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孩子进行语文学习的基础。面对生字教学,一线老师深知其重要性,但在具体的实施中,又颇感困惑:有限的教学时间,任务繁重的教学任务,单一重复的教学方法,高耗低效的教学现状……总而言之是:太多、太难、太枯燥。
为此《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这里强调识字的生活源泉。同时《语文课程标准》又特别要求:“要让学生喜欢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因此,我们低年级语文教师一致认为:识字教学就像是一杯“白开水”,对学生的学习生命极有营养却无味,只有在“白开水”中加“一勺糖”,学生才会急着喝,想着喝。什么时候加“糖”?怎么加?加多少“糖”?正是教师指导识字的方法所在,也是彰显教师智慧的亮点所在。为此,我们长期致力于识字方法的探讨研究,现略举一二。
一、挖掘生活资源,巧妙识字
语言文字来源于生活,最终还是应该回归于生活。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识字教学,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的识记效果,而且对于生字的实际应用也有很大的帮助。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生字“颜”的时候,遇到了困难,由于学生还不认识“彦”和“页”。这时,她适时引导“在生活中你看见过它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举着一双双小手,这个说:“我知道,这个‘颜’是颜涵义的‘颜’”。那个说:“我也知道,这个‘颜’是水彩颜料的‘颜’”。……学生的回答都十分精彩,看来,生活的资源是无穷的,充分利用生活资源对于识字的帮助是不言而喻的。
再如:周老师在教学《识字2》“高、远”这两个生字时是这样处理的:老师出示“高”和“远”两字卡片:“高和远这两个生字合起来正好是我班同学的名字。因此,对于高远同学来说不是生字朋友,而是最熟悉的朋友了。今天,我就请高远同学做小老师。”高远小朋友带着大家书空。老师引导学生观察跳高和跳远两幅图,让学生说说“高”和“远”的反义词。帮助学生明确生字的本义。接着老师又请高远小朋友说说自己名字的意义。(站得高,看得远)
在识字教学中,把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帮助识记,同时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识字效果是十分有效的。
二、依托汉字规律,轻松识字
从我们的汉字的造字法来看,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几种,都有一定的规律,教学时,我们如果能够借助教材,帮助学生进行适当的归类,既对学生提高识记效果有很大的帮助,又可以让学生举一反三,扩大识记的范围。例如:二年级上册《识字3》,就是看图会意识字,表意性是我国汉字的一个重要特点,学生可以通过形象的图画来体会字义,帮助识字。如:上小下大为“尖”,不正为“歪”等。再如:汉字中有大量的形声字,可利用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方法来引导学生认记。如“桃”“柏”“梅”“槐”“柳”等字,你观察到了什么?都与“木”相关,你能再说些吗?而“抓”“拍”“扔”“拔”等字又与谁相关?(和“手”有关)你能说几个这样的例子吗?同学们踊跃回答:“河”“洋”“清”“湖”都与“水”相关呀!又如:一部分汉字可通过追寻字义形成的渊源,搞清字形的来历,以此来辨别形近字。如对“篮”和“蓝”字的识记,我是这样引导分析的:“篮球”的“篮”为什么是竹字头呢?因为篮球运动始于美国,起初没有篮板和篮环,在室内的墙壁上挂上一只篮子,把球往竹篮里投,为此是“篮球”而不是蓝色的球,这样学生就不会把“篮”球写成“蓝”球了。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找到识字的规律,为自主学习汉字打下基础。
三、运用合理想象,有效识字
利用学生的直观形象思维及已有的生活知识,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主动探究“形”和“义”的联系,可帮助学生有趣、有效地识字。如:有一位老师针对学生“拨”读成“拔”的现状,进行了如下教学:
师:同学们,汉字中有许多形近字,比如“拨”与“拔”就是一对同胞兄弟,你看他们长得像不像?
生:(齐)像。
师:那你们看得出谁是哥哥吗?
生:(先一楞,然后豁然开朗,争先恐后地说)拨!
师:为什么?
生:因为“拨”比“拔”多一短竖。
师:(启发学生想象)你觉得这一短竖代表哥哥的什么呢?
生:代表哥哥比弟弟多吃一晚饭。
生:代表哥哥比弟弟长得高一截。
生:代表哥哥比弟弟的力气大一点。
师:是呀,如果弟弟要用力“拔”,那哥哥只需要轻轻用手“拨”就行了。(生大笑)
其次,在教学中还可采用联想猜谜语的方法来认记生字,强化识字。如“加一半,减一半”是“喊”;“一人牵着一只狗”是“伏”;“两只狗草底走”(获);“廿字头,口字中,北字两边分,四点下边蹲”是“燕”。
另外,根据字形的特点,进行合理想象,编一些口诀来帮助学生识字,能提高识字的效率。如“德”字,我的老师是这样教的:两个人,十四岁,一心一意上学校。再如辨析“辛”和“幸”,只要利用口诀“辛苦一点,幸福十分;辛苦短一点,幸福长一点”。
总之,我们只有因地制宜、灵活多变的选择恰当的识字方法,才能使学生更加热爱语言文字,真正享受到语言文字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快乐。
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相信明天的孩子会对学习充满向往,我们的识字教学课堂也一定会精彩而灵动。
为此《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这里强调识字的生活源泉。同时《语文课程标准》又特别要求:“要让学生喜欢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因此,我们低年级语文教师一致认为:识字教学就像是一杯“白开水”,对学生的学习生命极有营养却无味,只有在“白开水”中加“一勺糖”,学生才会急着喝,想着喝。什么时候加“糖”?怎么加?加多少“糖”?正是教师指导识字的方法所在,也是彰显教师智慧的亮点所在。为此,我们长期致力于识字方法的探讨研究,现略举一二。
一、挖掘生活资源,巧妙识字
语言文字来源于生活,最终还是应该回归于生活。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识字教学,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的识记效果,而且对于生字的实际应用也有很大的帮助。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生字“颜”的时候,遇到了困难,由于学生还不认识“彦”和“页”。这时,她适时引导“在生活中你看见过它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举着一双双小手,这个说:“我知道,这个‘颜’是颜涵义的‘颜’”。那个说:“我也知道,这个‘颜’是水彩颜料的‘颜’”。……学生的回答都十分精彩,看来,生活的资源是无穷的,充分利用生活资源对于识字的帮助是不言而喻的。
再如:周老师在教学《识字2》“高、远”这两个生字时是这样处理的:老师出示“高”和“远”两字卡片:“高和远这两个生字合起来正好是我班同学的名字。因此,对于高远同学来说不是生字朋友,而是最熟悉的朋友了。今天,我就请高远同学做小老师。”高远小朋友带着大家书空。老师引导学生观察跳高和跳远两幅图,让学生说说“高”和“远”的反义词。帮助学生明确生字的本义。接着老师又请高远小朋友说说自己名字的意义。(站得高,看得远)
在识字教学中,把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帮助识记,同时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识字效果是十分有效的。
二、依托汉字规律,轻松识字
从我们的汉字的造字法来看,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几种,都有一定的规律,教学时,我们如果能够借助教材,帮助学生进行适当的归类,既对学生提高识记效果有很大的帮助,又可以让学生举一反三,扩大识记的范围。例如:二年级上册《识字3》,就是看图会意识字,表意性是我国汉字的一个重要特点,学生可以通过形象的图画来体会字义,帮助识字。如:上小下大为“尖”,不正为“歪”等。再如:汉字中有大量的形声字,可利用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方法来引导学生认记。如“桃”“柏”“梅”“槐”“柳”等字,你观察到了什么?都与“木”相关,你能再说些吗?而“抓”“拍”“扔”“拔”等字又与谁相关?(和“手”有关)你能说几个这样的例子吗?同学们踊跃回答:“河”“洋”“清”“湖”都与“水”相关呀!又如:一部分汉字可通过追寻字义形成的渊源,搞清字形的来历,以此来辨别形近字。如对“篮”和“蓝”字的识记,我是这样引导分析的:“篮球”的“篮”为什么是竹字头呢?因为篮球运动始于美国,起初没有篮板和篮环,在室内的墙壁上挂上一只篮子,把球往竹篮里投,为此是“篮球”而不是蓝色的球,这样学生就不会把“篮”球写成“蓝”球了。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找到识字的规律,为自主学习汉字打下基础。
三、运用合理想象,有效识字
利用学生的直观形象思维及已有的生活知识,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主动探究“形”和“义”的联系,可帮助学生有趣、有效地识字。如:有一位老师针对学生“拨”读成“拔”的现状,进行了如下教学:
师:同学们,汉字中有许多形近字,比如“拨”与“拔”就是一对同胞兄弟,你看他们长得像不像?
生:(齐)像。
师:那你们看得出谁是哥哥吗?
生:(先一楞,然后豁然开朗,争先恐后地说)拨!
师:为什么?
生:因为“拨”比“拔”多一短竖。
师:(启发学生想象)你觉得这一短竖代表哥哥的什么呢?
生:代表哥哥比弟弟多吃一晚饭。
生:代表哥哥比弟弟长得高一截。
生:代表哥哥比弟弟的力气大一点。
师:是呀,如果弟弟要用力“拔”,那哥哥只需要轻轻用手“拨”就行了。(生大笑)
其次,在教学中还可采用联想猜谜语的方法来认记生字,强化识字。如“加一半,减一半”是“喊”;“一人牵着一只狗”是“伏”;“两只狗草底走”(获);“廿字头,口字中,北字两边分,四点下边蹲”是“燕”。
另外,根据字形的特点,进行合理想象,编一些口诀来帮助学生识字,能提高识字的效率。如“德”字,我的老师是这样教的:两个人,十四岁,一心一意上学校。再如辨析“辛”和“幸”,只要利用口诀“辛苦一点,幸福十分;辛苦短一点,幸福长一点”。
总之,我们只有因地制宜、灵活多变的选择恰当的识字方法,才能使学生更加热爱语言文字,真正享受到语言文字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快乐。
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相信明天的孩子会对学习充满向往,我们的识字教学课堂也一定会精彩而灵动。