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策略三步走

来源 :班主任之友·中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lsq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为心理咨询师从事心理健康工作7年以来,我接到了多起想退学的学生案例(以高中居多),随着自己不断学习提升和积累经验,我总结出三个步骤来应对这类问题。这里以一个高二学生的案例试作探讨。
  案例背景
  陈果(化名)是一名省级重点中学的高二学生。由于他成绩进步幅度大,从普通班被调入了竞赛实验班。不料他一直不适应,感觉压力很大,“很无趣”“同学们都只知道学习”,产生了强烈的退学念头。
  第一招:利弊分析——建成同盟军


  (一)思路:高中生有退学的想法,肯定不是短时内产生,他一定体验到了而且正在经受着巨大的压力。这种情况下,无论是老师还是父母其实都无法真正理解他的痛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很难真正打动他,获得他的认同。站在他的角度分析利弊,尝试以他为中心的工作方法,整个过程中让他有主动权,有利于学生的认同接受。
  (二)方法:利弊分析是认知行为疗法的经典技术,特别适用于指导人们做出选择。具体方法是:首先定义出选择的焦点,再分别列出其好处与坏处,然后以十分为满分,分别根据每一条在自己心中的重要程度打分,最后分别统计好处与坏处的分数,从而得出选择的结果。
  这里选择的焦点就是“退学”,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介绍利弊分析。
  第二步:列出“好处”“坏处”。
  第三步:统计分数,得出结果。
  陈果边说,我边记录。“原来我没考虑全面”“原来还有这么多问题被我忽略了”“原来还有这么多可能”的意外,让陈果从这次分析中获得了启发,完全认同目前“退学”不是一个明智选择。这样,我跟他完全结成了战斗同盟,我们的“劝学”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此时,一直在旁边“观战”的父母已经按捺不住、喜上眉梢。他们不知道,就这么一个小小的分析,其实是需要策略的。
  (三)策略:要想让对方“倾向于我方观点”,关键是在列出条目时要善于引导。
  以这个案例为例,在罗列退学的“好处”时,他说完“轻松”就想不出其他的了。我故意说:“你这么想退学,那么对你来说退学肯定是有一些好处的。”鼓励他仔细想想,尽量多想出一些来。这样,他会对我比较信任,放下防御抵触。
  罗列“坏处”时,我同样鼓励他多想。他想不出来时,我悄悄地暗示,并且语气非常诚恳,让他觉得,我是善意地提醒,并且这份提醒让他感觉很及时、很必要。这样,就列出了更多的“坏处”。尽量多的反面证据,可以更多地确保最终的获胜,即便他对于那些“好处”条目打分要高。
  另外,在整理书写时,还可以有意识地将对方不合理信念的一方写得紧缩一些,而将合理信念写得宽松一些,从视觉上形成更大的差距,让他感觉,合理信念的支持更多。比如这个案例中,我就把他的“好处”写得挤一些,而写退学的“坏处”时,字写得大些、散些。
  在打分时,引导词是“依据它在你心中的重要程度打分”,一定要引导他打分时将注意力集中在本条目上,不要让他试图思考最后全盘打分的结果,否则也有可能他不真实地打分,而左右结果。当然,只要整个过程呈现出“合作、平等、商量、讨论”的气氛,对方一般是会真实评价的。
  第二招:补充资源——将问题变挑战
  (一)思路:认知改变了,并不意味着最终战胜了这个问题。因为他的环境还是那个环境,压力源仍然存在,很难讲,他走出工作室,回到那个教室后,不会再次动摇。
  人们在面对压力源时无外乎两种心态,一种是把压力源当成是一个问题、一个困难,这样他体验到的就是焦虑、压力等消极负面情绪;另一种是把压力源当成是一个挑战、一个机会,这样他体验到的就是兴奋、激动的积极正面情绪。而造成这种体验差别的就是个体资源与问题的比。根据焦虑压力的机制,压力=资源/问题,在问题情景中,个体资源越丰富,那么他体验到的压力就越小;相反,资源越单薄,他体验到的压力就越大。比如,面对一只恶犬,你手无寸铁一个人,跟你手上拿着木棒、旁边还有几个人,体验到的压力是完全不相同的。
  对于一个高中生而言,他的生活面比较窄、比较单一,面对一个问题和困难,往往资源不足。如果老师、家长只一味地讲道理,他会更加茫然——听上去大人们讲的都对,可我还是不知道怎么做,还是做不到!这样,这些道理不但没帮到他,反而加重了他的焦虑。所以,补充他的资源库,才能帮助他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二)方法:给对方补充资源要视个体的具体情况而定,这个案例中,我给了他这几个方面的补充:
  首先是关于情绪的心理知识。我告诉陈果,焦虑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情绪,可以帮助我们在遇到危险时及时做出相关反应。因为焦虑情绪可以激活肾上腺素的分泌,这样可以让人在遇到危险时及时做好身体准备去“逃跑”或者“战斗”。这是人类进化过程中,面对丛林野兽必不可缺的生存手段。所以焦虑本身并不是坏事,也并不可怕。情绪的产生必然源于一个具体的事件,而且不同的人对事件有不同的态度与解读,这样就形成了不同的情绪。
  当他知道只要是人就会有焦虑之后,他不再觉得自己是个另类。他明白了情绪的运作机制后,懂得了情绪既然可以由“想法”产生,那么也可由“调整想法”来进行调整。这样,他便可变被动承受为主动化解,应对压力便多了一分力量与信心。
  其次是关于承受痛苦的方法。他“退学”的想法背后是对痛苦的逃避。其实,逃避不是应对痛苦的好办法。如果他掌握一些缓解痛苦的方法,那么他就可以战胜痛苦,并且最终从痛苦中获益。承受痛苦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听音乐、运动、呼吸放松、将痛苦写下来、喊出来、冥想……这些都是他之前不知道或者没有想到的。给了这些资源后,他明白了逃避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愿意去尝试这些缓解痛苦的方法。我相信,有了信心,再加上一些实际的方法,他一定能增加困境的应对力量。   最后是人际交往的技巧。社会支持是缓解心理压力的重要资源。他在一个新的班级,并且觉得同学们“只知道学习”,其实背后原因是他在这个班的人际交往没有很好地展开,他还没有融入这个班级,没有结成人际关系网。人际交往的技巧不是简单地讲道理“你要多跟同学交流啊”等等,而是要带领他做具体实际的练习。在这个案例中,我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跟他演练了怎样跟同桌讨论周末活动。首先由我扮演他,他扮演那个同桌,我示范了如何发起话题、怎样表达自己的感受,然后换我扮演他的同桌,由他来实操一次。通过先后两次的练习,他掌握了怎样跟同学讨论一次周末活动的技巧,并且表示愿意去做一次这样的尝试。
  (三)策略:在这个环节中要特别注意以下三点:
  1.要有针对性。补充的资源一定要是对于学生目前的困境特别需要的。不要求全、求多,这样才不致混乱,才能让他提升应对困境的信心。
  2.要有可操作性。补充的资源一定要是他能够实现的。不要高大上,要根据他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制,确保他能做到,并且最后一定要问:“你有百分之多少的可能性会去这样做?”要强化他实践的动力。
  3.要有科学性。因为这些资源不只是对解决他目前的困境有用,这些都将成为他的人生经历,最终内化为他的经验,指导他将来的生活,所以不可偏,不可随意为之,尤其要警惕一些成功学、心灵鸡汤式的道理与说教,这些往往不具有操作性,甚至让人觉得自己很失败,加重伤害。
  有了以上两个步骤,一般能确保既解决问题,又应对将来。可一个问题的出现往往不是偶然的,尤其对于成长中的学生而言,一个问题往往反映了他个性中需要成长和突破的方面。未成年人的可塑性是很大的,如果引导得当,问题的解决可以成为一个引领他突破、成长的好机会。
  第三招:拓展突破——利用困境提升
  (一)思路:人们常说“在逆境中成长”,困境其实是成长的资源和机会。学生遇到的困难,或多或少反映了他成长中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在青春期解决,很有可能会扩大、泛化,甚至影响到成年后的工作与生活。所以利用困境拓展突破,是对学生负责任的教育,也是智慧的教育。
  (二)方法:未成年人情绪波动大,有时还叛逆任性,如果能够通过解决他当下的问题,增加他的心理弹性,学会从不同的方面看待问题,甚至懂得爱与感恩,那么他将成长为一个充满幸福感、极富魅力的人。在这个方面,有很多办法,我一般注意以下三点,在这个案例中也是用的这三招:
  1.引入“生活事件”,增加人际互动。生活事件,其实没什么特别的。每个人从早到晚都会遇到一些事。可如果你问“这周发生了什么事没有?”很多人会回答“没什么啊。”案例中的陈果也是这样。正是对身边发生的这些事的态度,决定了一个人的幸福指数。麻木的人,觉得没什么值得讲的,幸福的人,觉得生活处处充满乐趣与惊喜,就能从中获得启示、促发改变。所以,增加未成年学生对生活事件的敏感度,可以提升他的心理弹性,增强他与身边人、周围环境的互动,最终带来突破与成长。
  经过反复引导,陈果说出了一件事。他说上周举行了拔河比赛,他在旁边看。我问他拔河比赛开始时,心里有什么想法,他说“没有”。我启发他:“你对自己班级拔河比赛的冷漠态度,正如这个班级给你冷漠感一样。你觉得这个班冷漠无趣,这中间是否也有你自己的责任。”他认同了这个观点,并承诺在接下来一周的学习与生活中对身边发生的事保持关心。
  2.鼓励运动,应对抑郁。通过SDS测量(抑郁自评量表),陈果的得分为67分,超过分界线53分14分。这个分数虽然只是一个参考,但已经具有临床诊断意义。这跟他在这个班里的感觉密不可分。浓重的抑郁情绪让他挥之不去,只想迅速脱离。所以他才强烈地想要退学,在谈到退学的好处时,他脱口而出“轻松”,而打分时,他又毫不犹豫地给这项打了10分。
  我告诉他焦虑与压力让人兴趣低迷,使个体陷入“负面沉重”的恶性循环,并增加抑郁的风险。运动分泌的多巴胺是大脑的奖赏,可以改善思维质量、提升注意品质。同时,运动还是很好的应对抑郁的非药物治疗。
  我们讨论了他的运动计划。他提出了俯卧撑、跑步、跳绳等简单易行的运动方式,我补充了“每周至少去户外亲近大自然一次”的要求。他表示有70%的可能完成这些。
  3.行为实验,验证想法。有人际困扰问题的人往往都有一些认知的偏差,甚至一些极端的想法。青春期的学生,认知还不成熟,更容易滋生出一些偏激的观点。所以,鼓励他们针对自己的想法实施行为实验,在现实中进行检验是很好且必不可少的练习。这样,他们会获得启示:原来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这样他们会学会“将心比心”、“换位思考”,这对于他们改善情绪、改善与他人的关系都大有好处。
  在交谈中,我发现了他很多的偏执想法,比如“他们都只知道读书”“这里的老师只会关心你有没有在学习”“他们根本不想跟我聊天耽误时间”等等。我跟他介绍了行为实验这个方法的好处,让他明白了其实每个人都会有一些认知的偏差。他接受了这个观点,并且愿意去试一试,是不是真的如他所想。我想,只要他愿意去尝试,他会看到更多的不同,收获更多的温暖。比如,如果他主动跟同学去交流,同学们很有可能会愿意跟他聊天,而不是如他所想“他们根本不想跟我聊天耽误时间”;他如果跟班主任去聊一聊自己的苦恼,班主任一定会热心温暖地给他安慰与鼓励,而非如他所想“这里的老师只会关心你有没有在学习”。
  (三)策略:拓展突破固然好处多多,但如果使用不当,会适得其反。在这个环节,要注意以下策略:
  1.突破必须以问题解决为基础。要让他尝到甜头,同时通过前面问题的解决,建立彼此的信任关系。
  2.突破必须以实际情况为基础。在突破环节中,最好是对他有一个科学、全面的了解与测评,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重点突破。
  3.突破需要一定时间的陪伴。到了突破环节,应该是跟他一起工作几次了,他对你很信任,彼此之间有一些默契。他也通过前面的练习获得了一些新的认识和启发。这需要一定的时间。另外,到了实施突破的阶段,还要陪伴2~3周。要做他的坚强后盾,并跟他一起讨论这个过程中发生的事情,帮助他梳理对这些事情的理解和应对方法,帮助他形成新的经验。   通过以上三个步骤,经过1个多月的互动,陈果安心地在这个班留了下来。上周他告诉我,本月月考进入了年级前150名,这意味着他高考很有可能上600分。现在的他信心满满,跟我谈到,高中毕业后想进入美国的大学,他喜欢那种自由、专注的学术氛围。我鼓励他带着好奇心去生活,期望一个好结果的同时,更不要忘记了欣赏沿途的风景。
  看到学生令人振奋的近况,是教师特有的幸福时刻,更何况,这份振奋还与自己有关!“一念天堂,一念地狱”,衷心希望,此文能给广大老师提供一些思考,帮助更多想退学的孩子重新燃起学习的兴趣,重新鼓起追梦的风帆!
  反思与讨论
  1.关于心理辅导的安全保障
  新的精神卫生法规定心理咨询师不能对来访者进行病情诊断和治疗,案例中的学生SDS测评得分67分,出于对学生负责,也为了自我保护,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最好建议家长带他去正规的精神科做进一步的诊断和筛查,然后再在精神科医生的用药或不用药的干预下,配合进行辅助性辅导。笔者是因为看到来访者状态持续时间不长(开学才1个月左右,临床诊断的时间界定为3个月),而且自己在北京回龙观医院、北京心理危机干预中心接受过系统的认知行为治疗的培训,才选择先试一试。
  2.关于这个辅导的技术特点
  这个案例的辅导过程以及整个框架都是基于认知行为治疗技术展开的。这门技术以“关注当下、留意过去”为取向,所以案例中对于来访者呈现这些状态的原因没有做过多的挖掘和分析,而是牢牢聚焦于他当下的障碍,策略地进行“问题解决”和“应对未来”。笔者觉得在学校心理辅导中,这一取向特别贴合学生时间有限、学习节奏快、任务重的特点,能够确保以最短的时间解决问题、启动应对。
  3.关于更深层次的辅导思路
  如果条件允许,继续为这个来访者做辅导的话,应是进行“核心信念”的调整。核心信念是自动思维的根源,一个人在情境中的想法和呈现出来的行为模式(也可以说是个体在情境中的应对模式),都打上了其核心信念的烙印。调整自动思维能够解决问题,调整核心信念能够确保问题解决维持更长的时间。核心信念跟童年遭遇和成长经历有关,一般很难改变。如果要进行核心信念的调整,需要来访者对认知模型熟练地掌握以及辅导老师跟他建立了良好默契的关系,一般是在7次辅导之后再开始。
  4.推荐阅读
  如果大家想进一步了解认知行为治疗和对抑郁的干预策略,可以阅读以下书籍:
  Judith S.Beck《认知疗法基础与应用》
  阿伦·贝克(Aaron T.Beck),布拉德A.奥尔福德(Brad A.Alford)《抑郁症》
  (作者单位:湖南益阳朝阳国际实验学校)
其他文献
读完于老师的《打回去的一拳》,这其中有着太多值得思考的空间。  一、值得商榷的三个地方  从事件的发生到最后的处理,过程很流畅,问题也得到了解决。笔者认为,面对学生冲突,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采取应急的处理方式未尝不可。不过,其中至少有三个地方值得商榷。  (一)行为定性轻率  文中说,“又是被小庆打的,这个暴力分子。”可以看出,小庆在教师的心目中一定是个表现不佳的学生,“又”反映了其不良行为的经常性
期刊
1  竞争性测试,家长们都非常熟悉。许多学校除期中、期末考试外,还有月考(甚至周考)、单元考等方式,以一张试卷对全班甚至全年级的孩子进行排名,通过排名的变化,来判断孩子是进步、退步还是原地踏步。  这种测试方式,就是典型的应试主义的测试方式。针对这种测试方式发展起来的一套教学技术,就是应试教育。总体而言,应试教育是一种简单的、粗暴的、缺乏人性的教育方式,这已经是全社会的共识。  这种测试方式有其合
期刊
但凡提到孔子的教育方法,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启发式”教育,这源于孔子在《论语》中那句著名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示之,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那么,孔子的这句话究竟有何含义?孔子是如何启发学生的?它对于今天的教育和班主任工作又有何借鉴意义呢?  “愤”,在古代通“贲”,有“怒气充实”之意,在这里指的是内心情绪的饱满、激昂状态;“悱”,同“悲”,有“怅恨”之意,这里指的是因郁积而至愤懑的
期刊
唐代韩愈曾作《师说》:“今之众人”,“耻学于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者,则群聚而笑之”,感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而明清之际的黄宗羲却另有一番见解:“师道之不传也,岂特弟子之过哉?亦为师者有以致之耳”,“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者也。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矣!”(《续师说》)  孔子显然有着一样的忧虑,和黄宗羲不同的是,他首先以人师的立场反省自己: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
期刊
人生在世,一是做事,二是做人。  在孔子看来,“吾道一以贯之”——做事和做人是一体的,就像我们做班主任,要想搞好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做事),就要得到领导的支持、同事的配合和家长的帮助,这无一不与你做人的姿态和方式息息相关。  孔子的“道”是什么?曾子一言以蔽之:“夫子之道,忠恕而已。”忠,是尽己之心;恕,是推己及人。前者强调的就是做事,后者强调的就是做人。  按理说,对于一个有志于用世的人来说,积极
期刊
李零的《丧家狗:我读论语》里有这样一段描述:“他很凄惶,也很无奈,唇焦舌燥,颠沛流离,像条无家可归的流浪狗。”  可是,这不是《论语》里的孔子。“绝望于自己的祖国,徒兴浮海居夷之叹,但遍干诸侯,一无所获……哭干了眼泪”,看起来更像是一种文学创作。  孔子确实在政途受挫时发出过“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哀叹;在最喜爱的学生颜回死后也有过“天丧予,天丧予”的悲恸;六十岁时,一路颠簸到郑国,却和学生走散,
期刊
说起“抢红包”,相信大家一定不陌生。它活跃在亲朋好友之间,为调动聊天气氛和增进关系起到非凡的作用,就如有人说道:“逛超市我从不在乎几毛钱的零钱,但要是手慢抢不到微信群上的几分钱红包,就会失望万分。”  这几天我们初三年级的老师们也在微信上抢起了红包,气氛甚是火热。我也不禁参与其中,真想不通是什么魔力让我屏住呼吸,死死盯住手机屏幕。那一刻,有个想法突然在我脑海中闪现:能否将网络“抢红包”转移到现实的
期刊
独具特色,揭秘童心  皮亚杰是人类发展研究领域的一位天才。贝林(Harrv Beilin,1992)引用一位学者的话说:“评价皮亚杰对发展心理学的影响,就如同评价莎士比亚对英国文学、亚里士多德对哲学的影响一样,是不可能的。”很难想象,如果皮亚杰只热衷于他早期对动物学的兴趣,而从来都没有研究过发展中的儿童,我们会对智力发展了解多少呢?  那么皮亚杰对人类发展领域做出了哪些贡献呢?下面列出了几位著名学
期刊
一直以来,学生交来的作业,我总是认真、细致地批改,生怕漏批、错批。谁作业完成得好,我就送上一朵红花。相反,我就在他们的错题旁打个小小的问号,为的是不打击他们的积极性。我还要求学生多思、多问并及时改正错误,再交给老师批阅。在第二、三学段的语文教学中,我一直要求学生这样做,他们都完成得很好。  自从我担任一年级语文老师后,发现小小的问号不再像从前一样发挥作用了——每次我批改作业后,就得把有错的作业本一
期刊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我坚信这一点。我们班级的“溢香园”就是我夸孩子的青青“芳草地”。  具体做法是:在黑板的一角开辟一个一尺见方的园地,取名“溢香园”,及时“报道”学生中涌现出的好人好事。为了使大多数同学都有受到表扬的机会,我鼓励孩子们用欣赏的目光去看待同学,多发现同伴身上的闪光点,然后写下来,交给报道组的同学,我称他们为“小编辑”。小编辑整理稿件,送我审批后,抄写于“溢香园”中,并随时更换内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