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契机 精彩生成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qrxbqr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课堂上,虽然我们在课前做了精彩的预设,但是上课时还是经常会出现“生成偏离预设”的现象。有些教师为了“安全”起见,往往是“按部就班”或“草草了事”,对学生的“异样”行为一律加以制止或否定,看上去“四平八稳”,避免了尴尬,却失去了课堂的精彩。然而,如何才能既避免尴尬又能出现精彩呢?笔者意欲借助两个案例谈谈自己的想法。
  [案例一] 《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片段A:
  出示3个大小不一的长方形。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面积单位,你们能知道这3个长方形的面积各是多少吗?
  生甲:可以用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去量,看看有多少个1平方厘米。
  生乙:(迫不及待地)不必那么麻烦,只要量出长和宽,直接用“长×宽”就可以求出它的面积 了。
  师:(有些不自然)是吗?你真聪明!那就请大家先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去量一量它们的面积,再同座之间讨论“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怎样才能算出长方形的面积?”
  片段 B :
  当学生说出“只要量出长和宽,直接用'长×宽'就可以求出它们的面积了”的时候。师:(不慌不忙地)请知道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同学 对老师笑一笑。
  生:(多数同学发出骄傲的微笑)
  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生:从书上看到的。
  师:那你们知道长方形的面积为什么可以用“长×宽”吗?
  生:不知道。
  师:大家说的结论是正确的,你们能超前预习,这种主动学习的精神值得表扬。可你们只知道怎样算,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算。你们想利用自己手中的学具寻找出这个为什么吗?
  生:想。
  师:好!下面就开始寻找。可以自己独立寻找,也可以小组合作寻找,看哪位同学、哪个小组最先找到为什么“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反思]
  在上述片段中,两位老师显然都没有预设到一些学生已经知道了长方形面积计算这一现实,面对这始料未及的问题,片段A中的老师以一句“你真聪明!”就将其打发了,继续按部就班地组织教学,看似完成了教学任务,实际上是一种形式化的假探究,是对学生主动生成的漠视和阻碍。对同样的 问题,片段B中的老师没有被预设所束缚,而是充分尊重学生,随机应变地顺着学生的想法,抓住生成的 契机,变预设中“对未知的探索”为“对结论的验证”,这样的教学更能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使教学更具生命活力。
  [案例二] 求平均数》
  片段C:
  出示习题:下表是某地收集到的 一年中每个季度阴天的数据。先把表填完整,再算一算这一年中平均每月阴天的天数。
  


  学生中出现了两种解法:
  解法一:(22+26+34+14)÷12=8(天)
  解法二:(22+26+34+14)÷4=24(天)
  师:这两种解法,哪种是正确的呢?
  生:解法一。
  师:是啊,一年有12个月,所以除以12才是对的呀!做错的同学赶紧订正。
  片段D:
  当学生出现两种解法时,老师并没有立即裁决,而是把学生分成了甲、乙两方,由代表进行辩论。
  (甲方:支持解法一;乙方:支持解法二。)
  稍作准备,小小辩论会开始。
  甲方:(昂首挺胸)请问对方辩友,这道题求的上什么?
  乙方:(不甘示弱 )这道题求的是“平均每月阴天的天数。”
  甲方:(信心十足)一年有多少个月?
  乙方:(底气不足)一年有12个月。
  甲方:(咄咄逼人)那你们为啥要除以4呢?
  乙方:(无言以对)我们确实错了。
  乙方:(补充)但我们有一种补救的方法。
  甲方:愿意洗耳恭听!
  乙方:我们在除以4以后再除以3,不就对了吗?
  甲方:能说出你们的理由吗?
  乙方:把总天数除以4后,就是平均每个季度的天数。因为每个季度有3个月,所以除以3就得到平均每个月阴天的天数。
  (老师带头鼓掌)
  甲方:我们也有不同的解法。把总天数除以3与4的积,也得到平均每月阴天的天数。
   (全班喝彩)
  [反思]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对此不必担心,黑格尔说过:“错误本身是达到真理的一个必然环节,由于错误,真理才会被发现。”面对学生同样的错误,两位老师处理方式迥然有异,效果也大相径庭。片段C中的老师机械讲评,包办代替,草草了事地处理完题目的解答,显然,这样的课堂是沉闷乏味、好无生机的。片段D中的老师善于抓住契机,巧妙地将“错误”转化为一种可开发的“教学资源”,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反思,教师没有包办或代替,而是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组织学生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辩论会,让学生在辩论中渐渐认识到了自己出错的根源,创造性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让课堂大放异彩。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健康小学)
其他文献
生活实践型的真实情境作文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回归现实,回归生活,强调学生亲身经历,让学生获得参与活动的发展性体验。为此,我根据作文教学的目的来开展活动、展现情境,调动学生的感官去含英咀华,捕捉写作素材,触发写作灵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一、要从抓住学生身上发生的细微小事引导学生入手    我班有一个身材瘦小的男孩,他很聪明,只在将精力放在听觉上,稍一思考,老师所提出的问题总是对答如流;而一旦将
期刊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对教材知识的挖掘,精心设计探究活动,组织课堂讨论,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增加学生探索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下面就如何组织学生课堂讨论,谈谈我的体会。    一、合理组建学习小组,创设良好探究氛围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不能放任自流,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控制课堂气氛的能力。在组建学习小组时,以前后两座四人一组或同桌一组。集体讨论、小组讨论和同桌讨论
期刊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阵地。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以知识学习过程为载体,强化创新的途径,养成创新的习惯,是必要而且可能的。    一 、发扬民主    教育家陶行知说:“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民主宽松、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会让学生在心理上感到安全,从而保持心理自由,以非常规的思维方式分析理解问题,充分地表现和发展自己的发散思维,而无须压
期刊
中小学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基础交流领域的深刻改革,是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必然要求。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摆在首要位置。大力加强德育,强调成才先成人,以“学会做人”为主要内容,弘扬传统美德和党史的优良传统,倡导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坚持以学科德育为渠道,抓住知识点和教育点的结合,把德育渗透于各科教学中,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更加生动、扎实、
期刊
在长期的教学中,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始终处于不放心、不放手的强化训练,无论是识字、写作,还是阅读都是施行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认为似乎这样才能让学生达到教师所期望的目标。岂不知,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这种实在是落后而又不太实际的教学方法,大大束缚了学生的思想个性,阻碍了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因此,在近几年的教学活动中,我努力改变自己以前古老的做法。把学生们放在教育教学的“主体”地位
期刊
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过程,应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与学活动中,从而调动学生的“情”与“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一、创设情景,形成问题,使学生愿学    情境的创设关键在于情,以情激境,以最好的境、最浓的情导入新课,形成问题。问题可由教师在情境中提出,也可以由学生提出。但是,提出的问题要击中思维的燃点,这样不但能把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迅速唤
期刊
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师德,才能学为人师。学校也只有牢牢咬定“师德”不放松,才能保证学校的长治久安和旺盛的生命力。    一、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内容    教师对学生的爱,就是“师爱”。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在我校最近搞的一次问卷调查中,超过85%的学生认为“好教师”的标准应该包括“理解学生”“关爱学生”。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
期刊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是在阅读中学习写作的,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但爱读不等于就一定会写,许多同学书读的不少,可偏偏还是不愿动笔写,或不知道怎样写,阅读与写作不能对接。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在低年级的阅读课上,如何巧搭台阶,让学生能够边读边写,在阅读中逐步的开始早期写作训练。    一、 巧借绘本,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绘本又叫图画书,是一种新兴而独特的儿童文学类型,
期刊
自主创新学习是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发现,去探索,去获取知识。自主学习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习的效果。    一、质疑问难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活动的主阵地,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中心环节,也是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自主创新意识的主要场所。特别是阅读教学过程中,把方法贯穿于传授的过程中,授学生以“鱼”的同时,授以“渔”,所以教师要凭借教材,在阅读教学中启发学生思维
期刊
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使他们在知识的学习与应用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形成深刻的理解。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探索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呢?    一、 从生活实际中引入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    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知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