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案导学是一种很有意义的教学模式探索,在素质教育下倡导的自主学习中在一些科目、环节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然而是否有必要被模式化地全面推广却令人质疑。本文拟从学科、教师、学生三个方面对其全面推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导学案 学科 教师 学生
自从新课改以来,如何提高课堂效率的问题才真正由理论上的探索过渡到了实践上的钻研。在进行了各种尝试中,“学案导学”这种教学模式以其自身独特的优势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和使用。本文拟就导学案被地区亦或更高的教育行政部门以行政命令的形式不分学科、不分学段、不分学情的一刀切式全面推广的问题,谈谈个人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模式化的问题的看法。
“学案导学”是以学案为载体,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学习为方法,以教师的指导或辅导为主导,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实现教学的高效化。大体上来说,其有以下这几个方面的作用:①学生自主学习、课堂知识结构的路线图;②学生课堂展示的备份材料和课上学习的随堂记录本;③自我反思小结的文本材料及以后复习巩固使用的学习材料。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晏子春秋》)“学案导学”在不同的学科的使用上是否也存在水土不服的问题呢?
从学科的角度看,文科类一般注重形象思维,理科类是逻辑思维。即使同是文科类的具体学科上,学生的学习习惯、教师的教学方法、具体单元的教学内容也明显存在差异。“内容决定形式”,不同的内容可能需要不同的形式与之相适应,而统一都种“橘树”,很有可能会结出一些或很多又小又酸的“枳子”。这样还不如“因地制宜”杂植桃李,对学生“因材施教”。“大道一也”,“一”的是理念、思想而不是一种模式。导学案是一种教学模式,在某些学科或某些环节教学上也可能是一种很好的模式。教学也可以有一些自己或他人的模式,但我们的教学应该拒绝模式化,否则我们就没有机会看到别人的长处,更是拒绝创新,独尊必僵化。
从教师的角度看,①每堂课都要自主备课和集体备课,耗费的时间和精力是大量的,而结论往往是莫衷一是亦或走个场。而批改、检查、落实的时间相当受影响。试想大一点的语文组十三四个甚至十七八个,语文老师每天都讨论一个课题,每个人都分析一下本班的学情及对这节课的教学看法,这绝不逊色一场学术讨论会,很可能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把复杂的问题扯淡化。认真的结果很可能是莫衷一是,走形式的结果变成了独角戏、一言堂;②各班学情各异,各人教法各异,然而,不能每个班都用不同的导学案,也不能每个老师每课都由自己设计导学案,最后只能弄出个折中的、大众性的导学案,既不符合教学规律又使备课效果大打折扣;③有了导学案,研讨的内容具体了,拓展的方向明确了,如果完全按照导学案上课,课堂过于程式化了,预设多而生成少了,个性化、个人性的东西消失了,近似于削足适履,极不符合新课改精神和语文学科的特点;④如果课堂对学案内容随机处理,那么我们还有必要舍本逐末地在教学的形式(导学案)上费这么大的气力吗?导学案与其他随堂训练材料何异?导学案也就有成了“鸡肋”——食之无肉,弃之有味。⑤集体备课使青年教师受益多多,然而,导学案用得越多,个性化的教学思路和尝试就越少,严重影响教师的个性化发展,趋向于批量生产“教书匠”。
从学生的角度看,①教材是根本,学案是为帮助学生更加容易地学习教材。但实际使用中,学生课下自学参考教材作学案,教师课上用学案,导学案喧宾夺主,个别学生容易出现依赖学案而忽视教材的现象,也有抄书填写学案内容的现象;②学生纵然认真地完成了学案,但学习的深度不够,学习浮于表面。由于课下时间等因素,错误地认为完成了学案,就完成了学习任务,舍本逐末;③导学案一般非出一人之手,知识点的体系各异,给学生适应学案思路、掌握知识带来一定的难度;④导学案给学生的“空间”毕竟是有限的,好的吃不饱,差的的吃不了,况且学生也不是都喜欢吃“橘子”这一个口味,违反因材施教的原则;⑤学案预设的问题固然可以使学生课下学、查着学,思考的更充分,但容易使学生对问题缺乏新鲜感,课堂近似对答案,产生疲劳厌烦情绪,不如课堂随机生成、提出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更能训练学生的思维;⑥学生手中一般最少都有一本和教材配套的随堂练习、基础训练之类的预习、复习巩固材料,能编出超过配套材料质量的导学案难度较大,也做不到根据各班学情制定学案,导学案也可就变成了画蛇添足,增加了學生学业负担,变成了无效的重复性训练。使学生事倍功半、无所适从;⑦不分区别地全面推行和盲目跟风,加重了学生的经济负担。
再者,学术上、思想上的东西动辄就以行政命令推行似乎有些不伦不类。什么不执行指示的单位和个人在各项评比中将被“一票否决”,多少有些为政者霸权主义,治学者学霸思想的味道。“酒香不怕巷子深”,好东西自然是引车卖浆者流竞相传颂。而不是当权者振臂一呼,跟风者“赢粮景从”,执教者无奈屈从的可笑可叹局面。学无定法、教无定法。猪往前拱、鸡往后刨,各有各的吃法,各有各的活法。
参考文献
①《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②《语文教学通讯》。
③《语文学习》。
关键词:导学案 学科 教师 学生
自从新课改以来,如何提高课堂效率的问题才真正由理论上的探索过渡到了实践上的钻研。在进行了各种尝试中,“学案导学”这种教学模式以其自身独特的优势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和使用。本文拟就导学案被地区亦或更高的教育行政部门以行政命令的形式不分学科、不分学段、不分学情的一刀切式全面推广的问题,谈谈个人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模式化的问题的看法。
“学案导学”是以学案为载体,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学习为方法,以教师的指导或辅导为主导,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实现教学的高效化。大体上来说,其有以下这几个方面的作用:①学生自主学习、课堂知识结构的路线图;②学生课堂展示的备份材料和课上学习的随堂记录本;③自我反思小结的文本材料及以后复习巩固使用的学习材料。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晏子春秋》)“学案导学”在不同的学科的使用上是否也存在水土不服的问题呢?
从学科的角度看,文科类一般注重形象思维,理科类是逻辑思维。即使同是文科类的具体学科上,学生的学习习惯、教师的教学方法、具体单元的教学内容也明显存在差异。“内容决定形式”,不同的内容可能需要不同的形式与之相适应,而统一都种“橘树”,很有可能会结出一些或很多又小又酸的“枳子”。这样还不如“因地制宜”杂植桃李,对学生“因材施教”。“大道一也”,“一”的是理念、思想而不是一种模式。导学案是一种教学模式,在某些学科或某些环节教学上也可能是一种很好的模式。教学也可以有一些自己或他人的模式,但我们的教学应该拒绝模式化,否则我们就没有机会看到别人的长处,更是拒绝创新,独尊必僵化。
从教师的角度看,①每堂课都要自主备课和集体备课,耗费的时间和精力是大量的,而结论往往是莫衷一是亦或走个场。而批改、检查、落实的时间相当受影响。试想大一点的语文组十三四个甚至十七八个,语文老师每天都讨论一个课题,每个人都分析一下本班的学情及对这节课的教学看法,这绝不逊色一场学术讨论会,很可能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把复杂的问题扯淡化。认真的结果很可能是莫衷一是,走形式的结果变成了独角戏、一言堂;②各班学情各异,各人教法各异,然而,不能每个班都用不同的导学案,也不能每个老师每课都由自己设计导学案,最后只能弄出个折中的、大众性的导学案,既不符合教学规律又使备课效果大打折扣;③有了导学案,研讨的内容具体了,拓展的方向明确了,如果完全按照导学案上课,课堂过于程式化了,预设多而生成少了,个性化、个人性的东西消失了,近似于削足适履,极不符合新课改精神和语文学科的特点;④如果课堂对学案内容随机处理,那么我们还有必要舍本逐末地在教学的形式(导学案)上费这么大的气力吗?导学案与其他随堂训练材料何异?导学案也就有成了“鸡肋”——食之无肉,弃之有味。⑤集体备课使青年教师受益多多,然而,导学案用得越多,个性化的教学思路和尝试就越少,严重影响教师的个性化发展,趋向于批量生产“教书匠”。
从学生的角度看,①教材是根本,学案是为帮助学生更加容易地学习教材。但实际使用中,学生课下自学参考教材作学案,教师课上用学案,导学案喧宾夺主,个别学生容易出现依赖学案而忽视教材的现象,也有抄书填写学案内容的现象;②学生纵然认真地完成了学案,但学习的深度不够,学习浮于表面。由于课下时间等因素,错误地认为完成了学案,就完成了学习任务,舍本逐末;③导学案一般非出一人之手,知识点的体系各异,给学生适应学案思路、掌握知识带来一定的难度;④导学案给学生的“空间”毕竟是有限的,好的吃不饱,差的的吃不了,况且学生也不是都喜欢吃“橘子”这一个口味,违反因材施教的原则;⑤学案预设的问题固然可以使学生课下学、查着学,思考的更充分,但容易使学生对问题缺乏新鲜感,课堂近似对答案,产生疲劳厌烦情绪,不如课堂随机生成、提出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更能训练学生的思维;⑥学生手中一般最少都有一本和教材配套的随堂练习、基础训练之类的预习、复习巩固材料,能编出超过配套材料质量的导学案难度较大,也做不到根据各班学情制定学案,导学案也可就变成了画蛇添足,增加了學生学业负担,变成了无效的重复性训练。使学生事倍功半、无所适从;⑦不分区别地全面推行和盲目跟风,加重了学生的经济负担。
再者,学术上、思想上的东西动辄就以行政命令推行似乎有些不伦不类。什么不执行指示的单位和个人在各项评比中将被“一票否决”,多少有些为政者霸权主义,治学者学霸思想的味道。“酒香不怕巷子深”,好东西自然是引车卖浆者流竞相传颂。而不是当权者振臂一呼,跟风者“赢粮景从”,执教者无奈屈从的可笑可叹局面。学无定法、教无定法。猪往前拱、鸡往后刨,各有各的吃法,各有各的活法。
参考文献
①《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②《语文教学通讯》。
③《语文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