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国家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普及,研究性学习正逐渐成为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中的一大亮点和热点,是现代社会迅速发展变化在教育教学上的体现,是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产物,它体现了现代教育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个性的解放。
【关键词】 新课程 初中数学 研究性学习 学习方式 师生关系 评价
1. 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正确认识研究性学习在初中数学中的地位
在应试教育阶段,教师通过系统的传授,让学生尽力接受人类已经有的知识。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体现教师满堂课的问、讲、分析,教师期望通过个体多讲、多问、多分析,让学生迅速形成解题的经验。在教学评价中,利用考试单一的评价体制把学生的分数和教师的教学质量划上了等号。在这种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教师不得不注重知识传授的“质量”,为了努力保障这个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质量”,教师只能通过灌输,把学生带入枯燥乏味的题海战术中去。这种教学方法过于强调被动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过程,忽视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扼杀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当前倡导的研究性学习不仅仅是转变学习方式,而且是通过转变学习方式来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它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具体生活,为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充分展开创造空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说明人的知识既有传授的,又有必须通过亲身体验、感悟而得到。过去,我们的教育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完全忽视和抛弃了不可传授的知识。而研究性学习把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生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这种开放性学习,改变的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地点和内容,更重要的是提供给学生更多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促使他们去关心现实、了解社会、体验人生、完善人格,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学生只有实际亲历了认知的道路,才能获得知识。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从直接面向简单规则和知识结论转向面向“复杂本身”,在丰富的、复杂的真实情境中体悟知识、生成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倾入自己的热情、困惑、烦恼、欣喜等个人情感,用大量的附着知觉等隐性知识系统作支撑。在不确定的、复杂的情境中亲自探究,在过程中体验发现的喜悦,而不是传统数学学习中直奔主题的简单结论的记忆。表面看知识是简单的、清晰的、可言传的,但传统教育、教学所言传的所谓“焦点知识”,其实是 干枯的、僵化的知识,失去了活力和生机的。今天,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研究性学习,就是要让学生走出旁觀者的地位。
2. 转变教学方式,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由于“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教师成为了知识的权威,传统的课堂教学始终围绕“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开展灌输式教育。教师是教材的“奴隶”,是教材、教参的“忠实的执行者”,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课堂教学的“接受器”。单一的教学模式和风格,严重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研究性学习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地位和关系发生了变化,学生成为求知过程的探究者,主动的学习者,教师也不再是居高临下的传授者,而是作为课题研究的组织者、平等的参与者。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自主选题、自主研究。在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中进行实践活动,教师失去了垄断地位。同时学习的内容的开放性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信息化的社会里,课本已不再是人类经验存在的唯一的形式,知识的获得可以通过学校以外的互联网、电视、报纸等多种媒体、多种途径,获得知识的途径由单一变为多样化,教师也不再是学生唯一的知识来源和垄断者。教师的地位由权威者向平等者,由传授者向参与者等角色转换。当然,长久的“权威者与传授者”的思想还枝繁叶茂、根深蒂固,真正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还需教师彻底放下架子。
3. 结合初中生的生理、心理、知识特征,合理确定研究性学习内容
初中学生恰好处在人一生中的黄金时代——青少年时期的初期,这也是人生的特殊时期,心理发展的节奏很快,情绪波动起伏的落差很大。在应试教育的阶段,过重的学习负担和升学压力,给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带来很多不利影响,久而久之,会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上缺乏动力,逐渐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同时由于生活是个体存在的基本方式,由经历和阅历所得的体验是人生的宝贵财富,体验塑造了人的性格,并进一步制约人的命运。丰富的生活体验意味着一个人可能见多识广,人格成熟而且富有智慧。而好的研究性课题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通过亲身体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体会,同时使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也取得可贵的进步。因此研究性课题的确定至关重要,它不但直接影响课题研究的成功与否,更能确保研究性学习不流于形式,从而达到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兴趣的目的。虽然,数学新教材中也提供了一些课题,但这并不完全适合于所有学生。适合学生“研究”的课题,不仅要使学生力所能及,符合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发展有价值,也就是说通过对学生的自主探究,真正体现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并将研究性学习中获得的知识技能和问题解决的方法运用于数学学习,使之拓展和加深。
4. 变革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保障研究性学习的有效实施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学生一直处于评价的客体地位,受制于教育管理者的强制性评价,单一的评价方式,无法体现对学生评价的客观性原则和公平性原则,从而导致扼杀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压制了部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在数学学习中如何提问,怎样收集解决问题的信息,怎样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只要通过学习使得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不管结果是否正确,有多少社会价值,我们首先应给予积极肯定的形成性评价。评定的价值去向不仅应停留在学生解决问题的结论,而且更应重视得出结论的过程。所以,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不能再演绎过去僵化的评价模式,要坚决反对通过考试等量化的手段对学生进行分等划类的鉴定式评价。大力主张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和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引导学生对自己在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充分强调师生之间、学生同伴之间对彼此的个性化的表现进行评定、进行鉴赏。同时,教育的真正价值不仅体现于学生在学校情景中的表现,更体现于学生在非学校情景中的表现,体现学生解决真实生活中的真实问题的能力。因此,对学生的评价应充分体现真实性、情景性,这有利于学生形成对现实生活的领悟能力、解释能力和创造能力。
(作者单位:鞍山市第二中学)
【关键词】 新课程 初中数学 研究性学习 学习方式 师生关系 评价
1. 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正确认识研究性学习在初中数学中的地位
在应试教育阶段,教师通过系统的传授,让学生尽力接受人类已经有的知识。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体现教师满堂课的问、讲、分析,教师期望通过个体多讲、多问、多分析,让学生迅速形成解题的经验。在教学评价中,利用考试单一的评价体制把学生的分数和教师的教学质量划上了等号。在这种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教师不得不注重知识传授的“质量”,为了努力保障这个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质量”,教师只能通过灌输,把学生带入枯燥乏味的题海战术中去。这种教学方法过于强调被动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过程,忽视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扼杀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当前倡导的研究性学习不仅仅是转变学习方式,而且是通过转变学习方式来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它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具体生活,为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充分展开创造空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说明人的知识既有传授的,又有必须通过亲身体验、感悟而得到。过去,我们的教育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完全忽视和抛弃了不可传授的知识。而研究性学习把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生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这种开放性学习,改变的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地点和内容,更重要的是提供给学生更多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促使他们去关心现实、了解社会、体验人生、完善人格,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学生只有实际亲历了认知的道路,才能获得知识。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从直接面向简单规则和知识结论转向面向“复杂本身”,在丰富的、复杂的真实情境中体悟知识、生成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倾入自己的热情、困惑、烦恼、欣喜等个人情感,用大量的附着知觉等隐性知识系统作支撑。在不确定的、复杂的情境中亲自探究,在过程中体验发现的喜悦,而不是传统数学学习中直奔主题的简单结论的记忆。表面看知识是简单的、清晰的、可言传的,但传统教育、教学所言传的所谓“焦点知识”,其实是 干枯的、僵化的知识,失去了活力和生机的。今天,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研究性学习,就是要让学生走出旁觀者的地位。
2. 转变教学方式,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由于“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教师成为了知识的权威,传统的课堂教学始终围绕“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开展灌输式教育。教师是教材的“奴隶”,是教材、教参的“忠实的执行者”,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课堂教学的“接受器”。单一的教学模式和风格,严重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研究性学习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地位和关系发生了变化,学生成为求知过程的探究者,主动的学习者,教师也不再是居高临下的传授者,而是作为课题研究的组织者、平等的参与者。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自主选题、自主研究。在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中进行实践活动,教师失去了垄断地位。同时学习的内容的开放性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信息化的社会里,课本已不再是人类经验存在的唯一的形式,知识的获得可以通过学校以外的互联网、电视、报纸等多种媒体、多种途径,获得知识的途径由单一变为多样化,教师也不再是学生唯一的知识来源和垄断者。教师的地位由权威者向平等者,由传授者向参与者等角色转换。当然,长久的“权威者与传授者”的思想还枝繁叶茂、根深蒂固,真正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还需教师彻底放下架子。
3. 结合初中生的生理、心理、知识特征,合理确定研究性学习内容
初中学生恰好处在人一生中的黄金时代——青少年时期的初期,这也是人生的特殊时期,心理发展的节奏很快,情绪波动起伏的落差很大。在应试教育的阶段,过重的学习负担和升学压力,给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带来很多不利影响,久而久之,会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上缺乏动力,逐渐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同时由于生活是个体存在的基本方式,由经历和阅历所得的体验是人生的宝贵财富,体验塑造了人的性格,并进一步制约人的命运。丰富的生活体验意味着一个人可能见多识广,人格成熟而且富有智慧。而好的研究性课题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通过亲身体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体会,同时使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也取得可贵的进步。因此研究性课题的确定至关重要,它不但直接影响课题研究的成功与否,更能确保研究性学习不流于形式,从而达到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兴趣的目的。虽然,数学新教材中也提供了一些课题,但这并不完全适合于所有学生。适合学生“研究”的课题,不仅要使学生力所能及,符合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发展有价值,也就是说通过对学生的自主探究,真正体现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并将研究性学习中获得的知识技能和问题解决的方法运用于数学学习,使之拓展和加深。
4. 变革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保障研究性学习的有效实施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学生一直处于评价的客体地位,受制于教育管理者的强制性评价,单一的评价方式,无法体现对学生评价的客观性原则和公平性原则,从而导致扼杀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压制了部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在数学学习中如何提问,怎样收集解决问题的信息,怎样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只要通过学习使得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不管结果是否正确,有多少社会价值,我们首先应给予积极肯定的形成性评价。评定的价值去向不仅应停留在学生解决问题的结论,而且更应重视得出结论的过程。所以,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不能再演绎过去僵化的评价模式,要坚决反对通过考试等量化的手段对学生进行分等划类的鉴定式评价。大力主张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和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引导学生对自己在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充分强调师生之间、学生同伴之间对彼此的个性化的表现进行评定、进行鉴赏。同时,教育的真正价值不仅体现于学生在学校情景中的表现,更体现于学生在非学校情景中的表现,体现学生解决真实生活中的真实问题的能力。因此,对学生的评价应充分体现真实性、情景性,这有利于学生形成对现实生活的领悟能力、解释能力和创造能力。
(作者单位:鞍山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