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到底该不该过洋节

来源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7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焦现象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西方节日进入国人生活中,尤其受到年轻人的青睐。比如万圣节、圣诞节、愚人节……互送礼物、聚餐、举办晚会,俨然成了年轻人的狂欢节。
  而另一方面,抵制洋节的声音也不绝于耳,过洋节仿佛成了一种崇洋媚外、盲目跟风的行为,甚至有些学校对过洋节的学生给予处分。
  那么,咱中国人到底该不该过洋节呢?
  说纷纭
  民俗学专家冯骥才:洋节不是“洪水猛兽”,洋节在中国的传播也并非都不合理。以人为本的节日没有特定的文化内涵,比较容易传播,比如情人节和母亲节,应该可以成为人类共有的节日。
  著名诗人流沙河:传统节日目前处境尴尬,而洋节却备受推崇,每逢洋节,那种喧嚣让人瞠目结舌。而每逢端午、重阳、中秋,却相当冷清,让人痛心疾首。两种节日也是两种文化的挑战,城市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西方节日好像略占上风。我们恐惧的不是西方文化的入侵,每一种文化的进步都是建立在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基础之上,怕的是人们摒弃传统文化,思想完全被外来文化占据。
  《人民日报》记者郑海鸥:中国人在越来越热衷过洋节的同时,每逢中国传统佳节来临之际,从春节大团圆、元宵闹花灯,到端午划龙舟、中秋赏明月,无一不是张灯结彩、合家欢聚、举国欢庆。实际上,中华传统文化早已根植于中国人的基因和血脉,我们并没有因为过洋节就忽视和遗忘自己民族的传统节日,洋节之盛,并不代表传统节日就式微。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郑丹丹:圣诞节等洋节日的盛行发生于全球化或者西方文明在全世界渗透的背景之下,是不同文明交融的结果。过洋节往往是个体身份建构的手段。因为西方文明的强势地位,过洋节日可能被贴上有品位、时尚、时髦等标签。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种文化霸权。
  生论坛
  周老师:虽然已经过了相信美好童话故事的年龄,但我们还是希望会在圣诞节的早上,发现自己放在床头的袜子或者鞋子里,出现一份令人惊喜的礼物;在愚人节的早上,整蛊一下同桌;在感恩节那天,对亲人和师友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对于过洋节,社会各界众说纷纭,褒贬不一。从你们的角度来说说,咱中国人到底该不该过洋节?
  反对派
  杜李鑫亚:我认为不应该过洋节。人们多以过洋节为时髦,摒弃了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端午、中秋、七夕,每个传统节日背后都有感人至深的美丽传说,难道我们不应为祖国拥有如此优秀的传统文化而自豪吗?我们需要尊重文化多样性,但我们更需要传承和发展祖国灿烂的传统文化。
  王俊栋:我们应该抵制洋节,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有些人借过洋节之机,大肆狂欢,迷失了自我。随着社会的发展,中西方文化交流势不可当,但是如果一味任由西风东渐,我们的传统文化将被逐渐遗忘,慢慢湮灭。若不及时加以继承、弘扬、挖掘和开发,那么,真等到它彻底消亡的那一天到来的时候,我们追悔莫及,却为时已晚!
  施博唯:我认为过洋节应该适可而止。近几年,凡是国外的节日就有国人对其追捧。那些赶时髦的商家把洋节炒得惊天动地,那些好奇心强的人们把洋节过得轟轰烈烈,而对本民族的传统节日不屑一顾。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支持派
  李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应该是我们对洋节的正确态度。比如父亲节、母亲节等都是我们应该汲取的“精华”。结合世界优秀灿烂的文化,弥补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空缺,更好地发展文化才是正确的做法。
  何婉婷:如果过圣诞节能带给我们快乐,那为什么不过呢?如果母亲节和父亲节能够促进我们孝敬父母,我们为什么不过呢?与家人、朋友一起逛街购物、吃饭、唱歌……其实我们的日常生活需要这样一种仪式感。节日越多,我们的生活就会时常充满快乐,这种氛围能让我们工作、学习紧绷的神经得以放松。这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
  赵莹莹:我认为要过洋节。因为在如今国际化的趋势下,我们中国越来越多地融入世界,过西方的节日,能促进中国人对外国文化的了解,有利于我们认识西方社会,从而使相隔天涯的东西半球、南北半球变成一个“地球村”。这种文化的交流是有着深远意义的。我们并不是全盘肯定西方节日,理性地过洋节,对我们的生活和国家的发展是有一定好处的。
  ◆结语
  目前,在国内流行的洋节,有情人节、愚人节、母亲节、父亲节、感恩节、万圣节、圣诞节等,大家仔细想想,会发现这些节日基本上都是以人际关系为主的。这些洋节充分起到了缓解工作压力、增加生活情趣和凝聚亲情的作用。但是,只以为外国的节日才好的观念同样也是不对的。虽然我们的节日中没有母亲节、父亲节和情人节,但我们的节日有我们民族独有的特色,它符合我们的国情和传统观念。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这片国土也产生了我们对亲情、爱情的不同表达,节日只是一种仪式而已。
  要明白,文化的精髓就在于它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信息时代加速了全球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有生命力的文化从来不会盲目地抵制、歧视外来文化。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扬长避短,才是优秀文化的发展历程。
其他文献
有人云:“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一本好书,胜过美食佳酿,沉醉其间,总是能让人体会到悠长的滋味。   每当我烦恼郁闷时,就会随手翻开我喜爱的小说,进入小说的世界。   在刘慈欣的《超新星纪元》中,构造了一个只有孩子的世界,“玩”成了社会的推动力,战争在南极爆发……书中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让我不由得陶醉其间;《明朝那些事儿》将厚重的历史用幽默的语言写出来,引人入胜,“嘉者,家也;靖者,净也;嘉靖
期刊
文题在线   阅读下面的一首小诗,根据要求作文。  盼 望  ◎艾 青   一个海员说   他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   那一片洁白的浪花   一个海员说   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   那一阵铁链的喧哗   一个盼望出发   一个盼望到达   请以“盼望”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范文示例  盼  ◎曹宇茜   我觉得这件事没有盼头。   我将目光投向窗外那株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植
期刊
偶尔翻开《精神明亮的人》一文,我仿佛见到暗夜里的一盏灯火,欣喜不已。   作者王开岭说:“我们只有恢复孩子般的好奇与纯真,只有像儿童一样精神明亮、目光清澈,才能对这世界有所发现,才能比平日看到更多,才能从最平凡的事物中注视到神奇与美丽。”原来,精神明亮,就是对这个世界充满孩子般的好奇和纯真,就是眼中有风景!   这是对“精神明亮”多么独到的诠释!它用一盆冷水潑醒了我,我浑身打了个激灵。   难怪我
期刊
文题呈现   请以“门前的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角度自选;③立意自定;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⑤不少于600字。  初作亮相  门前的香樟树   微风吹过,香樟树伸展着枝条与流云共舞,空气中弥漫着清新淡雅的芳香……   儿时三月,伴着几声莺啼,新燕啄泥,香樟树用它的树叶和枝条驱走冬日的寒冷,和煦的阳光透过树枝的缝隙洒在人身上,感觉真好。   每逢香樟树飘香的早晨,奶奶
期刊
感动,像一块玻璃,你看不见它,却触手可及;感动,又像一顿大餐,随时等着你,去细细品味。感动,可能是某一瞬间的一个细节,细节很小,却使你回味无穷,难以忘却;感动,也可能是一段长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你细细地体会、琢磨,会收获很多……  请以“感动在我身边”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體不限;②要有适当的抒情、议论;③不少于600字。  感动在我身边  ◎周 威  秋渐深。  小院中的
期刊
文题速递   请你拿起笔来,尝试撰写一篇演讲稿,下面的题目可供参考。不少于600字。   1.决不轻言放弃   2.为坚强的人喝彩   3.我的梦想  写作导引   演讲,即讲话与演说。它是在公开场合,面对听众,就某个问题或围绕某个中心发表意见、阐明道理、抒发感情,从而影响和感召听众的一种说话形式。许多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和社会活动家,都曾为传播进步思想、伸张正义、抨击黑暗、唤醒民
期刊
(总分:120分 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督战(dū) 凛冽(lǐn)  履行(lǚ) 锐不可当(dǎng)  B.仲裁(zhòng) 颁发(bān)  轻盈(yíng) 一丝不苟(gǒu)  C.湛蓝(zhàn) 翘首(qiáo)  悄然(qiāo) 摧枯拉朽(xiǔ)  D.要塞(sài) 镌刻(juān) 
期刊
我极羡慕他人做得好文章。每读到一种好作品,看见自己久想说而说不出的话,被他人轻轻易易地说来了,一方面固然以作者“先获我心”为快,而另一方面也不免心怀惭怍,唯其惭怍,所以每遇年幼好友,也苦口劝他练习作文。  文章是可以练习的么?迷信天才的人自然嗤着鼻子这样问。但是在一切艺术里,天资和人力都不可偏废。古今许多第一流作者都经过刻苦的推敲揣摩的训练。法国福楼拜曾费三个月的工夫做成一篇文章;莫泊桑登门请教,
期刊
早晨上学路上,在寒风中前行,看见路边银杏树的叶子全部变成了金黄色,格外美丽。忽然间,我读懂了慧开禅师的那句诗:“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生活中从不缺乏美丽的景色,只是,很多人的心在别处。在别人抱怨冬天的寒冷时,我却看见了银杏满树金黄的美景,心情便格外好。正如丁立梅所说:“这世上,有我看不尽的红花绿草,有我听不尽的婉转悠扬,有我念不完的人和事,点点滴滴,都是凡尘欢喜,我幸福都幸福不过来,哪
期刊
作家随笔  那些温暖的……   邻家女人,上街买菜,“捡”回一老妇人。老妇人衣着整洁,不像久经流浪或无家可归的,却神情呆滞。在街上见到邻家女人,就一直跟在她后面叫小毛。小毛是谁?无人知晓。揣测是老妇人的女儿。   邻家女人本想一走了之。回头却瞅见一张饱经风霜的脸,那脸上,毫不设防地写着对她的依恋。她的心当下软了软,把老妇人领回家。   老妇人这一待,就待了半个多月。这期间,邻家女人像对自家老人一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