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改提出以素质教育为教学核心,审美能力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之一,需要美术教师注重引导学生美的来源,而小学美术作为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也需要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加强美术课堂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以此提高学生对美的认知,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最终实现小学美术教学效率的整体提升。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审美能力;教学方法
引言
审美能力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眼界,还能提高学生自身的气质,帮助学生实现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在当下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教学体系中,小学美术审美能力教学是新课改战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美术课堂一定要重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利用美术教学对学生进行艺术熏陶,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美术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为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意义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在美术课堂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将这种欣赏美、享受美的品质带入到生活中,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小学生正处于思维模式的养成阶段,在此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它连接着学生未来的发展。
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对学生行为素质养成、学习能力的提升有重要意义,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重视发现生活中的美
美术作品所创作的美大部分都来源于生活。因此,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鼓励学生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目的。另外,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还可以为学生今后的作品创作收集素材,学生通过参与这一过程就可以逐渐明确美和生活的关系,知道艺术创作的源头是生活。在今后的创作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参与艺术作品的创作,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
3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策略
3.1美术要点讲解透彻,加强学生的审美意识
美术教学与其他学习科目不一样,它具有一定抽象特性和艺术特点,小学美术教学是学生认知美学,艺术气质养成的基础。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更要注重美术知识点的讲解,这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核心。因为美术学科的特殊性,它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课堂上。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短暂的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学生目前学习情况的了解,针对性地向学生传授审美知识。可以通过日常的物体、环境、人文、色彩、书本中的线条和画面等特点来提高学生对美的想象,掌握美的概念,加强学生的审美意识,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对美有更深刻的认知,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为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做好基础。
3.2美术内容结合生活,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美术教学若只停留在课本上,会十分枯燥乏味,逐渐使学生失去对美术学习的信心,失去对美学的兴趣,对美术科目的学习力下降,导致美术课程无法有效开展。实际上,美术并不是凭空想象,不可触摸的,美术作品本身也来自于生活,因此教师要学会将教材内容与实际相结合,使书本上的内容更具体化,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到美术的真实存在,加深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否则,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就变成形式化,一味地进行概念教学并没有加强学生的美术内涵,难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理念。总之,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教材与生活的联系,这是培养学生美术学习力的重要内容。
3.3注重赏析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在不同的人眼中会有不同的美学性享受。为了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审美知识,教师在处理美术知识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欣赏一些经典的美术作品,进而可以更好地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在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感受一些具有个性化的美术作品,并且在不断学习、欣赏美术作品时,也可以拓展思维、激发灵感。
例如,在教学“我设计卡通形象”这节课时,教师在课堂中先展示一个卡通形象——米老鼠,让学生欣赏,从中找到美术作品欣赏的视角。当学生完成自己的艺术作品设计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相互欣赏作品,并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一幅美术作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习一些审美知识,并将良好的审美知识运用到欣赏作品中,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3.4通过多媒体教学,加强美术课堂趣味性
随着现在科技的高速发展,教学方式也多样化。因此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学会利用合适的教学资源,为课堂教学带来更多便利。小学生的特点就是行为习惯还没有养成,对他们来说,做任何事情,趣味性是最重要的。而这时,教师如果依然沿用过去传统的板书教学,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降低,专业知识掌握不充分,极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而多媒体式教学,就可以帮助教师解决这一问题,多媒体教学可以使教材单一的内容更加多资多彩,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它通过视频、短片、图片的传播形式,将教材中内容展现出来,学生在看动画短片中学习到美术知识,课堂学习氛围更轻松融洽,使学生对美术学习更感兴趣,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向往。
例如,在小学美术《会动的剪影》教学中,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搜集一些好看的剪影图片和剪影视频,这些影像资料最好能更生活化,比如恰逢佳节,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围在一起做剪影;比如老奶奶在熟练做着剪影,膝下儿孙成群,他们好奇地學着;比如找到一个学生喜欢的剪影,记录整个制作过程等,激发学生对本次课题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自主性。观看视频结束后,可以提出问题,你们会剪影吗?在你的生活中,你的父母或长辈会剪影吗?你是怎样学会的?你对剪影艺术怎么看……以此引发学生对课题深入思考,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从而更顺畅地开展本节课程。
3.5组织课外实践活动,丰富学生审美情感
课外实践是学生拓展思维的有效方式。实践过程中,可以使学生接近自然,在生活中培养自己的审美情感,这点在美术教学中应引起重视。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在强化美术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审美教育。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不同的环境中,丰富自己的审美情感。具体实施上,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入不一样的环境中,比如城市高楼大厦、幼儿园、养老院、青山绿水,等等,让学生发现生活中不同环境、不同人群中多种多样的美。生活处处是精彩,通过课外实践活动,提升学生艺术嗅觉,激发学生发现美的能力,同时教师加以指点,使学生融入其中,尽情体验。自然风景和社会文化会使学生对美的认知更加广泛,审美情感更加丰富,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小学美术教学更持久的发展。
结语
对审美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一个需要积累的过程,加强学生对美术的热爱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也能通过美术学习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进度相结合,重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运用灵活的教学资源来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魏凌星.小学美术审美能力的培养[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7,(08):111.
[2] 王晓敏.美味需“品”更需“评”———谈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审美评价能力[J].才智,2017,(19):27.
[3] 何代君.美味需品更需“评”———谈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审美评价能力[J].读与写,2016,(02):228.
(作者单位: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双桥镇中心小学)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审美能力;教学方法
引言
审美能力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眼界,还能提高学生自身的气质,帮助学生实现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在当下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教学体系中,小学美术审美能力教学是新课改战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美术课堂一定要重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利用美术教学对学生进行艺术熏陶,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美术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为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意义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在美术课堂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将这种欣赏美、享受美的品质带入到生活中,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小学生正处于思维模式的养成阶段,在此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它连接着学生未来的发展。
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对学生行为素质养成、学习能力的提升有重要意义,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重视发现生活中的美
美术作品所创作的美大部分都来源于生活。因此,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鼓励学生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目的。另外,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还可以为学生今后的作品创作收集素材,学生通过参与这一过程就可以逐渐明确美和生活的关系,知道艺术创作的源头是生活。在今后的创作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参与艺术作品的创作,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
3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策略
3.1美术要点讲解透彻,加强学生的审美意识
美术教学与其他学习科目不一样,它具有一定抽象特性和艺术特点,小学美术教学是学生认知美学,艺术气质养成的基础。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更要注重美术知识点的讲解,这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核心。因为美术学科的特殊性,它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课堂上。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短暂的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学生目前学习情况的了解,针对性地向学生传授审美知识。可以通过日常的物体、环境、人文、色彩、书本中的线条和画面等特点来提高学生对美的想象,掌握美的概念,加强学生的审美意识,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对美有更深刻的认知,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为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做好基础。
3.2美术内容结合生活,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美术教学若只停留在课本上,会十分枯燥乏味,逐渐使学生失去对美术学习的信心,失去对美学的兴趣,对美术科目的学习力下降,导致美术课程无法有效开展。实际上,美术并不是凭空想象,不可触摸的,美术作品本身也来自于生活,因此教师要学会将教材内容与实际相结合,使书本上的内容更具体化,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到美术的真实存在,加深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否则,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就变成形式化,一味地进行概念教学并没有加强学生的美术内涵,难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理念。总之,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教材与生活的联系,这是培养学生美术学习力的重要内容。
3.3注重赏析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在不同的人眼中会有不同的美学性享受。为了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审美知识,教师在处理美术知识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欣赏一些经典的美术作品,进而可以更好地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在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感受一些具有个性化的美术作品,并且在不断学习、欣赏美术作品时,也可以拓展思维、激发灵感。
例如,在教学“我设计卡通形象”这节课时,教师在课堂中先展示一个卡通形象——米老鼠,让学生欣赏,从中找到美术作品欣赏的视角。当学生完成自己的艺术作品设计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相互欣赏作品,并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一幅美术作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习一些审美知识,并将良好的审美知识运用到欣赏作品中,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3.4通过多媒体教学,加强美术课堂趣味性
随着现在科技的高速发展,教学方式也多样化。因此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学会利用合适的教学资源,为课堂教学带来更多便利。小学生的特点就是行为习惯还没有养成,对他们来说,做任何事情,趣味性是最重要的。而这时,教师如果依然沿用过去传统的板书教学,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降低,专业知识掌握不充分,极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而多媒体式教学,就可以帮助教师解决这一问题,多媒体教学可以使教材单一的内容更加多资多彩,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它通过视频、短片、图片的传播形式,将教材中内容展现出来,学生在看动画短片中学习到美术知识,课堂学习氛围更轻松融洽,使学生对美术学习更感兴趣,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向往。
例如,在小学美术《会动的剪影》教学中,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搜集一些好看的剪影图片和剪影视频,这些影像资料最好能更生活化,比如恰逢佳节,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围在一起做剪影;比如老奶奶在熟练做着剪影,膝下儿孙成群,他们好奇地學着;比如找到一个学生喜欢的剪影,记录整个制作过程等,激发学生对本次课题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自主性。观看视频结束后,可以提出问题,你们会剪影吗?在你的生活中,你的父母或长辈会剪影吗?你是怎样学会的?你对剪影艺术怎么看……以此引发学生对课题深入思考,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从而更顺畅地开展本节课程。
3.5组织课外实践活动,丰富学生审美情感
课外实践是学生拓展思维的有效方式。实践过程中,可以使学生接近自然,在生活中培养自己的审美情感,这点在美术教学中应引起重视。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在强化美术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审美教育。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不同的环境中,丰富自己的审美情感。具体实施上,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入不一样的环境中,比如城市高楼大厦、幼儿园、养老院、青山绿水,等等,让学生发现生活中不同环境、不同人群中多种多样的美。生活处处是精彩,通过课外实践活动,提升学生艺术嗅觉,激发学生发现美的能力,同时教师加以指点,使学生融入其中,尽情体验。自然风景和社会文化会使学生对美的认知更加广泛,审美情感更加丰富,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小学美术教学更持久的发展。
结语
对审美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一个需要积累的过程,加强学生对美术的热爱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也能通过美术学习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进度相结合,重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运用灵活的教学资源来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魏凌星.小学美术审美能力的培养[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7,(08):111.
[2] 王晓敏.美味需“品”更需“评”———谈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审美评价能力[J].才智,2017,(19):27.
[3] 何代君.美味需品更需“评”———谈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审美评价能力[J].读与写,2016,(02):228.
(作者单位: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双桥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