老师的讲座《我的历史教学之路》,讲座中郭老师有一部分内容叫做“在阅读中成长”,郭老师向参加培训的教师推荐了约有上百本书籍,可见郭老师积累之多,也难怪历史教育界有“北有郭富斌,南有李惠军”的说法。
谈核心素养之下我对历史课程目标的理解。
《2017年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这样叙述课程目标:“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目标是坚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那么,“立德树人”该怎样理解?如果只从字面意思看,我们很容易理解为历史课的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德”,使其成为“人”。的确,“德”是区别人与动物的重要标志,但是一个人之所以能成为“人”,除了有“德”,还应该具备作为一个“人”所该具备的能力。
谈核心素养之下我对历史教学观念转变的几点思考。
从最近几年高考所呈现出来的一些特点,以及开展在即的新课改来看,历史教学观念转变是必然的趋势。在此,我谈几点自己在参加完两次培训之后,对新的教学观念的几点思考。
谈我对各核心素养之间关系的理解。
根据《2017年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叙述,历史学科五大素养之间是紧密联系,相互渗透的关系,我们的课堂不能将各素养割裂,一堂课中通常要渗透好几种素养。历史学科各核心素养是一个浑然整体,我们培养出的学生也应该能综合运用各种素养解决历史问题。
徐赐成老师在讲座《历史解释的教学价值及其实现》中对各素养之间的关系作出了更为明确与详尽的解释。(如下图)徐老师认为,历史解释能力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表现,历史解释以唯物史观为原则,以史料为素材,以时空观念为基本理念,最终指向了培養人的最终目标,家国情怀。可见,历史解释是五大核心素养的核心。历史解释是对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一个较高要求,也可以将其作为衡量历史课上得如何的标准之一。
对于徐老师的观点,我非常认同,我意识到上好一节历史课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同时,我也在不断的思索,怎样才能上好一节历史课?也就是说怎样才能做好历史解释?我相信融汇各种素养上一节历史课对我们都不是问题,但是怎样才能上一节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能适应目前高考的历史课呢?
第一,是历史老师应该多思考,而不是将知识模式化,也只有这样才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只有思考才会产生兴趣。2018年,我听了李惠军老师上了《历史人物评说——秦始皇》这一课,课堂上有一个地方让我记忆深刻。当李老师问道如何评价秦始皇时,一个学生站起来用很常规的方式评价了一番秦始皇。之后,李老师问他,“你凭什么说秦始皇是暴君?”学生列举了一系列秦始皇的暴行。李老师反问他,“哪个皇帝没有杀过人?为什么秦始皇就是暴君?”……李老师的一些列问题显然引起了学生深深的思考。之后,李老师从三个方面深刻分析了暴君说,即“追源:暴君说之由来”、“追问:暴君说之标准”、“追查:暴君说之疑点。”大家可能都会有这样的感觉,目前的高考命题会以课本知识为基础,考查一些与课本不同,甚至相反的观点。我们的学生遇到这样的问题总是不知所措,其实这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知识储备不足,或思维固化引起的。作为历史教师,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的灵活程度与我们的课堂引导是有很大关系的。我觉得我们不能简单的教好课本就行了,自己的知识储备、观念的更新都是非常重要的,这决定了我们能否真正的解释好每一节历史课。
第二,历史老师要扩大阅读,多接触新的思想,不能在繁冗的教学工作中逐渐僵化。2017年我聆听了郭富斌老师的讲座《我的历史教学之路》,讲座中郭老师有一部分内容叫做“在阅读中成长”,郭老师向参加培训的教师推荐了约有上百本书籍,可见郭老师积累之多,也难怪历史教育界有“北有郭富斌,南有李惠军”的说法。
谈核心素养之下我对历史课程目标的理解。
《2017年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这样叙述课程目标:“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目标是坚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那么,“立德树人”该怎样理解?如果只从字面意思看,我们很容易理解为历史课的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德”,使其成为“人”。的确,“德”是区别人与动物的重要标志,但是一个人之所以能成为“人”,除了有“德”,还应该具备作为一个“人”所该具备的能力。
历史学科教育的目的是人的培养,但传统的历史教学过度地在学科上发力,教师也常常纠结于历史知识的容量和难度,而忽略了历史学科的本质和历史教育的真正价值。因此,重建历史教育价值的关键,是实现由"学科知识本位"的教学转向"以人为本"的教学,就要聚焦于受过历史教育的人所应具有的能力、习惯、气质、品格等,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钥匙。核心素养是个体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情境时,能够综合运用特定学习方式所孕育出来的学科和跨学科的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结构化的学科和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以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内的动力系统,在分析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结果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和关键能力。只有抓住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才能全面发挥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
谈核心素养之下我对历史教学观念转变的几点思考。
从最近几年高考所呈现出来的一些特点,以及开展在即的新课改来看,历史教学观念转变是必然的趋势。在此,我谈几点自己在参加完两次培训之后,对新的教学观念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